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张广德教授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为挖掘整理更多的优秀传统健身功法,在国家体育总局编创推广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的基础上,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又推出了五套健身气功新功法: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健身气功·十二段锦、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健身气功·大舞。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精编了北京体育大学张广德教授于1974年起编创推广的50余套导引养生功功法中的12式,是一套以祖国医学中脏腑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理论为指导,把导引与养生、肢体锻炼与精神修养融为一体的功法。

张广德教授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一、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习练要领

预备势

周身放松并步立,

舌抵上腭眼轻闭,

牙齿相合上下对,

默念口诀调呼吸:

“夜阑人静万虑抛,

意守丹田封七窍,

呼吸徐缓搭鹊桥,

身轻如燕飘云霄。”

注意事项

两手相叠抚丹田,

男女手均左里边,

口诀心中默念毕,

两手垂落目视前。

1.乾元启运

左脚开步旋臂摆掌

松腰敛臀气息深长

百会上顶身体中正

左脚并步掌落跨旁

张广德教授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注意事项

两掌分撑臂内旋,

拇指用力助旋转,

下蹲深度因人异,

默读呼音守丹田。

主要作用

畅通肺经大肠经,

防治感冒有作用,

意守丹田扶正本,

呼与脾胃相对应。

2.双鱼悬阁

右手切脉左边顾

上步摆掌収胸前

左脚并步单托掌

阴阳双鱼心臂旋

张广德教授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注意事项

呼吸深长徐缓,以腰为轴旋转,

无名中食切脉,呼音意守关元。

主要作用

有助提高肺功能,缓解咳嗽等疾病,

利于消化缓胃病,强肾生殖有作用。

3.老骥伏枥

左脚开步摆掌握拳收胸前

下蹲马步两掌钩挂身后边

身体直起迭腕卷曲分双掌

左脚并步掌落体侧向前看

注意事项

吸与呼深长徐缓,抠劳宫拳收胸前,

勾手屈腕要充分,读“呬”音意守太渊。

主要作用

抠劳宫强心功能,勾按摩心包肺经,

扶正气补中壮元,读“呬”有益肺作用。

4.纪昌贯虱

百步穿杨开步推掌

转身射箭紧握双拳

回身转正双拳变掌

并步落手气沉丹田

注意事项

两掌前推起根达梢,左右转身体正跟牢,

百会上领下盘沉稳,气沉丹田意守后腰。

主要作用

两手握拳抠劳宫,降龙伏虎心火清,

拉弓射箭调心肺,意守命门固肾精。

5.躬身掸靴

转身摆掌落胸前

躬身折体掸靴辇

身体微起手握拳

腰腹顺直稳如山

注意事项

集中精神守命门,躬身掸靴腿直伸,

血压高者头抬起,缓慢柔和速度匀。

主要作用

滋养肾阴补肾阳,纳气归肾腰肾壮,

利于健脑益增智,前躬肾府得濡养。

张广德教授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6.犀牛望月

左脚开步坐腕后撑

转体望月腰肌放松

回身右转两掌前摆

并步握拳腰肌虚行

注意事项

精神集中守命门,转腰髋胯要下沉,

握拳中冲点劳宫,舒缓柔慢要均匀。

主要作用

通过旋腰和转颈,松解粘连缓疼痛,

强心益肺调三焦,畅通三阴三阳经。

7.芙蓉出水

开步出掌如莲叶初展

插步盘根自污泥不染

变掌上颗若出水芙蓉

并步落掌喻高洁清廉

注意事项

卷指弹甲要连贯,两腿下蹲把根盘,

百会上领沉肩肘,默读“呬”音守太渊。

主要作用

疏通三阴三阳经,强心益肺三焦通,

健脾疏肝固腰肾,五脏六腑机能增。

8.金鸡报晓

勾手侧摆展翅飞

变掌合翅心相随

金鸡报晓手上举

气成丹田元气陪

注意事项

意守关元神集中,上下协调柔轻松,

独立抓地百会领,呼“吹”屈腕宜舒胸。

主要作用

提脚跟压迫涌泉,激肾经补肾固元,

勾上摆变掌下按,养心肺脾胃胆肝。

9.平沙落雁

展翅插步似燕飞

燕落平沙掌侧推

起身顺下沉肩肘

盘根推掌直腰背

体落飘逸会徐缓

并步落掌气息归

注意事项

精神集中守劳宫,起吸落呼周身松,

盘根两腿内侧靠,呼吐呵音记心中。

主要作用

守劳宫心包经通,蹲盘通足阴阳经,

能提高五脏机能,可缓解六腑疾病。

10.云端白鹤

翘脚提腕两大包

屈膝叠腕展指稍

起身直背提脚踵

落踵沉气体轻飘

注意事项

跷和捻直背上领,抖中指肩髃相应,

蹲两腿内侧相靠,沉肩肘气入丹鼎。

主要作用

滋阴补肾脚上跷,和胃健脾捻大包,

抖腕亮掌调三焦,疏导经络通水道。

11.凤凰来仪

随着呼气上步勾手

随着吸气转体旋臂

随着吸气转身分掌

随着呼气并步沉肘

注意事项

臂侧分腰脊带动,分掌时直背舒胸,

虚实转连贯圆活,吐呼音气沉丹鼎。

主要作用

畅通任督三阴阳,改善心肺大小肠,

提高脏腑之机能,呼可和胃脾健康。

12.气息归元

60°伸臂旋两掌,

微蹲收掌抱腹前,

男左女右叠关元,

精阳气息归丹田。

注意事项

意采精阳归丹鼎,呼气身松吸上领,

掌抱日月精华气,由宽变窄气流冲。

主要作用

任脉小腹有关元,足三阴经此交连,

引气归元补元气,长寿大穴可保健。

收势

随着吸气提腹肛,

两掌叠于关元上,

男左女右手里放,

闭目赤龙搅海忙。

注意事项

掌叠关元男女别,意守金津和玉液,

咽津宜有汩汩声,下十二楼最妥贴。

主要作用

口中唾液是个宝,正量元素真不少,

舌边出水就是活,防癌抗病离不了。

二、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功法特点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一套以祖国医学中脏腑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理论为指导,把导引与养生、肢体锻炼与精神修养融为一体的经络动功,集修身、养性、娱乐、观赏于一体,动作优美,衔接流畅,简单易学,安全可靠,适合于不同人群习练,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1,逢动必旋,工于梢节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强调“逢动必旋”,要求“动”从旋中始,“作”自绕中停。这样至少有以下好处:可以加强对神经、骨骼、肌肉、关节的刺激,从而提高神经系统的机能,促使骨骼坚硬,肌肉发达,结实强健,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由于做旋转性的动作,肌肉、韧带对骨骼的牵引力量较大,有助于提高具有造血机能的骨内红骨髓的质量;可以加强对全身各条经脉及有关穴位的刺激,有助于取得疏导经络、畅通气血、消积化淤的效果。例如“乾元启运”“老骥伏枥”的动作,由于有规律地旋臂,加强了心经、心包经、肺经和与其相表里的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的刺激,有助于收到强心益肺、润肠化结、通调三焦的效果。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在强调“逢动必旋”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工于梢节”。所谓梢节,是指肢体外端的腕、踝、指、趾。中医学认为,腕、踝关节附近是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之原穴所在位。在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习练过程中,腕关节和踝关节多次有规律的活动,实际上就是对“十二原穴”的自我按摩,既可以增强经络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生理功能,又可以提高经络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病理功能,还可以加强经络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防治功能,从而收到维护正气、内安五脏、强身健体的效果。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有关动作中的弹甲、组掌、握拳、成勾、跷趾、抓地等,就是这个特点的具体体现。

2,握拳时,中冲抠劳宫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握拳有其独特的要求,凡是有握拳的动作,都要求中冲抠劳宫,当然中冲抠劳宫时只是瞬间。譬如,第三式老骥伏枥这个动作,两掌握拳屈肘于胸前时,应以中指端点抠劳宫。第四式纪昌贯虱要求两手握拳收于腰间及拉弓射箭时,中冲要瞬间点抠劳宫。第五式躬身掸靴、第八式犀牛望月两手握拳收于腰间时,中冲也同样要瞬间点抠劳宫。

中医知识告诉我们,针灸医生给病人行针用灸叫做“针灸归经”,推拿医生给病人点穴治病叫做“以指代针”,那么我们练功握拳时中冲抠劳宫,就是要达到“以指代针”刺激穴位的目的。中医理论认为,只有适当用力,才能使相应部位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从而启发和启动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实现“阻者通之,淤者导之”的效果,这就是祖国医学所说的“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脏腑所属,主治所为” 。因此,中冲点抠劳宫有助于清心降火,有益于提高心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有一定缓解效果。

3,脚跟侧蹬时,捻动涌泉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第四式纪昌贯虱和第五式犀牛望月,要求身体转动时,转动腿要以前脚掌为轴,实腿转动,脚跟切勿拔起,侧蹬时前脚掌要微微用力,以捻动涌泉穴。

经络理论告诉我们,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因此,脚跟侧蹬捻动涌泉,就是要激活肾经的源头,从而使肾经的经气源源不断的发出,有助于滋阴补肾、固肾壮腰。

张广德教授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4,商商相接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勾手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勾手是五指自然背屈,五个手指端撮拢在一起,中医上称作六井相会。第二种勾手被称为“商商相接”,即五指中的小指、无名指和中指自然背屈,食指自然伸开,大拇指内侧的少商贴在食指的商阳穴处,但此时少商和商阳并没有接通,只有少商和商阳相互捏压时,我们才能说这种勾手为“商商相接”。譬如,功法中的第三式老骥伏枥与第十一式凤凰来仪的勾手,就是“商商相接”。经络理论认为,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商商相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接通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使二经在手臂形成一个周天,我们称之为“臂周天”。“臂周天”的形成是为了激发、启动肺经、大肠经之井穴(少商和商阳),促使其二经脉气血周流。如果只是少商和商阳轻轻的贴在一起,而没有相互捏压,就不能叫作“商商相接”。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不强调少商和商阳相互捏压,那么就缺乏了对肺经和大肠经的锻炼,从而影响了健身效果的取得。

5,上步绷脚,落步勾脚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要求上步时要绷脚,落步时要勾脚,目的主要是为了刺激“原穴”,加强自我按摩。中医理论认为,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某一脏腑的病变,往往反应于该经的原穴上,故《灵枢•九针十二原》有“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之说,说明原穴对防治内脏疾病有重要作用。

功法要求上步时绷脚,落步时勾脚,其实是活动踝关节,而踝关节正是“原穴”所在处。因此,功法中有规律的活动踝关节,既可以增强经络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生理功能,又可以提高经络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病理功能,还可以加强经络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防治功能,从而收到维护正气、内安五脏、强身健体的效果。如功法中第二式双鱼悬阁和第十一式凤凰来仪,就有上述的功效作用。

张广德教授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6,脚趾上翘、抓地

中医理论认为,指趾特别是“指趾端”是人体经脉的“井穴”所在位。古人把经气运行的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从四肢末端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而井穴又是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分别交汇之处,即手三阴止于手指端,手三阳起于手指端,足三阴起于足趾端,足三阳止于足趾端。

因此,有节奏地活动手指和足趾,既有利于启动、激发全身的经络畅通,促使气血周流,收到“通则不痛”的效果,又有利于维护机体阴阳左右平衡,从而实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7,健内助外,命意腰际

健内助外,命意腰际是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又一重要特点。所谓“健内助外”,简单地说,就是将改善体内五脏六腑的机能放在首位,以此来提高四肢百骸、筋、脉、肉、皮、骨等机能的方法。... 命意腰际,就是指将活动腰际作为练功重点,因为腰椎骨是人体俯仰屈伸的主要关节;中医学认为,腰部有一个重要穴位,即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命门。医家称命门为长寿大穴。命门如果衰竭,生命也就结束。并且,在任脉上也有一个重要穴位,即导引家所称道的长寿大穴“神阙”。神阙即脐中,与督脉上之命门前后相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