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朱元璋临终连喊三遍朱棣来否,为何朱棣就是在南京城外不进城?

颜丶颜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朱元璋临终的时候连喊三声朱棣来否,朱棣为何不进城?因为他不敢进城啊,他老爸不让他进城!

“朱棣来否”只是一句谎言

朱元璋去世的时候曾立下遗嘱,要求文武百官辅佐好皇太孙朱允炆,并且禁止所有藩王进京吊唁,全部都要留在封地。这是有白纸黑字记载的,但为什么会出现“朱棣来否”的说法?其实这都是朱棣为了洗白自己而修改了《明太祖实录》。

《明太祖实录》被修改过三次,其中有两次就是朱棣修改的,他不但删除了建文帝时期大臣们对自己篡位的指责,还把朱元璋的遗嘱直接移除,因为里面的内容对他不利。

《明太祖实录》关于朱棣来否的记载:“上素少疾,及疾作,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即遣中使持符,召今上还京。至淮安,用事者矫诏,即还。上不之知也,疾亟,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

这里描述的是朱元璋突然病重,派人前来召朱棣进京,但是朱棣到了淮安的时候被人改了诏书,不准他进京,结果朱棣只能打道回府。朱元璋并不知道这件事,在弥留之际还问身边的人:“我第四个儿子来了没?”

这个说法很可笑,朱元璋分封了24个儿子出去,为何只对第四子念念不忘?如果朱元璋真的对这个儿子特别喜爱,当初又为何把他封到遥远的燕京?所以朱棣的这个说法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明史》中详细记载了朱元璋的遗嘱:“皇太孙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这份遗嘱说的很清楚,“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意思就是你们都别来,好好呆在封地,别惹事!但朱棣最终领兵直取南京城,夺走了侄子的皇位,他总要有个合理的说法,于是就编造了朱元璋临死时说“第四子来未”的说法。实际上,朱元璋把皇子们分封出去以后就不打算让他们回来!

明朝藩王不允许回京的制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于洪武三年对自己的儿子们进行分封,把他们分到全国各地为王,而且要求他们:没有皇帝的允许不许回京,在封地不可以干涉地方政策。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末,崇祯皇帝是个例外,当时天启帝朱由校非常关照这位唯一的弟弟,在崇祯帝朱由检13岁的时候封他为信王,直接就藩于京师,并且在京城之中给他建了信王府。

除此之外,明朝的藩王上任后都必须要离开京师,而且基本上一辈子都没机会再回京城了。朱元璋在世的时候,第五个儿子朱橚被封为周王,封地是河南开封,有一次他私下离开封地回了老家凤阳一趟,结果被朱元璋知道后差点把他废为庶人!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又下不去手,最终把他改封到云南,算是一种惩罚。

类似这种事情有很多,弘治年间,西安的藩王想在西安城外搭个帐篷,给自己的母亲守墓三年,但这一申请没能得到明孝宗朱祐樘的批准。试想一下,只是在封地城外搭个帐篷都不可以,朱棣要从燕京回到南京,这是多大的罪过啊!

结束语

朱元璋临终时连喊三声“朱棣来否”并非事实,这只是朱棣为了洗白自己而修改的。朱棣不但修改了朱元璋临终的交待,而且还把建文帝朱允炆继承皇位的合法性给否定了!他把朱允炆继位写成是“矫诏嗣位”,就是想告诉大家,他才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


水煮汗青


朱元璋临死前,特嘱所有的孩子都不要来京城。 却又单独传旨,让朱棣来见自己!朱棣自然快马加鞭,风雨兼程,很快到了淮安地界,

其至淮安,用事者矫诏即还。

但还没到南京城,有人伪造了皇上的圣旨,让朱棣回去;朱棣接到了“圣旨”,只好调转马头一言不发地赶回了燕地。如果他以“千里投京,为何不让进城”相问,并坚持要见皇帝的话,很可能会“以抗旨不尊”的罪名被关押或杀掉。

朱棣是聪明人,可以说,他一看“圣旨”就知道是假的,但他懂得伪造这份圣旨的人,是不希望自己接近皇帝,而当时朱棣骤然南下,身边又无武装力量,如果不打道回府,很可能会一命呜呼的!

其实,朱棣本人也不想去见太祖,因为朱标大哥英年早逝后,太子的位置没轮到自己身上。所以,这时朱棣肯定已经动了谋反的心思了,“伴君如伴虎”呢!如果太祖在临终前会见自己,发现自己有了反意,十条命也不够赔的!

事过境迁,朱元璋为何临终要见四儿子呢?猜想:朱棣能征惯战,所有儿子里面他能力最强,太祖肯定有了他将来会谋反的担心,所以叫朱老四在自己没死前白纸黑字地立下永远不反的承诺。试想:如果朱棣签了承诺,那么后来的靖难之役就师出无名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朱元璋为了能让自己的宝贝孙儿朱允炆安安稳稳地继承皇帝宝座,确实是操碎了心。

不过,朱允炆也确实够废,好好的一手牌竟然被他打的稀巴烂。

朱元璋为了让自己放心,曾经试探过朱允炆,他对自己的宝贝孙儿说:你的叔叔们被我打发去了边地,将来即便会有外敌来犯,也是你的叔叔们挡在前线,让他们给你抵御外敌,如此你便可以安安心心地当你的皇帝了。

朱允炆听了,心中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想了想后,说:叔叔们抵御了打上门来的胡虏,可是,如果打上门来的是我的叔叔们呢?他们如果造反,谁去抵御他们?

朱元璋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事,只是,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总不能让他为了让朱允炆安安稳稳当皇帝,或将自己的儿子们贬为庶民,或砍了自己儿子们的头吧?

他看着朱允炆,他希望朱允炆能够想出一个更为完美的办法,问到:对此,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对此,朱允炆也没什么高见,毕竟他也没真正处理过什么政事,只是听了几节所谓“帝师”讲的课,所以他也只能给朱元璋一个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的答案:我会用道德去感化我的叔叔们,我会用礼法去约束我的叔叔们,可是,如果道德和礼法起不了作用的话,我便削夺他们的封地;还不行的话,我也可以废了他们的爵位;再不行的话,我发兵灭了他们!

这显然不是朱元璋想要的答案,但是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除了先礼后兵,也只能先礼后兵了。

朱标一死,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这摆明了是在告诉所有人,将来他死了,皇位便是朱允炆的。

可是,最是无情帝王家,生在帝王家里,谁不想坐到那个位置上去?不管别人想不想,总之朱棣很想。

后来,朱元璋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也在几年时间里先后死去,朱棣这个老四便成了朱元璋的儿子中的“老大”,同时他在北方立了不少军功,手里也握着不小的军权,在军中颇有威望,所以俨然成为了“藩王之首”。

朱棣也因此成了朱允炆继位当皇帝这条路上最难迈过的一道坎,迈过去了,自然坐稳了皇位,迈不过去的话也只能从皇位上摔下来了。

朱元璋很清楚朱棣的能力,也很清楚朱允炆的能力、威望皆不如朱棣,所以,他在临死前仍然放心不下朱允炆。

为了让朱允炆能够在自己死后顺利登基,朱元璋临终前下了一道圣旨,要求“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儿子们呀,你们好好地在自己的封地上乖乖待着,不用赴京奔丧了!

朱元璋的这份旨意,实际上说白了是发给朱棣的,他以为只要朱棣待在北平,不在南京,便没办法趁机夺位,只要朱允炆顺利即位,朱棣便会乖乖臣服,只可惜,他终究没有那么的了解自己的四儿子。

当时,朱棣原本已经从北平出发,在赶来北京的路上,却突然接到了这个圣旨,所以只好停了下来。

所以,朱棣根本不在南京城外,他更不敢独自一人前往南京。

可是,朱元璋为什么这边下了“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的命令,那边却又在嘴里念叨了三遍:老四来了没有?

难道,朱元璋临死之前,突然改变主意了,要废了朱允炆,改立朱棣?又或者他是要想趁着朱棣来京之后,将他软禁?

朱元璋憋足了气,问了三遍之后,身边的人没有一个人敢回答他这个问题,然后他便一命呜呼了。

实际上,朱元璋所下的“藩王不许来奔丧”的圣旨和他临死前嘴里念叨着的“老四来了没”是矛盾的,既然已经说了不让藩王来京,为什么又要问朱棣来了没有?

然而,这种是是非非的意思却是朱棣所需要营造的假象,他让朱元璋临死前念叨“老四来了没”是在说朱元璋最后真正想传位的是他朱棣,不是朱允炆。如此一来,朱元璋临死前所下的不许藩王赴京奔丧的圣旨便可以推翻了,因为那是朱允炆的阴谋,是朱允炆矫诏!

同时,朱棣又说自己当时正在奔丧的路上,如此又可以保全自己的名声,不是自己不孝,实在是他朱允炆骗了我呀!

如此,朱棣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发起“靖难之役”了,也可以为自己的“造反”正名了。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便着手修改了部分史实,包括朱元璋的圣旨下达之时他的行踪,以及朱元璋临死之前所喊的三声“老四来了没”。

所以,朱棣当时很可能一直躲在北平静待消息,没有动身前往南京奔丧,更不用说什么已经到了南京城外了。

朱允炆这个废柴也够傻,用了几个自诩读了几本破书便能够安邦治国的文人,结果挖了坑埋了自己,将好好的一个皇帝宝座让给了朱棣。

朱棣对朱允炆的狠也很彻底,他根本不承认朱允炆的帝位,毕竟如果承认了朱允炆是皇帝的话,便是在说自己确实造了反,所以他连谥号庙号也没给朱允炆。

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恐怕得扇朱棣好几个耳光,叔叔竟然造了侄儿的反!


宁糊涂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长孙朱允炆,不是传给任何一个儿子,所以,临终之时会想到所有儿子,但是,不能让所有儿子都进京,只能让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儿子进京,这个儿子最合适的就是朱棣。

朱棣是马皇后的第四个儿子,上面三个哥哥都已经不在了,按照大小顺序,朱棣应该继承皇位。

在朱元璋消灭所有反对派、尤其是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的过程中,朱棣建功最多、最大。这是其他儿子、孙子没法相比的。

因此,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是朱棣。

既然没让朱棣继承皇位,临终之时,朱元璋还是希望见一见朱棣。于是,《明太祖实录》中有如下两段记载:

“上崩于西宫。上素少疾,及疾作,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渐剧,乃焚香祝天曰:‘寿年久近国祚短长子孙贤否?惟简在帝心,为生民福。’即遣中侍持符召今上还京,至淮安,用事者矫诏即还。上不之知也,疾亟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言不及他,闻雨降,喜形于色,遂崩”。“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仔细琢磨这两段文字,可以发现,朱元璋只要见朱棣,其他儿子都不许进京。

朱元璋的想法其实还是能够理解的。朱棣排行最大、功劳最大,是所有儿子们的榜样。

朱元璋自信,自己的威望是有的,教育儿子会起作用的。

朱元璋把朱棣召进皇宫,当面亲口告诫他支持朱允炆、管理好自己的王国、维护大明王朝的稳定。

如果朱棣能够做到这几点,其他各位藩王断然不会谋反、也不会再有篡夺皇位的野心了。

朱元璋越是担心孙子坐不稳皇位,越是急切想要见到朱棣、当面交代他一定要维护大明王朝的江山稳定。见不到朱棣,朱元璋心情是不能平静的。

所以,朱元璋临终之时,十分迫切地连喊三遍:朱棣来否?

既然朱元璋派人召见朱棣,朱棣确实来到淮安,离南京已经很近了,为什么又不进城、亲自面见皇父呢?

从史料中可以看见:用事者矫诏即还。就是主持大事的人假传圣旨,要求朱棣立即回去。

已到淮安的朱棣,接到圣旨后,必须立即赶回北京、而不是继续进入南京,无论圣旨是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圣旨是真的,朱棣不进南京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果圣旨是假的,朱棣更不能进入南京城。进入南京城就是死路一条,因为矫诏的人一定已经做好准备,等待朱棣进城、立即以抗旨不遵而诛杀朱棣。此时的朱棣根本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

退一步想想,即使矫诏的人不杀朱棣,朱棣进入南京城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皇父不可能临终改变主意,把皇位传给朱棣的。

这时候的朱棣,如果没有篡位之心,应该回到北京,守好国土;

如果已经有了篡位之心,更应该立即回到北京,秣马厉兵、寻找适当的理由、等待合适的机会,发动一场轰轰烈烈的靖难之役。

朱棣当然不能进入南京城!


岳飞的飞


朱元璋、朱棣父子是中国历史上实力最强的一对父子皇帝,都雄才大略残暴好杀。在朱元璋临终的时候,曾经连问三遍朱棣有没有来,可见朱棣这个儿子在朱元璋心目中非常重要,但耐人寻味的是,朱棣已经离南京很近了,却没有进南京看自己即将离世的父亲,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明太祖实录》有这样的记载:

“上崩于西宫。上素少疾,及疾作,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渐剧,乃焚香祝天曰:‘寿年久近国祚短长子孙贤否?惟简在帝心,为生民福。’即遣中侍持符召今上还京,至淮安,用事者矫诏即还。上不之知也,疾亟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言不及他,闻雨降,喜形于色,遂崩”。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由此可见,朱元璋只要见朱棣,其他儿子都不许进京。

朱元璋的想法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老大皇太子朱标与老二老三都已经去世,老四朱棣排行最大、威望最高,是朱元璋儿子的代表。

朱元璋临终要见朱棣,绝不可能像有些人分析的那样是为了杀掉朱棣,朱元璋虽然屠杀功臣,但朱元璋一生没有杀害一个儿子,在朱元璋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绝对没有可能自毁长城,对性格能力最像自己的儿子朱棣痛下杀手。

虽然朱元璋立嫡孙朱允炆为储君,但并不代表朱元璋为了孙子朱允炆的皇位而杀儿子朱棣,毕竟从血缘关系上说,儿子朱棣比孙子朱允炆对朱元璋来说更亲。何况朱元璋即将去世,明朝天下最终落在儿子还是孙子手里,他并不是特别关心,从朱元璋询问朱棣三遍有没有来,但没有见到朱棣,朱元璋并没有任何失望甚至喜形于色就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想杀朱棣的想法,对自己死后抱一种超然乐观的态度。

因此有人说朱元璋临终想见朱棣是为了杀掉朱棣是完全不成立的。

朱元璋之所以临终想把朱棣召进皇宫,最大可能是为了当面亲口告诫他支持朱允炆、管理好自己的王国、守卫好北方的边疆,维护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 如果朱棣能够做到这几点,其他各位藩王断然不会谋反、也不会再有篡夺皇位的野心了。

朱元璋越是担心孙子朱允炆坐不稳皇位,越是急切想要见到朱棣、当面交代他一定要维护大明王朝的江山稳定。

见不到朱棣,朱元璋心情是不能平静的。 所以,朱元璋临终之时,十分迫切地连喊三遍:第四子朱棣来否?

既然朱元璋派人召见朱棣,朱棣确实来到淮安,离南京已经很近了,为什么又不进城、亲自面见弥留之际的父皇朱元璋呢?

根据史书记载:用事者矫诏即还。就是主持大事的大臣假传圣旨,要求朱棣立即回去。 这些主持大事的大臣应该是朱元璋留下来辅佐新皇帝朱允炆的顾命大臣,这些大臣当然不希望实力强大的燕王朱棣进南京节外生枝,威胁储君朱允炆的顺利接班,因此这些顾命大臣假传圣旨让朱棣不必进南京而回北京。

已到淮安的朱棣,接到朱元璋的圣旨后,必须立即赶回北京、而不是继续进入南京,无论圣旨是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圣旨是真的,朱棣不进南京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朱棣不能违背父皇朱元璋的命令;

如果圣旨是假的,朱棣也不能进入南京城。进入南京城就是死路一条,因为矫诏的大臣一定已经做好准备,等待朱棣进城、立即以抗旨不遵而诛杀朱棣。

此时风尘仆仆的朱棣根本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毕竟此时南京朝廷里面支持储君朱允炆的势力远远要大于支持燕王朱棣的势力。

何况即使矫诏的大臣不谋杀朱棣,朱棣进入南京城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父皇朱元璋不大可能临终突然改变主意,废掉储君朱允炆,把皇位改传给朱棣的,那样很可能会造成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

朱元璋临终召见朱棣,最多是让朱棣作为顾命大臣辅佐朱允炆,这必然会让朱棣与现有的一些顾命大臣发生矛盾,而此时的朱棣还没有做好夺取最高权力的准备,因此为了保险起见,只能先回到自己的大本营北京积蓄力量。

这时候的朱棣,如果没有篡位的想法,应该回到北京,防御蒙古的骚扰,守好北方边疆; 如果朱棣已经有了篡位的想法,进南京城非常危险,有自投罗网的可能,而朱棣决不会为了希望渺茫的皇位,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冒险进南京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稳妥的做法只能是立即回到北京,招兵买马、积蓄力量,等待造反的最佳时机,发动一场惊天动地的靖难之役。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 朱棣都不能冒险进入南京城!


厚德载物49847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十七,朱元璋在和大臣们议政之后,感觉非常疲惫,便躺在后宫的床上休息,没想到,这一趟,朱元璋再也没有醒来,时年71岁。

在弥留之际,皇太孙朱允玟呼唤着爷爷,朱元璋连喊三声“燕王来否?”身边的太监回答“燕王未到。”朱元璋一命呜呼。

朱元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何如此关心四子朱棣?关心自己的儿子,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传皇位与他、二是除掉他。

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在皇位的继承上,选择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嫡长子继位制度,他选了自己和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朱标做为皇位继承人。

如果论能力而言,四子朱棣文治武功、军队的威望都是最高的。那朱元璋为何不选朱棣做为继承人?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朝自建立至以后的三十年中,一直是重典治国,刑罚太重,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接下来需要一位仁慈的皇帝以文治国、以德治国。以后再也不需要杀戮性太重的人继承皇位。而朱棣杀性太重,显然与朱元璋的治国理念不同。


再一点,朱标是自己与马皇后所生,在1355年,自己做吴王时,朱元璋就把朱标立为世子。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继帝位,便把朱标立为皇太子,他当时才13岁。

而朱棣是朱元璋和高丽李姓女人所生,后来册封硕妃。在《明史.成祖本纪》里面记载,朱棣生母乃马皇后,这里面本身就有篡改的嫌疑。

据《南京太常寺志》记载,朱棣夺得天下之后,在南京的天禧寺旧址重建了报恩寺,宣称里面供奉着马皇后,平时大殿门紧闭,只有朱棣祭拜的时候才可以开门,据目击者的太监称,里面供奉的金像像不是马皇后,倒是和硕妃长的挺像。

朱棣是不是马皇后所生已经成为一件疑案。但是朱元璋心里有数。他采取“诸王靖边”的政策,把二十四个儿子分封到各地守边。其中有九个守在北方防御北元残余势力的侵袭,这里面实力最强的要数燕王朱棣。朱棣曾经两次北伐,并且活捉了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


朱元璋在选定了朱标后,教导朱标施行仁政、洞察秋毫,不被奸佞迷惑、勤勤恳恳而又果断行事,他希望朱标能成为汉文帝那样的圣君。无奈在洪武二十五年,朱标患伤寒病逝,朱元璋极度悲痛,以至于头发胡子全部变白。

爱屋及乌,朱元璋又选了朱允玟为皇太孙,把朱棣晾在了一边。也就是在确立了朱允玟为皇位继承人之后,朱元璋突然发现皇孙太过仁慈,无法抗衡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弟兄们。留给朱标的文臣武将必须大换血,于是朱元璋开始了大杀功臣的举动。历时十年的“胡蓝之狱”,朱元璋清洗了五万五千多人。



在为朱允玟搭建领导班子的同时,朱元璋也在密切监视着一个人——燕王朱棣。朱元璋很清楚朱棣想要什么。

洪武二十六年,朝鲜的国王,进献了一批宝马,国王李成桂派他的第五个儿子李方远来完成这次任务。但是李方远在经过北京时,与燕王朱棣彻夜长谈,并且把良马留下了一部分送给朱棣。而李方远处处以唐太宗李世民自居。李世民如何上位?两人彻夜畅谈了什么?细思极恐。

在洪武二十八年,次子朱樉病逝、洪武三十一年三子朱棡去世,在北方边境线上,再也没有任何藩王可以制衡朱棣,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决定除掉朱棣了。

无奈,还没去来得及付诸行动,朱元璋就进入了倒计时,所以临死之前,朱元璋无比挂念的就是朱棣。

既然朱棣没来,就立下遗嘱吧,“诸王临国中,勿至京师。”就是说,各位藩王在我死后不必来京城奔丧,以免发生祸乱。

所以说,假如当时朱棣进入南京城看望朱元璋,结局必死无疑。


品读春秋001


朱元璋时期皇权高度集中,后来朱元璋忙不过来了,只能把军权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在各地立藩王,所以朱元璋无疑是给朱允炆埋下了定时炸弹。

朱元璋临终前喊了三遍朱棣来否?原意是放不下这个四儿子,因为朱棣非常像自己,希望他不要造反,好好辅佐自己的侄子。但是因为身体虚弱终究是没能等到朱棣的到来驾崩了。

朱元璋在立储这方面很注重长幼有序,只能立嫡子,很可惜他的嫡子朱标终究是没活过朱元璋。最后无奈只能立长孙。朱允炆很像他父亲比较仁爱,这点朱元璋希望下一任皇帝不要像他那样杀虐,坏人他做,希望后世的皇帝以仁治天下。可以说朱元璋用心良苦,但是朱允炆真的能镇得住他的这位四叔么?

朱棣在从南京赶来的路上,然而朱元璋的叫唤引起了朱允炆的猜疑,他临时假传圣旨让燕王朱棣不得踏足南京。朱允炆觉得朱元璋有可能是要变卦想要传皇位给朱棣,很可惜,朱允炆也为自己后面埋下了炸弹,他们爷孙俩也是真够做的,这个误会也让朱棣误解了,他觉得本来是要传位给他的,是朱允炆从中作梗,导致他不能见父亲最后一面还错过了皇帝宝座。怎么说呢,不愧是叔侄,臆想的功夫都是如此同步!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率军十万直逼皇城,南京城燃起了熊熊大火,然而燕王赶到时只有被烧焦的尸体,朱允炆是不是葬身火海至今仍是个迷。不出朱元璋所料的事情,朱棣继位后,杀戮更胜于他的父亲。朱棣将一批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的剥皮、活人下油锅,他们的女眷沦为官奴,被军队里面的士兵轮着侮辱直至死亡。

所以朱元璋这三声叫唤改变了历史,他本意无人能理会,当初要是直接将朱棣灭了也不会有靖难之役,曾经朱元璋就对朱棣起过杀心,但是马皇后不忍父子相残,朱棣是马皇后抚养长大,马皇后失去了长子把朱棣视为己出,所以说妇人之仁有时候真的是影响颇广。

朱允炆在位时期,实行仁政,在法律上就取消了祖父的严刑苛律。当然朱棣继位后又恢复了。减少税赋,将土地还给百姓。百姓生活改善,但是建文帝还是太天真了,他动了僧侣和当官的蛋糕,还被朱棣造反落下了口实。说他的侄子违犯了《祖训录》;为他提供了对皇帝进行“惩戒行动”的理由。

由此可见,朱棣就算不造反,朱允炆的执政生涯也会遇到困难,毕竟是封建王朝,官僚阶级不可能以人民的利益至上,朱允炆不得不说是在自挖坟墓。


尼采广寒宫中坐


朱元璋临终根本不存在连喊三声朱棣来否,朱棣要是知道老爹喊他回京,他还不开心坏了,怎么可能在南京城外不进城。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死前下遗诏:朕当了三十一年的皇帝,心系百姓,忧国忧民,做了不少益民之事。奈何朕出身不好,没有那么大博学多识,比不上古人。现在懂得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也没什么哀念的了。天下百姓都归顺皇太孙,当皇帝是最适合的。你们这些文武百官都听好了,好好辅佐皇孙来安定我的百姓。祭品也别用金石宝玉之类的,陵寝这样挺好不用改动。各位藩王就在自己的封国哭一下就行了,不用来都城了。凡不在这个召令的,按这个召令行事。

从这个遗诏就可以看出,朱元璋说了让藩王原地不动,朱棣当时肯定不会跑到南京城外,就算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

如果他敢在这敏感时刻乱溜达,脑袋绝对不保。


另外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四子朱棣是和他最像的,但是朱元璋还是最中意朱标,而出于朱标早逝的遗憾,朱元璋就将宠爱都给了孙子朱允炆。

而且朱允炆这个孙子挺能装的,在朱元璋表现的也是一个明白事理的大孝子。所以朱元璋从此就一直将孙子朱允炆当皇帝来培养。

后来朱元璋宁可背负骂名也要集中杀那么多的开国元老也是为了给孙子朱允炆清路,怕他们功高震主,所以几乎没可能临死了反而想起四子朱棣。


几苇渡当年


这个问题的由来应该见于《明太宗实录》,也没有说朱棣当时就在南京城外。只是说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病重期间,曾召燕王朱棣进京,却因朱允炆假传圣旨而滞留封地。朱元璋临终之前连问三遍"燕王来否?",终因无人问答而含恨死去。

这和朱元璋临终遗诏上所言的"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的说法十分冲突,二者之间必有一假。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但从《明太宗实录》来看,它只是指出朱允炆假传圣旨,却没有理直气壮地来证明朱棣继位的合法性,很有些模糊概念来混湑视听的味道。

作为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的笫四子,燕王朱棣在长年征战中立下战功无数,手握军权,威信甚高,在王侯之中素有"藩王之首"的名望。于情于理,在他三个哥哥都英年早逝的情况下,他是最有资格成为王位继承人的人选。

但朱元璋却凭个人的喜好,意图将王位传给自己最疼爱的长孙朱允炆。这样的做法显然为日后政权平稳过渡交接留下了隐患。

以朱元璋的雄才大略,他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因此,他才会在遗诏上要求自己的儿孙都留在自己的封地,不得以借奔丧之名赶赴京城。

因为,朱元璋心里非常清楚,朱允炆的能力和威望都无法和朱棣相比。一旦自己故去,而朱棣又人在京师,以他杀伐果决的性格,很难保证不发生肘腋之变。那么相对稳妥的办法,最好就是让朱棣滞留封地,等到朱允炆继承大统,占据中枢之后,大局一定,也就无惧朱棣不乖乖臣服了。

然而,朱元璋显然低估了权力对一个人的魅惑会产生多么疯狂的思想。对于朱棣来说,本属于自已的东西却归属于了别人,他的内心岂会甘于平静,于是,他在等待,等待一个可以逆转的机会。

这个机会其实很难出现。坐上皇位的朱允炆只要什么事情都不做,保持政局的平稳,基本上就万事大吉了。

可愚蠢如他,却偏偏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削藩"。明眼人都清楚这是针对朱棣采取的举措,其目的就是要解决朱棣给统治王权所带来的威胁,但同时,也把朱棣逼入绝境,给了他孤投一掷的勇气。

于是,他从朱元璋的相关祖训中,就"削藩"的不法找到了"清君侧"的依据,发动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最终如愿坐上了皇帝之位。

但这无法掩饰他得位不正的事实,为了让自已的篡逆之举变得合法,便有了《明太宗实录》的那段文字。

然而,恰恰是这段文字,反而将历史的真相大白于天下。道理很简单,既然朱元璋的遗诏里明文要求"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他又怎会临终前对朱棣念念不忘?如果他真有心传位于朱棣,断然不会在自己病危之际还让他远离身边。


煮茶道史



简直是天雷滚滚啊,这是从哪里看的野史呢,简直扯淡了啊。

还朱元璋临终连喊三声朱棣来了没?朱棣竟然在南京城外??

看看历史记载再说话吧: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遗诏中特意交代“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听朝廷节制”。

朱棣本来由北平要回到南京去奔丧,知道这个遗诏以后不得不又返回了北平。

可见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压根没喊什么朱棣来了没。还对于包括朱棣在内的诸王很不放心,害怕他们趁机联合在一起欺负朱允炆,所以都不让他们来奔丧。

可见这些藩王包括朱棣在内压根就没有到了南京。

当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意思是认为齐泰假托朱元璋的遗诏,不让藩王入京奔丧,离间他们骨肉兄弟。

最后再说说关于为何一直有明太祖朱元璋想让朱棣继位的各种说法各种野史。

一般权威来源是认为《明通鉴》中记载太祖欲立燕王。其实朱棣在篡位以后,为了自己的正统性,在永乐年间改修过两次《太祖实录》,内容用脚指头都可以想出来,自然是多了一些赞美朱棣之词,还有明太祖朱元璋想传位于朱棣的记载咯。

而《明通鉴》很多地方就参考了《太祖实录》,所以说朱元璋想传位于四子朱棣这个说法还是不可信的。

抛开历史细节不说,大家用常识想想,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是心狠手辣之辈,怎么说都不是优柔寡断的人。

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一面立孙子朱允炆为继承人,一边老是公开对大臣门说想传位于燕王的想法呢,这不是为叔侄两个闹矛盾吗。

所以宋安子个人认为,朱元璋并没有想过立朱棣为皇位继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