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清朝領侍衛內大臣的官銜是幾品?和九門提督有什麼關係?

草原上空的祥雲


清朝領侍衛內大臣官銜是正一品,掌滿清皇宮侍衛處,負責統率皇宮侍衛和親軍。

在清朝負責保衛皇宮的部門叫做“侍衛處”,由一等侍衛60人,二等侍衛150人,三等侍衛270人和藍翊侍衛90人(就是武科出身的武進士擔任的侍衛),及其他數量不等的四等侍衛、漢侍衛、宗室侍衛和由上三旗旗兵組成的親軍營等組成。這些人的職責就是負責保護皇帝及妃嬪、皇子和公主等皇族的安全,並日夜守護著紫禁城的安危,同時具有引導官員覲見、稽查皇宮出入,皇帝出巡隨扈保駕和負責各地熱河行宮等外地宮殿的安全等。



而侍衛處最高的負責人就是領侍衛內大臣,一般情況下領侍衛內大臣一共有六個人,由鑲黃旗、正黃旗和正白旗這三旗分別出兩個人擔任。而這六個人就是統率著整個侍衛處的侍衛和由上三旗旗兵組成的親軍營的親軍,並負責挑選侍衛處的人員,及考核升降,同時負責訓練這些侍衛處的侍衛和親軍的刀法騎射等武藝,當然皇宮內侍衛和親軍的日常值班也有領侍衛內大臣負責安排。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滿清皇宮的保衛工作和侍衛兵不都是由領侍衛內大臣完全負責的,有三種侍衛是他們無權管理和指揮的。其中御前侍衛和乾清門侍衛這二種是直接歸御前大臣負責,御前侍衛就是離皇帝最近的侍衛,而乾清門侍衛的職責更是重要,清代紫禁城中乾清門的後面就是皇帝、皇后、太后、妃嬪、皇子和公主的居所,而負責保衛著乾清門的就是乾清門侍衛。同時在內宮中還有一支侍衛隊是領侍衛內大臣不能觸碰的,那就是由皇帝親率的善撲營,這支侍衛部隊除了皇帝可以調動,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調動,完全就是有皇帝一人所率的嫡系部隊。



九門提督官銜是從一品,掌步軍統領衙門和巡捕五營,負責整個北京城的治安和警衛工作。

九門提督是康熙十三年設立的在京武官職,前身是統領在京的八旗步軍營的步軍統領,為正二品銜。在1674年康熙將原屬於兵部的提督京城內城的九門事務交由步軍統領負責,後在1691年康熙又將京城外城的巡捕三營事務交由步軍統領負責,自此九門提督官職遂成定製。1743年,乾隆將白塔山的信炮交由九門提督負責,1781年乾隆又將巡捕三營分成南、北、中、左和右五營,依舊有九門提督負責,嘉慶年間將其官銜升為從一品。



簡單的說九門提督的職責就是負責整個北京城的安全和治安工作。當然同時還需要負責北京城的偵緝捕查、訴訟及斷獄、人口普查、內外城門的守衛和稽查、巡夜和消防等工作,並且九門提督閒暇之時還需要負責宵禁、王公貴族出巡時的清道和迎送,及白塔山禮炮的守衛和鳴發等工作。



那麼清朝的領侍衛內大臣和九門提督到底有何關係呢?根本上來說他們並無什麼關係,他們不是隸屬關係,誰也管不了誰,誰也奈何不了誰。但是從某種意義來說他們又有著相同的聯繫,他們可以說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領侍衛內大臣負責的是北京紫禁城的安全,而九門提督負責的就是整個北京城的安全,兩者可以說都是保衛皇帝的最後一個陣地,如果這兩人都反了,皇帝必死無疑,所以說這兩個職務非皇帝最信任的,絕對不會給與。



同時領侍衛內大臣和九門提督又是互相鉗制的存在,他們相互制衡,誰要造反都需要考慮對方的想法,可以說只要他們當中有一個還是效忠皇帝的,皇帝的性命都可暫時無憂,領侍衛內大臣要反,九門提督的3萬多精銳可隨時入宮勤王,九門提督要反,侍衛處的數千武功高強的侍衛們隨時可護住皇宮,等待北京城外豐臺大營的數萬精銳的八旗軍進京護駕。當然不管如何他們之間最大的關係就是他們都是滿清皇帝最信任的臣子,其恩寵無人可敵。


澳古說歷史


清代內廷設置侍衛處,負責皇帝貼身警衛、出行、隨從以及宮廷內苑的護衛工作,侍衛處的負責人就叫領侍衛內大臣。

由於位置重要,所以領侍衛內大臣一般由皇族近親或者宗室擔任,清代歷史上曾經擔任過此職的著名人物有鰲拜、索額圖、明珠、和珅和福康安等人。領侍衛內大臣一般為正一品,是武官中的最高級別,《清史稿·職官志》對此有專門記載:“侍衛處設領侍衛內大臣,正一品。”

領侍衛內大臣手下有內大臣(從一品)六人,是領侍衛內大臣的副手,與領侍衛內大臣共同管理內廷侍衛。清代內廷侍衛地位非常高,一般由貴族宗室子弟擔任,放出後可任封疆大吏。宮廷侍衛編制及品級如下:“一等侍衛,正三品,60人;二等侍衛,正四品,150人;三等侍衛,正五品,270人; 藍翎侍衛,正六品,90人。”

宮廷侍衛

而九門提督與領侍衛內大臣的職責和任務都有所不同,兩者關係不大。九門提督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負責人正式名稱叫步軍統領。因為主要管轄北京城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和阜成門警戒任務,所以民間俗稱九門提督。

北京正陽門

九門提督屬於京城的治安和警備長官,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市公安局長、武警北京總隊司令員和北京衛戍區司令員;九門提督的職位和品級也比領侍衛內大臣要低,乾隆朝以前是武職正二品,嘉慶年間升格為從一品。


民國年間那些事


清朝的領侍衛內大臣是武職正一品,跟伊犁將軍、綏遠將軍品級一樣,屬於武職中的頂級職位!級別比各地方的(從一品)都統、提督要高一級。

清朝時,設立侍衛處,負責掌管皇宮中的侍衛。侍衛處下設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6名;從一品內大臣,6名。以上兩級官員,都是從上三旗中選拔,每旗兩人。再往下,還有不定員的散秩大臣,品級為從二品。

6位領侍衛大臣是侍衛處最高官,下轄正三品一等侍衛60名,正四品二等侍衛150人,正五品三等侍衛270人,正六品藍翎侍衛90人。

領侍衛內大臣一般都是滿洲親貴兼任,負責管理皇宮中的侍衛親軍,算是皇帝身邊的侍衛頭子。這個職位最多有6人擔任,也是為了分權,怕有人獨斷專橫,威脅到皇帝安全。而大臣們也已能兼任領侍衛內大臣為榮,這表明皇帝對自己非常信任。

通俗的說,別的官員見了侍衛,都要禮讓三分。而領侍衛內大臣不一樣,他是侍衛的直屬最高領導。侍衛們在皇宮中如何值班,都由領侍衛內大臣說了算。侍衛們有不合規矩的地方,領侍衛內大臣可以安規處置。

鰲拜就曾兼任領侍衛內大臣,費揚古之子倭赫在給康熙當侍衛時,頂撞了鰲拜。鰲拜就以騎御馬,用御弓的罪名,將他處死了。

而且,侍衛們都是上三旗子弟,出身皇親貴胄之家。領侍衛內大臣作為他們的領導,在八旗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了。

九門提督是京師的“衛戍區司令”兼“公安局局長”。

領侍衛內大臣是管皇宮,九門提督是管理京城以內,皇宮以為的區域。兩者沒有什麼關係。

九門提督的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又叫步軍統領,品秩初為正二品。其職權是掌管京城九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還負責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說白了,就是京師禁軍和城內巡捕的主管領導。相當於現在的“北京衛戍區司令”兼“公安局局長”。

其手下兵力主要分為兩部分:八旗步軍營、巡捕五營,共計3萬餘人。這支軍隊,是衛戍京城的第二大兵力。京師附近的第一大兵力是豐臺大營,豐臺大營最多時有4萬人。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領侍衛內大臣,清朝武職官名,品級為正一品,屬於武職中的最高品級。

九門提督,清朝武職官名,品級為正二品(後升級為從一品),屬於駐京武官。

領侍衛內大臣和九門提督都屬於皇家的護衛首領,但具體起來說還是區別很大的。

領侍衛內大臣

清朝時期設立的侍衛處,屬於皇帝的貼身警衛,負責皇宮大內的安全工作,是皇宮中的最後一道屏障。包括御前侍衛、藍翎侍衛、宗室侍衛、侍衛親軍,人數在2000人以上。

領侍衛內大臣,則是侍衛處的最高官職,是皇帝貼身警衛的指揮者,定員為6人,均出自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每旗2人。

最為皇帝的貼身警衛,領侍衛內大臣的都是皇帝親信中親信,深受皇帝重用,包括鰲拜、索額圖、明珠、傅恆、阿桂、和珅、福康安這些大臣,都曾擔任過領侍衛內大臣。


九門提督

九門提督,全稱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主要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的安全工作,屬於皇宮的倒數第二道屏障,手下掌管的人數上萬人。

九門提督的地位同樣也是相當重要,《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了確保四阿哥順利繼位,特意把隆科多放到了九門提督的位置上,可見九門提督的重要性。


領侍衛內大臣,不用說,都是位於清朝權力中樞的人物,比如說鰲拜,索額圖等。

和領侍衛內大臣相比,九門提督品級要低上一點,掌管的人數更多,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人數,但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自然要比不上領侍衛內大臣。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和珅在死前,也兼任著九門提督的職位。

如果用今天的話來說,陵侍衛內大臣就相當於中央警衛團的團長,而九門提督則是北京市的公安局長以及兼具部分首都衛戍司令的職權(清朝京城衛戍部隊包括是西山銳箭營和豐臺大營,九門提督下面的巡捕衙門衙門)。


小鎮月明


清朝領侍衛內大臣,是正一品官員,並不是一個人擔任,通常是有六個名額,由上三旗(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中各選兩個人擔任。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負責皇帝日常的一切保衛工作,包括調度指揮警衛人員,還有宮禁安全,並且領侍衛內大臣能夠擔任這個職務的,必須是皇帝的親信貴族。簡單的講就是紫禁城內部防務,皇帝身邊的安全由領侍衛內大臣們負責。

九門提督在官職上就比不上領侍衛內大臣了,他的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最開始是正二品,嘉慶年間升為從二品,領侍衛內大臣管理宮中和皇帝身邊的警衛工作和防務,九門提督這是管理整個北京城的防務,為什麼叫九門呢,九門指的是

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九門提督同時還要負責這九門的防衛和門禁工作。

但是要說重要性九門提督在特殊時期遠比領侍衛內大臣還要重要,比如說暴動,新皇登基的時候,九門提督統領蒙,滿,漢,八旗步兵和京師巡撫營,這裡我們要說一下,八旗軍隊分為禁旅八旗和駐防八旗,九門提督統領的這些就屬於禁旅八旗,其他駐防八旗則防衛在全國各地。

在正常時期,九門提督直接由皇帝領導,所以九門提督的人選也一般是皇帝身邊最重要的親信,比如隆科多就曾經擔任過九門提督。另外關於九門提督和領侍衛內大臣的關起,其實他們之間互不干擾,各司其職,走的太近也難免也會受到猜疑,互相都沒有權利干涉對方職務,並且都只接受皇帝一人的領導的。


玄坤文史


清朝領侍衛內大臣是管理侍衛的大臣,清朝侍衛處設有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統領侍衛親軍,其中領侍衛內大臣屬正一品官階,上三旗每旗各設二人,共有六人。它與九門提督完全不是一回事,九門提督的全稱為“提督九門巡捕五營步軍統領”,往往被稱為步軍統領,主要負責的是保衛京師,此外還兼具審理案件、編制保甲等職能。領侍衛內大臣創設於清朝順治年間,在順治、雍正、乾隆三朝發揮了重要作用。它的設立有著深刻的政治鬥爭因素,順治即位後,內大臣阿達禮等人意圖擁護多爾袞登位,雙方爆發了一次激烈的政治衝突,風波過後,順治帝意識到了掌管侍衛的重要性,其一旦擁有異心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從順治元年(1644年)開始便設置了領侍衛內大臣,不過這時的領侍衛內大臣人數只有兩個,屬於過渡時期,到順治帝親政後,於順治九年(1652年)授鰲拜為總管侍衛,可以說是領侍衛內大臣正式設立的標誌。

順治皇帝

領侍衛內大臣設立的初衷是管理侍衛,但其職責又不僅限於此,還兼有多項其他政治職能。第一是率領侍衛守衛禁中,輪流守衛的每班侍衛由領侍衛內大臣一人、內大臣或散秩大臣一人統之。第二是考核侍衛和負責侍衛的升遷,前面已提及管理侍衛的重要性,除了日常管理侍衛外,領侍衛內大臣還負責侍衛考核,“凡遇五年軍政之期,領侍衛內大臣自行考核侍衛並填注考語。”領侍衛內大臣的這一職責一直延續到嘉慶四年(1799年)。此外領侍衛內大臣不僅擁有漢侍衛和上三旗侍衛的升遷權,還負責漢侍衛的挑選。第三是掌管上三旗親軍,八旗兵制中下五旗親軍隸屬於宗室王公,而上三旗親軍隸屬於領侍衛內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可以在本旗親軍內遴選將才,同時可以奏請查辦犯有過錯者。此外,領侍衛內大臣除了管理侍衛,還負有管理其他兵營的職能,通過控制皇帝直屬的武裝力量來保衛皇室安全。

鰲拜畫像

可以說,清朝的領侍衛內大臣位高權重,掌握的是最核心的武力,因而不是一般人可以出任此職的。有清一代能擔任此職務者幾乎都來自勳貴家族,地位十分尊貴,同時在清代“首崇滿洲”原則影響下,漢人鮮有能任此職者。領侍衛內大臣對清朝的政治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歷任領侍衛內大臣的家族與皇室聯姻的現象也十分普遍,一方面這種聯姻鞏固了其家族勢力,另一方面也加強了他們對皇室的支持,有效地鞏固了皇權。此外,許多領侍衛內大臣都是清朝有名的政治人物,如鰲拜、鄂爾泰、索額圖等人,他們對清朝政局產生了或利或弊的影響,比如索額圖曾參與了康熙晚年的諸皇子奪嫡鬥爭。

領侍衛內大臣鄂爾泰

參考文獻:

常江:《清代侍衛制度》,《社會科學輯刊》1988年第3期。

黃圓晴:《領侍衛內大臣與清初政治》,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會議論文集,2011年11月。

範美玲:《清朝中期侍衛制度變遷研究(1775-1820)》,遼寧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林小靜


季我努學社


領侍衛內大臣是正一品。跟九門提督職責完全不一樣,領侍衛內大臣是宮中侍衛處的長官,管理的是宮中宿衛,九門提督管的是北京城內城九門的兵力,都在皇宮外面。

(和珅既擔任過領侍衛內大臣又擔任過九門提督,乾隆將他從下五旗正紅旗抬入上三旗正黃旗,擁有了任領侍衛內大臣資格)

根據《清史稿·職官志》記載:“侍衛處設領侍衛內大臣,正一品;內大臣,從一品,各六人。”這裡就明確了領侍衛內大臣的品級和定員。侍衛處是由八旗中的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子弟組成,負責保衛皇宮、皇室成員安全、守衛宮門、引導官員覲見、保衛皇帝出巡等。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都是侍衛處長官,上三旗各二人,另有從二品散秩大臣若干輔助處理各類事務,也都由上三旗選拔。下屬正三品一等侍衛60人(上三旗各20人);正四品二等侍衛150人(上三旗各50人);正五品三等侍衛270人(上三旗各90人),藍翎侍衛90人(上三旗各30人)。後各侍衛人員由武進士中選取補充,不再侷限於上三旗,但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必須是上三旗勳貴。侍衛外放官員後往往飛黃騰達。

(雍正最信任的弟弟允祥曾任領侍衛內大臣)

領侍衛內大臣雖然所管人數有限,但畢竟是宮中要地,可以進出宮廷,天子近侍,非親貴大臣不能擔任。對選拔出身有嚴格要求。往往領侍衛內大臣的身份是對大臣的一種獎賞,表明皇帝的信任。比如康熙朝的鰲拜、索額圖、明珠,雍正朝的允祥,乾隆朝的傅恆福康安父子、阿桂、和珅等。尤其是和珅,原本屬於下五旗的正紅旗,乾隆四十一年被“抬旗”進入上三旗的正黃旗,和珅才擁有了擔任領侍衛內大臣的資格。

(京城內城九門外城七門)

而九門提督就完全不一樣了。九門提督全稱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其屬下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步軍統領衙門所屬的八旗兵力和綠營兵丁,一部分是巡捕五營的馬步軍隊。負責京城九門內外治安巡防。既管部隊,又管警察。所謂九門,就是京城內城的九座城門(正陽、崇文、宣武、朝陽、東直、阜成、西直、德勝、安定)。凡九門內外一切軍事民防,九門提督都管。

(隆科多以九門提督身份在九子奪嫡中起到關鍵作用)

雖然品級不是最高,九門提督僅為正二品(至嘉慶時才升為從一品)。但權力相當大,統領著皇宮外京城中絕大多數的兵力。鼎盛時期,步兵統領衙門有八旗兵和綠營兵共20000餘人,五營也有兵力10000餘人,包括4000騎兵。任何人如果掌握了這樣一支軍隊,隨時可以威脅到皇宮安全。相比之下,六個領侍衛內大臣只能管五六百侍衛,實在是不足一提。所以,九門提督一職至關重要。康熙末年九子奪嫡,九門提督隆科多就是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雍正即位後更是平步青雲。九門提督一職一向是皇帝最信任的親貴兼任。比如乾隆年間和珅任此職務二十餘年,晚清慈禧最信任的寵臣榮祿就曾擔任九門提督。


伊耆角木


雖然這個名稱不怎麼威武,但是清朝領內侍衛大臣的品級是槓槓的正一品,也就武官能夠做到的最高職位。總共只有六個名額,只從滿洲八旗的上三旗中間選,也就是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各兩人。

領內侍衛大臣的職責,是管理的是皇帝的侍衛們,負責宮禁的安全。這些侍衛本身也有等級,其中一等侍衛就是正三品,要知道一個普通的將領,在沙場拼殺幾十年,能撈到一個正三品的參將就非常不容易了!

都說宰相門前已經是七品官了,這皇帝的侍衛可是正三品啊。

領內侍衛大臣身份尊貴,又是皇帝的近臣,所以清朝歷來都是以滿洲親貴來擔任。甚至有人以親王之尊來擔當——比如雍正朝的領內侍衛大臣就是十三阿哥怡親王胤祥。

而九門提督,其實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九門提督統合北京內城九座城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其實是清朝御林軍的統領,品秩初為正二品,後於嘉慶年間升為從一品,低於領侍衛內大臣的正一品。

九門提督同樣是關乎京師安危,皇帝的人身安全,所以九門提督也是由皇帝所信任的滿人來擔當。在涉及到皇位爭奪的時候,九門提督一職,往往起到決定作用。比如在康熙臨終之時,正是因為有了九門提督隆科多的大力協助,雍正皇帝才能夠順利繼位。

總之,領侍衛內大臣和九門提督一內一外,掌管著皇宮乃至於京師的軍務和防備,皇帝一般都會把這兩個職位給自己最信任的人。


客官請留步,先贊再關注!


經史通義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清朝的領侍衛內大臣這個官銜可能很多人都沒怎麼聽說過,但是一些歷史名人,比如鰲拜、索額圖、明珠甚至和珅,這些八旗子弟中的佼佼者,都幹過領侍衛內大臣這份差事。

那麼這個職位是幾品呢,其實不要小看它,因為這個職位是標準的正一品。而反觀作為京城衛戍區司令的九門提督,其實剛開始也只是正二品設置,只是後來考慮到地位重要,提升了半格,也就是從一品,而這和正一品的領侍衛內大臣顯然沒法比。

不能比的,除了品級,還在於作用。畢竟領侍衛內大臣可是皇帝身邊的人,負責的也主要是皇帝的人身安全,而九門提督主要是負責城防,那麼孰輕孰重,大家自個掂量一下呢。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交流探討。


九品職麻官


據《清史稿》記載……算了,此事不用扯出典籍叨擾大家時間,口水話便是了。

清朝領侍衛內大臣指的是皇帝貼身御林軍指揮官團隊。滿清愛新覺羅家十分擔心自己打北邊來,坐不穩漢人江山,想著“總有刁民想害朕!”

所以對於這批御林軍的要求也是精挑細選。但凡紫禁城內侍衛,全部必須從其所轄上三旗(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的子弟中挑選。滿清人到底佔了近水樓臺的便利,因此這三旗的家世中,儘管自己兒子不成器讀不了聖賢書也無礙,有一身弓馬嫻熟功夫也能夠成為皇帝貼身侍衛而從仕。因此,愛新覺羅家那句“滿漢一家親”僅僅是客套話罷了。


(簇擁在皇帝身邊的黃領侍衛)

剛剛我們已經說過,上三旗的旗主正是皇帝本人,其子弟也都是皇親國戚,因此其所篩選侍衛也是皇親子弟。皇帝從上三旗選人,來來去去其實就是一家人的事,這便從最根本上保證自己的安全,因為沒有哪個缺心眼的會對代表自己利益的親主子動刀子,動也就動了,他能跑他的家人怕是不好過。當然,愛新覺羅家一方面是出於安全考慮,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證他皇族的絕對權力集中,最核心貼身侍衛必定是其最親近正黃旗黃領侍衛。


(黃領侍衛)

內大臣,顧名思義就是這班貼身侍衛的指揮官團隊、調度使。愛新覺羅家為了防止侍衛權力傾倒在某一旗,一般從上三旗中各選兩位股肱之臣或者勳爵擔任此職如康熙時鰲拜、索額圖、明珠,乾隆時傅恆、阿桂、和珅等,當然必不可少必有一位自己最信任的直系皇親如兄弟、兒子,康熙時胤禛(雍正),雍正時胤祥(雍正十三弟)均擔任此職。一共六位領侍衛內大臣,一天一旗一班輪。這樣的班子,品秩自然沒得說,妥妥的正一品大員!




(雍正王朝時任領侍衛內大臣的胤禛)

至於說到九門提督嘛,倒是推薦大家觀看二月河老師的《雍正王朝》,裡面詳細介紹了關於文題的一切,隆科多正是那九門提督,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最開始由康熙在其登基第十三年所設,主要是負責管理老北京城九大門既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的門禁與城內治安、夜巡等的一把手,實際上兼著城衛與治安的職責。此職歷來是皇儲必爭的香餑餑,康熙到乾隆一直是正二品秩,嘉慶時為從一品。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兩個職位對於皇帝來說至關重要,歷史上極少有人同時兼任,似乎只有乾隆朝的和珅辦到了,足見和胖子本事。因為他們一旦串通一氣對皇帝來說,就是滅頂之災。因此,甭說是同人兼任了,哪怕是兩人有半點關係也不中。正因為這個理,從雍正朝到現在才一直對當初雍正是否持證上崗議論不休,因為當年康熙駕崩時雍正正兼著領侍衛內大臣一職且恰巧輪班,而九門提督後來證實正是他的鐵桿追隨者隆科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