03.05 蝗蟲未到,蛾已到

貪夜蛾是什麼?

一種害蟲

愛吃玉米和水稻

繁殖力強。一次生100-200個,一輩子生1000個左右,基本每30天就生一次寶寶。

怕冷,在0度以下沒有越冬遷徙的能力,所以一般秋冬季節會進入蟄伏期,然後在春夏季節爆發 ​。


蝗蟲未到,蛾已到

看著平平無奇的蛾子


威脅有多嚴重?

今年的草地貪夜蛾對我國的威脅是迫在眉睫的,

去年是草地貪夜蛾的首次入侵,對我國整體糧食生產並沒有造成太大威脅,主要是因為沒有在我國有大規模產卵定殖(對,就是生寶寶!)。

但是經過今年暖冬,草地貪夜蛾實現了在我國首次大規模產卵定殖,使得今年的草地貪夜蛾的蟲害爆發,幾乎沒有什麼懸念。預計今年的草地貪夜蛾蟲害爆發規模,必然會遠超過2019年的水平。

蝗蟲未到,蛾已到

貪夜蛾的“功勞”

哪些會受損失?

糧食蔬菜又要漲價了?

沒錯,這種蛾對農作物損傷很大,玉米、水稻又是主要糧食,如果大面積減產的話,可想而知,人們吃什麼?

而且,玉米、水稻是工業的主要原料,原材料的稀缺和大幅漲價必將使得工業品也漲價。


蝗蟲未到,蛾已到

一年生六代的蛾

怎麼防?

這種蛾子天敵眾多,但都鬥不過它。

據報道,若不有效抑制,四川今年受災面積可達800萬畝。為此,四川投入400萬元正式打響草地貪夜蛾防控戰。目前草地貪夜蛾集中在週年繁殖區的四川涼山、攀枝花等2個市(州)10個縣(區)發生,發生面積已達2萬餘畝。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受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區域之一,地處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差較小,降水豐富,冬季溫暖溼潤,夏季高溫多雨,全年不見霜雪,為外來生物入侵提供了良好的氣候條件。

廣東科學家計劃找到害蟲本土天敵,通過扶持利用草地貪夜蛾的天敵來對付它們。這才是治本的好思路。

小夥伴們不用擔心啦,比起新冠肺炎來說,這個難題應該好解決的多。


蝗蟲未到,蛾已到

貪夜蛾傳播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