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誰在期待李書福?|記在北汽混改前夜

吉利入股北汽、寶能併購奇瑞……民營收購國企?這是要逆天的節奏。前段時間,這兩樁真假難辨的併購案得到在“胡說八道”的回應後,被認為是車企的自我炒作。

誰在期待李書福?|記在北汽混改前夜

就在各種傳聞不脛而走的微妙時刻,國家發改委發佈了名為《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的徵求意見稿,內容切中了“國有車企混改、車企兼併重組、新能源投資准入和嚴控燃油車產能”的四大行業痛點,意見稿還指出,“鼓勵企業通過股權投資,開展兼併重組和戰略合作,支持國有汽車企業與民營汽車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強強聯手,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車企業集團” 。

自此,有關“吉利慾收購北汽”的消息又傳出了新的進展,吉利入股北汽的詳細方案被披露——吉利汽車持有北汽不超過30%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另外還會有跨領域的巨頭企業入股其中。

誰在期待李書福?|記在北汽混改前夜

掛一漏萬。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的顯示,奇瑞汽車在今年3月13悄然多了一位新股東,隨著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對奇瑞控股22.86%的收購,成為奇瑞第三大股東後,此前的蕪湖建投和瑞創投資的佔股比例分別從52%和48%,變更為40.1%和37.02%。有業內分析人士稱,由券商來出手,多半是在為隱身幕後的投資者做操盤。

這是一個混改提速的強烈信號,站在這樣一個特殊背景之下,一切原本看來“逆天”的收購,似乎都不再是“胡說八道”。

“安全島”如今危在旦夕

國家近幾年一直是在鼓勵優勢汽車企業進行資產併購整合,以提高汽車產業集中度。上汽、一汽、東風和長安(四大汽車集團)在《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鼓勵下進行全國性的兼併重組,北汽、廣汽、奇瑞和中國重汽(四小汽車集團)進行區域性的兼併重組。中國“四大四小”格局的提法第一次被正式提出。

誰在期待李書福?|記在北汽混改前夜

由於政府做大後方,“四大四小”的主角們彷彿獲得了“免死”金牌,立時成為被保護的“安全島”,在之後的幾年內“重組緋聞”不斷。安徽奇瑞將與江淮合併,一汽將全面控股華晨,北汽將全盤收購福汽……一度甚囂塵上。

但這些充滿政府意願的併購猜想,多數未能成行。幾個拉郎配之下的聯姻,現在看來也都並不幸福,結局一地雞毛。

不論怎樣,在十幾年白熱化競爭和努力之後,中國汽車產業集中度得到了提高。目前中國前10家汽車生產企業的集中度達到90%,前5家企業集中度超過了50%。但在新能源汽車的瘋狂席捲下,造車新勢力湧起,中國汽車企業數量又膨脹回去了。據統計,2015年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共184家;截至2017年,全國新註冊的新能源車企就有超過200家,數量超過美、日、歐所有汽車廠家數之和。

混改之箭 不得不發

在當年“四大四小”的格局裡,主角基本框定在了央企和地方國企範圍內,完全無視了民營企業的意願。但最近幾年真正異軍突起的,恰恰是受到政府供養最少的民營車企。

在2017年乘用車車企銷量排行榜中,闖入前十的本土車企共有三家(吉利、長安、長城),其中民營車企佔了兩席,吉利汽車以62%的增速,成為去年最大的黑馬。這也對政府決策者提了一個醒,要想真正組建世界一流的汽車企業集團,光把希望寄託在國企之間的重組是不夠的。

這次混改呼聲,政府對於民營企業的關注度空前高漲。從混改的角度來看這次吉利入股北汽,雙方的牽手背後暗暗透露出國家意志——希望民營企業成為國企混改的主體,而更大的意願,是希望通過民企的加入來釋放活力,培養出真正的行業獨角獸。

誰在期待李書福?|記在北汽混改前夜

今年2月,當李書福談到吉利收購奔馳9.69%的股份一事時,他曾預測,“未來世界傳統汽車行業只有2~3家企業能活下來。”對於企業數量眾多、資源嚴重分散的中國汽車來說,“清場”是大勢所趨,在接下來的三到五年內,必將有一大批車企被整合收編,或直接出局。

從李書福1997年創辦吉利開始,吉利史上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銷燬吉利豪情、上馬“三個工程”、推出“中國第一跑”美人豹、贊助投拍《歲月風雲》、發表《寧波宣言》、收購沃爾沃、上市領克、入股戴姆勒——都有點激進的意思。不同的出發點,不同的歸向。或許從那時起,就註定了這個“欲請長纓”之人治下的企業,走出的將是一條不同於旁人的激進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