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基礎知識第3講補充內容 五行生剋制化與五行勝復

今天我們補充一些五行生剋制化與五行勝復的內容,今天文章內容中有

加粗的部分需要記憶,如果感覺看不懂了,那可能是前面文章沒有看或記得不夠牢靠,可以回看前文查缺補漏,查看方法:點擊易學小白的頭像,找到小白髮表的文章列表,依次查看即可~

01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主要指五行在正常情況下相生相剋產生的調節作用。五行之間相互助長又相互制約,所以才能維持五行之間協調和穩定的關係。

制化規律是“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這句話源於《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亢則害,承乃制”是指五行之間任何一行過於亢盛就產生傷害作用,這時就會有另一行去制約它使它不至於過亢,從而使五行間的生克關係恢復協調。所以《皇帝內經》中強調五行系統中存在制約和剋制的重要性。

從五行生剋作用可以看出,任何兩行之間的關係都是相互的,表現出調節路線與反饋機制的形式,正是這種制化調節保證了五行系統結構在正常情況下的生化運動,並保持著整體的協調與平衡。對於自然界來說,就是維持其生態平衡;對於人體來說,就是維持生理平衡,從而保證著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我們以五行中的木行舉例理解:

基礎知識第3講補充內容 五行生剋制化與五行勝復

五行生剋制化關係圖

從上圖看:木(+)生火,火被生為(++);火(++)生土,則土被生為(+++),但木(+)克土,土被克則還剩(++);土(++)生金,金被生為(+++),但火(++)克金,則金被克還剩(+);金(+)生水,水被生則為(++),但土(++)克水,則水實為(0);同時金(+)克木,則木原(+)之亢盛因被克而復得平也為(0)。至此,五行中的每一行都發生了變化,但變化的結果在五行系統中是平衡穩定的(0)。

02五行勝復

五行勝復又稱“子復母仇”,主要指五行在反常情況下,即出現較大不平衡的狀況,通過相剋產生較大循環的調節使過於亢盛或衰弱的五行恢復相對平衡。

五行勝復的規律是“有勝則復”,“子復母仇”,先有勝氣,後有復氣。那為什麼叫“子復母仇”呢?

我們仍以五行中的木行舉例理解:

基礎知識第3講補充內容 五行生剋制化與五行勝復

五行勝復關係圖

木行過亢,出現勝氣,木亢克土的力量就會過於強大,使土衰弱,土衰弱了則土克水的力量也過於衰弱,導致水盛,水盛又使克火的力量過於強大使火衰,火衰則克金的力量減弱則致使金旺,金旺則克木的力量增強,從而使木行的過亢得以平復,從而使五行恢復平衡協調的狀態。

在整個過程中,木行過亢,出現勝氣,克土的力量過強,最終引起的是金行對其的制約,而金是土之子,相當於金為其母土報了仇,因此五行勝復的規律就被形象的概括為“子復母仇”。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文中如有不足之處歡迎指正,多多交流共同進步!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關注“易學小白筆記”,每天學習三分鐘,傳承國學傳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