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從上游探索減重手術治療代謝綜合徵的機制(下)

文章來源:中華消化外科雜誌,2017,16( 06 )

【接上文】

四、腸道菌群改變

近年來,肥胖症人群腸道菌群的變化引起研究者的廣泛關注。有研究結果顯示:肥胖症人群中厚壁菌與擬桿菌比例增加,細菌的多樣性減少。手術或者飲食控制減輕體質量後,肥胖症人群與普通人群腸道菌群的差別減少。腸道菌群在從食物攝取能量中起著重要作用。

胃旁路術改變了肥胖症患者腸道菌群種類,降低了其從食物獲取能量的能力,或通過產生未知的影響能量消耗信號發揮代謝調節作用。胃旁路術後腸道解剖關係的改變、未消化食物快速進入遠端小腸、膽汁腸肝循環及腸道pH值改變等均會影響腸道菌群的生長。然而,減重手術後腸道生態環境改變與血糖控制的關係尚不十分明確。

五、胃中心假說

目前3種減重手術方式均和胃有關。胃旁路術後食物不再經過胃,胃束帶術和胃袖狀切除術使食物經過胃的容量減少,且速率降低。而其他腹部手術(如肝切除術、結直腸切除術及複雜膽道手術等)則不能降低血糖水平。

Lee等報道了360例伴有糖尿病的胃癌患者行不同胃切除術後血糖控制效果,其研究結果顯示:全胃切除術降低血糖效果優於胃大部切除術,後者又優於內鏡胃部分切除術。不同胃腸道重建方式與降低血糖效果也有明顯關係。Billroth Ⅱ式或Roux-en-Y吻合優於Billroth Ⅰ式吻合。

胃是具有多種已知或未知內分泌功能的器官。筆者前期研究提出胃中心假說解釋減重手術治療MS的機制。胃壁可能存在某種特殊細胞,能產生參與調節重要代謝過程的特殊因子。胃袖狀切除術後胃大彎被切除;胃旁路術後食物繞過胃直接進入小腸;胃束帶術後進入胃內的食物數量減少、速度減慢。

3種手術方式均通過不同途徑減少了食物對胃的刺激,導致某種特殊因子分泌減少,從而使胰島素抵抗得以緩解、交感神經張力降低,從而MS得以緩解。正因為胃這一"上游"器官的切除或曠置,才導致"下游"胃腸道激素、膽汁酸或細菌等的改變。

因此,研究者應從"上游"研究減重手術治療MS的機制。如果僅依靠"下游"各種複雜因素改變去進行研究工作,則可能不能發現減重手術後代謝改變的根本原因,陷入不可知論。研究減重手術治療MS機制的目的,即針對減重手術後"上游"激素的改變,生產拮抗藥物,從而實現肥胖症及伴隨代謝性疾病的藥物治療。

六、結語

回顧醫學發展歷程,質子泵抑制劑的發現,改變了潰瘍病的治療方法,胃大部切除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成為歷史。抗結核藥物之前,需要胸廓成形術治療肺結核,抗結核藥物的出現結束了這一手術治療方式。

在缺乏有效藥物治療肥胖症及其伴有MS的時代,減重手術是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但伴隨各種不可避免的嚴重併發症。研究減重手術治療MS的機制,明確其根本作用因子,從而研究該因子的針對性藥物,產生取代手術治療的有效方法。

因此,研究者應將研究目標定位在胃這一"上游"器官,才有可能發現減重手術後MS得以緩解的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略】

【徵文啦】中國普外科焦點問題學術論壇徵文進行中,5月1日徵文截止,如您的稿件被錄用,將被邀請參加大會競賽,發言和壁報交流等,並免註冊費參加本次會議。會議期間將舉辦“FIS2018中青年醫師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優秀的你請不要錯過!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進行投稿~

从上游探索减重手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机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