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北京是如何成為明朝首都的?

清新小豹紋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南京城鐘磬齊鳴,鎮守大明北疆的燕王朱棣在奉天殿即位,實現了長久以來的夙願。同年12月18日,朱棣下詔給予北平“北京”稱號,同時力排眾議要將中央朝廷遷往自己的“龍興之地”。次年二月,朱棣又下詔改北平為順天府,“北京”這一稱呼則被換成了“行在”。

▲明成祖朱棣畫像

元末明初期間,中原各地戰爭頻繁,北京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重建還需要大量時間。此外,由於北京缺乏良田,糧食難以自給,一旦遷都必將導致人口激增,需要通過漕運的方式從南方運來大量糧食,勢必大幅消耗人力和財力。出於這兩方面因素的考量,明成祖朱棣並沒有立即遷都。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下詔直隸、江浙等地官員組織百姓遷移到北京,以充實當地人口。接著又要求長江沿岸各省造船200艘,以便運送糧食物資。為統一管理遷都北京各方面事宜,他還在北京成立了六部,時稱“行在六部”。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各類物資籌措完畢,興建北京城的大幕由此拉開。

▲明朝北直隸順天府地圖

對於這件國家大事,明成祖朱棣顯然非常重視,先後於永樂七年、十一年、十五年三次親臨北京,視察建設進度。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雖然北京城還未建設完畢、朝廷也未北遷,但朱棣仍下詔要求由“行在禮部”主持科舉考試,這一事件標誌著在北京的部分中央機構開始行使全國管理職能,也就意味著北京成為實際意義上的首都。

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九月,朱棣下詔從次年正月起稱北京為“京師”,不再冠稱“行在”,留守南京的各類機構則統一在前加“南京”字樣。十一月,浩浩蕩蕩的北遷隊伍揮袖作別南京。第二年2月2日,朱棣在新落成的大殿裡接受百官朝賀,宣告南京應天府正式成為陪都。

▲故宮紅牆

然而就在四個月後,建成僅百日的奉天、華蓋、謹身三殿因遭雷擊引發火災。群臣紛紛進言,認為遷都北京激起民怨,勸朱棣還都南京,以順天意。朱棣聞言後勃然大怒,下詔將言官蕭儀等人殺頭以儆效尤,主張南遷的大臣們紛紛偃旗息鼓,不敢再言。但大家心裡都明白,遷都北京導致朝廷遠離經濟重心,大量矛盾因此催生。

▲洪洞縣明代監獄實景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去世,但還沒來得及下葬,當初被他打入大牢的原戶部尚書夏原吉就被新皇帝放了出來。一出獄,夏原吉就奏請新皇帝朱高熾還都南京,以減少漕運來應對日益激化的財政問題。十天後,朱高熾即位後,是為“明仁宗”。他首先叫停了下西洋等之大型耗資項目,隨後又下詔停止採購建設材料。在眾臣的一次次進諫中,曾經在南京度過十幾年東宮生活的仁宗,遷都南京的想法日趨鑑定。

▲南京明故宮城牆遺址

從永樂二年被封為太子至永樂十八年回到北京,朱高熾一直待在南京,後者可謂是他的“龍興之地”。更重要的是,他從奏章中確實看到了遷都北京所帶來的種種弊端。於是在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3月,朱高熾又將北京改為“行在”,南京重新成為首都。為表示自己迴鑾南京的決心,仁宗還派太子朱瞻基留守南京監國,太監王景弘主持修葺南京宮殿。正當眾人為還都南京而努力時,仁宗朱高熾卻突然在這一年的5月病逝。在彌留之際,仁宗皇帝還不忘還都南京,以減輕南北漕運之勞,因此留下遺詔要新君和大臣共同努力完成這一夙願。

▲明朝南直隸應天府地圖

仁宗在位時期,南京地震突然變得十分頻繁,即便重新確立“京師”地位後也依然地震不斷。雖然這並未阻止仁宗回都南京的決心,但這卻使宣宗朱瞻基和大臣們產生了強烈的恐懼。更何況,對當初在南京監國的皇太子朱瞻基而言,他在南京的那段時間恰恰是地震最為頻繁之時,這給他留下了極大的心理陰影。如果要回鑾南京,無疑是和閻王爺握手。

▲明仁宗朱高熾獻陵

更有意思的是,在洪武、永樂年間,南北兩京的地震頻率基本差不多,人們還很難判斷何處更適合建立國都。但從人力消耗的角度而言,南京顯然是最佳選擇。然而到了洪熙元年,持續頻繁的地震卻讓人們開始接受北京作為大明首都。由於仁宗在遺詔中明確指出要回鑾南京,朱瞻基在這件事上不敢逾越,但他卻以以南京地震為由常年留在北京辦公。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朱瞻基下令恢復北京行在六部職權,又回到了北京有實無名、南京有名無實的時代。

▲明宣宗朱瞻基朝服像

此後的種種跡象表明,朱瞻基在定都問題上的態度日趨堅定,不過他還是保持了孝子的形象——長期保留北京的“行在”地位,但就是不回南京。何況要遷回南京,朝廷又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還可能引發蒙古勢力趁虛而入,對明朝統治顯然極為不利。正是看到了這兩點,朱瞻基一直到駕崩也沒回南京。

▲明英宗朱祁鎮劇照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英宗朱祁鎮繼位,年僅9歲,由宣宗生前指定的三楊(楊榮、楊溥、楊士奇)輔政。做為守成之臣,三人都將保持政權穩定作為第一要務。如果宣佈遷都,必會引起天下震動,他們絕不會冒這樣的風險,而9歲的小皇帝顯然也沒有祖先那樣的魄力。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朱祁鎮下詔恢復北京首都地位。至此,牽涉4代皇帝、歷時74年的“還都之爭”終於落下帷幕。


趣觀歷史


北京地區在唐代就屬於幽州,兩宋時期一直被北方少數民族所控制,先是遼國佔據燕雲十六州,遼太宗時幽州改為南京也稱燕京。之後金和宋共同滅遼,金佔據燕京,海陵王貞元元年(1153年)定都於此,改名中都。蒙古接連滅金和宋統一中國,忽必烈在此建都,再次更名為燕京,至元年間恢復中都稱號,在此基礎上擴建皇城,改名大都。洪武元年,元順帝棄大都逃走,徐達攻入城中,改大都為北平府,永樂元年,朱棣改北平府為北京。



說了一大串北京地名的延續變更,它從一開始便是所謂“蠻族”政權的京畿要地,這也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感情上所厭惡的“胡元”都城,另一方面朱元璋出身淮右,當然對臥虎藏龍的江南南京情有獨鍾了。

不過事實告訴他,偏安江南的選擇,對帝國控制更為廣闊的北方是嚴重不利的。朱元璋意識到存在的隱患,也有遷都的意願,但只是停留在想法之中,沒有真正施行過。為解決西北和東北的邊患問題,他是採用“封藩”制度,把他的兒子們就藩在軍事要害處居住,擔負起替大明剿撫夷狄的任務。


朱元璋覺得自己年事已高,沒有精力去完成遷都的工作,遷都事宜一度曾寄希望於太子朱標身上,遷都的目標是開封或西安(沒有北京),可惜太子早喪,這件事就此被擱置起來。後來建文帝繼位,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搶了侄子的皇位,朱棣有一百個理由不打算留在南京,而將北京作為帝國的首都。

首當其衝的原因就是南京不是朱棣的根據地,誰願意放棄自己的老巢,來到人地兩疏的地界再起爐灶。朱棣“靖難”殺人太多,建文帝的支持者都是江南士族,朱棣對他們大開殺戒,結緣於江南,其在此處執政的基礎不牢,從朱棣登基的那天開始他就有遷都的打算。


另外,同樣是防務北方邊患,西北方向的少數民族威脅已經遠小於東北方向的韃靼和女真,對付東北方向的邊患威脅,北京無疑比西安更有地理優勢。

朱棣從永樂七年開始就經常留太子南京監國,自己去北京長住,計劃遷都事宜。朱棣的軍師姚廣孝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改擴建了北京城,在他的設計規劃下形成了如今北京城的基本佈局,皇城“紫禁城”在城的中央。

北京城的營造進行了15年,這不光是皇城的基建問題,還有大量的輔助性設施的鋪墊和建設。其中最重要的是包括向北京大量地移民和打通南北運輸漕運線,要將一個地方升格為國家首都,那勢必需要龐大的人口支持,還得解決所有人的衣食住行問題。


洪武年間,向北方輸送的糧食只有7萬石,永樂六年增加到65萬石,隨後逐年增加,至永樂十六年,由運河輸送北京的糧食達到460萬石,當一切物質條件都滿足需要後,朱棣於永樂十九年正式實施遷都計劃。

永樂皇帝朱棣是極其眷戀北京的,畢竟這裡是他的龍興之地,經過處心積慮的“靖難”取得了皇位,經過十幾年的苦心經營,朱棣終於如願以償定都北京。不過他沒想到的是,他兒子明仁宗繼位後偏偏喜歡南京,差一點又把首都搬回了南京,只是仁宗短命,在位不到一年就駕崩了。



繼位的宣宗和朱棣一樣喜歡北京,作出了再也不遷都的決定,大明的首都由此就永久“落戶”北京,而南京保持著和北京朝廷一樣的行政班子,那些官位是安排官員養老和賦閒用的,只是陪都看樣子而已。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北京成為明朝政治中心有軍事上與經濟上的雙重考慮。

在軍事上,成祖朱棣靖難之後,因為都城南京距離北方太過遙遠,面對北方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南下復國的北元勢力,選擇了遷都北京,在戰略上以攻代守,而且北京是他的根基之地,南京因為建文帝死亡或神秘失蹤,統治有一些不穩固,回到根基之地也穩妥。

在經濟上,自三次衣冠南渡後,南方徹底被開發,溫暖的氣候,肥沃的土地,造就了魚米之鄉,相對來說,北方就差一些了,久而久之,南方富庶,北方貧窮,遷都北京,可以帶動整個北方的經濟發展,平衡南北差距。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宋安之


朱棣的集團核心人物利益,包括朱棣本人的一切都在北京,所以北京必然成為帝國的中心。北京本身處於華北大平原中心,從作為首都的功能來說(地理,氣候,產業鏈等等硬指標),北京不比南京差多少。至於文化商業的軟實力,只要有時間自然會成長的很快。


Reiya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