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当遇到幼儿园老师在教孩子过程中,只追求作品的好坏,不看孩子的表现,怎么办?

宣言123


孩子在幼儿园,遇到幼儿园老师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只追求作品的好坏,不看孩子的表现该怎么办?很多时候,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学习过程中,确实用心努力了,但是大人的世界里很多时候还是会以成人的价值观来评比一下哪些好哪些稍微差一点。有些孩子是极度在意老师对自己的看法的,如果没有收到表扬甚至受到了冷漠对待,这些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会极度受挫。

遇到这类情况的家长,可以私下的找老师沟通沟通,每个孩子都是需要适当的鼓励的。也许有些作品在老师眼里觉得很一般,但孩子的完成过程却很用心思,也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成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不同的。

当孩子回到家里,父母可以询问一些孩子在学校遇到的事情。有些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会压抑自己,不愿意与人倾诉,父母在这里就要承担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的身份。打开孩子的心扉,努力为孩子分担苦恼,引导孩子对事件形成正确的认识。

比如,幼儿园老师只关心作品好坏,不看孩子表现,家长沟通无果的话。可以要求看看孩子的作品,或者倾听孩子创作的想法。鼓励孩子,告诉孩子,凡事没有唯一标准,也没有绝对的好坏,比如你觉得西瓜好吃,可是你的朋友就不爱吃。老师没有表扬你的作品,不代表你就完成的不好,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努力了,你就是最棒的,你下一次还能做到更好,是爸爸妈妈的骄傲。所以,父母在家里也要承担这样陪伴鼓励的角色,孩子得到了认可,也不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自信心造成不好的影响。


壹父母


幼儿园的手工活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能让孩子在做手工的过程中锻炼小肌肉,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但是每个孩子发展的程度不一样,有些动手能力强,剪、折、贴的技能掌握好,做出来的作品自然非常好,很受老师赞扬。

有些孩子动手能力差,剪、折、贴等技能掌握得不熟练,经常做得歪歪扭扭、很粗糙。

但是,我们要清楚孩子手工作业的目的,那就是不是为了作品的好看,而是通过做手工激发孩子的动手创作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所以,对于孩子的手工,我们只要关注过程就好。



一个孩子他虽然最终完成的作品不怎么样,但他能努力认真地做,坚持做完,就应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所以我认为,当老师不顾孩子的心情,只关注作品的好坏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跟老师沟通。

比如委婉地跟老师说:“幼儿园手工活动真得挺好,孩子以前做都不想做,现在也能动手做了,还可以有作品出现,进步真大。希望老师以后多多指导和鼓励,他一定进步更大。”

这种委婉的话,即是在肯定老师对孩子的指导和付出,也让老师关注到了孩子的进步。

她能在交流中,对比孩子以前和现在的表现,从而会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的进步。

妈妈关注的点,也会影响老师。比如妈妈关注孩子的情绪,老师也会跟着关注,妈妈关注孩子的吃饭情况,老师就会跟着观察孩子吃饭情况。

但如果妈妈关注手工能力的提升,我相信老师也会跟着去关注孩子的能力,因为毕竟老师要跟你交流,她也需要交流的内容啊。

二、家长多鼓励。

我们不能去指责老师对孩子的不关注,在孩子面前指责老师,无疑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我们自己可以鼓励和夸赞孩子。

比如,哇,你今天完成手工作品了,真棒。要是这里能再剪好一些就更棒了。

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重视,同时通过提小小要求,让他以后在手工作品中能进步。

孩子往往都会感觉很高兴,在手工活动时,也会进一步去思考。

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现象,图画画完要带回家,手工做完要带回家,他带回家的目的就是想引起关注,受到表扬。

所以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

三、努力提高孩子的手工技能。

孩子作品不好看,很大程度是因为孩子没有掌握剪贴折的技能。

只要他会熟练剪,会小心撕,会折会贴,那他的作品一定会很棒。

因为幼儿园的手工作业本来就不难,是符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发展能力的。

所以,如果孩子手工作品不好看,就需要家长多锻炼孩子剪贴撕折等能力。

孩子的手工能力提高了,自信了,相信他一定会有很棒的手工作品。



每一个孩子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不是你所有的作品都需要成人去认可,适当的时候,让他知道自己这一方面还不行,还需要努力,也是必要的。

所以,与其去责备老师 ,不如从自己入手,跟孩子动起来,提高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平常心看待老师的态度,我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棒。


幼儿园陶陶




幼儿园艺术领域的课程中会有美术,手工,彩泥等,意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婴小班的孩子,都是刚入园,肯定不会,这就需要老师的耐心,手把手,反复教,我们班刚开始学画画时,有的发愣就是不敢下笔,都是我们手把手让孩子尝试,鼓励孩子,从勇敢画下第一笔开始。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就看老师的能力,如何把她变成一副好的山青水墨。



如果孩子做不好,笑话孩子,批评孩子,只会伤害自尊心,让他自此失去信心,以后更不愿意尝试,对成长不利,要引导孩子,发生兴趣,一点点进步及时发现,及时表扬。



建议和老师沟通,委婉一点说出家长的意见。记住优秀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一壶秋色


幼儿园老师只追求作品好坏,不看孩子的表现,明显地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于教师教育评价的要求。《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孩子作品,是孩子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最终结果或所呈现的一个形式。举个例子,教师教孩子剪纸,比如,剪个蝴蝶的形状。如果教师只追求蝴蝶剪的形状对不对,颜色漂不漂亮,不看孩子的表现,那么,就可能出现这些问题:

1、孩子在剪纸的过程中,是不是按照蝴蝶勾勒好的线条进行剪纸的?

2、孩子在剪纸的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对折的方法进行剪纸?即省时又省力。

3、孩子在剪纸的过程中,哪个部位不能剪好,是方法不对还是姿势不对?

4、孩子在剪纸的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卫生教育,能否把碎纸收拾好?

5、孩子在剪纸的过程中,同伴之间交流了哪些内容?

仅举五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教师在教孩子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或解决的,蝴蝶剪的好的孩子,是什么原因?不能剪好的孩子又是什么原因?他们之间差到哪里?评价过程是教师与孩子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及时的评价,可调整幼儿学习的状态、程度和效率。如果,这次剪蝴蝶对于某个孩子来说,作品并不是十分的完美,但却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那么,就应该在这次活动中给与孩子一个恰当的、公正的评价,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没有师生交流、没有师生互动的评价,是教师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缺欠,不能有效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地与教师沟通,教师需要调整教育过程中的评价环节。


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敬请关注【月亮姐辰辰】,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月亮姐姐Nancy


你的意思是自家孩子在老师教学过程中,虽然做的作品不太好,但是孩子认真了、努力了,而老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鼓励。我认为这种情况需要找老师沟通一下。



幼儿园的孩子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专注力、学习能力、集体意识等,而作品的好坏仅仅只是能力体现的一个方面,绝对不是全部,而老师以结果论英雄是不妥的,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进去意识。



所以,作为家长可以和老师谈一谈,比如说:我家宝宝说了,自己上课的时候非常努力,但是因为一个颜色没涂对,老师没有奖励小红花,孩子感到非常沮丧,老师你能不能设个最佳表现小红花啊,这样我家宝宝肯定会更加努力的表现自己的。我认为老师应该会采纳的。



同时,要告诉孩子,老师面对很多的小朋友,有的比你还小,老师不可能每次都注意到你的表现,只要你一直好好表现,作业再好一点,老师肯定会表扬你的。通过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觉性,不让孩子有再努力也没效果的错误思想。

家长切不可为了孩子的虚荣心帮忙做作业,要学会利用孩子的虚荣心促进学习。


育儿大天地


老师关注作品,我们可以关注表现啊#

要去改变一个幼儿教师,谈何容易。孩子的幼儿园老师不止一个,相信会有不同。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孩子表现,帮助树立信心哦。

只关注作品好坏,本身有利有弊:

  • 这样做可以正面引导小孩多完善作品,有目标感,结果导向,并且对作品有自己的判断,算是好处。
  • 另外,过于关注作品好坏,会打击部分孩子积极性,不利于孩子的心态健全发展,严重的可能变得自卑。


知道这件事并非完全不好,家长就能理性采取对策,不用太过敏感,多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就好了。

比如,有次我家侄子在幼儿园打架,老师批评了他,回到家里他把原委给妈妈说了,他是替一个女生抱不平,才和另外的男孩动手。

老师批评他不该打架,妈妈也告诫他以后不能打架解决问题,并肯定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孩子就没觉得委屈和不甘。

我同时给孩子说,你很有正义感,懂得帮助受欺负的同学,这一点我特别喜欢,你要一直这样。另外,下次遇到同学打人,你要制止他,并告诉他打人不对,但不要先动拳头。

实在不行,你要告诉老师,让老师处理。

后来他们成了关系最好的小伙伴,也算不打不相识吧!

总之,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独立接触人群,家长的正确引导,能帮助他更好的独立,有些小小的挫折,也能轻易迈过。在小小孩面前,家长千万别大惊小怪,太过敏感,那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素秋慈


幼儿园是孩子走出家庭这个环境步入另外一个集体环境的第一站。



这个时候的孩子心智、身体、思想意识各方面差不多就是一张白纸,就看家长和老师们如何地去帮助孩子或者让孩子自己在这张白纸上画一个精彩的未来!

现在的幼儿园差不多都有手工课,为的是培养孩子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但是每个孩子的性格、发展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这个孩子发育迟缓,反应比较迟钝,动手能力差,那个孩子反应快,活泼好动,想象能力差。这之前,家长和学校的老师要把自己孩子的优缺点毫无保留的告诉老师,只有老师在了解清楚每个学生的性格等状况后才能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当然一个幼儿园班的学生不宜过多,多了老师兼顾不到,容易出问题,因为幼儿园不同于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心智发展几乎为零,全靠老师的教育和教导培养为主!

我认为,只看孩子作品而不看孩子的表现是老师不负责任的一种体现!为什么这么说,我给大家讲讲:有可能孩子的手工等作品大部分都是家长帮忙完成的,孩子自己没有完全坐下来!作品做的好,老师会一顿夸奖和表扬,做的不好,老师会批评你,不管好与不好,这两样都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不好!老师只关注孩子的作品,有的孩子怕老师对作品不满意,就拿回家让爸爸妈妈做!这样就背离的原来做手工品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初衷!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和老师及时有效的沟通,委婉的要让老师知道这样的做法不对,因材施教。当然老师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孩子们的作品好,适当的表扬一下,不好,告诉他们为什么不好,记得该怎么去创作等等!也要告诉孩子们,只要是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不管好坏,老师都会表扬,都会夸奖!平时多多的鼓励和支持他们自己动手做作品的能力。久而久之,这样的好习惯就养成了!


林妹妹的2007


很多答友都回答了,您自己也应该清楚老师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您问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老师,有条件的话,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换个好的幼儿园。

如果做不到的话,家长要表达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不是盲目的吹捧,说“你好棒”,而是发现孩子表现出的优点和长处,积极地鼓励引导。看到孩子的努力,和毎一点进步,去表达欣赏、支持,为他感到骄傲。

同时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直接否定老师,这样可能会被孩子误解为家长支持他对抗老师,而做出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行为。但可以引导孩子知道,毎个成年人的喜好和价值标准是不同的,他以后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老师。孩子早一点体验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绝对的善待,也不见得是坏事。特别是有家长充满爱心的支持和陪伴,反而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呢。


疗愈艺术家尚旻


在幼儿园,老师“只评价幼儿作品好坏,不看幼儿表现”的做法确实不妥。

这里提到的幼儿作品应该是美术作品吧。孩子们的作品在成人看来也许很稚拙,但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们情感的流露,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故事。他们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好”、“坏”之分。 作为老师不能只以“像不像”、“好与坏”来评价。如果评价不好,可能会打击、挫伤孩子创作的积极性。



老师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绘画热情、表达的内容和方式等角度去考虑,给予全面、多元的评价,老师还要学会倾听孩子作品里的故事,了解孩子的内心。我曾经教过一个孩子,他所有的画都涂成了红色。开始,我提醒他回想一下画中的景、物、人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什么颜色。可他最终还是把画中的一切都涂成了红色。我不解,走到他旁边,蹲下来一边欣赏他的画,一边让他说一说为什么把画中的所有东西都涂成红色。他高兴的告诉我:小叔结婚了,家里买了红窗帘、红床罩、红被子、地上铺了红地毯,到处都是红,所以也把画涂成了红色。孩子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他在用红色表达喜悦的情感。




如果孩子的作品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作为家长,应该主动和老师沟通,把孩子的情绪波动反馈给老师。相信老师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使每个幼儿充满自信,让幼儿在作品中敢于表达生活的情感和态度。


  在家里,家长对孩子不满意的作品也不能简单粗暴的给予否定,说些“画的什么呀,一点都不像,重画!”等语言,更不能撕毁孩子的作品。这样孩子不但对绘画失去兴趣,还会失去自信。家长要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还要学会多角度的评价,并对孩子的作品进行指导,相信幼儿的作品就会越来越好。


心语201905


老师只追求作品的好坏,不看孩子的表现。首先,在幼儿园老师要面对不止一个孩子,她们不可能像家长一样一对一的关注孩子的每一个表现。其次,一个作品的好坏也关系到班级的荣誉,老师关心也可以理解。最后,可以和老师多交流沟通,委婉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