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國家發展”系列線上講座第三講】陳春花:應對危機的四個關鍵行動

題記:2020年2月29日,北大國發院“國家發展”系列線上講座第三講,由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北大王寬誠講席教授陳春花主講。在此之前,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教授、衛生經濟學專家李玲教授分別以《中國古代政治對當代的啟示》和《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的影響》為主題,向北大國發院MBA、EMBA同學、校友做了精彩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給大量中小企業帶來了生存的壓力。面對危機,企業該如何應對?陳春花老師結合自己近三十年對領先企業的研究,為企業應對危機提出了“四個關鍵行動”,分別是:


效率致勝;

模式創新;

以“我”為主;

貼近顧客。


這些行動在平時的企業經營中也至為重要,那麼在危機下又有著怎樣不同的含義?

以上述“四個關鍵行動”應對危機的邏輯是什麼?


一個小時的分享,半個小時的互動問答,讓線上的千名在校生和校友收穫滿滿。


“憑什麼活下去?”

這是陳春花老師在新冠疫情期間撰寫的新書書名,更是無數企業在疫情過後反覆問自己的一個問題。


——憑什麼活下去?你的現金流,你的商譽,你的人才庫足以支撐你挺過危機嗎?


帶著這些問題,陳春花分析了當前的經濟環境:


首先,總體上看經濟仍然下行壓力大,外部國際環境也不容樂觀;其次,在行業層面,經濟對消費刺激和服務業的依賴更強,此次疫情服務業受到的衝擊明顯。


但,陳春花看到的更多是“危”中之“機”。一方面,她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另一方面,她更看到在線及數字化技術正在驅動很多行業高速發展,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疫情來臨,企業真的有“鳳凰涅槃”的機會嗎?在過去的類似情境中,中國企業曾經做對了什麼?


陳春花梳理了中國企業的成長史,發現騰訊、阿里、攜程這些今天的互聯網巨無霸公司,當年也只是“中小企業”,他們正是利用了2003年非典期間電子商務的發展機會,“堅信增長才是最重要的、增長不受環境影響”,才突破線下業態的重圍,脫穎而出。


“即使在相同的危機裡邊,假設你能夠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願意去真正行動起來,你還是可以在危機之後高速增長,獲得行業領先。”

透過現象看本質,原來“危機一直都在”

要應對危機,首先要認識危機的“真面目”。並不是新冠肺炎疫情才帶來危機,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危機一直都在”——透過現象看本質,陳春花指出:企業的外部環境時刻都處在調整、迭代、替代等變化之中,不斷湧現的未知情境為企業帶來重重挑戰;如果企業只能在熟悉的環境中、可認知的條件下實現增長,那將是最大的“危機”——因為一旦環境變化,企業就將無法生存。


面對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危機,企業必須主動應對——為此,陳春花非常欣賞華為的做法:早在2001年至2002年,任正非就寫了《華為的冬天》,帶領生死關頭的華為積極自救,實現業務結構的快速調整;2018年至2019年,華為遭到發達國家國家力量的合圍,再次陷入危機,任正非依然選擇主動應對,走到聚光燈下。

三十年研究領先企業發現:四大行動最關鍵

陳老師指出,只有行動,才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樑;企業只有做出自己的選擇,積極行動,才能實現理想、目標。


效率致勝:這一點在企業日常經營中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但“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危機是對企業運營效率的一次大體檢。誰能率先迅速整合資源?誰的效率最高、行動最快?陳春花老師以大童“愛無憂”新冠肺炎保險產品的銷售成功為案例,展示了一家普通保險公司,如何快速抓住疫情潛藏的機會,研發新產品,“5天送出百億保障”的“傳奇”經歷。


模式創新:危機之中,企業的業務模式、商業模式、運營管理模式和工作模式都需要創新;唯有創新,才能突破環境的限制,實現突圍。“眉州東坡”在此次疫情中就突破了原有堂食模式的限制,創新性地改變業務模式,為居民配送新鮮食材,一方面保證了員工的就業和薪水,另一方面也便利了周圍的居民,實現了顧客價值。


以“我”為主: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國家為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推出了多項優惠政策。陳春花認為,雖然中小企業可以利用這些扶持政策,但卻不能過於依賴,仍要以“我”為主,依靠自己的核心業務能力克服重重困難。“危機來臨時,你首先要把自己做好,才有機會活下去;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尋找對自己有效的方式”。


貼近顧客:近年來,陳春花教授一直倡導一個理念——“顧客主義”。在《共生:未來企業組織進化路徑》書中,她曾把“顧客主義”作為共生型組織的第二重境界的原因。顧客主義是指真正以顧客價值為中心,顧客成為企業組織成員間唯一的價值集合點。在即將出版的新書《憑什麼活下去?》中,她再次強調了危機條件下企業行動“貼近顧客”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以wifi租賃服務企業“漫遊超人”在此次疫情中的創新為例,陳春花告訴同學們:正是這家企業貼近顧客,快速回應了疫情期間“身在鄉下沒有wifi”的人群的需求,才找到了自己新的增長點。


“越來越多的成功屬於那些有行動、懂顧客、願變化的企業,而不是隻追求規模和穩定的企業”。


演講之後,陳老師還回答了同學們關於企業數字化轉型、危機中人力資源調整等問題。她指出,線上目前還只有學生提問、老師回答這一形式,希望以後能提供線上同學之間互動、以及同學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實現教學相長。


同時,作為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表示,BiMBA商學院在疫情期間將不斷更新教學計劃,保持動態調整的能力;同時,她還高度肯定了北大國發院MBA、EMBA同學、校友對疫區的捐贈行動以及在自己企業內做出的抗疫努力。她希望同學和學校攜起手來,共同戰勝疫情,走出危機,儘早回到美麗的朗潤園開啟線下課堂。(張彤 撰稿)

相關閱讀:


【“國家發展”系列線上講座第三講】陳春花:應對危機的四個關鍵行動


【“國家發展”系列線上講座第三講】陳春花:應對危機的四個關鍵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