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陕西省为什么叫陕西,陕指的是哪里?

听牛弹琴


我是江西人,老师叫我回答陕西省为什么叫陕西,而不叫陕东?陕指的是那里?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下。

江西省,山西省,陕西省是我国三大省份。都为中华民族解放,作 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貢献,都为红色革命老区。

山西和陕西山水相连,早相起,晚相望,清晨共听雄鸡高唱。

江西和陕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无产阶级传统革命史书中挥写下了重重一笔。

有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丹丹那咯开花哟,红那咯艳艳里鲜,咱们中央红军到呦呦陕北…。

这曲革命精典红歌,把人们带到十万江西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沥血奋戰,爬雪山,过草地,挖野菜,吃树皮,历经千辛万苦,至达陕西时仅剩三万北上抗日江西红军将士。

江西,陕西,山西,三省西,除地域方向南北东西,居西外,其远古三千多年前,"西"字词与"兮"同音,更为同是一古汉语助词。

兮,在字典解释为古汉助词,是现代词"啊"和"呀"的意为。

远古,江兮,山兮,陕兮,那时只有各大部族,还没有国家,国疆,也没省,府,县界,人都何地,望天观地,是湖,是江,是山,都为某兮,小至沟洼井溪,丘坡田兮。

江西,江南水乡,洪州泽国,吉,饶,袁,赣,抚,江,…全汇鄱湖,进入长江,可赞为江兮吆。

山西,矿山煤都,乌金晋国,无江大同:,太原,原平,灵丘,山阴,阳泉,太谷,离石,呂梁,稷山…沾一点也叫洪洞县,县人苏三还离了此地,有名戏《苏三起解》。所山兮之。

陕西,无江兮乎,少有山兮也:咸宝鸡,咸阳,铜川,三原,蓝田,延长,宜川,洛川,黄陵,榆林,神木,米脂,靖边,定边,平利,凤县…全为川川边边,田陵林木,所陕兮,省去江兮和山兮之乎者也,只有鸡头凤尾兮。

陕,陕为何意,它的爸爸妈妈祖籍在那里出生,查字典,找词源,翻词海,无江没浪,无山没寺,只有陵陵川川。

陕兮,大国大秦大皇大陵,是享誉世界之地。

陕,找出处,椐传(川)说,野说为孔子学生子游当时闲游到"西"兮安时编写词典《词泉》,比《词源》早上百千年,当时释解"陕"词为一只耳朵夹着什么东西成一形状,从宏观看地域凹凸为山沟沟夹着,川川长安,延长。

《诗泉》尤如今《咬文嚼字》,在竹笺上,又加刻了一些乱语,鲁国给秦统一后,老秦一气之下焚书炕儒,全给把烧了。


易家巷


陕西虽然得名于“陕”字,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

陕这个地方,竟然不在今天陕西省的境内!


陕西因何而得名?

陕西的历史,必须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有一个“周召分陕”的故事。

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要靠武王的弟弟武王弟周公旦、召公奭辅政。

由于西周的地盘很大,不易于管理,故而周公、召公决定分而治之,这个分界点就是陕地。

据《左传·隐公五年》记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这正是陕西这个词的出典。


陕指的是哪里呢?其实就是陕塬。古人所说的陕西,都是指陕塬以西。

然而,陕塬并不在今天陕西省的境内。

陕塬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的境内,结果就造成了陕西省名字的趣谈——

名曰陕西,可陕字不属于陕西!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的雏形始于宋朝的陕西路,得名原因依旧是此地处于陕塬之西。

该省的政区定型,则是清朝时期的事情。

以上就是陕西这个词的由来。


HuiNanHistory


我们现今的省界通常以自然地形(山、河、湖等)为界,如河南、河北以分属黄河的南北而得名,湖南湖北以位属洞庭湖的南北而得名,山东山西以分属太行山的东西而得名等。但却有这样的一个省份,其省份的得名却源於邻省的一座小县,这便是陕西省。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秦”我们都知道是源於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但“陕”却并不位於今陕西省境内,也即“陕省无陕”。陕西之名最早源於西周初年,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 “陕”即位於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过去的陕县)。陕东的地理概念更广,主要指成周地区及东方的各诸侯国。至春秋战国时期,陕东也不常用,而多被山东(崤山之东)取代。

对比陕东地区而言,陕西的地理概念就相对要小得多,在西周时期,主要指宗周地区,也即关中地区。故陕西之名,在宋元时期,又被使用,北宋时期,在今陕西境内置陕西路。元朝时期,设陕西行中书省,陕西之名沿用至今。

陕县(陕州区)位於河南省西部,东与渑池县交界,西与灵宝市接壤,南与洛宁县毗邻,北临黄河与山西省平陆县隔河相望,其总面积为1609.73平方公里,人口约35万。现辖4镇9乡,即:大营镇、原店镇、观音堂镇、西张村镇、张汴乡、张湾乡、菜园乡、张茅乡、硖石乡、王家后乡、西李村乡、宫前乡、店子乡等;

1957年,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在陕县境内兴建,自此诞生了一座新兴城市,三门陕市。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而三门峡即由此得名。

陕县(陕州区)的著名景点有:陕州地坑院、高阳山温泉度假区、空相寺、石壕古道、安国寺、甘山国家森林公园、雪花谷景区等等;


有知社


问题:陕西省为什么叫陕西,陕指的是哪里?

这实质上是两个问题:

  • 第一:陕是哪里?

  • 第二:陕西省为什么叫陕西?

回答

背景:这个问题要上溯到周王朝的初建时期,当时周朝建立不久武王去世,其儿子成王即位,当时面临着严峻的形式:

  • 1、周王室内部不稳固。当时成王年幼,由周公、召公二人辅政,但是以管叔为代表的势力处处散布周公谣言,说他有篡位之嫌。周公忍辱负重,勤勤恳恳的辅佐成王,处理好周王室的各种政务。

  • 2、天下局势不稳。当时周王朝刚刚成立,商朝的残余势力依然存在,他们处处活动,梦想复国,其典型代表就是“三监叛乱”,新政权需要随时平叛。

  • 3、周王室领土的继续开拓。武王伐纣只是灭掉了商朝的中心政权,然后周公开始了他的东征计划。经过三年东征,消灭大大小小五十多股势力,大大扩充了周王室的领土。然后又陆续封新诸侯,稳固新领土。

解析:在此背景下,事务繁多,周召二公决定分工行事:

  • 周公的职责是社会稳定和领土开拓,主要是负责占领区的各种反叛势力的平定和新领土的继续开拓。

  • 召公的职责是发展生产和巩固内政,负责周朝原来的固有领土,也就是关中地区和黄河中游的经济生产和稳固好周王室的内政。

我相信二人这样分工,也是综合考虑的结果。特别是对于周公来说,一直有人怀疑他想趁着成年年幼篡权,但是此举他主动离开国都,去东方维稳和开拓领土,就进一步打消了人们的怀疑和顾虑。

他们的管理地区的分界点就是“陕”,全称“陕塬”,那么其位置在哪呢?

陕塬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境内。自东向西有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等塬,其中的张汴塬,就是历史上的“陕塬”。同时据《括地志》记载:“陕塬,甘棠西南也,分陕以塬为界。自陕而东;周公主之;自陕而四,召公屯之。”

为了明确界限,当时周召二公商定,将一根高三米五石柱埋在分界之处,史称“立柱为界”。目前这根石柱,已经出土,后来几经周折,现在在三门峡博物馆封闭式保护。这根石柱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业已发现的最早的界石。因为召公负责的地区在陕塬以西,陕西省即由此得名。

结论:

第一:陕是哪里?

陕是指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境内的“陕塬”。

第二:陕西省为什么叫陕西?

因为召公负责的地区在陕塬以西的关中和黄河中游地区,所以古籍称“陕西”,陕西省即由此得名。


你喜欢的那些事


陕西省的得名当然是源于陕这个地方。但是今天的陕西省简称为陕其实是有一点问题的。因为陕这个地方并不在陕西省境内。



今天的陕西省主要由关中,汉中,山南以及陕北组成。关中自不必说,那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着崤函故都之称。从周王朝开始此后的十一个王朝都把国都设立在这里。也正是因为周王朝,才有了陕西这个名字。

周武王死后,幼子成王继位,由武王的两个弟弟周公旦和召公奭进行辅佐。当时由于出现了武庚之乱,周公需要分出精力来治理商朝故地,平定叛乱,因此周公和召公就决定,二人分陕而治。即以陕陌为分界线,西边由召公治理,东边则由周公治理。由此,陕陌以东称为陕东,陕陌以西称为陕西。



陕陌既然不在陕西境内,那么这个地方究竟在哪里呢?陕陌又称陕城,后来又被称为陕县或者陕州,具体位于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为什么会以这里为分界线呢?原因就在于崤山在这里正好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关卡,这就是著名的潼关。



自从周召分陕以来,潼关就成为了中国几千年的地理分界点。关中与中原,陕东与陕西,甚至包括今天的陕西省与河南省的分界点都在这里。所以,从元朝设立行省开始,陕西作为一个特定的行省而存在,但陕这个地方却是属于河南管辖的。


傅斯鸿


“陕西”命名意思:耳(阝)听到他,不可“夹”攻,是竞争创新之地

一、“陕西”命名的意思

“陕西”命名的意思:听到(阝)他,绝不可“夹”攻(陕),是思想解放,竞争创新,“老虎推磨,不听那一套(西)”的地方,叫“陕西”。

二、为何这样说“陕西”命名意思

我破译了汉字造字合字的一般原则是:左(上)边的字旁抑制、反对右(下)边的字。

因为, “陕”由“阝”“夹”组成,所以,意思:耳听到(阝)他,绝不可“夹”攻;

“西”是以“一"个紧接着公平(八)抑制法纪规矩的“四”的数,就是以公平(八)竞争的虎“三”抑制法纪规矩的“四”;

“秦”字的意思是:竞争创新的(虎三)的“人”制约主观意识(禾)等,靠自由交换、票决(秦)。所以,陕西简称“秦",由陕南,陕北,关中组成,并称“三秦”。“秦”在英语中与中国的意思相近。

从地理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西地处崇山俊岭的秦岭、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和许多名山中间,养就了其中的人不怕山、坡夹的性格。

所以,陕西叫“陕西”,简称“陕、秦”。

三、“陕西”命名的意思举例

1.我们吃再软的面包、馒头等,也要用牙慢慢虚嚼,用耳朵听或牙齿感觉有无异物响动,不可轻意合牙咬“夹”,当耳朵没听到或牙齿感觉无异物响动后,才能合牙咬“夹”,以防止“陕(闪”坏牙口。我有一次吃馒头猛咬一口,被馒头里的骨头块支住,陕(闪)坏了牙。

2.中国人特别是陕西人的特点是:为人忠实憨厚,非常直骨(不贪占便宜),不惹事,但其也不怕事,绵里藏针,柔中有刚,骨子里有一股思想解放,竞争创新,老虎推磨,不听老规矩那“一”套(“四”)套(西)的虎劲,如秦腔一样。

所以,万万不要以为中国人特别是陕西人为人忠实憨厚,非常直骨(不贪占便宜)是软弱可欺,专拣“软”的他捏夹,否则,就被他陕(闪)了,碰着硬茬了,非打得捏夹欺负他的人满地找牙不可,当时打不过,几十年后也非报复不可。

3.《六国论》说秦灭六国的原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秦兵本质是直骨(不贪占贿赂),不吃贿赂这一套,即软硬不吃,绵里藏针,愈挫愈勇,打不出一个公平的真理绝不罢休。

4.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以为中国人软弱可欺,想几个月灭亡中国,结果陷入以延安的中共中央为领导中心的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八年,最后被中国人民打得败回老家。

5.内蒙古自治区有个“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地区,其中有一个有名的老镇叫“陕坝”,它是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区人移民开发的杂居区,曾是傅作义绥远抗战的指挥中心,陕坝镇及周边的许多人在共产党组织领导下闹革命,到延安,成了革命的骨干;有的人参加了傅作义的三十五军,该军的新兵大多是此地人,看起来是些穷兵,不起眼,故有“三十五军卖皮袄”之说,可在抗日战争中打仗时取得了不少战果,后来和平起义,有的编入中国人民自愿军,在参加抗美援朝中立了战功。

抗战时,还有一个中美训练班建在陕坝城郊。中外各地人到陕坝镇的很多,他们认为陕坝的陕西等当地人为人忠实憨厚,非常直骨(不贪占便宜),不惹事,不怕事,柔中有刚,有能力……后来就有一句传得很远的俗语:“没有三下两下,你敢到陕坝!”

中华文化造字原则详见《破译的龙学密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前面的“说明”。

附图:照片3《秦岭风光》为袁少雄摄影,其余照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龙学创始人刘树成


陕西的“陕”不在陕西,在河南。

现在陕西的简称就是陕,整个省也分为陕东、陕南、陕北三部分,其实在古代,陕西并不等于陕,仅仅只是陕之西的意思。陕在哪里呢?过去在河南西部有个陕县,也就是今天三门峡市陕州区一带。陕西的来源,则是西周初年周公和召公的“分陕而治”。


周公和召公,一个是周文王的儿子,担任太师,代表新周族的势力;一个是周文王的族人,担任太保,代表旧周族的势力。两人在西周初年政府里平起平坐,当时西周王朝有两大都城,一个是陕西一带的宗周(今天宝鸡、西安一带),一个是河南一带的成周(今天洛阳一带),所以两人约定在中间的“陕”这个地方划一条分界线,召公治理陕之西,周公治理陕之东。

这就是今天陕西省名字最早的由来,不过河南省没叫陕东,所以只有一个带陕的省份,陕也自然成了陕西的简称。但我们必须了解,陕这个地名最早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一带,今天去三门峡车马坑景区还有一块周召分治碑呢。




林屋公子


虽说陕西现在指的是行政区域陕西省,但是陕西两字的来历可是出现了几千年

而“陕”这两个字指的是陕原,陕原这个地方位于现在的河南三门峡陕州区。



陕西这个名称始于西周初年,据《国语》载,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陕原以东曰“陕东”,由周公管辖;陕原以西曰“陕西”,由召公管辖。


陕西因此得名,陕东”这一带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被“河南”这一称呼所取代。《括地志》同样也描述:“分陕从原为界。

但是陕西在各个朝代的行政划分也是不一样的。大禹划分九州的时候,陕西、甘肃等地被称为雍州。到了汉朝时期,雍州被改成了凉州。所以说,雍凉之地其实指的就是关中和陇右地区。到了东汉末期,曹操感觉凉州的地盘太大,不方便自己的统治,将凉州划分成了雍州和凉州。在随后的岁月里,甘肃和陕西反复合并,然后又几次分家。



元朝时期设立陕西行省,辖境包括今陕西全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等,南与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接壤。下辖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州十二,属县八十八。之前汉中属于四川,为了加强对四川的控制,才把汉中划入陕西,由此开始了四川成三川,陕西辖陕南。



明朝设立陕西布政司:是明朝在今陕西省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西安府,下共8府2直隶州。这时候的陕西和甘肃是合并的。

清朝时期,因为原陕西地盘太大,不容易管理就把陕西拆分了,乾隆时期陕西省辖区约为今陕西省。领7府、5直隶州,分5道巡察。

陕西也被称为“三秦”,楚汉战争时期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个秦王, 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现在的“三秦”,指的是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为了中国之崛起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陕西这个省,从字面上看,就是在陕的西面,所以叫陕西。

那么这个叫陕的地方,在哪里呢?

说出来不怕大家跌破眼镜,陕在关中东边的河南。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有一个叫陕县的地方,现在已经是陕州区了。这里就是陕这个地名的发源。

陕县也是一个历史很久远的县了,所以能够成为陕西这个省级地名的由来。

秦孝公十年,就是公元前390年,离现在有两千四百年了,还没有一统天下的秦国,就设置了陕县这个行政建制。北魏孝文帝时候,改陕县为陕州,之后年余年,陕县和陕州交替成为这个黄河边地方的名字。

宋代的时候,在几天的陕西地区设立一个大的行政区域——路。名字叫做陕西路,以为此路位置就位于陕州以西。

可见当时陕西这个名字的起源,就是与陕州这个位于河南的地名有关。

之后元代设置了陕西行省,明代又延续着称陕西布政司,清代叫做陕西省,一直用到今天。

所以今天有人说,陕西是个没有自己名字的省份。

因为陕西的“陕”字,源于河南。而陕西的简称“秦”,则是源于甘肃。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一般的疆域国界、省界的划分,都是以自然地形地貌如河、湖、山等为界,而地名往往就是与界线的位置关系来命名。


比如中国的河南、河北位于黄河的南北而得名,湖南湖北位于洞庭湖的南北而得名,山东山西位于太行山的东西而得名等。


当然陕西省也有陕了,不过,陕西省的名称里的“陕”,是邻省河南省的一个小县陕县。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听有书君一一与你细说。


先来说说陕西名称的来历,它的来头可不小,早在西周时期,就有陕西之名了。


西周时期,各地采用的是分封制,真正的王室拥有的土地方圆却只有百公里。


当时的周武王因病早逝,去世前担心继位的周成王年幼无法理政,就委托自己的两个兄弟周公旦和召公奭共同辅佐幼王,把周王朝控制的区域分为两部分。


以函谷关以东的陕(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为界,陕的西边归召公治理,陕的东边归周公治理。



分陕而治是中国古代的重要事件,分陕而治周公旦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部新发展的领地;


而召公奭的责任就是进一步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经济后方,为周王朝进一步开拓疆土解除后顾之忧。


陕西镐京是西周王朝的中心,而当镐京残破之后,周平王东迁洛邑,实际上等于由陕西东迁陕东。


而东周王朝能够继续周的统治,主要得益于周公旦对陕东的治理。周公旦无异于为东周王朝的延续开辟了一块根据地。


扯得有点远儿了。古时的“陕”其实有“峡”的意思,在这里具体是指函谷关隘口。


函谷关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两京古道”(长安、洛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


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之地。


同时陕又是一个地名,是紧挨着函谷关的一个小县陕塬县,现位于河南省境内,后来叫陕县,陕县以西的地方叫陕西,陕县以东的地方叫陕东。


春秋战国时期,陕西成为秦国的根据地,而秦国则把崤山以东六国统称山东六国,陕东这方位名称从此断码。


此后,陕西逐渐形成了一个地理名词,其指代范围则逐步缩小,专指包括秦岭以南关中地区和黄河以西河套以南的那片区域。


此后,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陕西省作为地域行政区域名称始于元朝,陕西行省到清朝正式命名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西省主要分陕北、关中和陕南三个区域,每个区域特色明显,风土人情各不相同。


陕北是黄土高原,关中属于平原地带,陕南的风土人情则与巴蜀地带更为相似,但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把陕北和陕南划入陕西管辖范围,形成了陕西今天的行政范围。


今天陕西的行政范围,是以西安为中心,以南汉中安康称陕南,以北延安榆林称陕北,以西宝鸡称陕西西府,以东渭南称陕西东府。


现在陕南陕北,西府东府纯粹是指陕西省的方位区域同古时陕西省的陕和西根本不同。


总之,当今的陕西行政范围与西周时期所谓的“陕西”有很大的不同,而陕西省中的“陕”是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陕县,陕西境内无“陕”。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