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情深深雨蒙蒙》:两位母亲,谁更失败?


《情深深雨蒙蒙》:两位母亲,谁更失败?


1

许多人认为,傅文佩不是个合格的母亲。

毕竟,她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明明是陆家八姨太,却被欺负得连下人都不如。

大热的天,她被王雪琴支使得团团转,煮好参汤,又得小心翼翼端进房间,最后还惹来劈头盖脸一顿骂。

更可恨的是,王雪琴惯会挑拨离间,几句话就能唆使陆振华拳脚相向,把依萍母女打得体无完肤。要不是依萍生了副硬骨头,估计傅文佩根本没有勇气逃走,只会白白充当宅斗的牺牲品。

那所大房子,不住也罢。

只是,苦了依萍。

她从军阀家的千金小姐,沦落为贫苦人家的女儿。

穿粗布麻衣、吃粗茶淡饭,跟母亲在租来的破旧小屋里栖身。当同父异母的妹妹戴昂贵的手镯时,她正为一双补到不能再补的鞋子发愁。

《情深深雨蒙蒙》:两位母亲,谁更失败?


为了索要本就该得的生活费,被王雪琴与梦萍羞辱,最后还结结实实挨了一顿打,险些搞成心理扭曲,成为复仇的黑天使。

母亲文弱,只能做些浆洗缝补的活儿,根本不能把生活撑起来。

没办法,依萍不得不挑起生活重担。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骨气。可骨气背后,往往就是不为人知的苦楚。

大上海的工作,回报高却风险大,依萍拿自己的青春和名声做赌注,以一副硬脾气周旋于各色人物之间,意外几乎随时都会发生……

更何况她还舍了学业,放弃了更上一层楼的可能。

其实本不必这样的。

假如傅文佩能强悍些,拿出心思去跟王雪琴斗智斗勇,母女俩根本不至于此。

司令爱着萍萍,而早逝的心萍酷似萍萍,男人爱屋及乌,对这个女儿疼爱备至。傅文佩用点心机,便有可能把白月光的红利吃一辈子。

可惜,她选择了退避三舍。

俗话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但这句话并不适用于傅文佩。

2

相比较之下,王雪琴就务实多了。

她很早就明白,什么才是立身之本,所以一直在争宠上不遗余力手段用尽。爱不爱的可以抛到一边去,重要的是保全自己和四个孩子,为他们争来最优质的生存资源。

她的确做到了。

打败前面的莺莺燕燕,跟着老爷子来到上海,又想方设法赶走傅文佩,成为了事实上上的陆太太。

王雪琴是戏子出身,但儿女们都实现了阶层跨越。

尔豪毕业于复旦大学,进了赫赫有名的申报做记者,举手投足间尽是一副大少爷做派;

如萍进了圣约翰大学(民国时期知名高校,不亚于复旦),平日里穿洋装、喝咖啡、弹钢琴,过着沪上淑媛的精致小日子;

梦萍和尔杰年纪不大,但吃穿用度从不马虎,生活水平遥遥领先。

从这个角度看,王雪琴比傅文佩能干得多。

将新生命带到世上,使命感与责任感不言而喻。为人父母者,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给予,断没有未成年子女反过来保护的道理。

当然,傅文佩是力不从心。

可这种“力不从心”,已不能被当代人理解接受。

十几年过去,我们开始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对王雪琴的“争斗”精神反而钦佩有加,风向便在不知不觉中转变,王雪琴成了不折不扣的好妈妈。

至少,她的孩子能够锦衣玉食。在物质充盈的基础上奋斗,更容易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

而依萍不得不四处奔走,小小年纪就把生存重担扛在肩上。

照顾母亲不算,还得帮衬李副官一家,承受与年龄身份完全不符的生存压力。

所以,傅文佩被戏谑为“圣母白莲花”。

3

有句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可以映射大人的品德性情。

简单来说,就是龙生龙凤生凤,子女会在成长耳濡目染,或多或少地被父母影响,甚至把他们的为人处世全部继承过来。

反过来也说得通:

透过父母,我们能大致想象一个孩子的未来。

比如王雪琴的大儿子尔豪。

他算是半个纨绔子弟,工作做得不错,但无法掩盖其万花丛中过的事实。在故事开头,杜飞就无意中透露过,尔豪的女朋友一大堆。

其实早在16岁,尔豪便与家中的丫鬟可云发生了不可描述之事,结果玩过了头被母亲插手,直接毁了姑娘的一生。

当然,你可以说他不知情,但悲剧的根源,不正是他那汹涌澎湃不加约束的情欲吗?

再比如小女儿梦萍。

梦萍嘴巴刻薄,讲话咄咄逼人。有一回,她扬手对同父异母的姐姐甩耳光,竟还得到了王雪琴的表扬……

《情深深雨蒙蒙》:两位母亲,谁更失败?


那份跋扈泼辣,倒颇有其母风范。

以至于后来的被强暴与流产,都很难让人产生怜惜之心。

尔杰虽小,但所谓“老来子”的自私和霸道已初见端倪——基本是被惯出来的。

只有一个如萍,尚能算乖巧懂事。

反观依萍,则在艰苦环境中变得自强自立、善良正义。

当然,也有暴脾气的一面,可她并非天生的刺猬,其偏执与狠厉,都由原生家庭的伤害而起。

总体而言,傅文佩的教育并不失败。

对冷酷无情的丈夫,她的主张是宽容:“依萍,你为什么要让仇恨一直埋在心底呢?我没有怨恨,怨恨只会使我难过。”

你可以讥讽她为“圣母白莲花”,但不向女儿植入恨意的做法,值得许多单身母亲去学习。

爱的力量,终究是大于恨的。

这大概也是王雪琴与傅文佩最大的不同。

4

王雪琴极仇视傅文佩。

这种恨意因男人而起,本质是争夺生存资源。它几乎存在于上下五千年的每一处幽深庭院,火药味亦始终在女人间蠢蠢欲动。

不同的是,王雪琴始终在向儿女们灌输敌对情绪,将本是同根生的兄弟姐妹分化得势不两立。

所以故事开头时,尓豪对依萍横眉冷对,梦萍小小年纪,但已视依萍母女为眼中钉肉中刺。

她以为恨能激发能量,殊不知这种较量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祸根早就在不知不觉中埋下。

由此可见,王雪琴格局小、眼界低,比傅文佩弱了好几个段位。

比如挑女婿这件事。

她从头到尾所看的,都只是男方家世,品行与情感全都抛诸脑后。

而当女儿在感情中遭遇挫折时,王雪琴劈头盖脸将其一顿痛骂,张口闭口都是“没出息”、“不争气”……

《情深深雨蒙蒙》:两位母亲,谁更失败?


她的思维还停留在自己的年代,满以为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依旧适用;她对女儿的期待,也不过是嫁得权贵奢华一生。

无非是把她自己的老路重复一遍罢了。

这样的育儿方式,实在不值得恭维。

更何况,王雪琴还是个其身不正的母亲。

她尖酸刻薄、言行无状,且婚内出轨,本身就会造成这样那样的消极影响。

拼来了物质又如何?若缺失精神滋养与正确引导,富贵本身就是一场灾难。

5

或许一切,都要从二三十年前说起。

那时候,王雪琴还是个唱戏的小姑娘,无权无势,只指望着一朝发达,能够飞上枝头变凤凰。

而傅文佩出自书香人家,她知书达理、与人为善,对内宅的争斗毫无兴趣,只愿平静安宁地过一生。

我没有褒奖傅文佩,而贬损王雪琴的意思。

我只是觉得,故事的结尾,早就写在了开头。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里,本就藏着她的出身与来历,走过的路、吃过的饭、读过的书,都会成为余生的一部分。

讲不好谁对是错,毕竟她们都是根据自身的经历,来做判断、下决定。

清高太过,便是懦弱,但傅文佩把依萍教育得坚强自立三观正,虽有缺点却不失为一个好女孩。

王雪琴为人刻薄,但也始终把子女记挂在心头,所以迟迟不肯挖空老爷子的身家,怕的就是家底没了,几个孩子会遭罪……

到了生死攸关逃命时,她还搂着两个女儿哀泣,心里挂的嘴上念的,都是如萍和梦萍的终身大事。

都是好母亲。

但似乎,又都算不上好母亲。

母爱被歌颂了千万年,我们却甚少承认,其实它也存在瑕疵。为人母,并不会改变骨子里软弱或卑劣的那部分。

王雪琴也好、傅文佩也罢,其实她们都不是完美的妈妈。

这世上,大概根本就没有在完美母亲吧。

也就无须用成功或失败来定义她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