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任何商業新物種,

都是基於時代進步與技術迭代的產物;

科技新零售,亦是如此。

——扁擔客大叔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縱觀小米之家的爆紅,絕不是“品類的多樣化、門店風格的極簡、品類的繁多與高性價比”那麼簡單,背後所蘊含的商業邏輯,是相當複雜的!

至於什麼邏輯,大叔之前的文章裡有提及,後期也會擇機再給大家剖析。

這篇文章結合小米之家的細節,大叔就和大家一起探討,甚至展望一下未來科技零售新業態可能預見、或觸及到的幾大趨勢;這些趨勢,都與想要探索科技新零售的大家有關。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趨勢一 門店品牌化

無論是手機,還是數碼、電腦等科技零售店,以前都是被上游廠商或運營商“管道化”的實體而已;自覺不自覺地,絕大部分手機店(IT數碼好一點)放棄了自己品牌露出,甘當產品的搬運工,賺取越發微薄的工錢。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被運營商形象覆蓋下的手機店)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手機品牌的“手機店”)

扁擔客所倡導的“科技新零售”,首先是基於“自我品牌”而非“被上游品牌管道化”的空間視覺再造化;通過“人,貨,場”中的“場”的元素,通過個性化與差異化、顏值化與實用化的協同,達到自身品牌價值的凸顯。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扁擔客設計作品,門店品牌被大量植入)

大叔認為,未來的科技零售實體,一定是屬於“門店的品牌,不是品牌的門店”!只有這樣,你才能通過門店品牌文化的塑造,聚焦目標客戶,通過需求的把握與釋放,做出自己。

小米不就是如此,有了自身的強大品牌,才能讓上游品牌為你服務;前兩年爆紅的“空氣淨化器”其實並不是小米,而是智米科技的產品;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雷軍與劉強東的開店邏輯)

但消費者記住的不是“智米”,而是小米,這就是品牌的力量!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你若強大,別人圍繞你轉;別人強大,你就得圍繞別人轉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趨勢二 品類無界化

隨著萬物互聯的滲透,上游產業鏈造物邏輯已經被顛覆,他們不再侷限於在單品類內進行功能開發;而是將產品功能向其他衍生品類滲透,比如手機當遙控器、做投屏工具等等;這就意味著,科技零售實體所經營的產品,一定不是單一的產品,各個產品之間必定會有關聯。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小米之家的場景化陳列)

未來的萬物互聯及5G普及,有不少單品都能相互連接起來,形成用戶使用場景;終端陳列如果將這些關聯產品起來,必能帶來消費者的連帶消費。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科技零售店的智能客廳場景)

品類無邊界,以場景化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定是未來科技零售融合店的通用場景;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扁擔客設計作品,智能家居場景)

我們在很多客戶設計案例中(如上圖),均會刻意植入這些場景化模塊,就是為了迎合這種趨勢。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趨勢三 經營數據化

互聯網時代,你永遠繞不開三個字——大數據;京東、天貓、騰訊、百度等等互聯網企業,早已經將你看的通透。消費者的一舉一動,都被暴漏在他們面前,所以才有了“所見即所得”、“千人千面”、“按需推送”等等專業套路,讓實體店可望不可及。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電商的“千人千面”客群篩選邏輯)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小米之家的大屏購物牆)

近幾天,騰訊和阿里“新零售”均表達利用自身大數據賦能線下實體的願望,對於“科技零售店”而言,無疑是利好消息。

未來的科技零售店,絕不是之前傳統的客戶管理粗放模式

,利用大數據,甚至阿里、騰訊的數據都有可能被我們接入進來(扁擔客已經和阿里談好),將線上精準客戶引入線下店鋪。

總而言之,未來,不是!現在的科技零售,一定是打破傳統常規,與一切有可能為自己賦能的跨界合作,互聯網、金融、運營商、智能硬件等等業態融合,而不是單純的賣手機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扁 擔 客 大 叔

知識洞察趨勢|經驗締造經典

未來幾年,#科技零售店#運營三大趨勢  | 科技零售.進化論之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