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期间降薪你们能接受吗?

给陪读妈妈颁个奖


能接受,因为轮流值班不能满勤,发不了满勤工资可以理解,再说又是特别时期。


小孟61分钟


能够接受。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很多公司都承受了巨大损失,员工收入减少还是次之,压力最大的是老板们,他们才日夜操劳、日夜焦虑啊!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让公司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有人笑话我不是老板的命操着老板的心。但是,我确实是这么想的,因为我看到了创业的不易,而且在这一次疫情中,我更理智得看到了自己真正的能力,感觉自己确实不是有过硬能力傍身,不怕任何竞争的那一类人。我感谢公司给了我一个工作的平台,感谢老板给了我一个体面工作的机会。所以,我接受降薪,从内心愿意与公司共渡难关。


只管奔跑


就在前两天,快餐企业老乡鸡的董事长束从轩,发布了一条“手撕员工联名信”的视频,很快刷爆了朋友圈。

在此之前,老乡鸡的员工们给束从轩写了一封联名信,请求不拿工资,和公司共渡难关。

在视频中,束从轩回应了这个请求,回应的方式简单粗暴:手撕联名信。

他说:“你们糊涂!哪怕是卖房子、卖车子,我们也要千方百计地确保你们有饭吃、有工作。”

网友们纷纷为束从轩点赞,这才是有担当的好老板!

不光是老乡鸡,木屋烧烤也收到了1000多名员工的联名信,自愿申请减薪,共同守护木屋烧烤。

我是娱乐好笑不,欢迎关注,祝愿每一个复工者不降薪生活,一切顺利!



娱乐好笑不


复工降薪,是很多人可能预料到的一件事,疫情的影响太大了。

现在这环境,在一再停工停产的情况下,很多企业自身难保。尤其是小企业。

我已经看到很多朋友所在公司,发出了高管暂时降半薪,员工按照最低工资度日的通知了。

虽然时间不会太长,但在恢复正常生产之前,降薪等情况似乎成了一种必然。

所以,每个人要做好必要的觉悟,做好缩衣节食,共度困难日子的准备。

比起降薪,我觉得没有工资更可怕吧!哈哈!



丹兒Vlog记


大家好,我是修身养性家园。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答案是不能接受降薪。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让人防不胜防,对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但是个人工资是提前约定好的,有合同在身。疫情作为突发事件,谁都没有想到。对于上班族来说,往往是中年人比较多,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一旦面临降薪,许多压力便随之而来。

而如果企业不能通过降薪减少自己的负担,可能会面临着倒闭的风险,“皮之不存毛将 焉附?”“大河有水,小河才能不干”,因此,我们和企业应该同命运,共呼吸。

虽然我们不能接受降薪,但是也应该去理解企业。等上班以后,更加努力地去投入到工作去,以最短的时间恢复公司元气。甚至在周末或节假日,适当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弥补公司的损失。

相互理解,彼此珍重。这次疫情过后,我们要更加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怎么样能够和谐发展,和谐相处。疫情过后的降薪工作,于法不能接受。但于理,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一起面对困境,共同克服。



修身养性家园


这是个扎心人问题,也是个很实际的问题!

从结果导向看,毫无疑问当然不平衡!这是个典型的不可抗因素造成的结果,没有人愿意长时间呆在家里,以往期待的长假,今年这个时候反而内心惶恐不安。即使企业经过层层审批,被同意复工,很多的案例不是员工不想去上班,而是确实去不了!比如:没有口罩防护,跨地区设置路障,小区物业加严管空......,如果公司单方面通知降薪,这是非常不人道的作法,甚至有违反劳动法的嫌疑。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当很多员工面临被降薪或者无薪假时,也有一部分企业面临神似存亡的窘境,特别是一些初创企业,或者底子不厚的私人企业!冲击更大的是涉及:餐饮,娱乐,影视,旅游等相关行业。整个上万亿的蛋糕就这样消失于无形,部分企业忙活了一整年就靠这一次,眼巴巴全没了。碰到这种情况,降薪已经很仁慈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更惨的是连公司都没了。

所以,大家面临的情况可能千差万别,这个时候不宜攀比,不宜抱怨。冷静分析所处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的真实困难;只要没有跨出红线,就目前今年的形势,个人觉得首先活着最重要,其他的慢慢来!


壁立千仞无需则刚


降薪对谁来说都不愿意,因为这次疫情造成了不能上班或者上班延迟,也不是员工问题,但对于公司来说,他们也有困难,公司租金,员工工资,银行贷款等等。但是这种情况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希望企业和员工共同协商个方案,比如把员工多出的天数算成旅游假期或者双休日改成单休日来充抵,尽量不要损害员工利益,都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一日三餐走你


第一:如果你有正常的为公司提供劳动,而公司也没有因为这次疫情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对公司业务开展没有过大影响,我个人觉得还是不要降薪,因为这样不仅会寒了员工的心,也会对您的企业之后的管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如果你在疫情期间没有为公司提供相应的劳动,而公司也因为这次疫情造成业务方面出现问题,延迟开工,货物积压。甚至只有出,没有入的情况。而国家也在这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觉得疫情期间降薪也不是不能接受。

我再说说我们公司吧,我们公司是做建材行业,五金配件的。主要供于家装和工程。因为这次疫情我们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延迟上班时间,这样导致我们的货物积压以及资金周转压力。原本我以为公司可能会采取降薪的措施,但是公司并没有。我们考虑公司的时候,公司也会考虑我们,这个都是相互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能不能接受。只要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就可以。而且现在国家不是出台房贷车贷延迟还的政策么。所以我觉得都能接受。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

不喜勿喷。



影评鬼才十一


依然是老规矩,先说结论:

1、在2020年2月14日(含)之前所有薪资,应该遵照合同上约定的标准发放(注意,2月15、16两天是公休日);2020年2月17日(含)之后的薪资,企业可以与你协商降薪;如果企业实在经营困难,可以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企业不按规定给怎么办?

(1)最好先和和气气地跟人事、老板好好协商,先苟着,同时远程找新工作。

(2)万不得已,可以用劳动仲裁甚至诉讼的方式,但我觉得必要性不大。

题主的理解没错,2(具体应该是2月17日及以后,之前的仍应当按照之前的合同薪资履行)、3月份的降薪调整,是可以理解的,现在为了渡过困难时刻,相互理解,没问题。

但2月14日(含)之前的薪资,企业是不应当降的,没有法律依据,根据答主的了解,也没有相关规定的依据。

虽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中提到:

三、协商处理疫情防控期间的工资待遇问题(四) 支持协商未返岗期间的工资待遇。在受疫情影响的延迟复工或未返岗期间,对用完各类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劳动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指导企业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五) 支持困难企业协商工资待遇。对受疫情影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鼓励企业通过协商民主程序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对暂无工资支付能力的,要引导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延期支付,帮助企业减轻资金周转压力。

虽然规定了可以根据情况,双方协商降低薪资,但是,指的是“延期复工期间”,按照理解,也包括复工之后一段困难时期。

【复工之前那段时间的报酬,是不应当降低的。】

面对此种骚操作(如果公司没跟劳动者协商就直接通知降薪的话,那就真是不折不扣的骚操作了),建议题主做好以下工作:

(1)保存好双方的合同、薪资卡银行流水备用;

(2)保存好人事的通知,纸质留纸质,微信、钉钉、OA软件、邮箱等形式的,保存原始电子文件;

(3)跟人事当面谈谈,看看人事的态度,是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类型(记着录音,以备不时之需);

(4)正式用工作邮件给人事、主管领导、分管副总、CEO等领导发一封邮件:可以参考结构化写作的方式,简单明了,逻辑递进、层次严谨。

A、第一句话:诚恳地表示理解公司目前比较困难(表立场:“我与公司在同一战线”),复工之后的待遇,我可以接受人事通知的“底薪降为之前的一半”。

B、但是复工之前的薪资,希望公司能够按照法律规定来,即使公司困难,要将之前的工资延期发放,也接受延期发放,但是即使延期,也请全额。

C、分几个方面论述你的理由:

  • 我已经努力付出、为公司创造了价值,那是我之前的付出应有的回报(为公司创造了价值);
  • 我今后肯定更加努力与公司共渡难关(还将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 我才毕业没积蓄(“我很困难”);
  • 法律规定那段时间的薪资不能无端降低(最后才用法律,避免给人你想跟人来硬的的感觉)
  • 最后,再次强调希望与公司共渡难关。

然后等待公司的回复。

这段时间的确不管个人还是企业,没有一个是好过的,咱们尽量多多相互理解,但是也希望公司不要胡来。

【为了以防万一,同时找新工作】

根据题主的问题补充,我瞅着貌似那人事没有跟员工商量直接就发了降薪通知,根据答主多年的工作经验,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没跟员工商量就直接降薪的企业和人事。

由此可见,要么就是你们公司老板忙到飞(没工夫操心员工的薪资问题)、要么就是你们人事不着调(没好好研究相关政策),我建议你可以考虑一边工作一边找找新工作机会了。

但是别急着离职,现在其他企业也不好过,一时半会儿估计也没多少新岗位,先苟着吧。

【可以走法律程序,但是我觉得没太大必要】

如果后来公司坚决降薪(特指原本应按规定正常发放的部分),同时又拿不出证明公司确实已经困难到连原本应当正常发放的部分都发不出来的证据,要是题主时间和精力足够,可以去先去劳动仲裁委员会主张合法权益(这个案子不复杂,基本在那里就能解决了,不大需要走到诉讼阶段)。

但题主觉得,不到万不得已,没必要,你的时间和精力更宝贵。

(1)一方面,这段时间公司困难,也许经过你的沟通,加上疫情结束之后,经营好转,公司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决定(减半发放应正常发放的部分)不合理,或者上面的领导意识到你们公司人事的操作不符合实体、程序规定,而主动在经营好转之后补发薪资。

(2)另一方面,即使公司决定不改变,照目前全国局势,你还是先苟着比较好。

(3)第三点就是,在复工之后,企业如果确实经营困难,经协商之后,可以按照当地最低薪资水平发给劳动者生活费。

也就是说,公司有可能换一个策略:就是答应将之前的部分全额发放,但是2月17日之后的部分,直接按照最低标准给,这样的话,就比题主说的减半要低了,这样平均匀下来,可能会让题主的情况更不好。

所以,别刺激公司比较好。

(4)另外,也就一两个月的薪资的一半,为了这些非要一口气咽不下去,没太大必要,又要整理证据、委托书、仲裁请求书等一大推东西,时间、精力的付出不划算。还不如这段时间集中精力多学习,提升自己,为未来换工作甚至是自己给自己工作打基础。

不是没法计较,只是结合特殊时期的背景、个人长远发展的考虑等,没必要计较而已。

不是答主站着说话不腰疼,答主自己也经历过类似事情,当时我们公司是一个退了休的大妈负责公司的公积金和社保,她心思没在工作上(也有可能是她故意的,她出了名地抠门,不按法律规定的那种,小心眼儿,公司同事对她都很不满),导致本来应该给我交公积金了,愣是整整大半年没给我交,当时公司公积金比例还不低,大半年的下来,大概也有个五六千吧。

我后来知道了这事儿,好长一段时间气得恨不得直接离职换工作、要求补偿,但平静了一个月,想想还是算了,我考虑到:

一方面,没时间为几千块钱计较,而是把时间放在好好学外语、学知识,后来换了一个更好的职位(重要的是,那段时间练的硬核外语技能,成为了我后来竞争力和收入的一部分);

一方面,圈子说大也不大,都在一个行业混,而且你在往上走,说不定哪一天你现在的老板会变成你未来的合作伙伴呢?


周周周树人


大家好,我是沐九儿,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疫情影响,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些困境,向员工说明情况,员工自愿协商一致降薪,法律层面是允许的。

但这种协商需员工签字确认,强制通知决定员工集体降薪,不合法。

近日,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明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同时,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地规定的办法执行。

谢谢大家的阅读,希望可以点赞,关注,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