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吗?

ynfn59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肯定是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1、从定义上来讲: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和基层和基本医疗服务,不能或者不宜于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或机构。是行政机关的辅助,承担的是公益服务职能。

2、从权力上来讲,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所从事业务活动的标准、范围、宗旨,都是由国家确定的,都是无偿公共服务,没有收费权力。

3、从基本分类来讲,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基本都参公,公务员单位的经费、工资福利,都是由同级财政负责,自身没有产生效益的责任和权力。

4、从改革方向来看,去除行政职能、收费职能之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以行政辅助、公益服务为主。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角度来讲,行政事业性质的收费职能呈弱化、社会化趋势,承担收费职能的公益事业单位越来越少,收费项目越来越少,收费标准越来越低,这是国家简政放权、服务群众的宗旨。


职言管语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政府或社会力量为发展公益事业而设立的公益事业单位。直接或间接地为经济开展服务,为社会活动,居民生命服务的部门。这便是对全额财政的事业单位的“描述”。常见的有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血站,红十字协会,公共文化比如文化馆,图书馆,义务教学的小学初中,体育系统,还有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的单位和组织,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比如八十年代,一个县级文化馆,财政一年的全额拨款为1.7万元,包括整个单位八九人的人头费(工资),办公费水电费,还要匀出钱来举办群众文化,举办各种展览,举办文艺骨干培训,举办文艺汇演,并承担去饭店的食宿费。图书馆的全额拨款也不多,还得购买图书,订很多刊物和报纸,开展图书借阅,报刊浏览室。环卫部门的免费公厕,洒水车,公益性环卫工人的劳动保酬,都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高校。


阿鼎AD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当然有文件依据。



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分为二类。

一.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卫生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事业单位,非盈利性,财政全额拨款,几与公务员无差别,稳定性好。

二.承担高等教育、非盈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事业单位,工资和福利来源自身营收和财政补助二部分构成,分化明显,薪资差异较大,可能月薪2——3千至2——3万不等。

文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z山海


一般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公益一类,而公益一类未必是全额,差额补助还是蛮多的,比如浙江宁波海事法院审判保障服务中心,还有个复员退伍军人疗养院等等都是一类差额,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有些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有些是编制的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