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医术水平一样吗?

钟馗167797717


作为医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主任医师、主治医师说的是职称。主治医生的聘任一般需要取得医学本科学历,从事医师工作满4年或者取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从事医师工作满2年后考取,而主任医师当前是医生职称中的最高级别,属于正高级别,也就是依次晋级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后才有资格晋主任医师。

职称这个东西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也就是不管你水平多高,你必须到了一定年限才能晋升,换句话说,正常情况下,主任医师一般比主治医师工作年限长,工作时间长代表着经验更丰富,但是职称不等同于医术,医术除了时间的沉淀外还需要个人的悟性及努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如同教师,有的中青年老师讲课通俗易懂,思维发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乐于接受,而有的老教授一辈子讲课都在念课本,学生们昏昏欲睡,你只能说老教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不代表就一定比中青年老师讲的好。

特别作为外科医生来说,手术是个体力活,年纪大的科主任大多巅峰时刻已经过去,水平最高的往往是那些年纪40-50岁左右的副主任医师或者高年资主治医师,他们有精力,有学历,有经验,有技术,有空就学习,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也是最强的。很多主任医师虽然曾经有过辉煌,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花了,手抖了,还有就是医学日新月异,对于新的腔镜技术掌握的不够熟练,所以对于外科手术来说,不一定主任医师就比高年资主治做的好。

当然内科医生因为没有手术操作更多的是单纯看病,相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内科医生的临床经验更重要一些,所以对于内科医生来说理论上主任医师比主治医师见得多,看病可能想的更全面更系统。

总结一下:主任医师职称比主治医师高两级,但是医术不一定高两级,特别是在外科这样靠体力吃饭的科室,40-50岁左右的副主任医师或者高年资主治医师,他们有精力,有学历,有经验,有技术,有空就学习,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是最强的。


胸心外科医生Lion


这个不一定,有些高职称但是干不了活,有些低职称,甚至有些没证的医生,居然做得很好,我们医院就有几个还没证的医生,老百姓很爱找他们几个看病。还有点成我们医院的招牌了,可惜就是没证,做手术和看病的临床思维相当活跃。可惜着没证害了


袁茂


如果说主治医生和副主任医师的,医疗水平有什么区别的话,个人认为是分两个方面来看的,第一,从平均水平上来看,副主任医师医疗水平比主治医生要高的可能性要更大一点,第二,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比如说一些技术水平高的三甲答医院的主治医师,可能要比普通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医术还要更好,同时按照目前,中国的职称评审制度,如果某些副主任医师只会写文章,考试,平时并不接诊病人的话,它的实际医疗水平可能也会欠缺一点。关键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级别不同:住院医生是初级职称,主治医生是中级职称,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是高级职称。

2.工作重点不同:住院部的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要具体负责病房和患者, 主任医师不负责具体病人,定期进行大查房。

3.责任不同:下级医师有疑问,可请示上级医师。重大手术多由职称高的主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同在门诊工作:同样是看病开方,但一般只有高级职称才能是专家门诊,有技术特长的主治医生可以是专科门诊,初级职称只能出门诊。


鑫旭在线


1)、级别不同:住院医生是

初级职称

主治医生

中级职称


和是

高级职称


2)、工作重点不同:

住院部

的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要具体负责

病房

和患
者, 主任医师不负责具体

病人

,定期进行大查房.

3)、责任不同:下级有疑问,可请示上级医师.重大手术多由

职称

高的
主刀.
4)、如果在

门诊

工作,都同样是看病开方,但一般只有高级职称才能是

专家


门诊,有技术特长的主治医生可以是专科门诊,初级职称只能出门诊;

5)、所能做的手术范围不同。主治医师所能做的手术主任医师都能做,而主任医师能做的四级及部分三级手术,主治医师不能做;

6)、阅历及手术经验不同,水平也不同。


马方明医生


那区别大了

主治医师大学毕业五年或者研究生毕业两年就可以考,只要好好复习大部分都能考过,意味着主治医师至少有五年的临床经验。

副主任医师要主治医师五年后考,要求有工作经验10年以上,同时有科研文章,副主任医师经验理论上比主治丰富,但也要看自身的努力情况。

主任医师就不一样了,要求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5年,也就是之前有15年工作经验,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期间,获得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完成人;  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3年,期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医学专科或大学普通班毕业,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7年,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专业学术论文。所以这不仅要技术好,经验丰富,更重要的是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多很好的医生终身都只能是副主任医师。



眼科杨医生


职称越高,经验越丰富!

主任医师基本是我们最容易见到、经验最丰富的专家了!

看病需要注意职称和医生的擅长方向,俗话说:术业有专攻!

下面详细介绍下职称的区别:

住院医师:刚毕业的本科生,1-5年工作经验的统称(类似助教,二级教师,助理工程师,实习研究员)

主治医师:毕业5年的本科生,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硕士和博士毕业1-3年不等(类似讲师,一级教师,工程师,助理研究员)

副主任医师:一般是毕业5的博士(可以这么理解),而且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临床经验(类似副教授,高级教师,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

主任医师:一般是毕业10年的博士(可以这么理解),而且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临床经验,省自然,国自然等(类似教授,特级教师,研究员工程师,研究员)





懒人医考


说句实话,这个非常不好判断。

从理论上讲,主任医师要比主治医师医术水平高,因为获得主任医师之后,才能开展一些更为复杂的手术和治疗。理论上主任医生的临床经验也要比主治医生更为丰富,因为主任医生都是要当很多年主治医生之后,经过考核、考评,从主治医生中择优晋级为主任医生。

但是,长期以来这个考核、考评机制是存在一定缺陷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考核一个医生的标准除了相应的职称考试以外,另外就是有没有在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而且这一项是一个硬规定。没有文章,就很难从主治调主任医师,不管你医术怎么样,名气怎么样。

所以,有一些搞学术很厉害,但是手术做的不怎么样的医生,反倒调了副主任、主任。而有些手术做的很厉害,看病很厉害的,由于不擅长写科研论文,或者不太喜欢搞科研的人,反倒还调不了主任医生。

更有甚者,有的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过分注重文章和科研,导致这些医院的科室往往是搞科研厉害的担任主任,看病厉害而不怎么搞科研的反倒只能当副主任。所以过去流传一个段子“看病一定要找副主任,不能找主任”


另外,我再拿内分泌科做一个比方。内分泌有的是搞垂体瘤,调激素方面的,有的医生是专攻糖尿病方面的。在垂体瘤的诊断治疗方面,专攻糖尿病的主任可能不及专攻垂体瘤的主治医生。但是他们对外都是内分泌医生。你作为一个病人,想要去判断谁的医术更好,真的很难。


所以,有个医生朋友真的很好……


人体探索者


我是高校附院退休医生,谈谈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一般來讲,主任医生业务水平是高于主治医生的,至少主任医生临床年限长,经验比较丰富。但也不是绝对的。有的主治医生业务能力高于主任医师的也履见不鲜。甚至有的技师水平高于主任医师的也有。这类事在临床上常见。我本身的检查在主任看來有问题而下级医师或技师认为沒有问题的也不只一次,后來时间证明下级大夫或技师判断是对的。当然这是个别现象。但认真观察总结的医生总比混日子的医生水平高些。更可笑的是,我科的一位主治大夫(那个时候主治大夫是顶层大夫,沒有副主任和主任这两个层次)带领1名总住院医和3名住院医及15名实习医查房,当著19个人的面批评某住院大夫诊断错了,这住主治大夫的诊断使当汤19个人大加驚诧,实际住院大夫的诊断是完全正確的,而这位主治大夫的诊断则是大错而特错了呢!


传承卫保健康


如果两个医生都是30岁,建议看病找主治,因为30岁到主任,只能靠论文课题,未必有临床经验。如果医生40岁,建议找副主任,因为主治不求上进,主任靠的还是论文课题,临床未必强。如果医生50岁,那就找主任,但是有个前提,主任基本没有任何行政职务。如果医生60岁,西医找主任,中医找主治。70岁以上医生就不要考虑了。


用户3890320570


现回答这个问题:职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一个的认可程度,职称越高,代表越多的知识储备和临床经验,主任医师一般比主治医师水平高。但是,职称也不能完全代表医师的医术。

先来说说,医术和什么有关

医术和医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有关

无论中医、西医,医术好坏的第一个关键,是医生的医学知识是否有足够广度和深度。

什么意思呢,以皮肤科为例,皮肤病学这个学科有很多专业方向,比如皮肤病理学、皮肤真菌学、皮肤外科学、皮肤美容学、变态反应学、性病学等等,一个医生是否对这些大门类下的小门类有所掌握,会影响到他对疾病的思考。我再举个例,如果一个只知道皮肤真菌学的专家看到一个身上长着红斑的患者,他想到的可能只有体癣这个病,因为他的知识面有限,他不会想到他不知道的疾病。而一个知识很全面的医生,可能会想到,是变态反应疾病还是内脏问题在皮肤的表现。


另外一方面,即使一个小门类,其内涵也有深有浅。还是拿皮肤真菌学举个例子,本科皮肤病学教材中关于真菌的皮肤病只有10种,而更专业的书籍中,相关的疾病有20多种,如果你在去看专业文献,可能几年都看不玩。一个医生对一个知识的了解越深,他在这个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也就越准确。

中医也是如此,一个中医只知伤寒论,而不懂金匮要略,那他的水平可能会有限。但如果他伤寒学的很深,那比起伤寒金匮都懂却不怎么深入了解的人,还是要强。

这就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医术和临床经验有关系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临床经验是一个医生不可或缺的加分点。事实上,经验对于任何一个专业或工种,都是很重要的。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而怎么样把知识变活,则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摸索,这种在实践中丰富起来的知识,就是经验,医学更是如此。

医术和思维能力有关系

有了知识深度广度和临床经验,怎么能把这些组织起来,需要的就是思维能力了。我见过一位副主任的医生,遇到一个肚子痛的患者,说出了很多高深的医学词汇,但是看着患者的症状、外院的诊断,以及不能支持诊断的化验检查单,犯迷糊了。你说他没知识吗,但是他看得懂化验单,也能说出很多医学名词。你说的他没经验吗?工作十几年了,也不太可能。那问题出在哪里呢?没法把手头的线索理清楚,也就是思维有点乱,不能从千头万绪中找到那个关键的点,所以光有知识和经验,思维能力不足,也是不行的。


医术和知识更新能力有关

医学从来不是一门静止的学科,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的知识产生,医学也不例外。有些新的知识可能是对旧有知识的补充;而有些可能颠覆了原来的知识;有些新知识则可能开辟了新天地,不断更新这些知识,才能不断提升医术。

其他

除此以外,整体学科水平,医院软硬件水平,都会影响其中医生的医术能力。


知道了这些影响因素,再来看看我们目前医学职称评定的标准:

一般而言,住院医师基本通过相关考试及一定数量的临床工作(例如工作满多少年、下乡支援等)即可获得。

高级职称(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除了考试和一定临床工作以外,还需要科研课题与论文的支持。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样的设置和安排,是兼顾了知识和临床经验的。那么主任级医师比主治医师,多出的条件在哪里呢?

主任医师的考试难度更高,我参加过副高考试,没参加过主任级考试,但难度肯定更高:大量的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考的内容都是日常少见、罕见病,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不行的。但是,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的知识,或者只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考过就忘,医术也不见得会高

主任医师比主治医师至少多出8年以上的临床工作时间,但是注意,这8年以上的时间,如果该医生不在一线临床工作,那么时间换来的就不一定丰富的临床经验。

要获得主任医师,还需要科研课题和论文的支撑,这是需要大量的文献查询和临床思路才能完成的。目前科研在评判一个医师职称中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论文完成后是否还在进一步更新知识,这就看个人自觉了。我读书是有一位老主任,80多岁还自费订阅医学期刊,就很令人佩服。

由上可以看出,主任医师在知识储备和临床时间上比主治医师要多,以大多数情况而言,可以等同于主任医师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和临床经验比主治医师丰富,换而言之,主任医师多数情况下医术高于主治医师。但也不排除少部分花了时间过了考试,却不务正业不怎么提升医术的浑水摸鱼之人。

我曾经跟师过一位主任,每次随他出诊都是胆战心惊,倒不是这位主任有多严苛,而是他不论患者病情轻重,永远只有固定的两三种药物应付,这种不怕“死”的态度,让我胆战心惊,跟师两次后我也知难而退了。

因此,职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一个的认可程度,职称越高,代表越多的知识储备和临床经验。但是,职称也不能完全代表医师的医术,只能说,在没有其他参考依据的情况下,职称可以作为判断医术高低、选择医师的一个依据吧。


好了,内容有些多,感谢大家耐心看完,希望能够能帮到您。

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感兴趣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会第一时间回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