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中糧七十年 敢為天下先

中糧七十年 敢為天下先

文 · 記者 任騰飛

中粮七十年 敢为天下先

12月5日,中糧集團在京舉辦成立70週年紀念大會,全面回顧了自身從衚衕小院起步到國際大糧商的70年奮進歷程。

中粮七十年 敢为天下先

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呂軍表示,70年來,中糧集團始終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一代代中糧人珍視共產黨人特有的紅色基因,始終把紅色作為“底色”“本色”,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賦予紅色基因新的時代內涵。

上世紀50年代,老一輩中糧人用一車又一車的大米、小麥

、罐頭,換回了新中國的工業基礎。保障新生的共和國近五億人口的溫飽,保障國內市場的糧食供應安全,進行出口創匯……這些彰顯了他們的使命與擔當。

改革開放後,外貿體制改革逐步推開,新的百姓需求、新的國家要求都促使中糧集團做出新的轉變。中糧集團開始向實業化轉型,聚焦糧油食品主業,形成了今天在米、面、油、糖、棉等行業領先的基礎和格局。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加入WTO,中糧集團審時度勢,創新性提出“全產業鏈”戰略,助力我國農業、糧油食品產業轉型升級,並探索引領中國農業“走出去”,廣泛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城鎮化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群眾由“吃得飽”向“吃得好”的需求快速轉變。中糧集團通過進博會等平臺,推進進口來源多元化,不斷擴大“買全球”格局,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助力建設“美好生活”。

目前,中糧集團業務已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25年入圍《財富》世界500強。截至2018年底,中糧集團資產總額5728億元、營業收入4758億元、利潤總額129億元,成為資產第一、營收和利潤第二的國際糧食集團。

70年來,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是中糧集團發展的重要特質;敢於“第一個吃螃蟹”,是中糧集團發展歷程上的鮮明標籤。

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糧集團開展對日本的民間貿易,邁出了中日民間貿易艱難的第一步,此後為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和發展兩國經貿關係發揮了積極作用。

20世紀70年代,中糧集團在全國各地建立了一批出口農副產品的單項生產基地,同時還訂立行業標準、扶持建立了一批專供出口的加工專廠、專車間,帶動行業的整體發展,成為一項澤被後世的社會工程。

1979年,可口可樂在闊別中國30年後,經中糧集團以寄售的方式重返中國市場,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標誌性事件之一。

20世紀70、80年代中糧集團出品了中國第一瓶乾白和第一瓶乾紅葡萄酒。1989年初,建立了中國第一家現代化的中外合資油脂加工企業,掀起“炒菜鍋裡的食用油‘革命’”。

1993年,中糧集團以買殼形式,在香港擁有了中糧國際、鵬利國際兩家上市公司,開始了資本運營之路,成為最早涉足境外資本市場的央企之一。

2014年,中糧集團併購尼德拉和來寶農業,初步形成了國際大糧商的全球佈局,這是這一時期中國糧油領域規模最大的一次“走出去”。

2016年7月,中糧集團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方案率先發布,從打造18個專業化公司到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向頑瘴痼疾開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向著國企改革“深水區”攻堅。

2018年7月以來,中糧集團黨組研究梳理各領域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形成了《關於推動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大糧商若干問題的決定》,開啟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新時代的中糧集團正在向高質量發展奮力推進,以“忠於國計、良於民生”之精神再出發。呂軍寄語中糧人,“歷史的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這代人的手裡,必須走好我們這代人的中糧路,書寫好我們這代人的中糧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