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作者 Amal

漫威制作的科幻片《复仇者联盟3》5月11日中国内地公映,上映首日收入票房4.51亿元(包含6000万零点场票房),在中国内地影史开画首日票房纪录中排名第三位,同时也是当仁不让的漫威电影宇宙在内地市场的最高开画纪录。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国内上映3天,《复联3》的票房就超过了12.5亿元,开启了疯狂的吸金模式,简直势不可挡。《复联3》是今年国内上映的引进片中票房最火爆的一部 (漫威今年有三部电影上映,分别是2月份的《黑豹》、4月份的《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和7月份的《蚁人2:黄蜂女现身》),已经刷爆了多项票房纪录,而票房还在持续飙升。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在漫威电影宇宙已公映的18部作品中,全球票房最高的是第一部《复仇者联盟》,达到15.2亿美元,这个榜首位置今年将铁定被《复联3》取代,保守估计这部商业大片的最终票房会超过20亿美元,成为年度全球票房冠军基本已成定局。它还将挑战《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和《星球大战7》三部全球最卖座影片的历史地位。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从2008年第一部《钢铁侠》到如今的《复联3》,漫威一路疯狂吸金,每一部影片的大卖,均能为出品方迪士尼带来巨大的收益。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迪士尼以42.4亿美元收购了漫威娱乐。收购之前,迪士尼对漫威的评估是:漫威旗下拥有的5000个角色是最优良的资产,“这是一座沉睡的金山”。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漫威的逆袭(为什么是逆袭?请继续往下看)自然离不开迪士尼的扶持,2009年被华特迪士尼收购后,漫威电影年均产量达3.1部,漫威的起家源于创造IP,成功源于运作IP,也通过不断开发IP来保证可持续性发展。漫威19部超级英雄电影狂揽160亿美元,全球收益已经近20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收益不仅仅来自票房成绩,还有数十亿美元的收益来自原玩具、商品和香水。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漫威电影历史票房

如此看来迪士尼的财报很大程度上要仰仗漫威,迪士尼收购漫威无疑是一笔巨赚的投资,漫威盛产英雄,而其本身又是迪士尼的英雄。但谁能想到,这个让全球粉丝近乎疯狂的迪士尼英雄,曾经一度面临破产的危机。

宇宙最强漫画公司的诞生

漫威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9年,正值二战时期,美国经济萧条,时代漫画推出了第一本漫画书“Marvel Comics”并打造了手撕法西斯的美国队长,这本漫画累计销量达到了80万份。

1951年,时代漫画更名为亚特拉斯漫画(Atlas Comics),而当时美国社会流行着“漫画有罪”的思潮,漫威陷入人生第一次的低谷。

1954年,成长中的漫威又不幸遭遇了行业风暴。当时美国青少年犯罪愈演愈烈,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沃瑟姆发表了一篇名为《无辜者的教唆犯》的书,炮轰各式犯罪、恐怖和超级英雄漫画。随后,政府成立了漫画审查机构,亚特拉斯漫画也由此销量锐减,并丧失发行渠道。所剩的八种漫画也不得已交于竞争对手、与漫威齐名的漫画公司DC(DetectiveComics)代为发行。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1954年美国的孩子上缴漫画去焚毁

直到1961年,对手DC漫画的推出的《正义联盟》广受好评,本准备退出漫画界的“漫威之父”斯坦·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和漫画家杰克·科比尝试了超级英雄组合《神奇四侠》。而这一试,改变了漫威的一生。这些有着常人烦恼的平民英雄,很快风靡了怀揣梦想的美国社会。也是同年,公司正式更名为Marvel Comics,在中国一度被称为“惊奇漫画”。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斯坦·李

众所周知的“漫威之父”的斯坦·李,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超强的创造力及惊人的工作量。在漫威工作的将近40年的时间里,他创造了漫威80%以上超英角色,客串过27部漫威电影,同时在27部影片中担任编剧。同样也是《蜘蛛侠》的主创。然而每个成功者都离不开贵人的提携,带他走上漫画这条道路的第一个贵人就是他的表姐夫——马丁·古德曼(Martin Goodman)

1940年,18岁的曼哈顿小伙斯坦·李来到表姐夫马丁·古德曼的时代漫画(Timely Comics)工作。老板兼姐夫马丁·古德曼是个俄罗斯移民家庭出身的穷小子,也是一个牛人,出版了一批诸如《男人区》《性健康》等优秀读物,实现了财务自由的美国梦。甚至连大名鼎鼎的《花花公子》杂志的前身:《男性派对》(Stag Party),也是被古德曼诉讼品牌抄袭,才改名为《花花公子》的。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1940年马丁古德曼和手里的《美国队长》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受经济危机和二战影响,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寄希望于超级英雄来逃避现实,超人、蝙蝠侠等行侠仗义的超级英雄应运而生,大受老百姓欢迎。马丁古德曼敏锐的迅速跟上形势,成立了Timely Comics(时代漫画),打造了一个身批星条旗、手撕法西斯鬼子的超级英雄:美国队长。(看来我们的“手撕鬼子”系列神剧并非信手拈来。)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美国队长》漫画稿

在该系列漫画中,一位名叫Steve Rogers的瘦弱美国青年,参军后被注射了神奇血清,变得强壮而无所不能。美国队长的故事极大地鼓舞了在太平洋和欧洲战场上瑟瑟发抖的美国大兵们。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1940年代最早的美国队长

美国漫画的黄金时代,伴随着二战结束和上文中提到的儿童心理学家沃瑟姆的发难而落幕。马丁古德曼的时代漫画也在这轮行业出清中未能幸免,几乎濒临破产。姐夫马丁索性将这个半死不活的漫画公司交给了小舅子斯坦·李去折腾,就这样,斯坦·李被动抄到了漫画行业的历史大底。

但斯坦·李浑然不觉漫画事业会有什么出息,已经在考虑放弃了。只有他的妻子琼安劝他在放弃之前,打造一部自己会为之骄傲的漫画。于是1961年,斯坦李把姐夫的《Timely Comics》正式改名为《Marvel Comics》,并构思了一个全新的英雄组合神奇四侠(Fantastic Four)。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1950年斯坦·李和妻子琼安

这些居住在曼哈顿的超级英雄,虽然惩恶扬善无所不能,但平日里也经常上演接地气的嬉笑吐槽,在斯坦李的笔下,石头人敏感易怒、霹雳火轻佻自负……超级英雄终于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话故事,而是一群有血有肉拥有超能力的普通人。

这种设定迅速激起了年轻人的共鸣,《神奇四侠》大受欢迎,拯救了处于垂死边缘的漫威。斯坦李意识到有着与人类相同性格缺点的神奇英雄因更加贴近人性而更受喜爱,开始用流水线大规模地生产超级英雄。之后,漫威陆续推出了《钢铁侠》、《绿巨人》、《雷神托尔》、《X战警》、《奇异博士》、《超胆侠》等漫画角色,加上收回了DC的发行权,1972年,漫威坐到了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这种配方,也是漫威模式的核心秘密。

资本高手差点玩死漫威

漫威的成功吸引来一个叫罗纳德·佩雷尔曼(Ronald Perelman)的人。

佩雷尔曼的形象经常被描绘成一个叼着雪茄满脸堆笑的富商。1985年,他善于炒作,通过自己的控股公司麦克安德鲁斯与福布斯控股(MacAndrews & Forbes Holdings)帮化妆品公司露华浓完成了一项巨额并购。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佩雷尔曼

1989年初,佩雷尔曼花费8,250万美元收购了原属新世界图片公司的漫威娱乐。

两年间,他带领漫威上市,然后就开始“下一盘大棋”,开启“买买买”模式:佩雷尔曼买进玩具公司ToyBiz的股票,同时对卡片公司Panini Stickers和漫画直销渠道Heroes World展开并购。这些动作总共花费了7亿美元。

90年代初《蜘蛛侠》和《X战警》的成功可以部分归功于漫威狡猾的营销方式:每本漫画书的塑料封套里都附送一张卡片,如果收藏者想集齐全部五种不同设计的卡片,就必须多次购买同一作品。(好像小时候吃方便面集水浒卡。。)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漫画收藏者在处理他们的“藏品”

从1993年到1996年,受互联网和电视等崛起的影响,漫画和卡片收藏价格开始暴跌,市场全盘崩溃。

漫威当时的CEO Scott Sassa说:

“当市场突变时,一切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最后全都出问题了!”

还有一些行业资深人士认为,佩雷尔曼的策略已经危及到整个行业:

“(佩雷尔曼)的计划是,用更高的价格和更多的漫画发行量,让硬核粉丝持续买单;他只要能找到足够的数字证明自己的假设,就能把漫威带到公开市场,自己卖掉40%股票套现——这远比他当初收购付的钱多多了!

这里唯一的问题是,1993年开始,越来越多粉丝因为成本太高而退出收藏市场,而且他们觉得漫画质量在下降;而大多数零售商也都觉得自己被忽悠了。”

1993-96年间,漫画销量下降了70%,数百家漫画零售商破产,无论佩雷尔曼是否就是“罪魁祸首”,这次崩盘对行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1995年,漫威身负巨债、遭受重创。

佩雷尔曼决定进入新的领域——成立漫威影业。让漫威最有名的角色走上大银幕,也许能带来一线生机。

为此,他计划买下ToyBiz剩余的股份,将它与漫威合并,创建一个更强大的组合体。

这个想法遭到漫威股东强烈抵制,他们认为这样漫威股票损失太大。

于是,佩雷尔曼想了个“阴招儿”——申请破产,这样他无须征得股东同意就能自己做主重组漫威。

这下,漫威内部的矛盾彻底激化了!反对佩雷尔曼的股东卡尔伊坎甚至不惜把事情闹到法院公开撕X。

1998年12月,这场“内斗”产生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结果:经过法庭审判,ToyBiz和漫威娱乐终于成功合并了,但佩雷尔曼和他的克星伊坎同时被踢出局。 干掉他俩的人,是自1993年以来一直在漫威董事会里的两位ToyBiz高管——伊萨克·珀尔马特和阿维·阿拉德。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伊萨克·珀尔马特(左),阿维·阿拉德(右)

拯救英雄漫威

这之后的几年里,漫威急于扭转颓势,漫无目的地把许多漫画角色的电影拍摄版权卖给了好莱坞多家电影公司。当时的索尼、环球影业等都低价拿到了相关版权,从1998年到2007年,共有16部原属漫威的电影作品,被不同的公司搬上大银幕。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在随后的发展中漫威意识到,要构筑自己的媒体帝国,必须持有IP,将之前授权的漫画角色,至少是那些比较核心的角色尽可能全部收回,才能享受最终的大部分收益。

于是从2004 年开始,漫威正式部署和规划自己投资拍电影。通过抵押旗下 10 个著名漫画人物形象,漫威从美林银行融资 5.25 亿美元可循环信用额度,以供未来8年拍摄10部影片。直至2008年,漫威以旗下四位漫画角色为抵押,孤注一掷的拍下了《钢铁侠》,以此开启了漫威宇宙。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钢铁侠》

2008年,首部漫威宇宙电影《钢铁侠》与观众见面,钢铁侠独具的科技感与幽默元素,使市场眼前一亮,最终影片在全球狂收了近6亿美元票房。一个全新宇宙时代的大幕,就此徐徐拉开。紧接着后一年,漫威被迪士尼以42.4亿美元收购,迪士尼负责发行业务,而漫威影业保持相对独立。

有了迪士尼遍布全球的宣传及发行资源助力,加上之前漫画创作出的上千种角色的积淀,漫威帝国正式崛起。电影主创人员们以漫画为基础,设定出更具个人风格的英雄,单线延伸出各自的剧情,又以彩蛋铺陈时间线。一环套一环的布局,使漫威从此开启了源源不断的吸金大门。

从濒临破产到称霸全球,漫威凭什么?

10年间漫威电影的投产比

20年前还在四处举债,20年后,漫威已经称霸全球,收获了无数”漫迷“,感受到了财富带来的巨大变化。漫威和它旗下的那些或机缘巧合或天赋异禀的超级英雄一样,逆袭之路很漫长。《千面英雄》中曾说:各类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主角尽管背景、个性、历程都各不相同,但实质上都是同样的一个人。精心设计的套路,也是来自于千千万万人的生活经历。漫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人们需要童话,需要给世界描绘梦想的人,并且在漫威的逻辑中,每个人都可以是超级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