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小寒初陽清,江雪作濛濛。

驛外三兩枝,香冽送渡風。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劉歆《三統曆術》記載:十二月小寒節,日在女八度;大寒中,日在危一度。

明日“小寒”,就名字來說冬天的節氣都像瓊枝玉漿的世界裡獨一無二的姑射仙子,高冷絕塵。

其實我倒覺得它們卻獨有另一種關懷和溫暖。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小寒近新春

新春年味於所在的這所漂泊的城總是遲遲地來,因為離家千里之外,感官反而會過濾很多美好的所在。

今年媽媽過來陪伴。昨日午間,她叫我下樓選對聯。

原來是小區推舉了幾位書法很好的老人家在院子裡免費為群眾寫春聯。

大家在一起選對聯,聊天說笑,恍惚像回到小時候居住的巷子裡,天藍如洗,陽光甚好,卻感覺愈有年味,少了冬天應有的寒冷,卻多了人心間的暖流。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冰天雪地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小寒之“寒”

雖然此時國界之南最多隻是降溫五度左右,但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小寒可是不容小視的——畢竟位於二九、三九之間的小寒—“寒生“使命就是冰天雪地。

首先先來說說小寒之“寒”。

小寒在新中國有天氣紀錄以來(即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裡)不但在二十四節氣中溫度獨領風騷(當然是負的那種),而且降雪量也遠超"大雪小雪"這兩位為雪所生的小公舉,甚至它在打敗天下無敵手之餘也是大義滅親,連它的兄弟大寒也要喊他一聲哥哥

因為大寒之寒在小寒的面前也是略遜一籌,所以並非胡說,實在因為是人家有這個實力,不得不讓人歎服。

當然我們也不要責怪小寒的冷功,古人講陰陽平衡,所以小寒凍透了,來年才能溫暖,正像諺語說的"小寒寒,驚蟄暖"

依稀記得去年小寒當日早晨,太陽本是不錯的。開始不以為意,過了一會陽光就從雲裡全部斂去。打個照面就走了,冷臉冷眼面對著本來熱愛它的人們。

由於今年暖冬——估計明天小寒的想承襲去年的戰績有點危險。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你要問我為何毫不掩飾對於小寒的喜歡,有三個理由。

作為“顏控”,第一當然非美感莫屬。看似冰天雪地的小寒,實則還有一種特別的植物遇寒愈強——那就是被稱作國魂的梅花。

說小寒是高冷的,那你就誤解它了。實是一種高潔,如同這季節的梅花清冽幽香。

從小寒開始到穀雨便有了七十二候裡最獨特的二十四番花信風,應花期而來的風,選擇有代表性的花花,美好而溫情的中國式浪漫和含蓄柔和的審美,讓古今人在自然中感受季候,珍視時年歲月。

說起梅花,真正讓我感受強烈的還是前年在重慶:

深冬的大霧冷雨中,西南的冷差點把人凍成狗,冰冷水霧硬是要透過衣物擁抱我。

路過古建的一座亭子,聞到清冽的異香,直接衝過來又幽幽泛泛,如此特別。

低溫和對香味的敏感讓我知道那個絕對不是人或者香水發出的香味,環顧四周不得其解,問了旁邊的重慶妹子才知道那是臘梅的香味——看去是一株小小的很不起眼甚至不那麼飽滿的黃色梅花。

當我刻意走過去,那味道卻淡淡散去了。王安石詩云"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果不其然。

在機場也遇到同樣的狀況,大白瓷瓶子裡隨意地七七八八地插滿,簡單粗陋,但是也掩蓋不了那樣的香氣,一次嗅過終身難忘,即粗頭亂服也不掩國色天香

就在錯身而過的瞬間,嗅覺忽被激發,那是一種溫暖的感動,像一面驚豔后的再見重逢,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低調奢華有內寒(涵)

其二,小寒確實不乏內涵,除了像美人,又和古人所說的君子不謀而合。

提到梅花,除了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幽淡悵然,更王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古往今來文人對梅花這花中君子的稱頌不僅僅是凌寒自開,傲然獨立

尤以毛爺爺的詠梅最得我心:“風雪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就像小寒歷經三九,它告訴人們只有度過了最冷的時候才能等到春暖花開,就像人生路上的觸底反彈,看似經歷了最冷的時節,實則,在你最低谷的時候,不管哪個方向都是向上的。

就像一位優秀的朋友說的那樣:“最壞的選擇就是不選擇,坐以待斃永遠是對人生的浪費,謀定且動,主動出擊,去做些什麼總會有所收穫,起碼不會後悔。”

類似於小寒的存在,根本就是為了證明:低調,奢華,有內寒(是的你沒看錯,是真的寒)。

在很多人夢裡,悄無聲息,越過大江南北天地山河,為這將入三九的時節添上入夜後的寒意。

相比其他節氣,小寒更顯低調,用"小"掩蓋著一身光芒,甘作幕後,默默地為世間服務。

學習它,我們的人生必定不會太差。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小寒的寒意抵擋不了家的暖流

第三,便是小寒的溫情和掛念——除了君子品格亦有遊子思歸。

小寒正值臘月,為十二月節,一個“臘”字尤其能勾起人們的饞蟲和對於鄉味的嚮往。

一到此時,如果上去天台曬被,就會發現上面的臘肉臘腸慢慢多了起來。

遇到一些南方的老夫婦,攀談起來,說每年都要從老家專門做了臘香腸帶來曬曬,這才是最正統的冬天味道。過年大家聚在一起,吃屬於他們自己的家鄉的年味,別提多開心了

中國農曆年把最後一月命名為“臘”月,不僅是因為人們開始準備來年的食物而使用這個"臘"字。

臘肉、臘腸、臘魚、臘豆腐等也寄託著——

對來年的祈盼

那人間煙火裡

對家庭父母兒女的最深切的思念和關懷吧!

倚著門框盼遊子的父母和千里之外心心念念數著年節的兒女。

這樣濃烈的“臘”字,也才能深深的概括和表達中華民族的這一份濃稠的親情。

小寒一侯雁北歸,就像遊子,在外漂泊終究只有家才能承載所有的快樂疲憊落寞榮歸。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做好臘味的老人家守望著歸來的兒孫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小寒要學會愛自己

到小寒,此時全國應該已經在醞釀下一場降溫雨雪。

各位朋友們在春節回家前除了上班辛勞讓家人欣慰你的成績也別忘了好好愛自己!

小寒的“冬補”是很有講究的,即“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溫熱的羊肉湯、噴香的糖炒栗子、溫暖的烤紅薯等等之外,還有老南京的一種菜飯不得不提——

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想起來就是香鮮可口。

明日小寒,提前給大家送上祝福和問候,還是陳詞,但心意不變:

希望大家注意身體,很多朋友們也在準備購買回家的車票。願大家一切順意,早日踏上回家過年的旅途!

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守望2020,愈寒愈不凡,小寒——你們值得擁有!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小寒初日長,風吹臘梅香——小寒愈寒,人心愈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