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第二課、環球尋肉之旅

我們將進行一場虛擬的旅行。這場旅行將讓我們瞭解多肉植物的原生地在哪裡,以及原生地的多肉植物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的。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這是一張多肉植物全球分佈圖(只包含了景天科的多肉植物)。叢分佈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凡是環境惡劣和乾旱的地區,幾乎都有多肉植物在生存。下面我們就到幾個最典型、物種最豐富的原生地去看一看。

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高原是仙人掌和景天科和龍舌蘭科多肉植物的故鄉。有人說美國的加利福尼亞也生活著不少多肉植物,其實加州也是墨西哥高原的一部分而已。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從上圖中就可以看出來,紅棕色的墨西哥高原一直向北延伸,與科羅拉多高原連接在一起。

墨西哥高原地區生長著近千種仙人掌和幾百種景天科多肉植物。龍舌蘭科的大部分品種也都產出在這裡。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著名的奇瓦瓦沙漠是多肉植物的聖地。著名的擬石蓮屬多肉植物吉娃娃的原產地就在這裡。

墨西哥高原中心地區的緯度在北緯30°左右,跟我國的雲貴高原的緯度差不多,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也與昆明的海拔高度差不多。所以說我們經常說雲南昆明是養肉的聖地,這話是沒錯的。昆明應該是全球範圍內,除了墨西哥高原的原生地,最適合景天科多肉植物生長的地方。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墨西哥高原的平均降雨量大概是蒸發量的一半多一點,基本上全年氣候都比較乾燥,夏季的平均溫度在20℃~30℃之間,極端的高溫也不會高於35℃,冬季的氣溫在10℃~15℃之間,極端的低溫不會低於5℃。大家可以記住這個溫度條件,這就是養護景天科多肉植物的最佳氣溫。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墨西哥高原是一個三面環山的地形環境,東邊是東馬德雷山,西邊是西馬德雷山,南邊是南馬德雷山(沒有比這個更好記的地理知識了)。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這裡生活著很多種類的蜂鳥,它們是很多多肉植物的授粉者。那些鐘形或者漏斗形的花朵,就是為蜂鳥們設計的。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墨西哥高原的表面有很厚的一層火山岩和火山土的沉積,這些火山岩和火山土礦物質豐富而且相當透氣,是栽培多肉植物的最佳的植料。整個墨西哥高原上遍地都是這樣的火山岩和火山土,所以成為仙人掌和景天科多肉植物的樂園也就不足為奇了。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另外,墨西哥高原上有很多崎嶇的山脈和山谷,高原湖泊和很深的山谷交替出現,這樣複雜的地形地貌很容易造成物種的多樣性。比如說,一棵生長在懸崖邊的仙人掌,開花後種子有一部分落在懸崖上面,還有一部分滾落到懸崖底下去了。那麼懸崖上面的仙人掌和谷底的仙人掌就沒辦法互相授粉,於是兩個種群就會單獨的演化,最後形成兩種完全不同的仙人掌品種。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而且墨西哥高原由於海拔高度比較高,所以在冰川時期沒有被冰川所侵襲,成為了很多物種的避難所。一些北美洲傳來的溫帶植物和一些南美洲傳來的耐旱的植物都在墨西哥高原上安家,並且最終發展成為獨立的新物種。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提起墨西哥高原,你可能立即想起的就是高大的巨人柱。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但是,其實這裡產出最多的是那些個體不大,但外形獨特的小型奇珍類多肉植物。直到今天,還有很多植物學家堅持在墨西哥高原上考察原生植物,而且每年都會有激動人心的新發現。

安第斯山脈地區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觀察一下南美洲的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南美洲的西海岸上有一條山脈,這條山脈從南到北整個貫穿了整個南美洲,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在這張世界洋流分佈圖上(大家注意看右下角的南美洲),可以看到安第斯山脈地區受到了秘魯寒流的影響,在南美洲西海岸形成了一個乾旱少雨的地帶。由於安第斯山脈的阻擋,導致熱帶沙漠氣候並沒有向南美洲內陸地區延伸,於是就在安第斯山脈地區形成了一個狹長的熱帶沙漠氣候帶。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安第斯山脈從北到南長達9000公里,緯度覆蓋了北緯5°到南緯35°的廣大區域。這裡有很多海拔超過5000米的高峰,也造成了安第斯山脈地區的巨大的氣候差異。

在海拔高度超過了3500米的地區,一年四季的溫度都開始變得差異不大了,但這裡的晝夜溫差很大,沒有陽光照射的地方與陽光充足的地方也有較大的溫差。當雲彩把太陽光遮住的時候,氣溫會立即下降7~10℃,這種氣候條件是低緯度山區所特有的。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但是,大量的仙人掌科多肉植物用漫長的時間逐步適應了氣候的變遷,一些仙人掌變得非常耐寒,多樣化的氣候特點催生出多樣化的植物群落。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根據植物學家的統計,這個分佈區有大約600種獨有的仙人掌科多肉植物,雖然比墨西哥高原地區數量略少,但品種也相當豐富。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安第斯山脈地區的火山分佈非常密集,高於5700米的火山就有18座之多。火山灰形成了大面積地勢相對平坦的火山灰沉積平原。因此,這裡的土壤環境非常好,不僅孕育了豐富的物種,也孕育了古印加文明,直到現在也是南美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安第斯山脈地區距離海洋很近,但由於兩側的山脈阻隔又降雨量偏少。大部分地區夏季沒有酷暑,冬季也沒有嚴寒。再加上透氣肥沃的火山土環境,特別適合多肉植物的生長繁衍。

南部非洲地區

我們說的南部非洲地區是一個地理區域,並不是行指政區域上的南非這個國家。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這個地區包括了南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納米比亞、萊索托、斯威士蘭和安哥拉南部地區。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從洋流圖上看,可以看到本格拉寒流向北流過南部非洲。

洋流圖在我們環球尋肉之旅這一小節中會頻繁出現幾次。大家可以看到,當寒流流過大陸西岸的時候,就會給大陸西岸造成一個少雨、多霧、夏季冷涼的氣候條件。

南部非洲大部分地區本身就降雨偏少,加上寒流的影響,造成了納米比亞西部和南非西海岸的沿海地區的極度乾旱。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來,南部非洲東南西三個方向都臨海,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可以把南部非洲看作一個巨大的半島。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但是有趣的是,南部非洲的東面,是溫暖的莫桑比克暖流。所以南非東部的氣候條件則是夏季溼熱、冬季溫暖。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很多時候我們談論南非的時候,都會錯誤的把南部非洲的不同地區視為類似的氣候環境。比如說提到生石花的時候,我們就常常籠統的說,生石花該如何去養。其實生活在納米比亞的生石花與生活在南非東部的生石花習性差別很大,開花時間和脫皮的時間也都不一樣。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其實,受到南非地形和周圍海流的影響,整體面積僅佔非洲面積15%的南部非洲地區,是有著極其豐富的氣候變化。

南部非洲偏乾旱但又不是極度乾旱的環境非常適宜多肉植物生存。

根據《南部非洲多肉植物名單》中的記錄嗎,南部非洲擁有57個科,超過5000種多肉植物生存。

可以這麼理解,如果一個地區的物種極其豐富,那麼這個地區的氣候條件一定就是多變的,一定不能把同樣生長在這一地區的物種看成是相同的習性。幾乎所有的幾處多肉植物原生地都是這樣一個特點。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從宏觀整體地形來看,南部非洲整體上是一個巨大的高原,在高原的中部地區相對低窪,形成了一個盆地,叫做卡拉哈里盆地。

由於四周高原的阻隔,使得海洋的溼潤空氣無法深入盆地,使得盆地氣候相比較沿海地區來說就更加乾旱,所以盆地的中心最乾旱的地區也被稱為卡拉哈里沙漠。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事實上,卡拉哈里沙漠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沙漠,這裡沒有沙漠裡常見的流沙和沙丘,很多地方都有植被,也是多肉植物種類豐富的地區。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我們熟悉的生石花、肉錐花、蘆薈科十二卷屬的多肉、景天科的銀波錦屬、奇峰錦屬多肉的大部分品種,都是南部非洲的特有品種。這裡絕對稱得上是多肉植物的天堂。

東部非洲地區

作為多肉植物分佈區域的東部非洲,包括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這五個國家。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雖然地理上是同一個區域,但是由於東非裂谷帶的存在,東部非洲依然是一個地形地勢差異巨大,氣候上也有很大的差異的地區,這也造就了東部非洲的物種多樣性。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從照片上可以看,東部非洲是在暖流影響下的一塊陸地。所以東部非洲地區從降水量來看,要比南部非洲要大得多。東部非洲的很多地區,年降水量都要達到1000毫米以上。很多地區的降水量甚至比上海地區還要多,體驗過包郵區的梅雨季節的花友應該可以明白1000毫米降雨量的意義。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但是,與江浙地區不同的是,這裡地處熱帶,陽光充足,所以水分的蒸發量非常大。大部分地區的蒸發量都大於降雨量,這使得這樣的地區一旦停止降雨,就會立即迴歸到乾旱的氣候狀態。我們把這樣的氣候帶叫做熱帶乾旱氣候。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東部非洲是蘆薈、蘿藦科多肉植物的故鄉。景天科珈藍菜屬的一些品種也生活在這裡。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原生地在東非的多肉植物,常常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比較喜水喜肥。大家看這些來自東部非洲的照片也可以看出,這裡的生態比較豐富,土地肥沃,極少看到南部非洲的荒漠景象。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東部非洲的植物中,最讓人著迷的可能就算是這種叫做凝蹄玉的蘿藦科植物了。這種植物無論是植株形態還是花朵,都完全不像是地球上應該存在的物種,有的呈現方形,有的呈現出球形,表皮上還佈滿著很多奇怪的花紋。即使在以奇葩著稱的多肉植物界,凝蹄玉也算是長相格外奇特的物種了。

馬達加斯加島

馬達加斯加島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特別熟悉,有一個系列的動畫電影就叫《馬達加斯加》。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馬達加斯加島上的代表性多肉植物是猴麵包樹。這無疑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肉植物了。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在童話故事《小王子》裡,小王子的星球就被猴3棵麵包樹給佔領了。所以小王子一直纏著小王子的作者,希望作者給他畫一隻羊,好去吃掉那些可怕的猴麵包樹。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但是我們不得不馬達加斯加島的原因並不是猴麵包樹。因為猴麵包樹太大了,我們不大可能弄一棵來養在花盆裡(話說在花盆裡養一棵猴麵包樹真的可能是個好主意)。

我們要說的這種多肉植物叫做長壽花。馬達加斯加島是長壽花的故鄉。

長壽花是開花最漂亮的珈藍菜屬多肉植物。現在長壽花已經有幾百個園藝品種,每種的花色都各不相同。我們來欣賞一下長壽花。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長壽花的園藝品種遠遠不止上面幾種,長壽花完全值得我們花幾天的時間專門欣賞和講解一下,這事兒以後再說。

加那利群島地區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加那利群島位於非洲西北角的大西洋裡。是火山活動生成的火山島。加那利群島的所有島嶼都是火山灰和火山岩堆積而成的。不客氣的說,這裡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火山島,所有的地形地貌也都是火山活動形成的。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繼續看洋流圖。加那利寒流從加那利群島西部流過,造就了冬季少雨,夏季涼爽乾旱的氣候條件。

雖然冬季少雨,但聊勝於無,冬季僅有的一點點雨水是加那利群島院生植物賴以生存的甘露。大部分的多肉植物都會趕在冬季生長。這裡的夏季雖然涼爽,但降雨量實在太少,幾個月零降雨是這裡夏季的常態。好在加那利是面積不大的海島,有溼潤的空氣滋潤,才讓這裡的物種得以生存。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加那利群島上只有幾十種多肉植物生存。比起南部非洲的數千種多肉植物,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但是,這裡是蓮花掌屬、魔南屬多肉植物唯一的野生棲息地,少數大戟科多肉植物,也是這裡的特有物種。這與加那利群島孤立的海島環境有著直接的關係。這裡的所有物種都經歷過數百萬年的獨立進化。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蓮花掌屬多肉植物是加那利群島的獨有物種。蓮花掌屬的全部40多個品種全部生活在這裡。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我們習慣性的把蓮花掌屬的多肉植物叫做“法師”,這是因為最著名的一種蓮花掌的名字叫做黑法師的緣故。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現在,各種園藝種的法師已經有上百個品種,法師大多可以長到比較高,是很受歡迎一種裝飾性很強的多肉植物。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法師有著木質的莖幹,比較容易塑形,所以常常被用作大型的多肉盆景。

還有一類蓮花掌屬的多肉植物,我們稱之為“玫瑰”。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這些植物以前被單獨劃分為一個屬,叫做山地玫瑰屬,但是由於基因上的高度相似,後來又與蓮花掌屬歸併在一起。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山地玫瑰的體型相對較小,因為外觀類似於玫瑰花而得名。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山地玫瑰的野生品種只有4種。但是隨著園藝品種的不斷選育,現在市場上可以準確辨識的山地玫瑰園藝種至少有30個品種之多。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另外,魔南也是加那利群島的獨有品種。

最常見的有魔南景天、瑞典魔南、香蕉魔南、樹魔南等品種。

到這裡,我們的環球尋肉之旅就告一段落了。我們來做一個小結。

給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園藝課 環球尋肉之旅

先看這張出鏡無數次的經典的洋流圖,這是我們認識多肉植物原生地的基礎。當寒流流過大陸的西海岸的時候,就會造就夏季冷涼乾旱的特殊氣候,加上地球板塊的造山運動,還會在大陸上形成高山。大多數的多肉植物就是在這種複雜的氣候環境裡不斷的分化進化出來的。

物種豐富的地區,一定是氣候環境或者地形多變的地區。所以,不要簡單的把南非、東非、秘魯、墨西哥這樣的地方看作一個整體,在這些地區內部,有很多複雜的氣候環境,才造就瞭如此豐富多彩的多肉世界。

總體而言,比較全球的原生地條件,國內的養肉環境,不是冬天太冷,就是夏天太熱,這給我們的養護帶來不小的挑戰。唯一值得寬慰的是,在園藝環境裡不缺水,這是我們僅存的一點點優勢。

不過,巨大的挑戰也正是樂趣所在。如果多肉植物的養護像我們本地隨處可見的蒲公英一樣容易,可能我們也不會如此著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