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传说中的上古四凶都是什么样的怪物

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和文字作品中,经常会看到关于上古四凶的描述,其中我们了解最多的恐怕就是饕鬄了。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都把饕鬄说成了是个能吃能喝爱干坏事的家伙。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只知道饕鬄是个上古怪兽。但是您知道吗,其实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中,传说中的上古怪兽数不胜数,饕鬄只是其中之一。在这些众多的传说怪兽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被称为“上古四凶”的四大怪兽,其中饕鬄为首,其他还有三种怪兽紧随其后。那么,上古四凶除了饕鬄之外,另外三凶都是什么样的怪兽?他们又都代表了什么?下面就让笔者给您讲个大概。

传说中的上古四凶都是什么样的怪物

一,饕鬄。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根据晋代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鸮即是指饕餮。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饕鬄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所以它是贪欲的象征,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饕鬄虽然是这种样子,但是在我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却经常出现饕鬄纹饰,这又怎么解释呢?依笔者之见,这很可能与图腾崇拜有关。也就是说,饕鬄在商周时期作为人们想象中的神兽以一种图腾的方式出现也是可以理解的。

传说中的上古四凶都是什么样的怪物

二,穷奇。上古神兽《山海经·海外北经》描述一笔,北有恶兽,名曰穷奇,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善蛊惑人心,喜制造战争,而厌食死人。结合天神、怪兽、恶人三位一体,真实面目不可破解的奇怪生物。这家伙很有意思,看见有人打架,它就要去吃了正直有理的一方;听说某人忠诚老实,它就要去把那人的鼻子咬掉,听说某人作恶多端,反而要捕杀野兽馈赠。到后来,“穷奇”被用来代表背信弃义之人。

传说中的上古四凶都是什么样的怪物

三,梼杌。《神异经》描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 后来“梼杌”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之人。《史记·五帝本纪》有云:“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

传说中的上古四凶都是什么样的怪物

四,浑沌。《神异经》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浑沌。”也有说它形状肥圆、象火一样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还有一种说法称浑沌是象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浑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说白了,浑沌就是代表现在我们说的一种混蛋人。

传说中的上古四凶都是什么样的怪物

远古四凶其实在《史记》中也有记载,大意是这样的:从前帝鸿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掩蔽仁义,包庇残贼,好行凶作恶,天下人称他为浑沌。意思是说他野蛮不开化。少皞氏也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毁弃信义,厌恶忠直,喜欢邪恶的言语,天下人称他为穷奇,意思是说他怪异无比。颛顼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不可调教,不懂得好话坏话,天下人称他为梼杌,意思是说他凶顽绝伦。缙云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贪于饮食,图于财货,天下人称之为饕餮,意思是说他贪得无厌。天下人憎恨他,把它与上面说的三凶并列在一起称为四凶。舜在四门接待四方宾客时,流放了这四个凶恶的家族,把他们赶到了边远地区,去抵御害人的妖魔,从此开放了四门,大家都说没有恶人了。

传说中的上古四凶都是什么样的怪物

还有一种说法:混沌是驩兜死后的怨气所化,穷奇是共工死后的怨气所化,梼杌是鲧死后的怨气所化,饕餮是三苗或蚩尤死后的怨气所化。

总之,上古四凶所代表的的就是四种恶人,而从古人所想像出的各种神兽中,是不是也代表了古人暗喻形形色色的人等这样的朴素感情呢?

您对上古的四大凶兽怎么看呢?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