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贴春联不分左右怎么办呢?

君墨丶双面人


我的方法好记且简单,往下看。

区分上下联

先把对联铺开,读2条之中的最后一个字,如果是拼音中的第三声或者第四声,那这条99%就是上联啦!

毫无疑问,另一条的最后一个字肯定是第一或者第二声。

简单吧。

怎么贴

关上大门,走到屋外,面对大门,右侧为上贴上联

对的,上联就贴在右边(的门板上)或者院子门的立柱上。

至于用什么贴就无所谓了,现在99%的人都用透明胶带或者双面胶。如果您是要贴庭院特别粗糙的拉毛水泥竹子,那最快的方法是用胶带缠一圈,最讲究的方法是用板子贴上对联之后,挂在院外。


当然了,正宗的说法,上下联是要讲究平仄的,所谓“仄起平收”,说的就是上联末字为仄,下联末字为平。

怎么区分平仄?管他呢,你就先按我说的去记住吧。就是贴个对联,又不是一定要在这做学问!


檀纸间


我们拿到对联,粗看确实难分左右,或者说上下联。两联字数一样,念上去都是朗朗上口,要如何区分呢?

其实对联是有规矩的,大致了解对联规则,就很容易区分上下联。

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看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上联,都是以仄声收尾,也就是我们普通话中三四声收尾,仄声急、重,用在上联尾其实就是告诉你我话还没说完呢,只是个断句,后面还有下联。而平声,普通话中的一二声,发声悠扬向上,一般用来结句,表明话已说完,这在格律诗中间也是这样。出句仄声收尾,对句平声收尾。

而且对联不止要求每个字词的词性相对,也要求平仄相对的,这个也符合格律诗规则。所以每副对联的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然是上联仄声尾,下联平声尾,没有例外。比如:“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开。”照为四声,所以这句为上联。

那么我们根据这个区分出了上下联,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左右怎么贴?

按照古制,我们写东西是竖着书写,从右到左。所以古时候的对联是以右边为上联,左边帖下联。但是时代在进步,咱们现在的读写习惯是从左往右,我们到一个地方,抬头看一副对联,从小养成的教育习惯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从左边读起。所以现在很多对联左边贴上联。

这个时候就要看横批了。横批是对上下联的总结或者补充,贴在门顶上的,一般为四个字。比如:“上联:平安辞旧岁 下联:吉祥庆新春。 横批:万事如意。 ”那我们拿到这副对联三张纸,就看横批的书写顺序了。“万事如意”呢?还是“意如事万”呢?如果横批从左往右写的,那么左边贴上联,右边下联,遵从新的阅读习惯。如果是“意如事万”,那肯定是遵从古制了,上联(仄声收尾联)贴在右边。

其实很简单,大家清楚了吗?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梧桐树边羽


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是个守旧的人。对有些网友的看法不敢苟同。

既然不苟同,就讲讲我的看法。

无论什么事,它都有一定的规程。贴春联也不例外。

题主说:“贴春联不分左右怎么办呢?”这里有两种意思。

第一种,辨不清春联的上下。哪一条为上联,哪一条为下联?众多网友已经讲明白了。

即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为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为下联。这种分法,实际上是为了读的时候可以朗朗上口。

稍微懂得一点诗词知识的人都知道,汉语拼音中,阴平阳平声为平声。其他的为仄声。

第二种,是贴春联时,上联是该贴在门口的左边,还是贴在门口的右边?

这是有一定规矩的。我们都应该知道,自古以来,汉文化中都是以左为上,以右为下,不可胡来。

例如,夫妻合影,男人左边,女人在右边。这是受“男尊女卑”的影响。

又例如,领导干部开会时,第一把手坐在中间无疑。二把手坐在左边,三把手坐在右边,这不能乱了次序。

贴春联也不例外。不论任何时候,不论任何年代,上联必须贴在门口的左边,下联贴在门口的右边。也不能乱了规矩。

如果你不讲究,也没有办法。因为这不触犯国家的法律。只是如果遇到懂行的人,会笑你无知罢了。

横批的写法可以以时俱进,将由右往左写改为由左往右写。但贴春联时上下联的位置不能变。这就是我的看法。

有不同意见者,可以在评论区或私信中探讨。

谢阅!


草田张


一、区分上下联的方法。春联有上、下联和橫额,上下联的最后一字有“平、

上、去、入”等声韵,接近现在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最后一个字为上声、去声及入声字为上联,是平声(阴平、阳平)的为下联。

二、张帖对联的方法。贴春联有两种方法

1、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2、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但是,不能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根据橫额的书写顺序,来张贴上、下联。

以下图例就是第一种正确的张贴方法:





文笔逍遥


春联是年年过年都必须要贴的,那么回家过年时,农村老家的长辈经常会说,你们是读书人这个春联该怎么贴上下联呢?

这个时候如果都不知道,那岂不是丢人丢大了?

古人对对联是基础课程,像于谦、纪晓岚等人都有几岁就开始对对联的神通典故,作为现代人虽然大多数人已不纯粹靠这个显示才学,但一些基本的常识还是要知道。



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注意好以下两点,就可以在大家面前愉快的装逼了:

其一,春联是从右往左读。

与现代人的读写习惯不同,古文学一直是竖排,从右往左念,因此春联需要遵循这个规矩。右边的是上联,左边的是下联。

其二,上联的最后一字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字是平声。

平仄是古人做诗(律诗)词、对联必须讲究的一个原则,这样写出来的诗词可以赋曲的,加上韵律是可以唱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诗词那么美,读起来那么有韵味了。

而对联的要求是,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生,即所谓仄起平收。由于平仄经过千年语言的变化已经不能够完全与现代的声调相对应,但大致规律还是没有变的。一般来讲,一声和二声的字都是平声,而三声和四声的字都是仄声(有极少数例外)。有极少的情况都是平声或者都是仄声,那么根据语言习惯来就可以了。



所以,看春联的两句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就可以判断哪联是上联,哪联是下联了。

那么,搞清楚了上联和下联,搞清楚了先读右边再读左边,就简单了:三声和四声字结尾的那一联在大门的右侧(面向大门),一声和二声字结尾的那一联在大门的左侧。



我是子彧,文史爱好者,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一品铲史官


快过年了!人人心情喜悦,家家忙置年货。但是,春联是第一个要购置和沾贴的。那么,我们在购买和沾贴春联时不分左右怎么办?不要着急,我来告诉你。首先,我们要分清哪幅是上联,哪幅是下联。大家对汉语拼音并不默生,拚拼音时的声调,一声二声称为平声,三声四声称为仄声。每副对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韵的那联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平韵的一联是下联。例如:


这副对联末尾有“泰”的一副,泰的声调是四声,为仄韵是上联,風字的声调是平声为下联。在上下联确定后怎样区分左左呢?沾贴对联要根据横批读取的方向。顺序: 横批应该向右读的:上联贴在左侧;横批应该向左读的:上联贴在右侧。


这个横批从左向右念,故上联应贴在左侧。如果横批应该从右向左念,那么,上联則应该则在右侧。朋友们不要贴反哟!




桑天永


春联的雏形是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避邪之木。当“桃符”遇上春节,再加以文学上的点缀,就演变了现在的“春联”。

春联借鉴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



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的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从古至今沿袭下来的习惯,对联都是从右向左读的,横批也是从右往左看,写的时候也是从右向左写,(但现在可能很多人没有那么讲究,也会从左往右写)不管从那里写,先写的部分就是上联,后写的部分,就是下联。



一般贴对联的时候,我们面向门口,右手对着的方向的一边门框旁贴右联即上联,左手对着的另一边门框旁贴的就是左联即下联。 最简单的方法,主要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或词,或者有些对联一开头就是一个成语。

一副完整的对联,字数都是相等的,一个句子表达出一种意思或者一种情景,而下一句是对上一句的对句。两句的内容是相互联系并互有逻辑关系的。

总的来说上联的末尾的字应该是“仄”声。既现代汉语的“三声”或“四声”,所以懂得平仄声的也会很容易区分左右,下联的末尾的字应该是“平”声。既现代汉语的“一声”或“二声”。


牧子闲话


在广东吴川地区,这个分大小风俗于然保存着,左为大,右为小,贴对联也要这样子分着贴。



吴川国学风水五福堂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楹联”,它对仗工整、简洁精巧。过年中最具仪式感的事,莫过于精心准备几幅贺岁春联。手写春联,更是笔尖上历久弥香的年味,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那么,拟春联、贴春联有什么讲究吗?

拟春联用红纸有渊源

据说“年”是一个凶猛的野兽,每到除夕夜就出来伤人,但“年”惧怕红色,所以除夕都要在门上悬挂红色的东西。最初家家户户都悬挂红色桃木雕刻的“桃符”辟邪,宋朝开始由“桃符”简化为“春贴纸”,从此用红纸书写春联以表吉祥。

注:对于一年中去世长辈的纪念,可用黄色、蓝色纸书写祈福的内容。但应依据各地风俗习惯而定,比如皖南一带家里长辈当年仙去,第一年贴蓝色,笫二年贴黄色,第三年才能贴红色春联,以示守孝。

黑色、金色墨汁书写是传统

红色的春联纸上必须用黑色或者金色的墨汁书写,这是千年以来的传统。手写的春联透着墨香,洋溢着吉祥,书写时应字迹工整,力透纸背。

春联的内容应该写脍炙人口、吉利喜庆的话,避讳用不雅、不吉利、不文明的字、词以及同音、谐音。要注意用词恰如其分,不要过于浮夸、渲染。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最需要注意的事项。上下联不单要字数相等,书写的时候也要注意字间距相等,这样贴出来的春联才显得工整。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最基本的要求。

上下联词组、词性需对仗

上下联的词性,就是说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如刚才列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 “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 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平仄、节奏相协调

上下联的节奏必须一致,单音节对单音节,双音节对双音节,多音节对多音节,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

除此之外,上下联平声和仄声应该相互对应。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这样才能构成语言优美的韵律和节奏。

切忌“合掌”浪费笔墨

所谓“合掌”,即为语义重复。譬如旧时商家常用的春联,有一副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副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但“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对联的术语就叫“合掌”。

对联文辞精炼,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例如,有些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发祥光”对“腾瑞气”,也都是语义重复,都属于“合掌”的通病。

两幅直联一幅横联:春联究竟怎么贴?

应该如何贴春联?通常春联有两幅直联一幅横联。大红春联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贴春联也有很多讲究,若是贴得不当,就会闹笑话。

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

一是按音调平仄。春联一般都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注音第一、二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注音第三、四声)。

二是按因果关系。“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三是按时间先后。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四是按空间范围。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

还是分不清上联下联应该贴左边还是右边?

这里有一个贴春联的小诀窍:看横披的第一个字!第一个字在哪边,哪边就贴上联;最后一个字在哪边,哪边就贴下联!

这是因为古时候的横披,是从右往左写,人正对大门,上联就应贴在门右边。现在由于书写方式的更改,春联中的横披大多从左往右写,这样一来上联就应贴在门左边。

马上就要过年啦,愿您妙笔书春联,新春播喜气!


女王朱琼


贴春联很讲究,就是倒顺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分开上下联,上联末字仄音字,下联末字平音字。分清了上下联后看横批怎么写?如果是《招财进宝》的话,贴对联就把上联贴到左边,下联贴到右边。相对《宝进财招》就是左边对联末字平音字,右边对联末字仄音字。

贴对联是小常识,往往搞不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