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孤獨的人,都是有故事的

孤獨的人,都是有故事的

美國小說家理查德·耶茨說:“人都是孤獨的,沒有人逃脫得了,這就是他們的悲劇所在。”在他看來,孤獨是人類的共通之處,並且,孤獨是造成人類悲劇的根源。

但是,在青年作家叢上竣看來,世間的人雖然皆是孤獨的,但是孤獨的人們,卻有著各自的故事。在他的新作《我是孤獨的,我是自由的》這本書中,他便把生活中那些有故事的孤獨者,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

作為一個故事講述人,叢上竣對生活的感悟是深刻的,對世間眾生帶著一種悲憫的情懷。他筆下這些孤獨的人們,雖然身份不同,經歷各異,卻有著共同的特點:他們的生命中都有過困境,但是,他們每一個人都對生活有著非同尋常的熱愛。

比如,《她比煙花寂寞》這篇故事中的尋愛女子楊小姐,看似私生活比較混亂,實則內心向往著光明溫暖,她不斷地向別人尋找愛與溫暖,那是因為她對生活還有期望,還有憧憬。雖然大家眼中的楊小姐明媚豔麗,情場上一路熱鬧歡騰,但她卻明白,自己內心的孤獨落寞,永遠都難以填補,除非遇到一個真正愛自己、懂自己的人,如果遇到這樣的人,楊小姐便會加倍地熱愛生活,而不再似從前那樣,用各種各樣的異性來讓生活顯得熱鬧起來。

再比如,專職做家政服務的李阿姨,每天要為好幾位客戶上門打掃衛生,經常是從上午還在北京東城幫人清掃房間,下午就要去西城為人整理物品。她忙碌,卻樂呵,活得熱氣騰騰,活得走路帶風。作為一名家政服務人員,李阿姨從未看輕自己的職業,她是發自內心的熱愛這份工作,也是發自內心的愛著當下的生活。可是,如果李阿姨沒有遇到像自己一樣,對生活充滿熱望的伴侶,那麼她的內心必然也會十分孤獨。因為,李阿姨內心的快樂,需要有人來一起分享。

在《我是孤獨的,我是自由的》這本書裡,我們看到的是,不同的人物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經受過不同的苦痛,可唯有內心的火焰未曾被冷雨澆滅。這不得不讓我們讀後自省,而這本書也催促著我們成長為生命的體驗者,成長為生活的觀察家。

叢上竣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給我們一種可親可愛的感覺。因為這些人物,並沒有哪個是了不得的英雄,也並沒有哪個人頭上籠罩著超級大光環。而正是這些平凡普通如同你我的人物,他們身上散發出的孤獨、光熱,才讓我們看清了生活的底色,這底色雖然蒼涼,卻依然是熱鬧的、鮮活的。

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著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故事,才是好故事。

我想,好的故事,應該是深深地紮根在生活的土壤裡,呈現出生活的苦辣酸甜,呈現出人心的反覆與人性的明暗,但最終,讓我們看到的是微不足道的人物身上,閃現出的溫暖與感動。因了這樣的溫暖與感動,我們會覺得,人生並不孤獨。

但是,即便我們是孤獨的,那又何妨?即便我們並不被人理解,那又如何?就像《你是一棵開花的樹》這個故事裡的那位美女主播,她的人生目標和生活姿態也不被人理解,在很多時候甚至還被人“詬病”。在別人的視角看來,她是孤獨的,可她對生活目標有自己的定位,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對生活“有著堅定的信念”,所以,她又是自由的,她可以孤獨地在自己的天空中高飛,而這片天空是如此廣闊,足以讓她揮動翅膀,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在這本書裡,我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活得越孤獨,反而越自由。

想起兩年前,我自己一個人去景忠山。在上山下山的路上,領略著不同的美景,用相機記錄下藍天白雲山峰翠柏。這一路上一人獨行,確實覺得有些孤獨。但是,也正因為獨行,所以才能隨心而行,累了就休息,餓了就吃飯,看到什麼有趣的人就停下腳步與他攀談。這一路上我很自由,也很享受這種孤獨的狀態。

通過這本書,叢上竣想要表達的或許正是這樣一個哲理:世上無人不孤獨,但只有那些享受孤獨的人活出了自己的姿態,於是,他們就成為了一段故事,一個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