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皇子英明神武,皇帝卻忍痛將其處死,哭道:他太像唐太宗,必須殺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他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可謂是最完美的帝王。然而在他輝煌的一生中,卻有一個永遠抹不去的汙點,那就是玄武門之變。為了爭奪皇位,李世民帶兵發動政變,殺死了兄長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同時,他還派尉遲恭衝入宮廷,逼迫唐高祖李淵將皇位傳給自己。就這樣,李世民踏著兄弟們的血泊坐上了龍椅,同時也給這個龍椅烙上了一個血色的印記。

皇子英明神武,皇帝卻忍痛將其處死,哭道:他太像唐太宗,必須殺

從唐太宗開始,唐朝皇位繼承就沒有正常過,皇帝提防太子奪權,太子又要防著自己兄弟覬覦他的皇位。因此,宮廷內一片烏煙瘴氣,內鬥不斷,而唐肅宗李亨就曾是這種血腥鬥爭的受害者,他的父親唐玄宗是個為了權力,絲毫不顧及父子親情之人,他曾於一日之內剝奪三個兒子的繼承權,甚至將廢太子李瑛殺害。隨著兄長們相繼被廢殺,李亨“幸運”地登上了太子之位。雖然他循規蹈矩、儘量不犯錯,但父皇卻仍對他不放心,甚至專門扶植李林甫和楊國忠等人作為他的政敵,想方設法地派人敲打他、侮辱他,讓他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

雖然安史之亂對於唐朝來說是一場災難,但對李亨來說,卻是一個救命稻草。他利用唐玄宗逃亡西蜀的機會,在靈武登上皇位,是為唐肅宗,從此成為大唐帝國新的主宰,也成為平定安史之亂的核心力量。在平叛戰鬥中,唐肅宗的第三個兒子建寧王李倓異軍突起,立下了很多功勞。

皇子英明神武,皇帝卻忍痛將其處死,哭道:他太像唐太宗,必須殺

據史書記載,李倓年少英武、善騎射,不僅飽讀詩書,而且足智多謀。安史之亂時,李倓看清了形勢,建議唐肅宗立即聚集軍隊、聯絡地方將領,為他登上皇位賺取政治資本。如果沒有李倓的建議,李亨恐怕也不會那麼輕易地將皇位從唐玄宗手中奪過來。後來,李倓親自統領衛隊,打仗常帶領數百騎兵衝鋒在前,所向無敵,並多次擊潰安史叛軍。在許多人看來,李倓簡直是秦王李世民再世,畢竟兩人都是少年英雄、英明果決,而且都射得一手好箭。

看著建寧王李倓不斷立功,唐肅宗既欣慰又憂慮。自己兒子英明神勇,自然值得驕傲,但可惜的是他並不是太子,真正的太子是他的嫡長子——廣寧王李豫。從宗法的角度看,李豫要比李倓更正統。他的父親唐玄宗曾親口說過,李豫就是你和我繼承人。但從才能的角度看,李倓又遠勝於李豫。李豫和李倓的關係,就像是曾經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一樣,玄武門的陰影開始在唐肅宗眼裡浮現。在他看來,如今天下大亂,容不得再次出現玄武門之變,否則大唐帝國或許就真的完蛋了。

皇子英明神武,皇帝卻忍痛將其處死,哭道:他太像唐太宗,必須殺

為了調和李豫與李倓,唐肅宗聽從謀士李泌的建議,將李豫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讓他多多積攢功勞,好不被他的弟弟比下去。即便如此,唐肅宗對李倓還是很不放心,而這一點也被許多投機小人看在了眼裡,也最終造成了李倓這個“李世民第二”的悲劇。

唐肅宗身邊有兩個親信——妃子張良娣與宦官李輔國,兩人與李倓關係很不和睦。在李倓看來,張良娣和李輔國經常幹貪贓枉法之事,因此他經常和李泌謀劃,想將兩個害群之馬搞掉。然而沒想到的是,張良娣和李輔國卻狼狽為奸,準備先下手為強。他們聯合起來向唐肅宗進讒言,說李倓沒有當上天下兵馬大元帥,整天怏怏不樂。兩個小人的讒言很奏效,一直懷疑、恐懼李倓的唐肅宗很快中計,他立即頒下旨意,將李倓賜死了。

皇子英明神武,皇帝卻忍痛將其處死,哭道:他太像唐太宗,必須殺

李倓死後,唐肅宗整天生活在自責與後悔之中,清醒過來的他明白,自己的三兒子是無辜的。而太子李豫更是悲痛欲絕,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弟弟根本不想和自己爭皇位,而且還非常尊重自己,是一個完美的弟弟。他一說起李倓,便嗚咽哭泣不止。其後,李豫和李泌屢次向唐肅宗進諫,要求為李倓平反。後來唐肅宗在李泌的勸說下,最終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他一邊哭泣一邊說:“事已如此,已經無法補救了!”

雖然李倓死了,但是唐朝並沒有擺脫兄弟相殘的詛咒。張良娣因與太子不和,打算擁立唐肅宗次子越王李係為帝。太子李俶與李輔國合作,當著病重的唐肅宗的面,殺死張良娣與李係,唐肅宗驚懼而死。就這樣,李豫終於為自己的弟弟報了仇。

皇子英明神武,皇帝卻忍痛將其處死,哭道:他太像唐太宗,必須殺

李豫繼位後,首先將李倓追封為齊王。後來,他嫌自己弟弟封號不夠高,決定追封他為承天皇帝。哥哥追封弟弟為皇帝,真是亙古未有之事。其後,李豫親自為李倓發喪,將他葬在了順陵。送葬隊伍走到了城門,靈車怎麼也走不動,唐代宗李豫對李泌說:我兄弟是不是有什麼放不下的事?你去祭奠一下,讓我兄弟知道我心裡是懂他的。李泌開了一個大型追悼會,撰文寫了兩首輓聯以悼念李倓,並於會上闡述了李倓的過往經歷與志向,認定李倓是有功於國家的大功臣。如此一番後,靈車才能繼續往前走,看見的人都為此落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