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每天該怎麼反省自己?

我到老家在東原


完成深刻的自省,首先要認識到其重要性,然後讓心靜下來,最後要知道從什麼方向去自省。

一、我們應該徹底地安靜下來,認真地自我反省,想想自己的人格有些什麼欠缺,想想自己的選擇出了什麼問題,想想自己是否該重新安排一下自己的生活?《菜根譚》有言:

忙處事為,

  常向閒中先檢點,

  過舉自稀;

  動時念想,

  預從靜裡密操持,

  非心自息。

意思是,生活中雖然忙碌,經常能偷閒,反省自己檢點自己,出錯的幾率自然減少。應接事物之際,保持內心的沉靜,清醒把握自己,不好的念頭自然會平息。即便工作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也不要過度,不然心會被工作或事物牽扯住,久而久之,無法抽身,無暇面對自己,心也會麻木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生活的閒暇,心還是不能一刻放鬆。長此以往,會感覺自己活得很累。這是一種“拎得起,放不下”的狀態。《菜根譚》中的這段話試圖說明,在繁忙中要保持內心的平靜,在喧囂中要恪守神奇的清醒。

二、認識自己的無知

智慧來源於承認無知,自省來源於直面自己。

蘇格拉底被神明指出,是最智慧的人,因為他並不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相反,其他學者、貴族,無不恃才傲物,因此只侷限在自己的小框框裡,很難得到更深層次的智慧。

能夠大膽承認自己的無知,有時確實非常艱難。特別是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我們不知不覺中已經習慣於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獨特的,自己就是比別人強。儘管身邊的人未必都承認自己,但是我們內心裡並不服氣。有些人以一技之長而傲視他人,有些人因容貌佼好而小看同儕;有些人以家庭背景自我標榜,有些人自認為潛力巨大而過於自信;有些人靠耍小聰明而自以為是,有些人因小有成就而剛愎自用……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我們成天陶醉於自我的"獨特之處",自然不會有真正的自我反省。因為我們身上的很多毛病,在一種自以為是的心態支配下,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認識的。這也會使我們在遭遇挫折或失敗時,有時會氣急敗壞地責怪別人。

三、察覺並走出自己的思維範式

我們常常感覺生活是被習慣支配的,想改正,卻非常容易“回到老路上”。我想,是因為我們的思維存在一個習慣性範式。思維範式被人接受往往並不是由於人們已經對它的基礎進行了足夠理性的檢討,而是由於認為它是迄今為止最有效的。人生的範式也是這樣,它未必經過了個人的認真檢討,甚至可能建立於個人喜好、直覺以及包括家庭環境在內的各種因素綜合影響之上。但是它構成了我們做人的基本信念,我們"相信"它的有效性,並認為至少迄今為止它都是"對我來說"最有效的。或者如果別人對我的批評觸及到了它,我還可能從宿命論的角度來為自己辯護:"我這個人就這樣了,這大概這就是我的命吧。"另一方面,一個人的思維範式究竟是什麼,他自己未必總有清楚明確的認識,往往只有在遇到具體問題時,思維範式才會浮現出來。他可能會說:"我就是改不了這個毛病","我這個人有一個致命的性格弱點…..","我就是這個特點",等等。一個人的思維範式,包含許多自己已知或未知的內容。

舉例:我過去是無意識受到“爭強好勝”這一思維模式的支配的,曾經思考過它有什麼不好,但我從來不能放棄這個念頭。現在能從其中走出來,反省自己是如何受這一心理支配的,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性格缺陷。結果,我發現我多年來的生活方式有問題,什麼問題呢?多年來就是由於自己爭強好勝,才表現出過強的事業心,結果養成了不會享受生活的缺點。事業追求幾乎佔據了我的全部空間,也使我的生活變得枯燥乏味、沒有情調。同時我也開始認識到,一些過去我瞧不起、或者看來不如我的同學或朋友,其實非常懂得生活,他們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我憑什麼說他們過得不如我有意義呢?於是我開始有意識地面向生活,調整自己,用更多的時間來創造人生的樂趣,對事業的成敗也努力用平常心來看待。儘管不能說已經完全走出了過去的思維範式,但是至少已能正視自己的問題。

也許你會說,要做到這段話中所說的那樣太難了。誰沒有這方面的思想啊?許多人正是爭強好勝、不甘居人下,才有了奮進的動力,並取得了事業的成功。再說,如果沒有一點爭強好勝的心理,人生在世豈不是一點激情都沒有了嗎?這類問題,我也經常被學生問到。這可能是一種片面的看法。仔細研讀《菜根譚》,就會發現作者告訴我們:不是不要奮進,而是以另一種更好的方式奮進;如果只能採取爭強好勝的方式奮進,那也註定了你一生的境界和幸福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內打轉;但是,事實上,還有更好的奮進方式,讓我們這一輩子所得更多,生命的質量更高,人生的幸福更長久。

  因此我認為,認識和研究在無意識當中支配自己的思維範式,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之一,也應該是自省的基本任務。因為有些支配我們的思維框框,我們能清楚地把握,對它的好壞還能有所認識;而有些思維範式或框框,我們並不是很清楚,卻在無意識中深刻地支配著我們的思想,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決定了我們一生的命運,限制了我們的人格規模。這些不好的思維範式或框框,如果不搞清楚,有可能成為我們性格中永遠無法突破的侷限,甚至給帶來巨大的憂患,我們卻到死都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每次讀《菜根譚》、《小窗幽記》、《圍爐夜話》等書,總是被其中所散發出來的智慧光芒所震懾,讓我一次又一次認識到侷限著我的思維框框或範式。

四、"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先無得罪於冥冥。"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段話:

  肝受病則目不能視,

  腎受病則耳不能聽。

  病受於人所不見,

  必發於人所共見。

  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

  先無得罪於冥冥。

  讓我們仔細體會一下。什麼叫做"人所不見"?什麼叫做"人所共見"?我認為這段話是對蘇格拉底"認識自己的無知"這一名言的極好註解。它的大意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動機和想法,他的思想的真實面目,有時不會直接表現在行為中。他在外在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問題,其癥結可能深藏於他的內心世界背後,甚至連他自己也未必清楚,更何況別人了。比如,有的人脾氣非常好,非常溫和,但有一次,他突然對人發脾氣,那就是內心世界的顯現。等到內心世界顯現到外界,此時已晚了。又如,有的人總是想佔別人的便宜,這是他的思維範式。但是他在每次想佔別人便宜的時候,他可能並不認為這是在佔便宜。強烈的慾望促使他本能地向那個方向發展,併為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他甚至可能認為那些便宜是他應得的,那是他證明自己人生價值的恰當方式。因此達到目的時他就開心,達不到目的時他就沮喪。正因為他視自己的做法為正常,所以可能拒絕接受別人的意見,也拒絕對自己採取批評和反省的態度。總之他對於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是不能正視的。這也就是說,他不能跳出自己的思維範式之外,對長期以來支配自己的思維範式的利弊得失作出清醒的評判,批評的檢討。所以說,"病受於人所不見,必發於人所共見"。

  "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先無得罪於冥冥。"昭昭是人所共見的,冥冥是人所不見的。蘇格拉底講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自己的無知,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因為一個人"冥冥"中的東西,別人無法曉得,自己也未必能清醒地面對。比如齊懿公死於臣僕之手,還有歷史上的一些風雲人物功敗垂成,我們看到他們的故事時,是否會有一陣竊喜,以為自己不可能犯他們所犯的那些低級錯誤?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可以說你也在妄自尊大了。這不僅是因為你小看了他們,至少你這種想法本身已經是在尋找理由證明自己比他們強,這難道不也是"太在乎自己"的明證嗎?所以,很多內心深處的病根子,在別人身上存在,在你我身上可能同樣存在,也許程度不同,也許表現方式不同。我們如何能輕率地說自己不在乎自己呢?所以要想"先無得罪於冥冥",其實很不容易,需要深刻的自省。



研明君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曾子說過的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每天該怎麼反省自己?像曾子所言,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謀慮是否盡忠?和朋友交往是否誠信?傳授過的學業是否有複習?在生活中反省自己,我們也可以從這三方面下手:

1.為人謀而不忠乎

大到國家,我們身為中國人,生於國家,活於國家,受於國家的保護,在動盪的世界格局下,我們就應該對國家忠誠,保家衛國。

小到公司,我們身為員工,拿著公司的薪水就應該對公司忠誠,替公司分憂。有大局意識,只有在集體變得更好,個體才會更好。

2.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朋友,都是生命中的一個過客,是緣分讓你們相遇,應該珍惜。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很多人都說朋友太多了,但是真心相待的不多,真正能幫你的更是寥寥無幾。

那麼反過來,你是否真正幫助過對方呢?所謂的“無效社交”在我看來,是雙方缺少了對彼此的信任。別人怎麼對你,更多的是取決於你怎麼對別人,友情也是相互付出的。

3.傳不習乎

人生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小時候學著適應這個世界,長大了學著瞭解這個世界,年老了學著享受這個世界。學習讓人進步,讀書讓人睿智。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但是,如果學了不時常去溫習鞏固,左耳進,右耳出,忘光平日所學,那麼學習的意義何在呢?孔子說過,溫故而知新。知識的種子,只有通過不斷的複習才能茁壯成長。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人需要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時不時停下腳步反省自己,會讓你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用心相待,讓愛發聲,歡迎大家關注我,多交流。


泡一泡才知道


所謂自我反省,意思是指對已經發生的行為進行重新審視檢查並發現其中的不足或錯誤,這即為反省。

自我反省是一種難得的優良品質,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具有這種品質的,一個人若能擁有這種品質且又能合理運用的話,那對其自身的成長將會是大有益處的。

但事事無絕對,自我反省這一品質若是運用不當的話,也會適得其反,到時就會演變成為自我否定。

自我否定,意思是指對自己沒有信心,總是在懷疑自己的執行力和判斷力,總是會自己推翻自己作的決定。

一個人若是開始自我否定,那這個人就會逐漸形成畏首畏尾、搖擺不定、猶豫不決、做事沒有主見的扭捏性格。

所以自我反省的品質雖然可貴,但也要有個度,我們不能常態化的、一味的只知道自我反省,否則時間一長,就一定會演變為自我否定,到時就悔之晚矣了。

我們每天除了應該自我反省之外,還應該伴隨著自我肯定,也就是說我們每天在自我審視的時候,除了要對這一天裡自己表現的不好或不足的地方進行反思和反省之外,還應該對自己表現的很好或者可以的方面給予鼓勵和讚許。

這樣做不僅可以防止自己變得嬌縱自滿、自以為是,還可以樹立自己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使自己變成一個為人謙遜、彬彬有禮,但又有勇有謀、決斷果敢、魅力十足的優秀之人。

關鍵點,掌握好尺度,不但要會自我反省,還應該學會自我肯定。

以上回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原創不易,希望大家多關注、點贊、評論、收藏,謝謝大家支持。


其實很簡單168888888


“每天該怎麼反省自己”這問題你問得好👍。現代社會發展太快,人們想跟得上社會變化的速度連自己真正有啥愛好夢想可能都忘了。天天都忙著努力養活自己和家人的呢,誰還想到如何反省自己。但是每天好好反省自己就是最好的方法讓你更放鬆的往前走,不會迷茫不會驚慌失措,因為只有反省自己的昨天才會明白明天該怎麼繼續走下去。。。

你可以參考一下下面幾個

- 認真寫下來自己的目標和計劃如何得的到那個目標(目標也要分清楚小 大,時間 ,方法)

- 每天給自己安靜一個人看看你今天的效果工作學習怎麼樣,有沒有完成自己訂好要做的事?寫下來

(最好用個小本去哪都帶得上)

- 自問自己今天的心情怎麼樣,誰讓你不開心就要自己修修,不重要的人就別再聯繫別放心裡,重要的人就立刻跟他說說吧,看重你心情好重要,因為生活質量不是都為了那份心情才努力了嗎!

- 練習一下對自己對別人說感謝,抱歉,你每一分努力的今天都值得對自己感恩的。

- 睡覺前別忘寫好明天自己要做的事情,給自己享受點喜劇吧!祝你生活愉快☺️



越南娘子


一,寫日記是很好的方式。在寫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有自己的思考,很多答案就會自然流露出來。

二,寫每日計劃和總結。我每天都有一個“一日一記”的本子,每天早上上班前寫下今天的計劃,主要是八小時外求發展的那些計劃,這部分最能讓人成長。每晚臨睡前總結一天的收穫,對照計劃看完成的情況,然後及時做出針對性的調整。這很有用。

然後還可以寫月總結,對每月的收穫進行復盤。

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可以對照著每天自省,特別有幫助。

反省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溫暖的人,加油!











陪你讀書的不毛


反省我們的工作態度:今天的工作,我是否有偷懶的行為?是否盡了全力?有無浪費時間?

反省我們的做事方法:對於今天所做的事情,處理是否得當,怎麼樣做有可能會出現更好的結果?

反省我們的工作進程:我今天做了多少事,有無進步?有無完成我既定的目標?有沒有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反省我們的人際交往:我今天是否說過不當的話?是否做過損害別人的事?某人對我不友善是不是另有原因?

這些,都需要我們不停的進行自我總結,自我反省。反省其實是一種學習能力,反省過程就是學習過程。如果能夠不斷自我反省,並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悟到失敗的教訓和不完美的根源,全力做出糾正,這樣就可以在反省中清醒,在反省中明辨是非,在反省中變得更加睿智。

對自己做錯的事,知道悔悟和責備自己,這是敦品勵行的原動力。不反省不會知道自己的缺點和過失,不悔悟就無從改進自己的工作。

經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雜念,對事物有清晰、準確的判斷,理性地認識自己,並提醒自己改正過失。只有全面地反省,才能真正認識自己,才能不斷完善自己。因此,每日反省自己是不可或缺的功課。通過經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無情地自我解剖,嚴格地自我批評,及時地改正自己的過錯,把過失和錯誤消滅於萌芽狀態。

勇於面對自己,正視自己,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進行反省,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諧之音、不練達之舉、不完美之事,並且要及時進行,反覆進行,才能夠得到真切、深入而細緻的收穫;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過一些本該及時反省的事情,進而導致自己的一再犯錯。

當然,反省不必拘泥於形式,咖啡屋靜坐時,茶樓品茗時,深夜獨處時,晚上臨睡前,無時無地皆可進行,並讓其成為一種習慣,像晚上臨睡前的禱告一樣,對自己一天的行為做一個深層次的檢查,不斷髮現和改正自己的缺點,認識和發揚自己的長處,並不斷激勵自己,超越自己,從而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穩、更好,也更遠。



瑩言瑩語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曾子的一句話:"吾日三省無身"。翻譯過來就是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誠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沒有按時溫習?這句話到現在也適用於所有人。

但是,我們不是聖人,都是平凡的人,遇到的問題也大都是平常瑣事,所以,我們提倡多思考,多反思,本身並沒有錯,但沒有必要每天都去反省,否則,適得其反,會給自己徒增很多壓力,也會增加精神負擔,影響身體健康及工作質量。





李少LISHAO


1,說話前三思,想想這些言語如果加在自己身上會怎麼樣。每天都要反省自己說錯的話,發願改善。慢慢地,就能養成好的說話習慣:說好話、說有用的話、說幫助人的話,不說傷害人的話、欺騙人的話和無意義的話。

2,這是一段怎樣的路,我說不清,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走過這段路之後,我會變得不一樣,而且應該不會後悔。幾乎每天都有對自己的質疑和挑戰,或者說反省和改進,心裡會不時翻騰,翻騰之後是下次的淡然。

3,慢慢地,卻忘了初衷,懷念當初為了初衷奮鬥的日子,一切井然有序,簡簡單單。漸漸的,我竟失去了每天自我反省的習慣,沉浸在每日的碌碌無為的忙碌之中。對於自己,別人常說,要努力,要努力,要努力,要努力,顏笑附和。

4,生活方式的選擇都是憑個人能力所得,或許現在還無法擁有南方以南的自由和愛情,雖然理想主義者的結局都是悲壯的。用你所得到的換取你想得到的,每天反省自己,每天更進一步,砥礪前行。

5,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話。筆尖的蹤跡是你心靈的旅途。就這樣,每天都送給自己一段話,鼓勵也好,反省也罷,請給自己一個美好的開端。

6,生活當中有些偶然的故事,不是考驗你的胸懷,而是考驗你的修養。能夠容納,能夠在故事當中反思,和提升自身的道德水準。不是怨生活折磨了我們,而是考慮是不是應該做自我的反思和反省,考慮自己是否要配合生活,用合適的狀態來陪伴這每天的日子。

7,經常反省,就是給自己的心靈做環保。如果每天都清洗內心和思想,就會懂得言語如何表達才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才會規範自己的行為,讓自己得體自然。

8,時刻散發自己的善良和溫柔,但不媚顏屈膝;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但無需如履薄冰。對別人好是想換來自己美好的心空和坦途,但不苛求付出與回報成正比,畢竟人與人的處事哲學是有差別的。與人為友,善待自己,過好不能跨越的每一天,才是硬道理。




穆恩l


對於今天所做的事情,處理是否得當,怎麼樣做有可能會出現更好的結果?

反省我們的工作進程:我今天做了多少事,有無進步?有無完成我既定的目標?有沒有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反省我們的人際交往:我今天是否說過不當的話?是否做過損害別人的事?某人對我不友善是不是另有原因?

這些,都需要我們不停的進行自我總結,自我反省。反省其實是一種學習能力,反省過程就是學習過程。如果能夠不斷自我反省,並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悟到失敗的教訓和不完美的根源,全力做出糾正,這樣就可以在反省中清醒,在反省中明辨是非,在反省中變得更加睿智。

對自己做錯的事,知道悔悟和責備自己,這是敦品勵行的原動力。不反省不會知道自己的缺點和過失,不悔悟就無從改進自己的工作。

經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雜念,對事物有清晰、準確的判斷,理性地認識自己,並提醒自己改正過失。只有全面地反省,才能真正認識自己,才能不斷完善自己。因此,每日反省自己是不可或缺的功課。通過經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無情地自我解剖,嚴格地自我批評,及時地改正自己的過錯,把過失和錯誤消滅於萌芽狀態。

勇於面對自己,正視自己,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進行反省,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諧之音、不練達之舉、不完美之事,並且要及時進行,反覆進行,才能夠得到真切、深入而細緻的收穫;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過一些本該及時反省的事情,進而導致自己的一再犯錯。

當然,反省不必拘泥於形式,咖啡屋靜坐時,茶樓品茗時,深夜獨處時,晚上臨睡前,無時無地皆可進行,並讓其成為一種習慣,像晚上臨睡前的禱告一樣,對自己一天的行為做一個深層次的檢查,不斷髮現和改正自己的缺點,認識和發揚自己的長處,並不斷激勵自己,超越自己,從而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穩、更好,也更遠。


紫色的蝴蝶夢


把每天遇到的煩惱寫下來,問問自己,自身的問題在哪。

人啊,常常是自己碰壁,還不死心,不碰個十次八次不罷休。自己還以為是壁要碰你,即便壁要碰你,你不是要躲嗎?所謂有能力的人,就是他往哪裡走,壁都要躲開。加油吧,給自己積蓄力量,而不是怨天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