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曹操在現代被“平反”,這說明了什麼?

銀河系廣角


說明整個社會階層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有巨大轉變,同時掌握社會輿論的階層也已經發生變化,與此同時社會的政治訴求、道德底線、價值標準等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曹操在現代被“平反”,這說明了什麼,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得了解曹操為什麼被黑得如此嚴重?而要分析曹操被黑得如此嚴重的原因,先得了解他都幹了什麼事!

曹操作為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要評判他的功過,得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整個社會的角度去考量,考慮到當時的漢王朝周邊還存在很多夷狄部落,漢民族的生存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威脅的,因此,民族政策也得考慮進去!

首先,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他的所作所為是非常有遠見並且行之有效的,是有利於中國穩定的。

抑制豪強

為了維護政治穩定,首先懲辦了各地的豪強大戶,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如果把袁紹和曹操在冀州先後推行的治術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情況:“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併,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所以袁紹雖兵多、錢多、糧多,終為曹所敗。曹得冀州後,立即“重豪強兼併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悅”的效果。司馬光說曹“化亂為治”,並非無據。

然而,抑制豪強為他招來一大堆的非議,豪強在當時就代表著輿論基礎和統治基礎,他的這一決策也為他的罵名埋下伏筆!

穩定局面

此外,他在穩定局面的方面的工作也極有成效,在危難之際,曹操挾持窮途末路的皇帝,遷都許縣,以武力削平北方群雄,力圖進而統一中國,起到了穩定東漢朝政局面的作用。

唯才是舉

在吏治方面,他大膽採用唯才是舉的選材理念,先後下了三次“求賢令”,選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織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

崇尚禮法

處於亂世之中的曹操既強調刑法,也沒有忘記禮教之用。他始終尚禮重法,兩手俱用,並在禮法並舉、兩手俱用中表現出了特有的譎詐之能。


其次,在軍事上曹操使用武力統一北方,從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後消滅長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據勢力,統一中國北方大部地區。曹操在統一北方的戰爭歷時17年,是曹魏的立國之戰,併為後來西晉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再次,在經濟上更是多種舉措並行不悖。

施行屯田

漢魏之間,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出現大饑荒。這一時期,糧食供應成為各軍事集團最大的問題,因軍糧不足而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

改革戶籍

曹操在攻破鄴城後,鑑於東漢後期沉重的人頭稅,改為戶調製,對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農和地主)收田租每畝為四升,每戶出絹二匹、綿二斤,“他不得擅興發”。這一政策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得到了一致的擁護。

興修水利

曹操在世時大力興修水利設施並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鄉舒城建立的七門三堰一直到北宋仁宗時還能每天澆灌兩萬頃良田。

提倡廉潔

開源同時,曹操也非常注意節流,並以身作則,提倡廉潔。史書中稱曹操“雅性節儉,不好華麗,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採,帷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溫,無有緣飾。”簡單地說,衣服沒有花裡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繡彩,帷帳屏風落滿補丁,床榻被褥“敗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糾正下,東漢以來的奢華之風為之扭轉,天下的人都以廉潔勤儉自律。


除了以上種種舉措之外,曹操在文化上的貢獻也非常之大,在統一戰爭中,非常注意古籍與藏書的保護。而他的一些民族政策,也促進了少數民族同漢族逐漸融合,這對鞏固北方社會秩序、使人民生產與生活安定有著積極的作用。


從以上內容中可以看出,為曹操招致罵名的就在於其抑制豪強和唯才是舉的政策——豪強自東漢光武帝之後,便日益強大,壟斷了社會財富,教育資源。到魏晉之時,尤其是九品中正制提出之後的魏晉時期,出現了所謂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這些豪強把持了教育資源,同時依託出身和教育,壟斷了做官的資格,導致下層晉升通道徹底堵死。

因此,獲得如此巨量好處的士族對於曹操的抹黑是不遺餘力的,因為曹操的所作所為就是在掘他們的根!

此外,由於西晉王朝的建立,是踩在曹魏的屍體上才達成的,為了將自身打扮得光鮮豔麗,至少聽上去有那麼一絲名正言順,對於曹魏的抹黑都得不遺餘力。

因此,在西晉乃至東晉時期,統治階級從上到下,都跟曹操有著天然的階級仇恨,曹操的名聲因此臭大街也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成就豪強的基礎在於教育資源的壟斷,而這些階層都是儒家文化的信徒,都是地主階級的代表。而儒家文化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已經徹底把持了整個社會的輿論導向以及統治基礎。而曹操的所作所為與以儒家文化為基礎晉升豪強的地主階級,有著天然的敵對關係存在,因此,掌握輿論導向的儒家文化黑了他兩千多年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如今為什麼會給曹操翻案呢,這是因為現代中國是工業社會,統治基礎是代表人民大眾根本利益的政黨,不在是以儒家文化為基礎的地主豪強,統治者變了,輿論也就跟著改變!

現代中國是以實事求是為基礎,以實踐出真知為導向,並不避諱於自身的過失與不足,也能接受批判與監督。

曹操的所作所為,站在今天的角度,是有利於整個社會階層的,是穩定統治的有效措施,因此,才有這麼多人給他翻案


飛雲冉冉


曹操在過去的形象不太好,連沒有文化的老太太,都知道曹操是壞人。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曹操遭人罵,是有原因的。

有人說曹操奸詐,有人說曹操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寧肯自己對不起天下人,也不能讓天下人對不起我,這也太壞了。

大家接觸到的曹操,大多是《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或者戲曲,影視劇中的曹操。這與歷史中的曹操是有差別的。

現在大家越來越客觀的評價曹操

曹操統一北方後,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

曹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發佈“唯才是舉”的命令,用人唯才。

曹操精於兵法,謀略過人,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

曹操也是一個大文學家,寫過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像《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篇,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由此可見,曹操的確很了不起。

魯迅先生就說過,曹操至少是個英雄。

易中天先生說曹操可能是歷史上性格最複雜的、形象最多樣的人,說曹操是個“可愛的奸雄”。



知無為而有益


導語:“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這首詞大家因該都很熟悉。

曹操在現代被“平反”,這說明了什麼?

這個我覺的也不算被“平反”,畢竟時代不同了,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都發生了改變,立場不同,看法自然不同。

被認為給曹操“平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評論曹操時,不只評論曹操的過,很大一部分都在討論曹操的“功”

雖說功過任由後人評,但我想,曹操連當時的評論都不在乎,還在乎後人如何評說嗎?否則,他也不會做出那麼多違背當時社會規則的事情來。

魯迅先生曾有言:“我們講到曹操,很容易就聯想到《三國志演義》,更而想起戲臺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這不是觀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實,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

魯迅先生雖然翻了全盤否定的案,但並沒有到另一個非黑即白的極端。

從兩宋以來,曹操的形象急轉直下、直線下降,基本成為了亂臣賊子的代稱。都要成為政治對手相互攻擊對方的“專用名詞”了;但五四之後,老曹突然時來運轉,評價一路走高。

曹操的才幹是毋庸置疑的,還記的歷史書上對曹操的介紹嗎?“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這麼多稱號集一身的人,歷史上不多吧!

對於曹操,許劭曾評:“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奸雄之名自此傳開,能力方面,基本沒人唱過反調,哪怕到了毛本演義,仍然定位是“奸雄”。

魏蜀吳三國,雖說為鼎立,但鼎足的承重程度是不相等的。

縱觀三國曆史,基本上是吳、蜀聯合以拒曹。每次吳、蜀聯合必勝,分裂則必敗。如果一對一地單打獨鬥,吳、蜀是很難佔到便宜的。

因此,不論吳、蜀怎樣罵曹,曹的實力都是明擺著的,也就是說,在三國中,曹魏的勢力是最大的,最具有統一天下的實力。

要說為曹操“平反”,典型文章便是郭沫若的數篇翻案大作,上綱上線得狠狠吹了一波,直接上升到民族英雄,曹丞相地下有知,恐怕要哈、哈、哈的笑醒了。

郭沫若洗曹操屠徐州一事,先是質疑被殺人數,後又言道:“這裡可能是戰死的,也有可能是在敗走中被水淹死或者自相踐踏而死的,不一定都是曹操所殺”

你看,文化人能說出這種話!還不如說那些人都是自殺,來的巧妙。

這種事總是有人看不下去的,在譚其驤先生指出屠徐州一事史料記載極多,相互印證,無案可翻後,郭沫若才就此偃旗息鼓。

你看,文化人還待文人制。(有興趣的可以去找找郭老彼時的劇本《蔡文姬》,那個好看呀!)

曹操作為一個實用主義者,他為當時的社會,做出了一些自己的改良。一方面,確實促進了當時的社會發展;另一方面,他還是一個具有地方軍閥性質的統治者。

評價歷史人物,應該是是非非,儘可能做到恰如其分,不應該惡之則恨不得把他打入地獄,愛之則唯恐捧不上天。

總之,曹操是一個有優點、有缺點,功勞很大,罪孽也不小的歷史人物。過去有許多人並沒有把他說成是罪過於功,所以這案子基本上無需翻。

歷史人物離我們很遙遠,我們的評價不會對他有任何影響,他們也可能不需要我們的評價。

歷史的長河中,誰又能留下來什麼呢? 唯有珍惜現在,享受現在,不要徒增無謂的煩惱。


遨遊者


曹操在現代被“平反”,是因為他本來就有被人們認可的方面。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是人物鑑賞家和品評家許邵對曹操的評價。

歷史上,曹操從小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是腦筋靈活會隨機應變。青年時期的曹操懷有“希望天下太平,人民過上好生活”之抱負,所以他一開始是想做一個令人稱讚的能臣。因為曹操的祖父和父親在朝中為官,所以20歲時就被朝廷委以洛陽北部尉,而且處理事務嚴格執法。但是也因為太耿直,以致不久就被罷免了。

即便被罷官,曹操也仍然冷靜的觀察天下政局,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集中眾人的力量,幫助皇帝讓政局穩定下來,使痛苦的百姓過上太平的生活。但是那些出身高貴的名門望族只顧“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或者爭權奪利,所以這些人令曹操大失所望。“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以諸君恥之!”意思是說曹操為那些不為國家著想的人而感到恥辱。

後來,曹操決定靠自己的努力來平定天下,於是他壓抑自己的喜惡,用人唯才。從曹操寫的詩詞可以看出: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

明月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詩中第二句“憂思”體現了曹操作為一方梟雄,心中渴望結束動亂,統一天下。但是各地諸侯割據,曹操雖有雄心壯志和強大實力,而統一的夢想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實現,所以心中非常憂愁。

曹操心裡明白,僅憑一個人的力量統一天下是不可能的,所以渴望更多的人才來投奔輔佐自己。“譬如朝露”就是提醒天下的賢士,時間已經不多了,你們趕快拿定主意來投奔我曹操吧。這些詩句都是曹操與婉轉之手法來表達求賢若渴之心,而且不用擔心“人滿為患”,會像明月一樣,永遠不會停止對人才的招攬。

曹操不僅詩寫得好,而且在軍事方面也很有造詣,著有《孫子略解》,就連諸葛亮都稱讚他的軍事才能。他多年征戰,看盡生死與流離,後來受頭痛宿疾困擾,逐漸產生對人生悲觀洞徹的看法,這些都反映在他的詩作上,形成了一種格局開闊、雄渾悲涼的風格。

曹操沒有像有些起義軍首領一樣,建立政權後就開始歡歌取樂,沉迷於酒色。統一北方後,朝朝一面謀劃統一南方的軍事戰略,一面下令興修水利,開墾屯田,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所以出現了“得谷百萬斛”以及“所在積粟,倉廩皆滿”的豐收景象。

晚年的曹操漸漸變成為奸雄!

當然,曹操肯定是有錯誤的。天下動亂,其實很多人都有錯誤,包括劉備,孫權,甚至諸葛亮。而晚年的曹操野心逐漸膨脹,追求個人權勢的慾望壓過了年輕時平定天下,安定百姓的理想。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把皇帝當成傀儡,毫不尊重皇帝;逼死伏皇后,毒殺皇子,這都重創了他個人的形象,對當時的社會風氣產生了很壞的影響。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不喜歡吃白菜


曹操文才武略是三國時期唯一被評為政治家、文學家的人物。他自起兵以來由弱到強,一生南征北討,厲行節儉,以法治國治軍。待人寬宏大量,唯才是舉,網羅天下人才。不計較陳琳寫過征討曹操檄文,張繡殺其子不予追究,劉備來投又反叛,走投無路又來投奔,曹操還接受。

從曹操被董卓通緝,艱難起兵,到統一戰亂不息的北方,曹操九死一生,立下汗馬功勞,他奉天子以令諸侯,但是至死始終沒有加害漢獻帝,古代手握兵權,自己打下江山卻不稱帝的也不多見。

《三國演義》作者筆下的曹操,雖然明面上說他是奸雄,但是卻用諸多事實讓讀者去了解曹操的為人,他好亂殺人,殺掉的其實都是一些無用的小人物,和拒不歸降的對手,換成誰,誰也不會給自己留下禍患。他治家有方,以身作則讓妻妾帶頭織布勞作,教育出來的25個兒子沒有為爭權發生內訌。他唯才是舉,不拘一格任用一大批人才治國理政,政治清明穩定,他對手下有功必賞,有罪卻不一定罰,打了敗仗就把責任歸咎到自己身上,于禁先投降關公後投降東吳也不予計較。禰衡赤身裸體辱罵曹操,曹操也沒有殺他,後來到了黃祖那裡還非要自己尋死。


反觀劉備,表面上仁義道德的美名流傳的劉皇叔,前後多達十數次寄人籬下,都是去圖謀人家領地,先後投奔劉焉,公孫瓚,曹操,袁紹,陶謙,呂布,劉表,孫權,劉璋,這些人在劉備落難的時候收留他,待為上賓,一起飲宴,一起住,而這些人最後都被他害過,可見其奸險至極,劉皇叔奪人城池從來都是不擇手段。他多次拋妻棄子,只顧自己逃命,為佔領荊州入贅東吳做上門女婿。哭著結拜了關羽張飛,哭著求來了趙雲,哭著求來了諸葛亮,哭著挽留結交張松,然後讓這些人死心塌地為他賣命。

而東吳的情況, 周瑜赤壁之戰後才36歲就死了,然後魯肅40多歲也死了,呂蒙拿下荊州後立刻死了,陸遜火燒劉備連營以後,因為是孫權侄女婿得以倖免,孫權手下立了大功的將領都年紀輕輕不明不白的早早死掉了,難道這全部都是巧合。


非想


論為曹操平反我最欽佩王仲犖的《曹操》一書,真是而體統的還原了真實的曹操。學界自從清末民國初起,愈發認識到“實事求是”之必要,後來經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的推演,從文獻講真實,從文物講真實逐漸成為恪守不變的論述底線。王仲犖身為太炎先生學術之繼承者,恪守這一底線,通過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還原曹操的原貌,這是學界發展之必然,也是王仲犖的功績。

王仲犖撰寫《曹操》一書,在當時引起極大反響,隨後越來越多的學者參與此討論,不為其他,只為四個字“實事求是”。鄙人認為,王仲犖對於曹操的論述是很有必要的,這關乎著很多事。首先,如何評價曹操曹氏政權和司馬氏政權內在聯繫性。其次,如何定義曹操在許都實行的新政,這是不是對於東漢百年來的革新。另外,如何評價曹操的軍事成就和政治成就,他是一個暴臣還是一個明相。像這些和曹操、和魏晉,和三國東漢有關的問題,或者已經被解答,或者已經被定論,或者已經有主流意見,但是都逃不開對於真實曹操的考量。

王仲犖做出《曹操》這樣的學術成就,其中思想或是可以商榷,或是完全謬誤,都掩蓋不了啟發後世的歷史意義。我們今天對於曹操的正名,至少在學界,不是為了哪些人,哪些主義,哪些思想來翻案的,我們是要秉著對歷史嚴肅認真的態度去還原考量,這樣子的工作意味著對歷史審視的進步,是很有必要的。陳寅恪先生曾說:“唯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自民國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著名學者為曹操平反,這說明沒有封建統治者的壓迫,我們對待歷史嚴謹認真的態度!力求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曹操,使得更多的人看到真實的曹操,真是的歷史!


公子靈均


曹操被“平反”,偉人毛主席起了帶頭作用,影響深遠。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就是故意把曹操描繪成了一個反面角色,寧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德行,太不仁義,又疑心重,不但好夢中殺人,而且大白天也把呂伯奢一家都給幹了,妥妥的小人行徑,恩將仇報。還挾太子以令諸侯,騎在天子頭上作威作福,說是漢臣,其實那就是漢賊!

再加上戲曲的醜化,奸賊曹操的口碑,幾乎婦孺皆知。

但,曹操的本來面目到底怎樣,好像一直沒人去認真考量,直到偉人毛澤東出來發聲。

偉人的眼光不但高瞻遠矚,而且實事求是,毛主席對曹操曾作詞贊曰: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並且客觀正面的評價說:曹操這個人懂的用人之道,招賢納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還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發展農業生產。



偉人開了先河,把曹操奸賊的帽子摘了,那麼就引得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曹操這個人物。

易中天評三國,評價曹操“大家風範,小人嘴臉,英雄氣派,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

這更形象更具體的描述了曹操本來面目。

但七鬥佩服曹操的不但他是“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還有他的文韜武略。

曹操應該是建安文學的標杆人物,他的詩作,總是那麼的大氣磅礴,氣勢恢宏,“駕六龍,乘風而行,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又那麼感性,那麼多情,令人感慨唏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看看這大作,你品,你細品,如果沒有羅貫中的把人帶溝裡去,那說不定曹操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李太白乎,屈原乎?怕說不清楚!


七鬥


曹操,一個被三國演義完全曲解的人物。實際上曹操是一個在各個方面都有著非常高成就的一個人,是一個著名的軍事家,文學家,政治家。事實上東漢王朝早已經名存實亡,曹操的出現可以說是挽狂瀾於既倒,將已經四分五裂的東漢王朝重新統一,這個功勞是非常大的。另外與其說是為曹操平反倒不如說是還原一個真實的曹操,其實有很多人都是很欽佩曹操的,例如毛澤東,他的詞句“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更是對曹操的肯定。曹操其實也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在三國演義中講了這樣一件事,當曹操在打敗袁紹之後搜出了很多官員與袁紹之間的書信,他的手下建議將這些人全部殺掉,而曹操卻說當時袁紹實力強大,我都無法自保,更何況他們,說完就將這些書信全部燒掉。可見曹操有容人之量。因此說我們現在是在為曹操平反,還不如說是撥開迷霧,還原一個真實的曹操。





金鑫19930927


說明曹操身上還有許多優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曹操,我們最常聽的評價就是“盛世之奸賊,亂世去梟雄”!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曹操一直揹負著罵名,被人們所不齒。因為古代社會,官方為了體正統地位的至高無上,一直是“尊劉抑曹”。最直觀的說法是,古代說書人說到劉備被曹操打敗仗的時候,很多人同情抹眼淚,而說到曹操打敗仗的時候,人們無不拍手叫好。所以曹操被罵了數百年,一直是奸詐的代名詞。

  然而,在曹操死後上千年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愛上三國曆史,愛上了當年的“奸雄”曹操,甚至還有人要為曹操“平反”,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先從出身來說,曹操的起點是非常低的,甚至帶著自卑的光環。相比自己躲天下的競爭對手,劉備雖然起點也很低,但是好歹也是皇親國戚,名號打的很響亮,能忽悠很多人相信。而孫權就更不用說了,自己哥哥孫策打下的江東基業,他只是繼承家業的。相比曹劉自主創業,低了不是一點點。所以孫權雖然功績不小,但總被人忽略。

  曹操出手宦官家庭,夫親雖然當過漢朝的高官,不過因為貪汙很早就被罷免了。當年招兵買馬開始,隊伍都是曹操自己一手發展壯大的,最終打敗了四世三公的袁紹,統一北方,佔據中國最好的地盤,成為三足鼎立中的老大。這放在現在,至少也算小鎮青年下海創業,最終逆襲成為商界大佬,而且能說會道,屬於網紅級別的。簡直是勵志的代名詞,能不叫人喜歡嗎?

 




伊人素素


導語: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重臣,也是曹魏政權的奠基者。

隨著各種版本《三國演義》的熱播,劇中歷史人物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在人們看來,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劉備即是仁義的代表,那曹操自然就是奸詐之人了。

對曹操的評價很多,其中最著名者莫過於“盛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一個“奸”字使曹操的影響慢慢固定、慢慢臉譜化,豈不知奸雄也是英雄的一種,而《三國演義》也只是小說罷了。

01因小說的盛行,曹操的形象逐漸臉譜化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由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一部通俗小說,而在創作過程中,作者對人物刻畫總會有一些傾向的。在小說中,劉備是漢皇后裔,仁義的代表;而曹操就是叛漢之國賊,所以劉備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漢賊不兩立。”

劉備與曹操到底孰好孰壞這件事我們是不太清楚的,但在小說中,有正必然會有邪,而正邪是相對的,劉備既然為“正”,那他註定要與為“邪”的曹操作對。

而隨著這些年各種版本《三國演義》的熱播,曹操的奸雄形象就此固定、甚至臉譜化。

在京劇臉譜中,白色京劇臉譜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主要代表人物——曹操。

就因為此,在各種形式的文化傳播下,曹操的形象就此定格在“奸詐”這兩個字上,以致於人們不知道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02曹操為什麼不受喜愛?

還是那一點,對於曹操,人們所瞭解他大部分是通過《三國演義》的書籍或者電視劇中的形象來了解的,但《三國演義》不是《三國志》,在人物刻畫上就出現了偏差、傾向。

而在演義中,曹操第一次讓觀眾感到討厭的地方可能就是他妄殺伯父呂伯奢,使陳宮棄他而去的劇情了。

  • 但是在《三國志》中,陳宮並不是因曹操殺了呂伯奢而走,而且因曹操殺害邊讓,所以與曹操反目。

《典略》:陳宮字公臺,東郡人也。剛直壯烈,少與海內知名之士皆相連接。及天下亂,始隨太祖(曹操),後自疑,乃從呂布。

而曹操殺了呂伯奢後,說了一句“寧教我負人,休教人負我”在《三國演義》中就變成了“寧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也就是這一段話,使民間百姓對奸詐的曹操痛恨。除此之外,也無外乎以下兩個原因:

  1. 曹操在軍事戰爭中擅用陰謀詭計,其實這一點都不算一個問題,曹操是軍事家,而戰爭中的取勝之道才是王道,而且陰謀詭計換成褒義詞的話也就是“足智多謀。”
  2. 曹操是漢賊,篡奪了漢朝的政權,其實漢政權是曹丕篡奪的,但這份基業卻是曹操打下的,所以曹操是國賊。但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沒有誰規定這個王朝就必須姓劉而不能姓曹,所以這一點是毫無道理的。

東漢末年有一位許劭以知人著稱,他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後漢書·許劭傳》中是“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三國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

《三國演義》小說中是“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不管是英雄還是奸雄或者是奸賊,曹操最後都成功了,而且在政治、文學和軍事上都是相當成功的。

若是說現代為曹操平反,那第一位為他翻案的可能就是魯迅先生:

魯迅: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總結:對於曹操並不存在翻案,因為他的形象已經固定,但他的功績無法抹去

我想不存在什麼為曹操平反的問題,因為曹操的形象已經固定,在世人眼中他就是奸雄,他就是竊漢之國賊。

而曹操也確實是這樣的,他也幹了這些事情,但這不正是那個時代的真實狀況麼?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沒有哪一個王朝能夠千秋萬世,即使是贏政稱作秦始皇,秦朝也不過二世而亡。

曹操只不過是以一個漢臣的身份來幹了這件事情,所以他遭人詬病,但漢高祖劉邦也曾經幹過秦朝的官員“亭長”,所以這一點並不能代表太多。

而曹操的出現,奠定了曹魏政權的基礎,從而使東漢末年的亂世最後歸於統一,對於百姓來說,曹操打下了一個和平安定的基礎,而安定才是百姓最為需要的,這與哪家姓氏做皇帝是沒有關係的。

《三國志》

《後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