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7月“四川好人榜”公佈,巴中3人上榜!

7月“四川好人榜”公佈,巴中3人上榜!

7月“四川好人榜”公佈,巴中3人上榜!

2018年7月

經各市州文明辦審核推薦

147名候選人參與“四川好人”評選活動

經專家初評、網上展播、評委會審定

31名候選人入選7月“四川好人榜”

其中巴中有3人入選!

他們被評為“見義勇為”、“敬業奉獻”類好人

咱們來認識一下吧

7月“四川好人榜”公布,巴中3人上榜!
7月“四川好人榜”公布,巴中3人上榜!7月“四川好人榜”公布,巴中3人上榜!

關於楊玉林、楊昆琳事蹟

7月“四川好人榜”公布,巴中3人上榜!7月“四川好人榜”公布,巴中3人上榜!

楊昆琳 楊玉林

一對農民兄弟寫下的生命讚歌

楊玉林,男,出生於1971年6月,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望京鎮望京村人,一個文文弱弱的普通農民;

楊昆琳,楊玉林的弟弟,出生於1985年12月,一個瘦瘦小小的莊稼漢子。

就是這一對貌不出眾、語不驚人的普通農民兄弟,當在他人生命垂危之際,捨生忘死,伸出援手,用人性的光輝寫了一曲生命的讚歌。

7月“四川好人榜”公布,巴中3人上榜!

楊昆琳幹農活的圖片

救命聲中,兄弟倆一前一後,像兩道閃電衝向出事地點

2017年1月24日,農曆臘月27,離過年僅有三天時間。在海拔較高的平昌縣望京鎮望京村,和煦的陽光暖暖地照著,驅散冬日的陰霾和嚴寒。出門打工的村民、在校讀書的學生漸次歸來,村子一下子熱鬧起來。村民們忙碌著:貼春聯、寫符子、煮醪糟、磨湯圓,掃揚塵、洗臘肉……濃濃年味在村子裡四處瀰漫。

天有不測風雲。一場悲劇開始發生——

中午2點左右,在離村民楊玉林屋基200米外的養豬場,老闆楊中平和哥哥楊建平正準備處理化糞池機械故障;楊中平的妻子白琳在養豬場的生活用房一邊烤火,一邊烤孩子的尿布。火塘的柴火不時發出“撲哧”的笑聲,一切顯得那麼溫馨、祥和。

打開化糞池的蓋子後,在無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楊建平順著一節木梯下到化糞池。由於池口很小,空氣不流通,沒過幾分鐘楊建平便暈過去。楊中平在池口見狀,一邊高呼白琳拿繩子來,一邊順著梯子下到化糞池中實施營救。等白琳慌亂中找來一根安全帶到化糞池口時,看到楊中平正扶著楊建平靠在木梯上,突然楊中平身子搖晃了幾下,便同楊建平一起栽倒在糞水裡。

一陣莫名的恐懼向白琳襲來!但她本能地跑出豬場,一邊沿著大路疾奔,一邊大聲呼喊:“救命啊!救命啊!”

“救命”聲打破了山村的寧靜,整個村莊喧囂起來。

居住在離豬場約150米外的鄰居張平安正往豬場趕,白琳請求他回家帶一根結實的繩子;

在自家屋基幹活的楊玉林高聲焦急問道“咋子了”,白琳泣不成聲說“他們兄弟掉坑裡了”。楊玉林趕緊放下手中的活,向豬場飛奔,文文弱弱的身影猶如一道閃電,這也是他留給大家最後的回憶;

正在碼磚砌坎的楊昆琳聽見呼救聲,心想,壞了,一定出事了,扔掉工具,下到公路,便碰到迎面跑來的白琳。聽說楊建平兄弟掉到化糞池裡了,不由心頭一緊,像一道閃電沿著哥哥楊玉林的足跡飛奔而去。

救人現場,兄弟倆一死一危,用寶貴生命詮釋人性光輝

當瘦小的楊昆琳氣喘吁吁趕到豬場時,附近村民張平安、楊家儒、楊乾君、楊貴儒、楊坤等已跑步趕到。

“楊玉林呢?我親眼看到楊玉林跑進豬場的!”

“遭了!肯定是下去救人了!”

張平安一邊焦急詢問楊玉林的下落,一邊把帶來的繩子一端吊進化糞池。

“楊建平——”

“楊中平——”

“楊玉林——”

眾人地面疾呼,池內終無人應!

池內三人,生死未卜,情況危急!

怎麼辦?哪個下?誰人敢!

“快讓開,我下去!”楊昆琳分開眾人,不由分說,順著梯子麻利地爬下去。

“昆琳哥,你先拉一個,我爬在洞口拉你,上面的人拉我,大家千萬別鬆手喲!”楊坤下梯子兩步,探進半個身子伸手去拉楊昆琳!

“要得,我抓到一個了,快拉我!”楊坤聽到楊昆琳的聲音有些虛弱!

隨即,一幅“猴子撈月”式的援救畫面展開!

蒼天無眼,節外生枝!

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啪”的一聲,梯子斷了。楊昆琳鬆開楊坤的手,和他抓到的人一起重重摔在池裡!

楊坤則懸在空中打鞦韆。

拉著楊坤手的楊乾君差點控制不住,張平安、楊貴儒趕緊趴下去抓住楊坤的衣領和頭髮……

被眾人拉上來的楊坤直呼頭暈、噁心、想吐。

反應較快的楊家儒當即判斷沼氣池有毒。他一邊吼著“快去砸化糞池的牆”,一邊將一把大錘從樓上“咚”一下扔到公路上。因車禍瘸著腿的張平安扛起一把鋼釺就往公路跑,隨後趕到的村民們一窩蜂地擁到公路上去砸牆。

“使勁砸,往爛裡砸,砸爛了算我的!”64歲的村民楊興仕聲音嘶啞,不停地揮著雙手,給砸牆的村民鼓勁!

頃刻,化糞池的牆砸出一道口子;隨即,化糞池的糞水洶湧而出;很快,楊建平、楊中平、楊玉林、楊昆琳四人被用繩子一一吊出……

倒放、沖洗、吸糞、壓胸、做人工呼吸,參過軍的楊乾君指揮大家對四人進行急救。遺憾的是,當救護車火速趕來的時候,除楊昆琳還稍有知覺外,其他三人已無生命體徵。

福大命大的楊昆琳在搶救中也是險象環生,命懸一線!當被救護車送到望京鎮何家灣時,瞳孔開始放大,生命體徵漸弱。彼時,望京村村支書打電話詢問情況,陪同幹部失聲痛哭:“書記,估計要多預備一副棺木!”

7月“四川好人榜”公布,巴中3人上榜!

楊昆琳生活照

歸於平靜,兄弟倆陰陽兩隔,用實際行動告慰哥哥亡靈

楊玉林、楊昆琳捨身救人的英勇事蹟在平昌縣迅速傳播,並在當地村民中引起巨大震動,人們默默向英雄寄託哀思:整個春節望京村村民未鳴放一顆火炮;人們紛紛向英雄表達敬意:大家爭相到醫院看望慰問脫離生命危險的楊昆琳。

這是一份沉重的哀思!

這是一份由衷的敬意!

然而,用寶貴生命詮釋人性光輝的楊玉林、用義勇之舉寫下生命讚歌的楊昆琳,所獲得的尊重和崇敬並非偶然——

文文弱弱的楊玉林在多年的打工生涯中,憑著踏實能幹和真誠待人,已是北京一家裝飾公司的管理人員,年薪12萬元。同在北京打工的老鄉經常得到他的照顧,對楊玉林的離去無一不扼腕悲嘆;鄉鄰對楊玉林的評價是“人前從不高聲說話,見面就是問好取煙”;妻子白書英永遠搞不明白有點潔癖的丈夫咋會第一個衝進豬場下到糞池,因為前幾天她約丈夫去豬場耍,丈夫還說“豬場有啥耍的,臭氣熏天!”

瘦瘦小小的楊昆琳和父母一起生活,父親患病多年已離世;母親年邁體弱不離藥;妻子秦雪蓉因生養兩個小孩,一直不能抽身工作。生活的重擔嚴嚴實實地壓在這個瘦弱漢子的雙肩。

生活的困難,並沒有壓垮這個有點內向、還略有幾分膽怯的漢子,他樂觀豁達地工作,向上向善地生活。2016年在綿陽務工期間,參加了一個義工組織,為孤寡老人上門服務,前後兩個月。

“我家是貧困戶。黨委政府關心我,我也要為社會做點事!”楊昆琳從不掩飾自己做人做事的真實想法。

出事以後的楊昆琳被問及當時的情況總是坦言:死,人人都怕,我也一樣。只是在那種人命關天的緊急現場,已經沒有時間去思考後果,衝上去救人已是一種本能。

出事以後的楊昆琳總是懊惱自己,救人時靈光一閃估計是沼氣中毒,但救人心切未及細想,以致沒能成功救出楊建平、楊中平,他們都有孩子、他們都有老人……,還有親愛的大哥,他的兩個孩子還在上學……

出事以後的楊昆琳謹遵醫囑,儘量找消耗體能小、空氣條件好的工作。他目前在北京一家公司看庫房,工作相對輕鬆,還在堅持做義工;幾乎一天一個電話,詢問母親身體,關心哥哥兩個孩子的學習……

出事以後,楊昆琳五歲的女兒脖子上常年掛一塊觀音像吊墜。

“為什麼要掛這個啊?”

“保佑我爸爸和像我爸爸一樣的好人!”稚嫩的童音撞擊著人們脆弱的心扉。

【好人寄語】

黨委政府關心我們,我們也要儘自己所能為社會做點事!哪怕再危險,也會義不容辭的去做!

【道德點評】

一對淳樸的農民兄弟,平時就靠種地務工過著平凡的生活,但在關乎生死的危險面前,兩兄弟卻大義凜然的挺身而出。救人現場,兩兄弟一死一傷,用寶貴的生命來詮釋人性的光輝。

關於李榮華事蹟

7月“四川好人榜”公布,巴中3人上榜!

李榮華:古村榮華系一身

“秦巴古道第一村,脫貧路上是先行。天翻地覆看變化,全靠支書女能人”,這是界牌村人對村支書李榮華的讚美。

李榮華,女,漢族,生於1965年11月,中共黨員,2005年至今任巴州區大和鄉界牌村支部書記,四川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四川省巾幗建功標兵。

榮譽的背後,是李榮華13年無怨的敬業奉獻。這13年間,歲月在她眼角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也見證了界牌村發生的點點滴滴變化。

7月“四川好人榜”公布,巴中3人上榜!

李榮華帶隊黨員參加義務勞動

她是黨員心中的主心骨

2005年,遠近聞名的“先富起來”典型李榮華,被推選為界牌村黨支部書記。

“選一個女人當書記,村裡是不是沒得男人哦!”在“男人扎堆”的農村基層幹部隊伍中,李榮華顯得很“另類”。

“憑啥女人就不行?婦女也頂半邊天!”李榮華承諾,一定做實事、辦大事、解難事,把界牌村振興發展的擔子扛起來。

那些年,一條崎嶇不平的村道路,讓出行村民過一次罵一次。李榮華順應民意,決定把硬化村道路作為第一件大事來辦。

高中畢業的李榮華打了滿肚子的腹稿,用致富路、出境路、生命路給村民作動員報告,但幾次下來眾口一詞:“修路是好事,要錢找國家,我沒有!”李榮華去找主管部門,接待的同志說:“修村道路是村民集資‘打底子’,國家出錢‘鋪面子’。”

李榮華回到村裡與幹部商量,“有錢的出錢、沒錢的投勞”,並親自帶領村民挖水溝、鋪片石……剛開始,大家熱情很高,漸漸地投勞的農戶越來越少,最少的時候,只剩下李榮華一家人和幾名幹部,這樣又過了大半月,一些村民過意不去,又加入進來。歷時3個月,終於把路基鋪好了。

村主任程宏志回憶:“為爭取相關部門出錢‘鋪面子’,她住車站、吃泡麵、當‘賴皮’……硬是把領導‘拖’進了界牌村,爭取到100多萬元資金,把道路硬化了。”

道路硬化了,大家都覺得眼前這個女人真有“兩把刷子”。村民對她更信任、幹部對她更信服,大事小事都讓她拿主意。

說起這些年村裡大事、好事,村民楊先林如數家珍:建起了全省第一家村級博物館,建好了紅軍烈士陵園,新修了聚居點,成功創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村……

村民們說:“李榮華就是我們界牌村的‘女強人’!”

7月“四川好人榜”公布,巴中3人上榜!

李榮華組織傳統節日活動

她是群眾眼裡的領路人

道路硬化了,環境改善了。如何讓村民腰包鼓起來,是李榮華一直思考的問題。

2015年春節,李榮華廣發“英雄帖”,自辦“諸葛宴”,邀請從村裡走出去的65名大學生返鄉聚會,聽他們對村裡發展的意見建議。

大家發言很熱烈,也很誠懇。一些人說:“這些年在外頭,最想聽到的是家鄉話,最想見到的是家鄉人,最想吃的是地道的家鄉菜。”一語點醒夢中人。和全市大部分農村一樣,界牌村也有很多諸如老臘肉、芽菜等風味獨特的特色農產品。以前,這些產品除招待親朋、互相饋贈外,沒有產生經濟效益。

2016年3月,村支部決定以黨建惠民活動為抓手,大力實施“電商扶貧·山貨出山”行動。李榮華聽說何九江等人有返鄉創業意願,就反覆向他們講家鄉優惠政策、遠期目標規劃,承諾無償提供一年特色農產品,免費提供電腦、航拍器等辦公設備。

被李榮華的真誠打動,何九江等5名大學生回鄉試著開辦農村電商網站。開頭幾個月,生意很不景氣,連基本工資都掙不夠。何九江找到李榮華準備放棄,李榮華鼓勵說:“萬事開頭難。你把村裡的宣傳片、村歌和農產品生產過程錄製下來放到網站上試一下。”

果然,生意逐漸有了好轉。一塊錢的尋常芝麻餅賣到三塊六,一小瓶普通豆瓣醬賣到幾十元,村民都感慨電子商務的神奇。

隨著電商產業的發展壯大,村裡的特色農產品開始供不應求。李榮華牽頭組織成立公司,註冊品牌,把村裡36戶群眾組織起來專門從事臘肉、農家豆瓣醬、煙燻豆腐乾等特色農產品生產。何光義家就是這36戶之一。老何原來在溫州開拋光廠,聽說村裡抓電商產業效益不錯,他關掉廠子回來專門加工煙燻豆腐乾。“現在一年就能掙10多萬元。”老何感慨,想不到自己家裡的產品還能遠銷全國。

“2017年實現電商收入174.4萬元。”何九江介紹,李榮華又組織群眾依託電商平臺大力發展特色果蔬產業,何九江笑呵呵地說:“到那時,村裡又將出現很多小老闆。”

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每年春節、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李榮華都把群眾組織起來,開展唱村歌、薅秧歌、舞龍獅和文明之星、致富之星、最美公婆(兒媳)評選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大家在濃郁的鄉村文化藝術氛圍中生活。

7月“四川好人榜”公布,巴中3人上榜!

李榮華指導中蜂養殖

她是家人口中的女漢子

“當幹部既要能吃苦,還要能吃虧”是李榮華的口頭禪。為了村裡的工作,很多時候她還要讓身為村醫的丈夫程天兵忙裡偷閒做義務工。

“家人都理解。”程天兵說,她當這個支部書記很不容易,“我也勸過幾次,讓她別幹了,可她每次都說再幹幾年,等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就退下來。”沒有辦法,家人只有“縱容”她。

2014年春節,寒磣的團年飯和沉悶的氛圍,讓公婆程會蘭預感家裡這次一定遇到了過不去的坎兒,可是再三追問,兒子、兒媳都不說。吃過午飯,大孫子程柯文才偷偷告訴她,“家裡負債100多萬元,把城裡的房子都抵押貸了款。”這個堅強的老人氣得睡了一下午,晚飯都沒吃。

事情原來是這樣,村裡流轉500畝土地引進的蘆筍種植業主劉某身患癌症,想將欠賬170多萬元的產業園區轉讓給李榮華。面對生命垂危的業主和憤懣討薪的村民,李榮華避無可避,在“搜幹刮淨”家裡現金的情況下,又用巴城的住房抵押貸款100萬元,家裡負債已達130多萬元。

程天兵心疼妻子,主動參與蘆筍產業園區管理,一家人起早摸黑、辛勤勞作。為了保障園區有效運轉,李榮華又動員養子趙先科回村新建黃牛養殖場和土法釀酒作坊,走“套種玉米—養牛—釀酒”的循環發展之路。終於,蘆筍產業園區步入穩健發展的軌道。

2017年,中央、省委下撥補交黨費30萬元支持發展集體經濟,村裡沒人願挑這副重擔。李榮華動員程柯文辭去巴州區城管執法局的工作,成立合作社,帶領村民養殖中華蜜蜂350箱。據測算,合作社年收入可達42萬元,養殖戶戶均增收6000元以上,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可達8萬元。

13年來,她起早摸黑,從修塘建路到發展壯大種養殖產業,從夯實基層組織到培樹鄉村新風,從搶救保護古村落文化到深度發掘與提升,從整合資源、區域規劃到歷史文化與旅遊文化產業相結合,一件一事,立足本土,根植傳統,著力脫貧,著眼振興,讓一個兩縣(區)四鄉八個村交界的邊遠落後村走向前臺,被命名為“省歷史文化名村”,人均純收入從不到1000元提高到近10000元。

【好人寄語】

是組織給了我榮譽和希望,是鄉親給了我信心力量;只要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再苦再累都幸福。

【道德點評】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歸器內自現方圓。“有情懷,講擔當;有思路,肯實幹;事不避難,無私奉獻。”這是李榮華的真實寫照。新時代的農村、現代化的農業、脫貧奔康的農民,離不開像李榮華這樣敬業奉獻的領路人。

·end·

來源|四川文明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