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共难时刻,美团平台与商户不该上演“蛇与农夫”

疫情把餐饮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一个炙手可热的餐饮品牌更火了,因为公司董事长说,贷款发工资也挺不过3个月。

“吃”是大事,疫情期间更是难事。国人共难时刻,很多餐饮商户为“参战”的医护人员、“被困”的市民提供着最基础的生活保障,不能说不暖心。

共难时刻,美团平台与商户不该上演“蛇与农夫”

但餐饮业还有意料之中的B面——以前繁忙的街头变得门可罗雀,餐饮作为民生“后防线”,比其他行业更防不住持续的经济冲击。

及时自保降损,还是抱团取暖、共克时艰,这是整个线下生活服务行业的问题!

出于本能,很多餐饮商家已经拿出了自保之策,有的暂时关闭门店,有的上街保本抛售食材。但疫情对线下整个生活服务行业的影响,恐怕会持续很长时间,而暂时关店、保本抛售这样的条件反射,只是应激性的。

共难时刻,美团平台与商户不该上演“蛇与农夫”

可以类比往年的疫情时期。1月29日,新型肺炎确诊人数超过非典,而非典肆虐的2003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元气大伤,一直到当年的7月初,才恢复到非典之前8成的水平。而2013年的禽流感,对家禽业造成的损失就超过800亿。

与往年不同的是,现在是平台经济时代,餐饮商家和餐饮外卖平台、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是一个生态、有机体!在疫情这种特殊时期,像外卖平台的送餐服务,也是有需求的。

面对疫情,餐饮商家选择的余地可能不多,但就像快递行业对抗击疫情的助力一样,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像阿里,已经开始关注平台商家的生存问题,1月30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公布了“五个决定”,包括对商家减免佣金、极速上线和金融支持等。

再看美团,这家公司在整个2019年,因为绝对的盈利导向、高压的商家政策问题饱受诟病——通过提高抽佣、让商户自掏腰包对标其他平台的平台补贴等方式,美团在去年年中实现了盈利。

可以肯定的是,疫情至今,美团的战略重心仍然在C端,核心逻辑还是趁机赚取流量,尽可能维护平台的利益。美团对疫情的捐助、以及“无接触配送”等服务调整,一开始就是围绕C端展开的,在做用户之外,美团对B端商家的帮助一度为0。只有看到美团没有做什么,才能更合理地评价美团所做的是为了什么。

共难时刻,美团平台与商户不该上演“蛇与农夫”

商家和本地生活平台是互相托举、相互成就的关系,行业蜜月期过后,美团平台对商家持续升级的高压政策,在疫情期间仍不能改弦更张,犹如“农夫与蛇”的故事。

疫情至今,美团对商家并非没有“表示”,尽管滞后于C端动作。2月2日,美团就启动了“七项商户帮扶举措”。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体会美团对商家的七项“帮扶”,实际上还是形式大于实质——平台对商家最实质性的帮助,是大范围减免佣金,而列在美团七项帮扶之首的减免佣金一项,甚至没有覆盖湖北一省,仅仅针对武汉地区的商家,期限也只是1个月!而且据了解,武汉的商家大多数已经停业,交易并不多,这意味着美团可收的佣金本来就有限!

疫情对餐饮业的影响是全国性的,而美团的7项帮扶,其中3项都只针对武汉的商家。扩大到湖北地区的一项,也仅仅是赠送收银系统——这个在疫情开始之前就已经大面积向商家发放的“福利”,实际上是基于垄断平台入口的考量,如今却成了对湖北商家的“帮扶”。由此可以想见,美团7项帮扶中虽然也提出启动3.5亿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全国商户恢复经营,但这3.5亿究竟能不能落地、如何落地,恐怕最终解释权还得归美团平台。

美团的所谓“帮扶”,与其说是帮扶商家,不如说是帮扶平台自身的利益。美团的7项帮扶,除了聊胜于无的武汉商家减免佣金,其余6项都涉及到了美团平台的各类业务,诸如赠送收银系统、“一键开通”在线采购通道、提供美团大学的精品线上课程这些帮扶,都有趁疫情之机向商户推广、兜售业务的嫌疑。

在商言商,平台的帮扶政策带有一定的商业动机,本来是可以理解的。但考虑到美团商家在当下受到的冲击,不仅来自疫情,也必然来自美团之前更多高压商家政策的延续,这样一来,去年美团种种饱受争议的商家政策,在帮扶政策中没有任何明显的改变甚至提及,这恐怕就不是美团在共难时刻应有的表现了。

共难时刻,有独善其身的想法是危险的,一贯强势的美团应该站出来想办法,帮助餐饮商户共度难关,而不是做一些讨巧、画饼的事情,继续上演商家和平台版“农夫与蛇”的戏码。否则,疫情过后,美团平台自己搬起的石头,最终恐怕会砸了自己的脚。

乐观也是必要的,相比以往的疫情,这次疫情,我们将有望看到互联网空前强大的韧性。本地生活行业是一个生态,行业平台企业对商家的助力,对就业和经济的支撑,也理应成为对疫情最大的贡献。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