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孤独的人,都是有故事的

孤独的人,都是有故事的

美国小说家理查德·耶茨说:“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在他看来,孤独是人类的共通之处,并且,孤独是造成人类悲剧的根源。

但是,在青年作家丛上竣看来,世间的人虽然皆是孤独的,但是孤独的人们,却有着各自的故事。在他的新作《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这本书中,他便把生活中那些有故事的孤独者,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作为一个故事讲述人,丛上竣对生活的感悟是深刻的,对世间众生带着一种悲悯的情怀。他笔下这些孤独的人们,虽然身份不同,经历各异,却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的生命中都有过困境,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对生活有着非同寻常的热爱。

比如,《她比烟花寂寞》这篇故事中的寻爱女子杨小姐,看似私生活比较混乱,实则内心向往着光明温暖,她不断地向别人寻找爱与温暖,那是因为她对生活还有期望,还有憧憬。虽然大家眼中的杨小姐明媚艳丽,情场上一路热闹欢腾,但她却明白,自己内心的孤独落寞,永远都难以填补,除非遇到一个真正爱自己、懂自己的人,如果遇到这样的人,杨小姐便会加倍地热爱生活,而不再似从前那样,用各种各样的异性来让生活显得热闹起来。

再比如,专职做家政服务的李阿姨,每天要为好几位客户上门打扫卫生,经常是从上午还在北京东城帮人清扫房间,下午就要去西城为人整理物品。她忙碌,却乐呵,活得热气腾腾,活得走路带风。作为一名家政服务人员,李阿姨从未看轻自己的职业,她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份工作,也是发自内心的爱着当下的生活。可是,如果李阿姨没有遇到像自己一样,对生活充满热望的伴侣,那么她的内心必然也会十分孤独。因为,李阿姨内心的快乐,需要有人来一起分享。

在《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人物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经受过不同的苦痛,可唯有内心的火焰未曾被冷雨浇灭。这不得不让我们读后自省,而这本书也催促着我们成长为生命的体验者,成长为生活的观察家。

丛上竣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给我们一种可亲可爱的感觉。因为这些人物,并没有哪个是了不得的英雄,也并没有哪个人头上笼罩着超级大光环。而正是这些平凡普通如同你我的人物,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孤独、光热,才让我们看清了生活的底色,这底色虽然苍凉,却依然是热闹的、鲜活的。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

我想,好的故事,应该是深深地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呈现出生活的苦辣酸甜,呈现出人心的反复与人性的明暗,但最终,让我们看到的是微不足道的人物身上,闪现出的温暖与感动。因了这样的温暖与感动,我们会觉得,人生并不孤独。

但是,即便我们是孤独的,那又何妨?即便我们并不被人理解,那又如何?就像《你是一棵开花的树》这个故事里的那位美女主播,她的人生目标和生活姿态也不被人理解,在很多时候甚至还被人“诟病”。在别人的视角看来,她是孤独的,可她对生活目标有自己的定位,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对生活“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她又是自由的,她可以孤独地在自己的天空中高飞,而这片天空是如此广阔,足以让她挥动翅膀,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在这本书里,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活得越孤独,反而越自由。

想起两年前,我自己一个人去景忠山。在上山下山的路上,领略着不同的美景,用相机记录下蓝天白云山峰翠柏。这一路上一人独行,确实觉得有些孤独。但是,也正因为独行,所以才能随心而行,累了就休息,饿了就吃饭,看到什么有趣的人就停下脚步与他攀谈。这一路上我很自由,也很享受这种孤独的状态。

通过这本书,丛上竣想要表达的或许正是这样一个哲理:世上无人不孤独,但只有那些享受孤独的人活出了自己的姿态,于是,他们就成为了一段故事,一个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