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单位财务人员态度极其恶劣,正常报销搞得好像欠他们似的,为什么现在有些财务人员总喜欢摆架子?

活在当下36127641


题主的问题明显有偏见。本人就是财务人员,也偶尔会对来正常报销的同事发脾气,为何?我既不是老板亲戚也不是哪个税务局领导的朋友。我来告诉你原因:1.很多报销人员故意虚报,比如车票,他买一本放手上,要报销的时候就撕几页,时间长了,上次报销的车票号居然和这次的是连号!你这是考验我们吗?2.有些人住酒店,吃饭不按公司规定来,公司规定报200,他开300的票来,还说我领导都同意了你算老几不同意?3.开假票,不合格发票,跟他说每张发票要自己先去当地国税局网上查真伪,他就是不听,还说这事财务的事,结果一些私人企业路边小店等给的全是非税局印的发票,等财务发现的时候叫他去退票换票他烦的跳起来,认为我们在作……4.管理规范公司的资金运用是早有安排的,不是你想报销就能给你钱的,说20号,他偏要25或2号就要报销,不报就吵你,你烦不烦?5.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是老板的亲信,凡事老板都让他三分,你为啥不让给他、她开后门?这类人主要是销售人员以及老板小蜜啊小三小四之类的多。其实财务人员也是打工的,什么时候给你报都是报,又不是从他口袋掏钱,真没必要像题主说的那样


东吴龙抓手


本人早年遇到的真事,我所在的单位是大型国企,一次购买车辆配件,因为是急用,机动处的人说情况你们熟这次自己去买吧,回来报,,回来后我拿着乘车票据去财务报(就三十几块钱),财务竟然回答说现在没钱,让回去等,我就郁闷的问了:这是为了工作,而且是我私人垫付的,怎么能这样子搞呢?正巧她科长回来了,一看说了一句:三十几块钱还不给报了,你想干啥,,,


刘军97027


不光是单位的财务人员,我觉得很多单位的行政人员本来是服务的,但却成了高人一等的领导。只说自己所在的一家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新区新盖了三栋六层的楼,院长、财务、人事处等行政人员全部在大门口有电梯的楼房里,科研人员全部窝在角落里没有电梯的楼里,一些年纪大的老科研人员上个班爬楼很费劲;而且两座楼配备也不一样,行政楼里有擦鞋机,卫生间配备擦手纸和卫生纸两种,科研楼什么都没有。平常工作具体的就不说什么了,挺搞笑的。


gshtbv


我是公司财务人员,我们是国企,我们部门和你说的情况正好相反。

我们公司经常有审计,所以我们也是不断的学习,还有税务政策近几年变化很快,我们每次审核原始凭证的时候,会告诉经办人,哪里不合适,少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弄,可是有些不理解的经办人往往很生气,我一天那么忙,哪有时间弄这些东西,好像财务人员在为难他一样。

还有很多人开发票前不咨询我们,开回来得票有问题,不符合税务局发票管理办法规定,我们说你去找对方重开,然后经办人就很不高兴,个别人说话也是不太好听,但我们从不会去吵架,我们公司年龄大的人还是比较多,不好意思说什么。

而且有的同事是真的不操心,每次说注意要点,他都不记,来一次错一次,审核半天发现同样错误,下次来了还是,非常浪费大家的时间。

其实我们是最难的部门,我们是服务性的部门,在一线工作的同事比我们辛苦多了,互相理解吧!


乌卡拉是只猫咪


“小良观点”:在单位报销往往是一件痛苦的事。正常的报销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占单位便宜一样,对自己的报销事项不仅要一遍遍的审核,往往还会因为一些细节(报销单没有按规定叠好这样的屁事),重新打回,再走几遍报销流程。拿回自己为公司垫付的钱,真的费劲,那么,为什么财务人员或者报销审批人员会摆架子,不配合员工报销呢?

一、小良认为,有以下几点表面原因:

1.单位领导授意,通过报销抠细节可以节省一部分支持

大家不要觉得可笑,一个单位会从报销上节省开支。小良知道一些单位,还真就是这样去节省的。并且这个单位还是国企,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领导授意。领导认为,自己的下属出差少报销或者不报销,就是对单位的奉献,这位领导总是把自己的下属不愿意给单位报销添麻烦挂在嘴上,和自己的大领导和平行部分之间大肆炫耀。却不知道下属早就苦不堪言。

言归正传,领导为面子而做这些事可能是个例,但在很多私企,是确确实实会给报销设置很多前置条件的。比如小良以前的单位,就会要求对报销的单据做各种标准折叠,沾连,再经由一连串的审批才能完成报销。

这样致使很多金额较小的报销,自己懒得走所谓的报销流程。一定程度上,公司确实少了开支。

2.财务人员故意,部分单位报销是有指标限制的,财务人员在自己支配范围内调配

有些单位,报销是有限制的。当然,对于员工来说,是没有这种指标的。但会要求财务人员或者报销审批人员控制报销的金额,如果超标,老板就会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进行扣除。这就导致了财务人员的卡控。

财务或者审批人员往往会将关系亲近的同事优先报销。对于不熟悉的同事,那对不起,公事公办,该检查的一定详细检查,缺少的鸡毛蒜皮的审批是必须满足的。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报销人员和审批人员之间的矛盾。老板也乐见此状。

3.员工会钻报销制度的漏洞,导致单位收紧的报销审核权

很多员工都会钻报销制度的漏洞,各种钻漏洞的方式小良就不一一描述了,基本上做销售的或者项目经理应该对这里面的门道门清。这些现象导致了公司一般会对报销有所卡控,会设置比较复杂的报销审批流程。

二、规则之外,还有人为,这才是核心问题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除了既定规则外,还有人为,而让大家吐槽的,也往往是这些行为。归根揭底,还是财务人员权力滥用,不能一视同仁,因为小矛盾和权力咄咄逼人。我们从职场印章效应开始说起

“印章效应”:获得印章的人往往要体现自己拥有印章的权利,并为此指定很多规则和前置条件,强化印章的权威。

印章效应会促使得权力上收,也会加重职场的层级化,在一定程度上会优化效率。但在印章效应不断的巩固过程中,会使工作协作中只能细化,如果控制不好人在其中的作用,就会形成权力拥堵和僵化。

当财务人员或者报销审批人员拥有对报销审批的“印章”时,就会制造一些列的规则制度。而当这些制度和人即“审批者”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时,就会形成审批权的拥堵和僵化,而使人的作用大于制度。

三、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1.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个同事

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通过工作建立起来的,是指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工作中同事之间的合作是以平等为前提的。因此,在职场中,同事之间更应该具备一种平等意识。同事彼此间既然是平等的工作关系、共事关系,从根本上讲就没有谁高谁低的道理。这种平等意识与能力大小、业绩好坏没关系。你的同事在工作上无论比你干得好多少还是差多少,作为人,他与你都是平等的。可见,处理同事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现实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由于自身的能力和岗位不同,进而拥有不同的职场权利。但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不要因为同事的得势与否而给予不同的待遇。这应该是你做人的准则以及为人处世最基本的态度。

2.不要让小矛盾毁了同事关系

同事之间几乎天天见面,各人的脾气禀性、优点和缺点也暴露得比较明显。行为上的缺点和性格上的弱点暴露得多了,就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

首先,同事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起源于工作中的一些具体事情,并不涉及个人的其他方面。事情过去之后,这种冲突和矛盾可能会由于人们思维的惯性而延续一段时间,但时间一长就会逐渐淡忘。所以,不要因为过去的小事情而耿耿于怀。只要你胸怀大度,不把过去的事当一回事,对方也会以同样豁达的态度对待你。

其次,即使对方对你仍有一定的成见,也不妨碍你与他的交往。因为在同事的来往中,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朋友之间的那种友谊和感情,而仅仅是工作上的合作。彼此之间有矛盾没关系,只要双方在工作中能合作就行了。由于工作本身涉及双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间合作如何,事情成功与否,都与双方有关。如果对方是一个聪明人,他自然会想到这一点,因此也会努力与你合作。如果对方执迷不悟,你不妨在合作中或共事中向他点明这一点,以利于相互之间的合作。

同事之间有了矛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面对现实,积极采取措施去化解矛盾,同事之间仍会和好如初,甚至比以前的关系更好。与同事相处千万不能太较真,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让它过去,斤斤计较只会使彼此都不愉快。

3.面对咄咄逼人的同事,不可一味忍让

在我们跟同事沟通的时候,对方出于某种情绪或目的,可能会在言语上奚落我们,用咄咄逼人的问题将我们逼至死角。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我们不想跟对方闹翻,又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巧妙地应对对方颇具攻击性的语言。

诸葛亮“舌战群儒”应该算得上最经典的应对对方咄咄逼人的范例了。诸葛亮气度雍容,气定神闲,一一驳倒东吴众儒生的诘问,这场谈话可以说酣畅淋漓,诸葛亮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摆脱了众儒生的纠缠,说服孙权同意“孙刘联盟”。

在职场中,当遇到同事的咄咄逼人之势时,我们自然不能一味示弱,那样我们就会陷入被动局面,让对方觉得软弱可欺。

但是同时还要注意,在我们准备反驳的时候,切不可因为对方言语中的讥讽而愤怒,不然就会影响我们的思路,也显得我们有失风度。咄咄逼人的话通常直指我们的痛处,每一句话几乎都会暗含讥讽,很容易令我们感到难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予以反击,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冲撞效应”的力度,既得理又不失和,有理有节地将对方驳倒,这才算是职场沟通高手。

喜欢就关注转发点赞呗!关于小良自己的总结和感悟,都会不定时的进行分享,希望小良的这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良之才


你怕是没有领会到财务在公司的地位,业务人员随便招,财务绝对是老板的心腹,家族企业不管多少财务,钱基本都归那个出纳管,那是亲戚呀,大企业哪个老板还没有几个共同成长的老员工么,财务总监就是他了,再找几个干活的给他管着就可以了,上市公司,大集团,CFO那都能亲就亲,华为CFO还是任总女儿呢!总之一句话,能在公司干财务工作,和老板之间总有一种超过普通员工的信任,态度自然不需要对你们好,但是流程一定不能少


呵呵79578855


讨人嫌只与个人性情有关,与岗位关系不大。

讨人嫌的人共同点是:只考虑自己,完全忽略别人。你退一步,她得寸进尺,你让三分,她变本加厉。

主观上有很强的阶级感,她们对车间工人和对老板、老板娘的耐心度完全是不一样的。

手里攥着一点权利,就恨不得别人跪地相求,感恩戴德。

财务部里,遇到这类人的概率是略大一丢丢……


拆呐s


还能报销你就偷着乐吧,我们公司报销发票还要整整齐齐一页一页贴在A4纸上,还要打印报销统计表格,每张报销金额对不上也不行,没贴好也不行,统计好了让部门交叉复合,然后主管签字,再送去财务再次审核,一般都要退回来几次重做的[流泪][流泪][流泪]


熊猫是俺


记得从前有个长辈跟我提过,一个单位里财和人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在一个单位里财务用的是自己的人,人力资源部门也是自己的人。


题主说的单位财务人员态度恶劣的问题,应该是少数人的行为,不能代表财务从业人员。但很多单位里,对财务部门的偏重,也的确容易让财务人员有自己是老大的感觉,履行正常工作职责,反倒像是在给办事的人额外开工,别人欠他们似的。


造成财务从业人员态度相对嚣张的原因还有一些是个人素质问题。有的人永远认为自己的岗位最重要,别人家的岗位都是小菜一碟,不值一提。因此,其实这样的人不管是不是在财务,都有可能态度不好,但至于是否可以待得长久,就需要看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了。


财务人员摆架子的原因还有一个单位对财务部门作用的重视程度。比如,朋友曾说过他们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人地位就是总经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曾经还有过一段时间,总经理还都必须看着财务负责人脸色行事,有事情商量时,都会自己到财务负责人办公室谈事,而不是请财务负责人到自己的办公室谈事。这样的形势下,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一定会以财务为首,凡事多请示财务,就不容易犯错。


综合来看,其实财务部门也可以说是一个服务部门。当从业者没有把服务对象搞清楚时,这样的做事态度在以后是很有可能成为他们提升的绊脚石。他们所服务的对象是全公司的人,不管是出纳还是会计或者领导,很多时候财务本身是不会创造财富的,他们所经手的财富都不过是其它配套部门相互配合一起协作的结果。


马妈碎碎念


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没有必要刁难谁,费用报销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制度,报销资料和内容不完善的都不让报销。

如果经过争取说明情况后,仍然无法解决,那只有找主管领导帮助你完成此事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