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難忘沂蒙那歲月(一)

軍校畢業後分配到位於沂蒙山區馬站炮團任職,是無奈之舉,卻又是必然選項。做這個選擇既與我考學前師指揮連老指導員霍德明有關,也與我聽到的有關馬站和炮團的幾個傳說讓我心動有關。


難忘沂蒙那歲月(一)

老指導員霍德明,是江蘇六合人,在我考學前就對我多有關照。四年軍校學習,專業是炮兵指揮,到炮團去正好專業對口。而霍德明指導員已是馬站炮團的幹部股長。得知我畢業回部隊,高興之情溢於言表,立馬錶態,到炮團來,我給你安排到全團最好的連隊任職。

最讓我動心的還是有關馬站的幾個傳說。

一是馬站是貫穿南北的交通要道。所謂馬站,顧名思義是驛站,也就是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馬站位於八百里沂蒙的北端,地處三市(臨沂、濰坊、淄博)五縣(沂水、沂源、臨朐、諸城、安丘)中心,確實是交通要道。最搞笑的傳說是一位官差往京城傳遞文書,緊趕慢趕到了馬站,累得直不起腰,無奈在驛站睡了一覺,結果耽誤了大事,被上司責罵得抬不起頭,辯解說“我以為到了馬站就到了北京的”。於是這句話就成了後來的馬站鎮上大小店家招攬生意的招牌用詞。

二是有關馬站營房的傳說似乎很搞笑。馬站營房選址在離馬站鎮區3公里多的一處山坡上。傳說當時山坡上墳墓比較多,但總體走勢比較平坦。當時軍區一位首長帶著相關人士來到此處,正好內急,下車方便後抬頭一看,眼前一片山坡正中下懷。就這樣,一泡尿決定了炮團營房。還聽說了更邪乎的,說的是營房建起來後,有一次一位連隊幹部家屬臨時來隊,晚上久旱逢甘露,在床上動靜大了些,結果連人帶床塌陷下去了,嚇得家屬第二天就回老家了,仔細一瞧原來床下正是一處空墳。

三是老區的老百姓很淳樸。亦有傳說為證。說的是炮團的靶場建在北大門,靶檔有十多米高。靶檔後就是老百姓的山坡地。山坡地上一般老百姓種的不是地瓜就是菸葉。話說有一次炮團組織打靶,一位新戰士控制力不強,槍口向上跳躍,子彈越過靶檔,正好射中了一位在山坡上彎腰栽苗的村民大嫂,子彈從其檔部穿過,僥倖沒有傷人,但大嫂的褲子被穿透了個大洞。這位大嫂大吃一驚之餘拿著褲子到部隊要個說法,所謂的說法,也只是讓部隊賠她一條褲子而已。

反正不管是老領導的召喚,還是上不了正史的傳說,都讓我這個剛從軍校畢業的學員排長對馬站和炮團有了一絲朦朧的好感和嚮往。

我的報到,享受的待遇很高,是在1992年七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坐著團長劉昇平的專車到馬站炮團報到的。所謂團長專車,當時也不過是一輛北京212吉普;所謂報到待遇,也僅是當時劉團長恰好在師裡開會,順便把我捎回團裡而已。指導員霍德明沒有食言,我到炮團後,把我安排到當時全團乃至全師都很有名氣的先進連隊六連指揮排任職,時任連長張德波、指導員夏彬。從此起步,我開始了在沂蒙山區馬站炮團的任職生涯。在山青水秀的沂蒙山區一共度過了六年六個月的青春時光,帶兵既靠勤奮,也靠悟性。從排長、副連長一直到擔任連長,失去了很多,得到了也很多;經歷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

人生有幾個6年6個月?沂蒙老區的山山水水給了我帶兵的靈感、做人的實誠、做事的果斷;老區人民的淳樸與軍營綠交相輝映,催生著一代又一代青年軍人茁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