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爬上濟南這座不知名的小山,勾起一段值得驕傲的回憶

今天出門運動,無意中爬上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卻勾起我對25年前一段往事的回憶。

爬上濟南這座不知名的小山,勾起一段值得驕傲的回憶

搬倒井互通立交橋

為做好新型肺炎防控,已經好幾天足不出戶了。今天看到有專家說只要做好防護,不與人近距離接觸,可以在戶外做簡單活動。

我便戴好口罩駕車先是來到佛慧山,不成想路邊的車位已經停的滿滿當當,戴著口罩上山下山的遊人也是三三兩兩絡繹不絕,我果斷調轉車頭再去尋一個更為偏僻的地方。

我向東穿過開元隧道,轉向南沿怪坡上行。以前經常路過這裡,只是沒有停下車來欣賞兩側的風景。今天路上車少,所以我把車開的很慢,尋找既能停車又適合活動的場所。

直到前行兩三公里,經過大學生創業園向西轉彎處,路邊有個公廁,前面比較寬敞平坦很適合停車。最近幾年沒有走過這條路,感覺周圍變化很大,兩側輔路與綠化帶統一切整潔。

爬上濟南這座不知名的小山,勾起一段值得驕傲的回憶

山石與山林

停好車,我進廁所又去管理房都沒見一人,也無需打招呼了,鎖上車門就在房後尋得一條上山的小路慢慢攀了上去。

從山下看,山上的松樹都在兩三米高,密不透風。林中的小路上行不遠就變成了平行,走出去一百米就到了盡頭,下面有一塊比較平坦的地方是幾十棵果樹,想必這條小路也是專門修來到果園的。

我開始在樹林中選擇臺階式的石塊和沒有灌木叢的樹間慢慢攀爬,心中一邊想著這裡沒有可惡新型冠狀病毒,一邊想著這種穿行山林的感覺我很喜歡。因為當戰士和警校學員時,經常會在這類地形進行戰術與射擊訓練。

爬上濟南這座不知名的小山,勾起一段值得驕傲的回憶

拆遷的舊址與新建的高樓

在上到一片空地時,我可以清楚的俯瞰新修建的搬倒井互通立交橋以及向四方延伸的高速公路;東側山坳裡,曾經的搬倒井村已經拆遷,建起了高層居民樓;再遠一點看到東與南側方向的山樑上已經修建了蜿蜒起伏的公路。猜想這山坳裡將來會有更多的居民樓,周圍的荒山也將會是百姓休閒的公園。

爬上濟南這座不知名的小山,勾起一段值得驕傲的回憶

護林廣播

再向上行兩三百米,忽然聽到有廣播的聲音,並且時斷時續,甚是奇怪。尋著聲音繼續前行,再次廣播時才明白,前方有一紅外攝像探頭,當有人出現時就會自動發出護林防火提醒。

走近後看到這裡建有一個平臺,有一條水泥路一方向北向山下,一方向西向山上。原來這個平臺集多功能於一處,既可以供遊客暫停休息觀景,也可以宣講護林防火知識。剛才聽到廣播正好有一對父子模樣的遊客經過這裡,當然見到我也不例外。

爬上濟南這座不知名的小山,勾起一段值得驕傲的回憶

經過平臺後我沿水泥路繼續上行,路好走速度就快了些,兩個轉彎約有四百米左右就到達了山頂,上半部分沒有松樹,其它樹木也很稀疏。通過手機知道這裡海拔400米,向北不遠就是豎有鐵塔的佛慧山,其它方向的高樓與公路看得也更加清晰。

爬上濟南這座不知名的小山,勾起一段值得驕傲的回憶

地理座標

這座山與北面的佛慧山連為一體,在電子地圖上不顯示名字,應該屬於佛慧山的一部分。記得上次登上這座山,是在1995年春天植樹節前後,我任武警某支隊中隊長(連級)時,奉命帶隊來參加義務植樹。

那時的山可以用光禿禿來形容,除了石頭就是雜草,沒有一棵樹。當時就在山的東側,由剛剛開通的二環路上山,還有許多地方上的同志一起,把50公分左右的樹苗栽入石頭間的樹坑,連續幹了兩天。

爬上濟南這座不知名的小山,勾起一段值得驕傲的回憶

與部分退伍老兵合影

時任濟南市委書記兼市長的謝玉堂同志就在我們身邊接受記者採訪。當時看著小小的樹苗我在想:希望你們快快長大。

今天無意中再次登上此山,一晃就是25年後,當年的小樹苗都已長成了鬱鬱蔥蔥的大樹;當時的熱血青年也到了退休的年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