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提起張曼玉,我們腦中會立刻浮現出她在《花樣年華》裡身著旗袍美輪美奐的畫面。她的身上帶著一種優雅高貴。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現在她是這樣的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朋克凌亂式的爆炸頭髮型、骨瘦如柴、煙不離手。她說她要當搖滾歌手,自己寫歌編舞拍MV。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有人吐槽說她唱歌不行。

她在北京草莓音樂節上大聲告訴所有人:"我演電影演了20次被人說是花瓶,那麼唱歌也請給我20次機會。"

從被諷"花瓶"到如今的曼神,所有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張曼玉,1964年9月20日出生於香港,祖籍上海,影視演員、音樂人,國家一級演員 ,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

8歲時隨家人移居英國,1982年,張曼玉返回香港度假期間被廣告公司的星探相中,之後開始擔任兼職模特。她18歲時以香港小姐亞軍的身份出道。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雖然她憑藉與張國榮、梅豔芳合作的《緣分》,她獲得了第三屆香港金像獎"最有前途新人獎"。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但她的演技依然不被大眾所認可,依然被大家看成是"花瓶"演員。那時香港娛樂圈對她的評價是:"她給觀眾的印象,除了美麗之外,實在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

亦舒也曾說過:"美則美矣,毫無靈魂。憑著毫無靈魂的美麗,生產著毫無懸念的電影,似乎她亦將毫無懸念地曇花一現。"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但是張曼玉從來就沒有放棄改變自己"花瓶"演員的想法,為此,她在《玫瑰的故事》裡剪短了頭髮,磨平標誌性的虎牙。

1988年拍攝王家衛的《旺角卡門》

她突然領悟:"表演不僅僅是一種陳述,而是要發自內心,需要整個身心的投入,而不是光靠臉部或眼睛。"

她在王家衛的《旺角卡門》飾演青澀單純的阿娥。通過了這部電影確立了她的表演風格,並憑此片獲得第八屆香港金像獎提名。

自此,她的演技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一發不可收拾,各種獎項也紛至沓來。

她的成就是拾階而上的

1989年,25歲的張曼玉在關錦鵬導演的《人在紐約》飾演幹練的女強人李鳳嬌,該片獲得第2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而張曼玉則憑藉該片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這也是她個人獲得的第一個電影獎項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接著便是1990年,張曼玉憑藉《不脫襪的人》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同年憑藉《愛在別鄉的季節》獲得意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經過數年磨礪,她迅速崛起影壇,開始躋身實力派演員行列。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不脫襪的人》被譽為中國版《蒂芙尼的早餐》

1991年,主演電影《阮玲玉》,這部被影評界稱為"超越時間感、超越空間障礙的戲中戲"的影片,讓張曼玉真正登上了演藝事業的最高峰。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1992年2月,張曼玉憑藉此片榮獲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華語影壇首位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項的華人演員。著名導演賈樟柯曾讚揚過張曼玉:

"對演員宿命的認同,讓她好像靈魂附體,這一刻我把她當做中國所有天才女演員的結合體。"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到這時,那個曾經的花瓶已經不復存在,出現在人們視野的仍然是她美麗的面頰,而演技卻已大放光彩。

1996年,由張曼玉主演的《甜蜜蜜》於次年被美國《時代週刊》選為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二位,並獲得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她也憑藉這部電影獲得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其情感豐沛的演繹在金馬獎得到了

"從未有過如此真實而精湛演出"的高度評價。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而2000年,在《花樣年華》中飾演高貴優雅的蘇麗珍,張曼玉憑藉片中的表演入選美國《娛樂週刊》"影史上被奧斯卡忽視的51個偉大表演第43位",先後獲得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第3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張曼玉是迄今為止華語影壇獲獎最多的電影演員,獎項涵蓋十餘個國際影展。2004年5月,憑藉法國電影《清潔》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亞洲影壇首位戛納影后,亦是迄今唯一躋身三大影展雙料影后的亞洲演員。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這是一部風格陰鬱而憂傷的影片,她將一個搖滾歌手從憤怒乖張、自暴自棄走向正常、堅強自立轉化的心理過程刻畫得入木三分,那種兩者截然相反的風格塑造,最終將她毋庸置疑地推向了影史領獎臺。

美人千面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滾滾紅塵》

中的靈動自強、《花樣年華》中的隱忍孤寂,《宋家皇朝》中的嚴肅莊重,《青蛇》中的桀驁不馴。

在張曼玉的演藝生涯中,能夠扮演各式各樣的角色是其表演藝術的重要特徵。無論是穿古裝、持刀槍,還是著旗袍、遊走於風月場上,她都能夠出色的完成表演使命,宛若一位千面女郎。在電影中,她擅長表現不同人物的不同愛情。不管是純潔、天真,還是精明強悍,其塑造的銀幕形象總是栩栩如生、各不相同。張曼玉在塑造千面人物的同時還能夠展示出屬於角色的特有魅力。在電影《清潔》中,她不僅將女主人公從憤怒乖戾、自暴自棄到重歸正常的心理過程刻畫得入木三分,還以兩種截然相反的表演風格征服了觀眾。(吳滌非、《廣州日報》評)

就像專業影評人士所說的那樣,能在塑造千面人物的同時又展示出屬於角色的特有魅力,能做到其中的一點,就足以使一個演員獲得成功了,而張曼玉能把這兩種做到極致。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風情萬種

扮的了古裝女俠、演得了嫵媚神話、那怕她畫著大濃妝卻還是讓人喜歡,戛納評審團主席昆汀·塔倫蒂諾給予了評價:"張曼玉是當今世界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對於戛納影后給她幾乎沒有經過激烈的爭論,這是我們最容易做出的一個決定,她的表現毫無疑問值得這個榮譽。"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作為華語影壇的頂尖女演員,張曼玉不僅以風情萬種的個人魅力在影壇上光芒四射,而且還因為在影壇屢獲獎項而引人矚目。她不但獲獎數量足以傲視華人女星,而且奪獎頻率之高在世界影壇也並不多見。張曼玉的演藝生涯見證了華語影壇的輝煌成就;從影以來,她在藝術電影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塑造了金鑲玉、李翹、蘇麗珍等經典角色。(《南方都市報》、《電影》、吳滌非、騰訊網評)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有人說,"她就像墜落的仙子,退化成人,高貴卻不功利,燦爛卻不張揚,沉著卻顯嬌媚。享受與人世間的陽光肆虐,享受著愛情中的悲歡離合。像是羽化的貓,進化成人,靈動中透著孤獨,慵懶中裹著犀利。受惑於蛻變了的人生,受惑於膠片世界裡百變的自己。"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從18歲出道,一步一個腳印,從花瓶到影后,不是科班出身卻抱得數座大獎,她努力拓寬自己的寬度,既從容又灑脫,

用20次機會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她是膠片中的千面女郎,風情萬種。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不論是在熒幕上還是自己真實的人生裡,她都做到了美人千面,怡然獨立於世的最美姿態。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張曼玉|從被諷“花瓶”到成為亞洲首位戛納影后

真正的美人,只負責活出她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