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農村兩種“不孝”現象頻發,老人們表示很淒涼,而子女們卻顯無奈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農村兩種“不孝”現象頻發,老人們表示很淒涼,而子女們卻顯無奈。

現在農村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這完全得益於國家的經濟發展、財政資金的投入以及優惠政策的幫扶,農民再也不用過上以前那種青黃不接的窮苦生活,再也不用住那種搖搖欲墜的土房子了,農民住上了樓房、村裡有了超市,衣食住行一應俱全,想吃啥都很方便。

農村兩種“不孝”現象頻發,老人們表示很淒涼,而子女們卻顯無奈

不過現在農村的年輕人有了更高的追求,都想著去城市打工賺錢,然後在城裡買房落戶安家,雖然這樣的想法是積極向上的,但是實現起來困難還是蠻大的,因此農村年輕人只能將自己的父母和孩子留在農村,自己選擇去城裡打工,而留在家裡的老人不僅要照顧小孩還要幹農活,這樣的老年生活難免顯得比較淒涼,難怪有人說這是對父母的不孝,如今農村兩種“不孝”現象頻發,老人們表示很淒涼,而子女們卻顯無奈。

農村兩種“不孝”現象頻發,老人們表示很淒涼,而子女們卻顯無奈

1、生前薄養死後厚葬

如今農村對父母生前薄養死後厚葬的現象很常見,在傳統的觀念中這是不孝的表現,很多農村年輕人平時就進城打工,每個月寄點生活費給父母,對父母的贍養和關心比較少,只有過節的時候才回來幾天陪陪父母,甚至有的老人有幾個兒女,沒有一個人留在家照顧他們,讓老人的晚年無比的淒涼,在老人看來,給不給錢無所謂,只要有口飯吃就夠了,最主要的還是想要女兒們陪在自己身邊,能嘮嘮嗑。這樣對父母的贍養其實是一種典型的薄養。

農村兩種“不孝”現象頻發,老人們表示很淒涼,而子女們卻顯無奈

而當老人去世之後,子女們都風塵僕僕地從外地趕回來料理後事,而且為了彰顯自己多麼的孝順,不但喪事排場搞的大,而且會請很多唱戲或者腰鼓隊來吹唱,從表面上看這些兒女們對老人的喪事很重視,其實村裡一些明白人早就看在眼裡,死後厚葬這是裝出來的孝順,而真正的孝順是老人活著在世的時候兒女們能一直陪在身邊給予照顧和關心,讓老人每天活得開開心心。

農村兩種“不孝”現象頻發,老人們表示很淒涼,而子女們卻顯無奈

2、嘮叨父母

很多農村年輕人經過自己的努力在城裡買房結婚定居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平時很少回農村老家看望父母,時間久了,老人也想到城裡看下自己兒女們的小家和孫子,往往很多人就會嘮叨父母,說去了城裡會生活不習慣的,還不如呆在農村舒服,即使去了城裡,因為城裡的生活習慣和農村生活習慣有很大的差異,老人們還是保持著農村那套生活習慣,肯定會產生新的矛盾,往往又會嘮叨父母一番,這其實也是一種對父母的不孝。

農村兩種“不孝”現象頻發,老人們表示很淒涼,而子女們卻顯無奈

雖然上面兩種不孝的現象很普遍,但是作為兒女,不管父母如何,在他們晚年時候就應該陪伴他們,照顧好他們,讓他們頤養天年,不過現實裡很多年輕人表示他們心裡也想讓父母安享晚年,但生活壓力太大,為了維持一家人的開支,只能出外打工賺錢養家,要不然一家人的生活都維持不下去,還談什麼贍養父母。

農村兩種“不孝”現象頻發,老人們表示很淒涼,而子女們卻顯無奈,對此你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