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講內容:媒體這行也處處都有紅點獎

講內容:媒體這行也處處都有紅點獎

------本期內容導讀------

看似高冷範的設計領域其實是充分學會了如今中國特色的評獎學問,在媒體行業,過去往往只評個冠亞季軍,後來開始設定了十強,直到如今,年底年初隨便的一個評獎活動,先分出七八十幾個分類,每個分類可設十個獎……

------以下正文詳情------

前不久,被譽為“中國工業設計之父”的柳冠中接受採訪的一段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設計家懷著巨大的社會責任感,對於最近幾年在國內聲名鵲起的紅點獎、IF獎進行無情的批駁,並毫不客氣地指出:這些獎項就是外國人拿來騙中國企業錢,而中國企業則買了獎之後再去騙消費者。

沒幾天,曾多次宣傳過自己的產品獲得紅點獎的錘科創始人羅永浩不惜頂住已經近似於一邊倒的輿論環境,以其頑強的邏輯站出來發表不同的觀點:紅點獎本身的評選金獎/最佳獎的標準還是非常嚴苛的,每年選出來的金獎/最佳獎數量很少。只是問題出在了它們採取了比較商業化的運作方式,通過大量頒發沒有含金量的入圍獎來收取報名費賺錢。之後,拿到這種入圍獎的公司或企業也趁機攪混水,叫囂自己拿到了“設計界的奧斯卡”。

這樣看來,柳先生沒說錯,羅永浩也講清楚了,看似高冷範的設計領域其實是充分學會了如今中國特色的評獎學問,在媒體行業,過去往往只評個冠亞季軍,後來開始設定了十強,直到如今,年底年初隨便的一個評獎活動,先分出七八十幾個分類,每個分類可設十個獎,最後連這些獎也實在擠不進的,還可以拿個看不出高低強差的優秀獎!

平心而論,大大小小的評獎活動中,的確極少有人會在最核心的獎項前幾名中搞什麼虛假,一則關係自己的權威,二則容易授人以柄。而對於衍生出來的各種邊緣獎以及優勝獎這種的,反正成本不過是一堆淘寶就可提供的杯杯牌牌,發的人大可慷慨大方,領的人也是心領神會,大家各得其所罷了。

在這幾年國內各城市流行的大大小小的馬拉松賽也是深得其味。有人說,這類的比賽大多數都成為了許多非洲長跑運動員的淘金之旅,雖然說他們大多包攬了這些城市馬拉松賽的前幾名,但的確是因為他們的長跑項目中的專業性與高素質,確保了這些比賽的較高水平。而組織者們並不在乎冠亞軍的獎金是誰拿走,真正給比賽帶來收入與回報的,恰恰卻是海量的只為獲得一張全程完賽證的參與者們。只要最後在證書的表述上玩點中國式的文字小花頭,便會讓無數大眾滿足於一筆報名費換來的所謂“國際馬拉松大賽”的“參賽獎”。

國情自然是如此了,只是希望媒體行業裡的各種評獎活動能夠反向學習到紅點獎、IF獎的有價值精髓倒也好了。那就是對於真正核心的最終獎項評選的專業性與嚴謹性。現實中的大多數評獎往往流於形式與表象,更多的地方會把它與年終考評與業績成就掛鉤,經濟獎懲方面的壓力從而影響了最終的目的。其實評獎無非是希望通過專業且權威的評定,為這一行業樹立起清晰、明確以及突出的代表,讓更多的後來者找到可學習、可模仿的對象。

所以,評獎活動中真正的主角,並非是那些造型別致、金光四射的各種獎盃牌匾,而應該是對應於這些獎項的作品、案例。正如學校裡成為教材的歷屆新聞獎的獲獎作品選集,設計大賽裡的獲獎圖集等等。或許這些東西才會成為它們最核心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