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相声大师刘宝瑞跟马三立比,谁的艺术造诣更高?

三国英雄曹操


刘宝瑞和马三立,两位都是当之无愧的相声大师。两人都有非凡的艺术成就,将相声艺术都往前推动了很多,两人有各自的强项,但相对来说又各有各的劣势。如果论艺术造诣,我认为马三立略高于刘宝瑞。

马三立辈分高地位也高

马三立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地位高于刘宝瑞。首先从辈分上说,马三立确实比刘宝瑞高一辈,属于他的长辈。马三立年轻和中年的时候说对口相声居多,从题材上说多是充满市井气的段子,离老百姓的普通生活非常接近,因此观众也更愿意亲近他。《买猴》《开会迷》等作品,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从表演功力来看,马三立晚年的风格是比较絮叨,很多话车轱辘来回说,这其实也是他有意为之,但他年轻时候嘴皮子还是相当利索,虽然不像李伯祥等人那么快嘴,但说起《夸住宅》等贯口活也是见功夫。

马三立的单口功夫,是晚年体现出来的。其实说是单口相声,更像是演员说笑话,说的也是平时的小事儿,和刘宝瑞那种长篇单口有很大区别。

刘宝瑞单口相声无人能及

刘宝瑞人称单口大王,他的单口相声《官场斗》《珍珠翡翠白玉汤》《连升三级》早已成为不可多得的经典,他那样录音听多了,好像动一个字,改一个语气词,都会是错的。

刘宝瑞的声音非常有特点,说起早年间那些民间故事,最为吸引观众。他特别注重表演的节奏,总是那么不紧不慢地讲述,也不急着抖包袱儿,而包袱儿一旦抖出来就让人印象很深。

其实刘宝瑞也说过很多对口相声,连马三立的代表作《买猴》他也说过,不过效果并没有马三立那么好。

塑造小人物,刘宝瑞不及马三立

这里有人设的问题。刘宝瑞说单口相声多,给人的感觉是老实持重不坏规矩,马三立塑造大大咧咧的人物居多最典型就是马大哈,个人的感觉就是那么浮夸不脚踏实地,因此两人说《买猴》这种作品,一定是马三立的版本更容易把人逗笑。

除《买猴》之外,刘宝瑞也说过一些钻空子小人物的作品,很多时候是和郭全宝一起合作,他逗哏,郭全宝捧哏。不能说这些作品全都不优秀,只是比起刘宝瑞的那些单口相声来,确实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对于刘宝瑞,马季曾经有过比较中肯的评价。按理说刘宝瑞也算是马季的老师之一,只是不算师父,马季当然钦佩刘宝瑞的为人和单口表演能力,但他认为刘宝瑞平时钻研古时代的笑话和民间故事居多,对于新题材相声下功夫没那么大。这也是比较客观的评价。

马三立相声造诣略高于刘宝瑞

观众之所以对马三立更容易产生亲近感,而对刘宝瑞有些陌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两人的人生际遇。马三立和刘宝瑞年龄相仿,马三立只比刘宝瑞大一岁,但两人的寿命相差很多,马三立活了将近90岁,刘宝瑞则只活了50多岁,两者相差近40年,刘宝瑞自然要比马三立少很多观众。

两人相比较,马三立相对来说相声功底更全面一些,也更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当然,喜欢刘宝瑞大师的观众也大有人在。所以,能不比较还是别比了。两人都好,都那么难得。



郑捕头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艺术造诣的事情怎么分出个高低来呢?

刘宝瑞是张寿臣的徒弟,在相声辈分里面应该是宝字辈的先生。这样就比马三立低了一辈。刘宝瑞应该管马三立叫声师叔。但是,两个人年纪又相当,所以常常在一起说相声。

刘宝瑞好学,这一点马三立也曾经说过。所以,什么社会掌故、历史故事、民间传闻刘宝瑞可以说是随口就来。因此,在刘宝瑞的表现中擅长于给观众讲故事,环环相扣,观众听起来也感兴趣。

正因为自己的博学多闻才有了刘宝瑞“单口大王”的美誉。流传下来的段子有《翡翠白玉汤》、《官场斗》、《连升三级》等作品。

而马三立则不同,他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堪称一代宗师。

马三立出身于相声世家,其父马德禄位居相声界有名的“相声八德”之一。到了马三立这一辈,也算是吧相声发扬光大了起来。除了这个之外,马三立还将相声进行了一些改良,让妇孺听得懂相声成了马三立晚年着力发扬的事情。


艺术上各有千秋,这个无可厚非。

不过

但就社会地位和相声史上的地位来讲,刘宝瑞赶不上马三立。


娱扒府


这两位都是大师,但都是偏科大师,是特长生。

刘宝瑞单口相声一绝。马三立文哏相声称雄。二位的嗓音天生条件都不是太好,但是都找到发挥自己条件的最佳方式。所以艺术上难分伯仲。

刘宝瑞先生弟子现在所剩不多,唐杰忠,邢文昭,殷文硕。殷文硕先生说单口不错,已经作古。

马先生弟子中,常宝华,常宝丰,范振钰等比较知名;李文华先生去世前由马先生公子马志明代父收徒,也算马先生弟子。马志明先生应该是当今相声界实力最强的演员(其对相声分寸感把握强于老郭)。天津一带相声界更是无派不宗马。

从接班人传承人上看,马氏更繁荣些。

更正:根据网友留言指正,更正两点:

1.李文华先生拜马老先生,马志明先生只是一个证明人;马老先生生前表示过收李文华先生为徒意愿;李先生在马老先生塑像前鞠躬行礼,马志明先生不是马老先生徒弟,没有资格代替父亲收徒。

2.范振钰先生是马老先生徒孙。




长剑不出鞘


个人觉得中国相声界侯宝林大师无论柳活还是语言艺术都是第一。刘宝瑞大师的单口相声也是当仁不让的第二。中国相声界的泰山北斗马三立先生只能屈居第三。也许有人会喷我泰斗怎么能排第三呢?我觉得泰山北斗属于马老先生德高望重,与技艺无关。虽然我也非常喜欢马三立先生的相声,但真的与侯宝林刘宝瑞有距离。欢迎网友评论,只要不人身攻击就好。


用户3778016332


以我个人观点,认为马三爷属于人才,而刘先生属于天才。三爷家学渊源,父亲,外祖父都是代表性人物,加上少马爷,一脉相承,自成体系,算得上一代宗师。而刘先生的师父同样是一代宗师,并且是三爷同辈人中翘楚,收刘先生为徒可谓相互成就,徒以师荣,师以徒荣。刘先生悟性极好,无论传统或是当代都能融汇贯通,并且以自己的方式发扬光大,可惜的是英年早逝,留下太多遗憾。如果非得评判艺术造诣的高下,马三爷胜,但胜在年岁浸染,而非天赋。


叮嘚咙咚呛3139


刘宝瑞先生离世太早,在1968年就去世了。年仅58岁。他没有赶上被称为“相声的春天”的“粉碎四人帮”时期。所以他的相声生涯明显比马三立先生短很多。所以他的艺术生涯截止于文革。人们对他的了解,仅是通过有限的录音资料。但刘宝瑞赢得了“单口大王”的美誉。可以说艺术造诣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遗憾的是错过了相声发展的黄金时代!而马三立先生有幸赶上了好时代。在改革开放的岁月里,焕发了艺术青春。成为与侯宝林先生并驾齐驱的相声大师。被誉为相声泰斗。不过,不能与他的生死之交刘宝瑞先生一起争奇斗艳。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HUIxinlin


刘宝瑞是单囗相声大师,尤其是连续长篇表演扣子拴的紧,让观众称赞不以,也是业余生活之乐之盼的娛乐,捧也行不慢不快恰到好处,是曲艺界历史上难得大师!马三立是对口相声最幽默的语言大师,天津北京,全国多地观众都喜欢,单口说笑话也是一绝!两位大师级曲艺前辈式后辈人物仍然没有出现!他们的表演功力无人能比。技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没法比高低!对大师级不尊重!都好!


Han56458953


郭德纲早期相声有句名言:俩说相声的对着骂街,谁活的时间长谁就是艺术家。

刘宝瑞如果不是文革被迫害死,成就恐怕高于后来的所有大师。


青衫文士


这二人不必PK了,都是相声泰斗了点点赞


晓笑20


刘宝爷与馬三爷比什么呢?真正的门内人从不比较!个人认为刘宝爷一生游走江湖树敌不少,故流年早逝,马三爷低调内敛,宽于待人,故得寿长!逝者已矣,不评也罢。只论艺,不论心境不分高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