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界首又一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日前,

由中央文明辦主辦、

中國文明網承辦的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揭曉

2019年3月份“中國好人榜”榜單,

界首市田營鎮姜樓村高莊

圓夢家庭農場負責人

高利萍

入選“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好人。

界首又一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人物簡介

高利萍,女,1979年1月出生,界首市田營鎮姜樓村高莊圓夢家庭農場負責人,她先後獲評界首“好人好事”典型、界首市“三八紅旗手”、“阜陽好人”、阜陽市“最美脫貧戶”、阜陽市“脫貧青春榜樣”等榮譽稱號,參加省及全國“魔豆媽媽”創業扶貧大賽,分別獲省魔豆媽媽創業扶貧大賽一等獎和全國優秀“魔豆媽媽獎”。

事蹟簡介

高利萍靠養牛成功脫貧後,致力於公益事業,籌備成立愛心慈善基金,建立“留守兒童之家”,資助11名留守兒童。創建圓夢家庭農場,幫助周邊57戶貧困戶增收致富。積極參與“我的脫貧故事”宣講近100場次,影響帶動貧困群眾自立自強。其事蹟先後被《中國扶貧》雜誌社、中國女網、《中國婦女報》、安徽新聞網、《阜陽日報》等國家、省及阜陽市級媒體報道。界首市委書記徐會東稱之為脫貧攻堅中“巾幗不讓鬚眉”的傑出代表。

正文

不離不棄,她為孩子們撐起了一個溫暖的家

2002年,22歲的高利萍懷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走進了婚姻殿堂。但是,冰冷的現實卻擊破了她的夢想,她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在深圳,高利萍給她起名“雨鑫”。高利萍還沒來得及享受初為人母的喜悅,就發現這個孩子“與眾不同”。醫生告訴她,雨鑫患有先天性嬰兒痙攣症,幾乎沒有辦法根治。她東奔西走尋醫問藥,一年多的時間,鉅額的醫藥費讓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無奈之下,丈夫揹著她偷偷把孩子丟棄在深圳火車站,高利萍報警後,瘋了一樣到處貼尋人啟事,最終在火車站旁一棟廢棄的大樓裡找到了被拾荒老人照顧了三個多月的小雨鑫。當她看到蓬頭垢面的雨鑫,放聲痛哭了很長時間。丈夫的行為讓高利萍傷心欲絕,她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丈夫,帶著女兒回到了界首。

從深圳回來後,她經常奔波著給孩子看病,同村的人看她一個女人帶著孩子生活很艱難,給她牽線介紹了新的對象。2012年,她走出了之前婚姻的陰影,開始了另一段新生活,生育了一對雙胞胎兒子,這給她貧困的生活增添了些許亮色。屋漏偏逢連陰雨,2014年,高利萍被診斷出患有慢性腎衰竭,剛燃起的希望又被冰冷的現實撲滅,丈夫一句“誰生的孩子誰帶走”,讓她無奈地結束了第二段婚姻。她只好帶著三個孩子和前期看病欠下的20多萬外債,一起回到了田營鎮的孃家。

無論多麼艱難,她從未想過把孩子送人,走到哪裡,她把孩子帶到哪裡。她想給孩子一個正常的懷抱和溫暖的家,哪怕這個家裡只有媽媽,但媽媽亦是“爸爸”,也是家裡的頂樑柱,也能為孩子撐起一片天。

撥雲見日,她終於看到未來的希望

“那天下午,是我有生以來最難忘的下午。雖然現在我的生活已經有很大改善,但想起那個下午,我仍然悲痛欲絕。”

一個兩次離婚又身患重病、欠有外債的女人,帶著三個需要照料的孩子回到了孃家,這在當地很少見,總覺得村民背後不知道怎麼說道自己,這使她天天以淚洗面,不敢出門,逐漸萌生了輕生的念頭。那天,她偷偷溜出去買了一瓶農藥,回家後把農藥藏在了床鋪裡,她母親到房間裡給孩子衝牛奶的時候,聞到一股濃重的農藥味,在一陣亂翻下,她母親找到了那瓶農藥,母女倆放聲大哭,聽見哭聲的父親趕忙跑進來,看到眼前的情景,一把打翻了那瓶農藥。兩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和想要輕生的女兒,想到他們的艱難處境,抱在一起痛哭了起來......

經過這件事後,高利萍告訴自己一定要振作起來,不能倒下,自己是家裡的“頂樑柱”,上有年過半百的雙親需要盡孝,下有三個幼年的孩子需要照顧。

界首又一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5年,經過其本人申請、兩評議、一公示、一公告,高利萍成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孩子多,她不能出門打工,便想通過養牛增收致富。可是養牛要有啟動資金,望著一貧如洗的家,高利萍想到通過貸款獲得第一筆啟動資金,而“兩免”扶貧小額信貸最高只能貸到5萬元,遠遠不能滿足養殖場的需要,要是申請創業貸款,需要有固定工作的國家在職人員來擔保,田營鎮黨委書記知道她的遭遇後,非常支持她,主動做了她的擔保人,幫她貸到這筆30萬元的養殖啟動資金。

脫貧致富,她成為村裡的“領頭雁”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幫扶下,她成立了圓夢家庭農場,丟下書本十餘年後,她又開始重拾書本學習養殖技術,就這樣她開始了自己艱辛的創業之路。她說:“我不能就這樣當個窮人,我知道只有自己努力奮鬥才能擺脫貧困,才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界首又一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6年7月,養殖場建成後,她引進了7頭牛犢,依靠自身鑽研掌握的過硬技術和鎮村包點幹部的幫助,經過短期育肥後出欄,首次盈利2萬元。看到希望後,高利萍又引進30多頭牛犢,擴大了養殖規模。2017年初,她又流轉了村裡160畝土地,其中40畝用於育肥養殖,120畝用於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2017年底,養殖場存欄量達60頭,出欄量高達300頭,扣除飼料、人工等各項成本,淨盈利27萬元,實現了高質量穩定脫貧,併成為村裡脫貧致富的模範代表。

界首又一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在自己脫貧的過程中,她發現有不少五保老人和高齡貧困戶增收困難,她就想著用託管的形式幫助貧困戶脫貧。她免費為村裡的五保老人和高齡貧困戶家庭購買牛犢,並用自己的養牛技術免費幫他們養殖,“這樣的話,他們既不用費力養牛又能坐收養牛的收益,就能安度晚年了,”高利萍說。

她給貧困戶們算了一筆賬:“一頭6個月齡的牛犢市場價在8000元左右,養殖8個月後可以賣1.4萬元,除去2000元飼料成本,一頭牛可以掙4000元。同時,政府還按照存欄量給予養殖戶每年3000元的獎補資金,只要管理得當,養4頭牛當年就能脫貧。”短短一年多時間,她的養殖場從最初的4頭肉牛發展到現在的30多頭,其中就包括10多頭周邊貧困戶寄養在農場的肉牛和種牛。

現在,她的圓夢家庭農場已經與23戶貧困戶簽訂了託管協議,其中種植14戶,養殖9戶,由家庭農場提供牛舍、飼料、技術管理及防疫指導。加上在農場就業的貧困戶,她已經幫助5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心懷感恩,她用公益回饋鄉鄰

日子越來越好,孩子也一天天地成長起來,高利萍開始琢磨著如何幫助別人。她看到村裡有不少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父母常年不在家,就萌生了成立慈善基金會的想法。後來,她用女兒的名字,成立了“雨鑫慈善基金協會”,用於資助留守兒童。目前,她已固定資助11名留守兒童。她每年都給這些留守兒童送書包、棉衣。同時,她還與界首市公安局心理專家聯繫,每年給這些孩子上兩到三次心理輔導課。高利萍說,“雖然我現在能捐助的錢不多,但是我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留守兒童,讓他們的童年不再與孤獨為伴。”

界首又一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今年6歲的高九龍就是高利萍資助的一名留守兒童,父母離異後,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家裡經濟非常困難。今年正月初九是高九龍6週歲生日,那天,高利萍帶著一個大蛋糕和自己家的三個孩子來給高九龍過生日,彌補了這個留守兒童最大的缺憾。

“我長這麼大,爺爺奶奶從來沒給我過過生日。”高九龍說,前幾天,他和兩個同學鬧了矛盾,而且還捱了打。高利萍得知情況後,及時與那兩個孩子的家長聯繫,並告知了高九龍的家庭情況,希望他們今後能和睦相處。生活中,高利萍是高九龍除了爺爺奶奶之外最大的依靠,她經常帶著高九龍去趕集,答應他以後每個生日都會陪他一起度過。

前段時間,在田營鎮集貿市場發生了這樣感人的一幕,65歲的趙秀芝老人突發急性腹痛,倒地不起。正在趕集的高利萍見狀後,立即用三輪車將老人送往界首市第一人民醫院,並在老人的兒女趕到醫院之前墊付了6000多元醫藥費。

“這位老人有160多斤重,我揹著她上樓下樓做各種檢查,最後診斷出十二指腸穿孔。”高利萍說,當時,她沒有多想就做出了幫助老人的決定,應該說是一種本能。遇到這種情況,其實,每個人都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給予這位老人力所能及的幫助。

逆風成長,做新時代的女性

2018年,高利萍的圓夢家庭農場成為田營鎮就業扶貧項目示範基地,並申報了“綠色生態種養循環經濟項目”。已建成佔地面積2000平方的一期育肥養殖廠房,二期佔地面積1200平方的西門塔爾繁育基地正在興建,三期計劃投資的熟食深加工項目正在謀劃中。她把種植的120畝農作物所產生的秸稈製成混合飼料養牛,將牛產生的糞便經過發酵增加土地肥力。

界首又一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談到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時,高利萍自信地說:“我最終的心願是可以結合一期、二期、三期,延伸產業鏈條,向‘農家樂’、‘休閒採摘’、‘土特產銷售’等方向推動項目發展。同時,將圓夢家庭農場的肉牛養殖和屠宰、熟食包裝、糧食作物的精深加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線上線下雙向銷售,拓展銷售渠道。”“我在網上了解到,日本有一家牛肉,在世界上非常有名,我也想打造一個脫貧戶專有的牛肉品牌,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中國的脫貧戶牛肉。”

迎著挫折前進,逆著風雨成長。高利萍始終告誡自己,不要因為目前的成功和榮譽而自滿,人生是一個不斷超越自己、實現不可能的過程,要努力成為一名新時代獨立自強、勇敢向上的女性,常懷感恩之心,繼續儘自己所能,回報社會。

(安徽文明辦)

主辦:界首市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