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谁在期待李书福?|记在北汽混改前夜

吉利入股北汽、宝能并购奇瑞……民营收购国企?这是要逆天的节奏。前段时间,这两桩真假难辨的并购案得到在“胡说八道”的回应后,被认为是车企的自我炒作。

谁在期待李书福?|记在北汽混改前夜

就在各种传闻不胫而走的微妙时刻,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名为《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内容切中了“国有车企混改、车企兼并重组、新能源投资准入和严控燃油车产能”的四大行业痛点,意见稿还指出,“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开展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支持国有汽车企业与民营汽车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强联手,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车企业集团” 。

自此,有关“吉利欲收购北汽”的消息又传出了新的进展,吉利入股北汽的详细方案被披露——吉利汽车持有北汽不超过30%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另外还会有跨领域的巨头企业入股其中。

谁在期待李书福?|记在北汽混改前夜

挂一漏万。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的显示,奇瑞汽车在今年3月13悄然多了一位新股东,随着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对奇瑞控股22.86%的收购,成为奇瑞第三大股东后,此前的芜湖建投和瑞创投资的占股比例分别从52%和48%,变更为40.1%和37.02%。有业内分析人士称,由券商来出手,多半是在为隐身幕后的投资者做操盘。

这是一个混改提速的强烈信号,站在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之下,一切原本看来“逆天”的收购,似乎都不再是“胡说八道”。

“安全岛”如今危在旦夕

国家近几年一直是在鼓励优势汽车企业进行资产并购整合,以提高汽车产业集中度。上汽、一汽、东风和长安(四大汽车集团)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鼓励下进行全国性的兼并重组,北汽、广汽、奇瑞和中国重汽(四小汽车集团)进行区域性的兼并重组。中国“四大四小”格局的提法第一次被正式提出。

谁在期待李书福?|记在北汽混改前夜

由于政府做大后方,“四大四小”的主角们仿佛获得了“免死”金牌,立时成为被保护的“安全岛”,在之后的几年内“重组绯闻”不断。安徽奇瑞将与江淮合并,一汽将全面控股华晨,北汽将全盘收购福汽……一度甚嚣尘上。

但这些充满政府意愿的并购猜想,多数未能成行。几个拉郎配之下的联姻,现在看来也都并不幸福,结局一地鸡毛。

不论怎样,在十几年白热化竞争和努力之后,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得到了提高。目前中国前10家汽车生产企业的集中度达到90%,前5家企业集中度超过了50%。但在新能源汽车的疯狂席卷下,造车新势力涌起,中国汽车企业数量又膨胀回去了。据统计,2015年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共184家;截至2017年,全国新注册的新能源车企就有超过200家,数量超过美、日、欧所有汽车厂家数之和。

混改之箭 不得不发

在当年“四大四小”的格局里,主角基本框定在了央企和地方国企范围内,完全无视了民营企业的意愿。但最近几年真正异军突起的,恰恰是受到政府供养最少的民营车企。

在2017年乘用车车企销量排行榜中,闯入前十的本土车企共有三家(吉利、长安、长城),其中民营车企占了两席,吉利汽车以62%的增速,成为去年最大的黑马。这也对政府决策者提了一个醒,要想真正组建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集团,光把希望寄托在国企之间的重组是不够的。

这次混改呼声,政府对于民营企业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从混改的角度来看这次吉利入股北汽,双方的牵手背后暗暗透露出国家意志——希望民营企业成为国企混改的主体,而更大的意愿,是希望通过民企的加入来释放活力,培养出真正的行业独角兽。

谁在期待李书福?|记在北汽混改前夜

今年2月,当李书福谈到吉利收购奔驰9.69%的股份一事时,他曾预测,“未来世界传统汽车行业只有2~3家企业能活下来。”对于企业数量众多、资源严重分散的中国汽车来说,“清场”是大势所趋,在接下来的三到五年内,必将有一大批车企被整合收编,或直接出局。

从李书福1997年创办吉利开始,吉利史上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销毁吉利豪情、上马“三个工程”、推出“中国第一跑”美人豹、赞助投拍《岁月风云》、发表《宁波宣言》、收购沃尔沃、上市领克、入股戴姆勒——都有点激进的意思。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归向。或许从那时起,就注定了这个“欲请长缨”之人治下的企业,走出的将是一条不同于旁人的激进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