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高科技被“圍剿”,深圳房地產危險了!

美國商務部日前宣佈,今後7年內,將禁止該國企業向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出售任何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這一事件不僅對包括中興在內的高科技企業產生影響,而且在輿論場上引發深入討論,其中的一個關注焦點是,出口禁運觸碰到了中國通信產業核心技術缺乏的痛點。

幾乎與此同時,據美國《商業內幕》報導,隨著外界持續發出警告,澳大利亞政府機構決定,逐步淘汰中國大陸的華為、中興兩品牌的手機。澳大利亞國防部發言人證實,他們將不再使用任何華為和中興產品,而以前採購的,雖然暫時還在使用,但過一段時間將被取消,用其他生產商的產品取代它們。中國高科技企產業正在面臨改革開放40年來從未有過的一次技術“圍剿”,而這次“圍剿”可能徹底改變目前整個樓市格局。

缺乏足夠產業鏈基礎的深圳,很可能成為這場“圍剿”的犧牲品,而失去大量的科技企業。明確定位為全球科創中心的北京和上海,卻有機會開放更多的全球人才移民機會,成為徹底的國際城市。

在中興通訊被美國傳出封殺的消息傳出後,《人民日報》第一時間發表評論“這些東西花錢買不來!”,提出加快推進互聯網和信息產業政策完善和科技體制改革,併產生更強的改革緊迫感、凝聚起更大的改革力量,那就有可能把挑戰變成機遇。

要繼續擴大開放,努力用好國際國內兩種科技資源,在與世界的互利共贏中實現自主創新。中興在芯片、零部件、操作系統等方面深度依賴美國。目前中興電信設備中的零件有6成來自外部供貨,而這6成中又有至少一半來自美國市場。這一巴掌把一直高調“神吹”深圳科技創新能力的很多大咖、高知、經濟學家打得找不著北。

擁有華為、中興、騰訊、華大基因,卻大部分的零部件需要外採。缺乏科研院校和人才,成為深圳最大的軟肋。雖然,深圳的大學數量非常多,而且很多是985、211的分校,但這些學校主要以培養研究生為主,而且側重於某一領域或者學科,對深圳的人才培養和職後再教育,幫助並不大。

另一個缺陷,則是過於強大的深圳科創企業,擠佔了中小企業生存和壯大的空間及發展資源。一個最好的例證是,《2017年胡潤大中華獨角獸指數》顯示,深圳所擁有的獨角獸企業只有北京的不到1/5,上海的1/3略多,數量甚至不及杭州。而在估值上,更僅僅只是北京獨角獸企業的一個零頭。

而“2017年德勤高科技高成長中國50強榜單”中,來自深圳的企業只有4家,而同期廣州有13家企業入圍。電子元件、半導體、通信設備等領域的製造商的搬遷,增加了深圳企業的創新成本和創新難度。尤其是深圳對全球人才的吸引能力差強人意,導致他們在創新能力後繼乏力。

在由諾貝爾獎得主、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千人計劃”外專項目入選專家組成的外國專家評選委員會投票評出的“2017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中,深圳落後於上海和北京,甚至還落後於合肥和青島,僅僅名列第五。

相比於深圳,中部和西部的部分城市,憑藉更低的土地、人力成本,以及更豐富的科教研資源,在很多方面已經有逐步代替深圳的趨勢。 比如,比如即將成為全球芯片最大生產廠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一期),就地處長江中游的武漢光谷,而不是珠江三角洲。

同樣,西安、合肥也早已經成為重要的芯片生產基地。另外,諸如電子元件、通信設備這些中國製造2025所提到的高端製造領域,也已經向中部地區轉移。在硬件製造遠離深圳的同時,全球頂級的高端研發人才不足,也在拖深圳高新技術發展的後腿。

和還在與杭州、成都、武漢等二線城市搶人才的深圳相比,北京、上海的格局更高,眼界更遠。早早動手解決中國製造的關鍵痛點,全球頂級的研發、技術人才。上海和北京目前是中國內地引進全球人才最多,也是最積極的。上海在全國率先試點了降低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申辦條件、放寬外籍人才就業年齡、簡化入境和居留手續等累計25條集聚海外人才的政策組合拳,確立市場、單位、行業的人才評價決定權。

近兩年,累計辦理出入境證件64萬證次,受益外籍人才超過11萬人次;726名外籍高層次人才通過市場化認定申辦了永久居留,6000人通過新政辦理了5年期居留許可,505名外籍高校畢業生辦理了加註“創業”“實習”簽證和就業證件。在滬工作外國人才達到21.5萬人,佔全國的23.7%,位居全國首位。

另外,上海2035年城市規劃,已經確立發展若干擁有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的國際社區。在中國已經完成組建移民局的當下,上海最有可能成為像唐朝長安那樣的外國人比例很高的國際大城市。

同樣,北京在引進外籍人才方面也是不斷出臺政策,包括允許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買房買車,放開六大重點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通過一系列的手段,把迫切需要的全球高端人才留在了北京。在製造方面,不如武漢、西安、成都、重慶那樣能通過成本取勝;在研發放面,又不能像上海、北京那樣吸引到全球頂尖的優秀人才,深圳危險,也許用不了多久,就會退出房價一線城市的行列!

尾聲

實際上,樓市受影響的,並不僅僅是現有格局。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可能會因此“鬆綁”;同樣,QDII的推出,也讓更多資金有流入海外樓市的可能性。

雖然,有人認為,過高的房價拖累中國大陸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但要是沒有房地產,我們的經濟也有可能像中國臺灣一樣一地雞毛。房地產就像身體內的糖份,過量肯定對身體不好;但完全沒有,也是不行。把控在合適比重內,才是中國經濟之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