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共读笔记38|怎么帮宝宝理解集合?试这5类活动!第一章回顾(下)

活动简介

2018年,我们决定在群内开展共读好书活动,挑选与STEAM启蒙相关的书籍,一起深挖细耕,提升育儿能力,开拓启蒙思路。

当前,我们选的是《幼儿数学核心概念》,计划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读完,会定期整理群内讨论的主要内容在公众号上,方便大家回顾。

共读笔记38|怎么帮宝宝理解集合?试这5类活动!第一章回顾(下)
共读笔记38|怎么帮宝宝理解集合?试这5类活动!第一章回顾(下)

第一章 集合 (下)

领读人:陶陶妈

上篇念叨了分类活动其实涉及集合概念,强调了集合概念的基础性作用。创建一个集合需要宝宝能区分不同事物的特征,能完成一一对应;将一个集合内的物体分分合合需要宝宝认识到同一事物的多种特征,理解了这种分分合合才能进入数字加减阶段;将集合进行比较和排序需要宝宝用数学语言去描述事物间的关系,这些经验有助于宝宝后期发展抽象数学思维。

了解了这些原理,我们家长要做的,并不是挖空心思设计出一堆分类活动拉着宝宝玩,应该是戴上了一幅“数学透镜”,更善于捕捉生活里随时可得的机会,向宝宝渗透分类意识,由易到难去理解、应用集合

一旦戴上了“数学透镜”,我们会发现宝宝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分类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通过多种方式来发现事物的特征,小点的宝宝主要通过感官(看到、听到、闻到、尝到…),大点的宝宝会通过物品定义(动物和植物、水果和蔬菜…)。他们会掌握大量描述事物特征的词汇,强烈地表达他们对事物的感受,乐在其中。

我们需要鼓励宝宝自已去找到事物间的共性,构建集合,并表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宝宝,要耐心听宝宝说他们的分类标准,他们的解释可能是常规逻辑,也可能是与成人逻辑不同的“创造性”解释,但都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规则,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让孩子自行观察事物、发现规则、解释集合的过程,就是发展他们逻辑思维的过程。

共读笔记38|怎么帮宝宝理解集合?试这5类活动!第一章回顾(下)

我把书中的教学提示、群友们的讨论以及自己的实践体会梳理了下,简单列一列“数学透镜”下生活中有助于理解集合的活动。

情景1: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观察属性。

霏潼妈妈在领读时总结过50多组对比概念,这些属性概念大部分均可以让孩子直观感受,在相应的场景下,家长通过语言引入,让孩子将感觉与相应的属性概念对上号。

冷热、凹凸、满空、动静、胖瘦、香臭、凉暖、好坏、轻重、来去、有无、老少、升降、买卖、新旧、首尾、忙闲、尖钝、难易、美丑、饿饱、斜正、弯直、真假、方圆、大小、横竖、高低、软硬、干湿、进出、早晚、远近、上下、里外、多少、快慢、宽窄、哭笑、先后、深浅、粗细、厚薄、黑白、左右、明暗、长短、快慢、天地、开关、现在将来、喜欢讨厌、熟悉陌生。

《3-8岁儿童数学经验》一书中提到宝宝学习按照多种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包括:颜色、形状、大小、材料、图案、质地、功能、联系、类别名称、共同特征、数量。

联系:一些物品应配套使用(蜡烛和火柴、牛奶和杯子、鞋子与脚)或来自同一地方(从商店买来的或在动物园看到的)或属于某一特殊人群(水龙带、消防车、消防帽属于消防员)。

类别名称:一些名称包含多种事物(人、动物、食物、车辆、武器、服装、家等)。

共同特征:例如所有物品都有把(手、窗户、门、腿或轮子等。)

数量:所有物品都为特定数量(如2 个、3 个、4 个或5 个等)。

我们家长熟悉这些属性,就更容易发散开来,将周围世界数学化。在用语言引导时,我觉得可以用具体事物作参照物,建立一个坐标,坐标中间是宝宝熟悉的事物,帮助宝宝理解新概念。比如大小概念的应用,问问宝宝在描述某个物体的大小,可以问问他有多大、有多小,像苹果那么大?像芝麻那么小?这样在对照对比中强化对大小概念的认识,又丰富语言表达。

本书译者宇岚强调过,《幼儿数学核心概念》是适合3岁以上孩子探索的,3岁以下的情况差别非常大,基本可以概括为另外一个体系。3岁以前,宝宝处于对属性本身探索的阶段,先是感受,然后通过感受对不同属性建立起基于直觉的归纳,还不到能够对其进行逻辑分类的水平。在这个阶段,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接触感知不同属性是最重要的

情景2:整理生活中的各类物品。

在熟悉事物属性、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宝宝自己收拾绘本、玩具、衣物、扑克牌等。这些生活物品涉及的分类标准特别多。

以绘本为例,最初可以是分两类(中英文),然后再是同类里面再细分(中文里按角色主题分,汪汪队的一类、恐龙的一类…),细分后比较和排序(汪汪队的有几本,恐龙的有几本,哪种更多)。

情景3:与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主题关联的活动。

《3-8岁儿童数学经验》一书中提到与各学科的整合活动非常有价值,在家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宝宝接触。

音乐/身体运动:区分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识别身体各部位行动的类型

美术:选择和组织拼贴画材料;画出几组相关物品;用同色系的颜料画画

科学:将散步时收集的物品进行分类;区分出漂浮和下沉的物体;磁铁能吸住哪些物品。

社会:收集用于角色游戏(如消防员飞行员、理发师、医生、足球运动员等的物品)

情景4:绘本活动。

霏潼妈妈分享过一组抽象的属性,我觉得适合大点的宝宝,非常适合通过阅读绘本帮助宝宝理解。比如区分事实与观点、真实与虚构、角色的善恶或个性、时间上的概念(过去—现在—未来、四季度、早中晚)等。

比如,通过绘本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可以参考《猜猜我有我爱你》一书涉及的比较活动。我的爱比你的爱相比谁更多这个话题,是个这个抽象的比较,但书中用距离来象征,而且是用孩子可以感知的距离,从张开的手臂到地面到月球的距离,孩子的视野由近及远被打开。

情景5:超市购物。

可以通过SHOPIING LIST桌游熟悉一一对应、匹配。也可以直接列购物清单,一起去逛超市。

共读笔记38|怎么帮宝宝理解集合?试这5类活动!第一章回顾(下)

相关英文绘本资源推荐:

1.《5个伙伴》Five creatures,作者Emily Jenkins

2.《鞋子,鞋子,鞋子》Shoes, shoes, shoes,作者Ann Morris

3.《谁大谁小》《形状,形状,形状》Is it larger? Is it smaller?; Shapes, shapes, shapes 作者Tana Hoban

4.《三只熊》、《三只小猪》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The three little pigs

5.《青蛙与蟾蜍》Frog and Toad are friends作者Arnold Lobel

6.《丢失的纽扣》A lost button

7.《你是我的妈妈吗》Are you my mother. 作者P.D.Eastman

8.《小鸟乔科找妈妈》A mother for choco.作者Keiko Kaza

9.《你的妈妈是羊驼吗》Is your mama a llama作者Deborah Guarino

10.《金发女孩与三只熊》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更多共读笔记请见群内共享云盘)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