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历史上的西方民族在东进的时候会选择去攻打印度,而非攻打古代中国?

yunyaling1987


西方民族想东进中国有三条路线可走。

一条是北线,经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南下。

走这一条路在古代是不现实的,因为西伯利亚地区的严寒是他们无法克服的障碍,即便征服了西伯利亚地区,还有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等着他们。匈奴、突厥、柔然、蒙古这些就够他们吃一壶了,哪还有心思进攻古代中国?

不过沙俄帝国走的就是这条路,但那时已经到了18世纪中叶了,在火药武器的帮助下,游牧民族的种族天赋荡然无存。即便如此,沙俄还是在康熙这里吃了教训,暂时放慢了扩张步伐。

一条是中线,经帕米尔高原或伊犁河进入西域地区。

走这条路倒是有一定的机会。不过帕米尔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会让他们为之却步,因为要想跨越这里,需要的不是多少兵力,而是十分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在古代要想攻打中国,10万兵力是最低限额,想要保障10万人的后勤,就得征调60万以上的劳力,这规模哪个西方民族能耗得起?假如拖个一年没结果,他们自己就崩盘了。

但这条路并不是完全不能走。帖木儿在明朝时期发动10万精锐经由伊犁河到达了伊犁地区,距离明朝的西部边界哈密卫只有400多公里,但帖木儿不久去世,其帝国分崩离析。

渥巴锡率领蒙古土尔扈特部东归也是走的这条路,不过这得益于清朝主动接纳他们。

另一条就是南线了,经由青藏高原进入我国。

但这条路就别想了,以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数万大军想跨越青藏高原是不可能的,所以古代时期我国和印度地区的政权并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冲突。因为他们进不来,我们也过不去。

但印度地区却是西方民族东侵的最佳场所。因为印度地区和中亚只隔着伊朗高原,过了伊朗高原就是平坦的印度河平原,这里物产丰饶,气候湿润,完全不用担心后勤补给问题。

所以印度地区长期受到西方民族的入侵,诸如雅利安人、亚历山大、阿拉伯人、蒙古人乃至西方资本主义列强。

而西方列强征服印度后也想征服中国,即便以他们当时的科技水平也没有选择西域那条路,而是从东面的海上发起进攻。而中国的经济重心在江南沿海地区,政治重心北京离海上也很近,所以他们很快就取得了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