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談《華倫夫人的職業》:主角的悲劇,在於時代背景,也在於她自己

諾貝爾文學獎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之中所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都會獲得文學甚至於藝術界的廣泛關注,在每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典禮之後,又有無數曾經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作者再度出現在眾人的眼中,而在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英國的現實主義劇作家蕭伯納。

既然叫做現實主義劇作家,蕭伯納的文學創作自然是離不開當時的社會歷史現狀的,而正是因為對於社會現實問題的高度關注,也使得他的劇作能夠在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84年後的今天依舊得到廣泛的關注,其中,《華倫夫人的職業》一書作為作者早期的作品,引起的社會轟動很大,獲得了不少讀者的關注。

談《華倫夫人的職業》:主角的悲劇,在於時代背景,也在於她自己

一、殘酷社會之下的悲劇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悲劇就是把一切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而無論是哪種悲劇,和社會環境都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譬如《雷雨》中周家家族的悲劇,譬如《紅樓夢》中眾多芳菲女子的悲劇,不一而足。而《華倫夫人的的職業》中華倫夫人就是當時社會大環境的產物,她受限於大環境,她聰明,看透了當時的資本主義的殘酷,她貪婪,想要獲取更多,她對金錢金錢有著極大的狂熱,這種狂熱是赤裸裸不加掩飾的,而這種聰明與貪婪,也是最終造成她悲劇的一大誘因。

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中期的英國,正是社會變革的大時期,這個時代裡,貧富差距極其懸殊,少數的人掌握著社會的大部分財富。金錢,成為了凌駕於社會道德之上的人為產物,但是沒有人會對此產生疑問。

到了十九世紀晚期,英國大規模人失業,於是工人階級開始了反抗,為了安撫工人,政府出臺了《濟貧法》,這看似是對於窮人的安撫,但是這其實是另一種方式之上的壓榨,資產階級依舊站在社會的頂端。

談《華倫夫人的職業》:主角的悲劇,在於時代背景,也在於她自己

而華倫夫人就是貧苦人群的代表,她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單親家庭裡,她的母親辛苦撫養著四個女兒,在那個依舊覺得女性是男人附庸的時代裡,這個家庭格外的困難,金錢,成為了這個家庭唯一能夠去爭取的東西,但是幸運女神並沒有垂青這個家庭,華倫夫人的兩個長個並不出色的姐姐在工廠裡做事,但是一個卻中了鉛毒,一個丈夫酗酒,另一個姐姐成為了妓女,過上了富裕的生活,甚至成了老鴇,在這樣的社會現實之下,華倫夫人只能低頭,成為了妓女。

但是華倫夫人的選擇真的是錯誤的嗎?在那樣一個殘酷的社會之下,一個貧寒家庭出生的美貌女子,除了這個選擇還能有什麼別樣的選擇呢?包括作者本人也說,那個時代裡“最貧困的一些婦女不得不依靠出賣肉體來維持生計”,這部劇本也並非是為了抨擊妓女,而是“讓人們關注導致賣淫的真正根源,不是因為婦女的墮落”。

華倫夫人的墮落並非是她的本願,而是不得已的選擇,如果她也是個好人家的孩子,而不是一個貧寒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享受著良好的教育,她應該會成為一個別人口中優秀的女孩子,會成為別人追捧的對象。

談《華倫夫人的職業》:主角的悲劇,在於時代背景,也在於她自己

但是沒有人會去可憐這些無奈墮落的女子,他們只會對這些女子表示鄙夷,就像是之前一直纏著華倫夫人女兒薇薇,想要通過和薇薇的婚姻獲得錢財的的弗蘭克就因為知道華倫夫人是妓女後就和薇薇劃分開了關係。

尤其是華倫夫人的女兒薇薇,一個接受了良好現代教育的女孩子,她十分的反對母親的職業,甚至覺得抬不起來頭,這是她們之間特有的矛盾關係,薇薇一邊十分嫌棄母親的職業,一邊因為是自己的母親而不得不接受,但是從了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不是因為母親的職業,薇薇根本不可能接受良好的現代教育,可能她也和兒時的母親一樣,每天為生計發愁。

談《華倫夫人的職業》:主角的悲劇,在於時代背景,也在於她自己

二、華倫夫人自己的選擇

華倫夫人的本身是一個被壓迫的對象,在當時的環境之下她選擇了墮落,成為了一個被社會大多數人追捧且唾棄的妓女,但是在她在自己的職業中獲取了足夠的利益後,她放不下這個職業給她帶來的巨大財富,她並沒有抽身,而是選擇成為了一個老鴇去壓迫那些和她曾經悲慘經歷一樣的女子,甚至為了這些巨大的利益,不惜與自己唯一的女兒決裂。

難道華倫夫人不知道當老鴇不是正途嗎?她是知道的,但是她依舊如此選擇,為了金錢放棄親情,這使得讀者一邊在可憐她無奈為妓的同時有對她的選擇感到憤慨。因為她本可以抽身,但是她還是選擇繼續墮落,這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之上削弱了讀者的同情心理。

華倫夫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勢就是自己的美貌,她也看到了自己兩個老實的姐姐的悲慘下場,也看到了自己成為妓女的姐姐的富貴生活,這種強烈的對比使她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成為妓女,這也是她這一輩“悲劇”人生的開端。

談《華倫夫人的職業》:主角的悲劇,在於時代背景,也在於她自己

而且華倫夫人並不是一開始就做出了這個選擇的,她也曾老老實實在工廠做工,她也曾希望自己能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獲得一個體面的工作,能夠翻身,但是社會告訴她,這不可能。她在和薇薇的爭吵中說到,她自己“要是有機會,我不願意上大學做上流女人嗎?”

在那個時代裡,身份與身份之間的鴻溝是難以跨越的,社會秩序之中是有一個天然的屏障的,當而自己做妓女的姐姐利茲一身富貴出現在自己面前時,華倫夫人看到的除了金錢之外,還有姐姐身份之上的轉變,她彷彿一瞬間變成了自己曾經最為羨慕最想成為的上流社會的女子,優雅知性,而自己卻灰頭土臉,滿身落魄,於是她選擇了前者。華倫夫人的這個選擇雖然讓人憤慨,但是更多的人還是對其表示同情

但是她的人生第二個選擇卻讓人更多的是憤懣,那就是她選擇成為老鴇。在手中有了足夠的金錢後,華倫夫人並沒有選擇和這個職業說再見,而是選擇成為老鴇,去壓迫那些曾經和她一樣的女孩子,去操控這些女孩子的命運,去剝削這些女孩子,從被壓迫者轉身變成了壓迫者。

談《華倫夫人的職業》:主角的悲劇,在於時代背景,也在於她自己

而華倫夫人的第三個選擇則是在親情和金錢之間的抉擇,而她最終選擇放棄自己的女兒,去擁抱金錢。在資本至上的社會之中,金錢成為了每個人所唯一注重的東西,所謂的資本主義社會,不過就是金錢社會而已,這種拜金主義腐朽著人們的心靈,主宰著社會上的一切。有些人用盡一生的努力所獲得的還沒有有錢人一瞬間所浪費的多,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在金錢面前,華倫夫人喪失了正確的道德觀,她的價值觀被完全扭曲,認為只要有金錢就能夠過上好日子,沒有錢的話那麼一切都毫無意義,她甚至還和女兒炫耀她手下的那些女孩兒過的如何體面。

因此,華倫夫人悲劇的造成,不單單是因為當時時代的殘酷所造就,同樣也有她自身的原因,因為她最終被金錢吞噬,終究沒有能夠保持住本心。

談《華倫夫人的職業》:主角的悲劇,在於時代背景,也在於她自己

總結

《華倫夫人的職業》這部劇本作為蕭伯納早期的作品,其內涵十分的豐富,可能正是因為年少輕狂,蕭伯納才敢大膽直接的把社會現狀赤裸裸的寫入劇本,不加掩飾,卻能留給後人無盡的思考。

其實《華倫夫人的職業》出版後,在獲得大量關注的同時,一度也飽受著很大的爭議,一方面,不少作者粉絲認為這部劇本是繼《娜拉出走》後,文學界對於女性獨立自由的探討之作,而另一方面,又有不少人覺得這部戲劇劇本主要所寫的是“妓女”,而且所採用的還是純對話的形式,有些不太適合,但是不論是褒是貶,這部劇本確確實實在當時的戲劇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