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感覺高中語文老師講和不講沒什麼差別,現在很迷茫,求老師幫忙解決一下這問題,高中語文究竟應該怎麼學?

老兵東雷


我們先列出這個高中孩子的問題點:

1,語文老師講和不講沒差別。

作為一名20多年教齡的初中語文教師,我對孩子的這種感覺頗有些羞赧。畢竟,都是語文老師,初中學生有時候也會有這種迷茫。

問題的原因在哪裡?很簡單,“所學非所考”。語文從小學到高中,年級越往上升,考試內容就離課本越遠。中考試卷幾乎已經與教材沒有關係了,高中所學的課文更是與考試題目相去甚遠,說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為過。

試問,有哪一個科目是這樣的呢?

這樣的學考完全脫節,造成了學生不知道怎麼學,老師不知道怎麼教。因為,以課本為本對其他科目可行,對語文來說就是一個笑話。

曾經有許多學生問過我:老師,既然書上的內容根本不考,我們不是正好可以不學它了嗎?

是啊,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口若懸河,恰好是考試完全不考的東西,你說學生還有什麼心思去學?

所以說,現在有些教材編撰者整天擱那兒吹噓,說語文教材怎麼怎麼好,那就是不要臉!編了那麼多根本用不上的玩意兒,純屬浪費時間。

到這裡,我贊同孩子的說法,但要加一個限定,就是語文老師講課文,學生聽與不聽確實沒多少區別。

我當年復讀過一年,語文書根本都沒翻過,語文課也基本不上,卻比應屆當年多了10幾分,因為我對語文的感悟能力提高了。

2,語文老師講和不講還是有區別。

區別在於語文老師會不會講?

既然語文考試如大海撈針,怎麼著也撈不到,那麼語文課本上的內容跟其他內容也沒什麼區別,都可以當做語文學習的素材來處理和應用。

語文老師可以把課文當例子來講,不從考試上講,但從語文素養提升的角度來講。

一講輸入,拿到一篇文章後,都有哪些輸入方式?比如讀,分朗讀和默讀,瀏覽和精讀,講這些給學生聽,便是授人以漁。

二講處理,怎麼把學到的東西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裡去?需要什麼方法才能做到?把單個的知識點連接成知識網絡。

三講輸出,怎麼把學到的東西拿出來用?一篇課文,講它好在哪裡,不是為了讓學生背出這些來,而是要讓學生學會兩樣本領:一是鑑賞,二是創作。

3,怎樣學好高中語文?

分兩種:

一是提高語文素養,樹立生活即語文的理念。一切素材皆可為我所用。在日常生活的聽說讀寫,都可以有意識地思考,這是語文之道。

二是提升考試水平,有選擇地進行分專題訓練,按照高考題型刷題,做到熟能生巧,符合規範。

關注我,看更多精彩內容。


劍客談教育


我是一位高中語文老師,在一所省重點高中任教多年,看到這個問題,很尷尬,但出奇的有共鳴。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學生問我當初在高中語文成績怎麼樣,怎麼學的。每當這時候我就異常彆扭,不知道是該撒謊還是實話實話——我高考語文126分,但我在高中的時候,上課從來不聽老師講課的。——此時我是老師,這麼說的話以後誰還聽我講課呢?

後來,我找到了一種折中的說法,我告訴我的學生:如果你自覺有比較好的學習方法,比在課堂上聽我講課更有效果,可以和我交流,我會答應給你一段時間來驗證,這段時間裡,你可以不聽課,不完成我佈置的作業,但你一定得列出來比較詳細的計劃給我看。

事實證明,這類學生還真有,有一個學生高三告訴我他早上起不來,語文早讀效率太低,而且平時上課,他一有機會就找我討論課外書,從佛經到德國哲學,問得我心慌。對他來說,能夠找到一個可以和他交流讀書內容的人,比一個手把手教他怎麼答題的老師更重要也更有效。後來這位同學考入了北京大學。


當然,講這個事例並非是說語文不需要聽老師講課,而是說學習語文,你必須得有方法。

很多語文老師喜歡總結答題套路,我們管這叫“學院派”,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套路並不足以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游刃有餘。以19年的語文全國卷為例,我們最常講的套路無非是文學類文本閱讀和詩歌鑑賞,那麼今年高考到底有多少分的套路題呢?我們可以簡單列舉如下:

由圖可知,全國一卷的套路分析題共6分,全國二、三卷的套路題為12分——大多數的技巧總結,只是為了應對這十多分的題目。

另外,高中語文課堂有一半時間用在了文言文上,但很遺憾,文言文的主體一定得是學生而非老師,靠老師課堂上補充文言知識是不行的,因為重點不是老師補充多少,而是學生記了多少。

這樣的語文課堂,確實相當低效。

那麼高中階段,有什麼具體方法能夠學好語文呢?

一、古詩文多背,多背,多背!

如果你是新高三的學生,你的名句默寫也許只需要背誦高中十四篇古詩文,但我強烈建議你向高一高二的學生看齊:背誦七十二篇!

這七十二篇,基本囊括了高中所有的古詩文的學習,把這些內容徹底背下來而不是簡單理解,徹底能翻譯而不是隻記該如何默寫,這樣一來,不唯名句默寫有用,文言文的背默足以讓你的文言知識積累更進一層樓,古詩詞的背誦也可在作文中大放異彩,更別說你的文化底蘊,就在背誦中奠定基礎。

二、積累本堅持,堅持,堅持!

這裡推薦六個“一”積累本。

1.一句格言

格言就是名言警句的積累。其功能有二:其一可以作為我們學習的動力,啟迪智慧,在適當的時候成為心靈雞湯一樣的存在;其二是應用於作文的寫作,不管是名言引入式的開頭還是在論證過程中引用名言,或是結尾利用名言點題,都不失為一種深度。

2.一首好詩

對詩歌鑑賞,學生一向是“想說愛你並不是很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多的勇氣”,這一積累,就是給學生熱愛詩歌的勇氣。左側摘錄詩歌原文,右側摘抄對詩歌的鑑賞,或者摘錄某道題及答案。這樣的積累,也是兼具審美和實用,如果能夠及時消化,慢慢就會對詩歌越來越有興趣。

3.一段美文

所謂美文,滿分作文的片段可,名家名作亦可,甚至同學之間有什麼好的詞句亦可。內容不限,在六個一中,是最能激發學生興趣的一項。

4.一組詞語

此法是應對全國卷試卷中的成語熟語的考查,這一點來不得任何懈怠,不斷進行成語的積累勢在必行。當然,你如果想在此進行文言文一詞多義的積累,也不無不可。但不管積累什麼,都必須強調釋義!

5.一篇心得

其實“心得”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這個模塊可以是自己的學習心得,也可以是生活感觸,或者課外練筆,唯一的要求就是原創!這個最靈活最自由的一個模塊,也是學生最令老師感到驚喜的一項。有人在這裡和老師交心,有人在這裡盡情展現自己的文采,也有人突破文字的侷限,以圖畫的形式揮灑智慧(偶爾為之)。

個人建議,這一模塊以作文片段的練習為主。

6.一則素材

目前高考作文依然是以材料作文為主,側重故事類材料和時事評論,因此學生可在這一板塊進行相關的素材積累,素材來源為教師推薦、日常閱讀及同學互相推薦。

三、現實要關注,關注,關注!

看一下19年各省的作文就知道,我們的作文導向,依然是迴歸傳統和關照現實的綜合。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方法絕對不適合語文學習。你的作文裡,最好有鮮活的素材,能夠展現出你對現實的關注以及主人翁意識。


在這裡,特別推薦中央電視臺每週末《新聞週刊》,四十分鐘,內容豐富,有敘有評,三觀正,惹人思考,當是全國卷範圍內考生的最愛。

總結:語文學習其實是一件很費心力的事,它不需要像數學一樣動輒幾個小時刷題,而是需要你利用好每天的碎片化時間,少量多次,養成一種生活處處皆不忘語文的習慣,如此,則素養自蘊,讀寫功力也會在細水長流中突然爆發,產生質變!

如果朋友們有什麼好的語文學習方法,也歡迎留言交流。


金牌小書童


深有同感!我高中教語文的是個女老師,感覺她講的語文課太太太一般了,講不講都一樣~~重點課文領著讀一遍,學學新字詞,詞組,然後講講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背課文重點段落。這樣的課誰都能上!聽她的課就像喝白開水,一點兒滋味都沒有。那時一直羨慕隔壁班的語文老師,是個矮矮瘦瘦的五十多歲的男老師,他講語文課的時候聲情並茂,底氣十足!那蠱惑的聲調簡直了,隔了厚厚的一堵牆,我們聽來,仍能感受到一種激情四射的魅力!真是羨慕啊!唯一讓人感動的就是冬天班裡好多同學感冒,我們的女老師熬了一大鍋紅糖薑湯端來給大家喝~~老師的善良親厚令人感恩,教的課嘛,不過爾爾了~~但是很奇怪,不管在哪個階段遇到什麼樣的老師,我從小學到大學,語文成績總是最好的,所以感覺語文成績多數還是大部分靠自己的領悟能力和對文字的一種敏感度……[捂臉][捂臉]


l翠微居l


不吹也不黑,我高中一開始非常認真,但是基本不及格,後來乾脆不聽課了,還是那個分數,就是感覺語文課跟考試基本沒關係,除了背誦的詩歌和文言文,到了高三基本絕望了,後來高三最後一個學期置死地而後生,發明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方法後,語文就沒有低於120分,最後高考122分,排第一位,從原先的倒數最後排到第一你說諷刺不諷刺?別人辛辛苦苦學了這麼多年語文,還不如我這種破罐子破摔的考的高,所以語文這玩意兒上課打瞌睡,我是完全理解的。能把語文課講到學生不打瞌睡的,我都覺得是神!


管東發金解數學


真要說語文怎樣才能學好,還問不知道怎麼說呢!有次同事問我和我們家寶貝語文怎麼學,我和寶貝都有些犯暈!我高考時語文考了106分,哦,那個時候滿分120。孩子高考139分,滿分150分。按說考的都不錯,平時成績都屬於一般都沒有系統的複習,興趣來的時候翻翻書那種。

真要是分析什麼方法,我和我們家寶貝對語文學習的共同點:一,大量的閱讀,從初中開始,我那個時候文學作品不多,整個初中,讀者文摘,中篇小說選刊,收穫,青年文摘等等期期不拉,手裡沒錢,省出早餐錢和不多的零花錢來買。不解渴,家裡有四大名著,封神榜,揹著父母偷看。一年一遍紅樓夢,到高考,六遍,後來大學又看了兩遍,到現在八遍。水滸,西遊,三國,都看了一遍。現在家裡還有一本孫子兵法,定價6角,書皮都是粘了又粘,我在書架上找到他的時候十分的不可思議,這本書是怎麼活到現在的呢?

孩子就好多了,也是偷偷摸摸的看,因為我給她推薦的人家可不喜歡,她喜歡的我沒要求。直到有一天我和她聊起明朝,我驚訝的發現,張居正,嚴嵩,徐階,隆慶,嘉靖,萬曆她談的是頭頭是道,如數家珍般的,我可真嚇了一跳,什麼官居一品,雅騷,那些歷史類的網絡小說,人家可是揹著我們看了一厚摞。

我和閨女對語文的興趣,就一點,大量的閱讀,超大量的閱讀。主要是課外書的閱讀,其他的方法,沒了!


談笑的漁夫和樵夫


我是高中語文老師,我回答。

多閱讀,多練筆,上課可以不聽。小時候閱讀量夠的,一句不用聽。說實話,我上學時語文課也不聽的。

心裡有底的老師上課也不會講那麼多。老師講多一分,學生就讀少一分。公開課除外啊,要信息量,要高效,要熱鬧。

以前讀書不夠,高中也能補,讀之上再加一個背字,每週背一篇,每兩週寫一篇,如果能做到,上課好好睡。

高考總複習之前,一張卷子也不用做。高考輕鬆125分


玉山話語


我是一個學渣,平時成績不理想,但每次權威性考試(指當時的預考和高考)都還不錯,大概是一二名。因為偏科,高考全校文科總分第二,遠超高考錄取分數線(只因體檢時醫生懷疑有病而落選)!

我最不喜歡聽老師講課,也從沒在意老師在講臺上講什麼。我只按自己的計劃和興趣在學習和複習!

個人認為,學生入校讀書的主要好處無外乎兩條:

一是擁有學籍,便於中高考,便於拿文憑。

二是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至於是否需要聽老師授課,主要看學生的主動性與被動性。如某些被動學習的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強,當然是要認真聽講的;而有自覺性的學生其實不聽老師講課可能更好!

為什麼呢?

我們與西方國家的學生相比,普遍缺乏獨立思考力和創新思維。現在的語文老師,要麼啥都不講,要麼講的似是而非甚至文不對題,要麼講得枯燥乏味,讓學生雲裡霧裡,昏昏欲睡,從而極大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的僵化了學生的思想,從而培育了大批高分低能的佼佼者,培養了僅僅會複製粘貼的人才!

總之,要搞好語文教學,一方面迫切需要有乾貨的、有跨界思維的、能講得妙趣橫生的老師,另一方面則需倡導學生能自主自學、獨立思考,擺脫各種套路的禁錮!


西邊升起的朝陽


我高中語文也不聽講,主要是看書,我在圖書館的借書證每年換一個,借書記錄滿了寫不下,歷史文學科幻,閱讀量相當大,每次語文考試都不低於120分,這是在不聽講甚至不上課的情況下考出來的。語文書我照著資料自己很快就學完,我對文章有自己的見解,考試時只需要揣摩出題者的意圖,按他的想法做就行了。基本是作文丟10分左右,錯別字漢語拼音基本答不對,文言文詩詞、給句話問你什麼意思這種題,基本不丟分。寫作文想個中心思想,很快腦子裡就有很多話要說,得攔住、理一遍,不然不打草稿可以亂吹一通(現在也是這樣,話匣子);三年級我就找來中文系的教材自己讀了,現在還在箱子裡,那種扉頁是毛主席語錄要我們防備原子彈的書(現代文學,西方文學)。現在語文課文改了,題目我也沒關注,不知道和我們那時候區別大不大,希望對你有幫助。


Kcoronavirus


你好,我是小向老師呀,用心回答每一個問題。

一、我對語文很迷茫

看見題主這個問題,我可是倍感親切呀,在小學語文我的樂趣是攻克每一個遇見的生字、詞語、各種句子,如何寫作文,總得來說小學語文還是很有趣的。

到了初中就不是這樣了,每次語文課我就看著我的老師,心裡想,老師您要教我們學習什麼呢?生字我會認,詞語我會組,句子我也沒看你教。例如孔乙己那篇文章,我就看著老師帶著我們分段,然後講每段意思,然後說些我們都不太能理解的話語,例如這是魯迅諷刺當時社會,什麼的!說實話,魯迅大文豪的文章,我從來都是讀不懂,考試的時候從來都是背死的。老師上課永遠也是拿著個書本,照著練。

到了高中我就更迷茫了,例如高一上冊語文,考試跟書本完全沒有聯繫。每單元考試,應該是考那單元的呀,我咋沒看見書上的東西呢?

所以題主的問題,我倍感親切,我以前也不懂,不過這麼多年了,慢慢的想清楚了。在沒有高考之前,所有學的內容都是為高考鋪路!所以當不知道學什麼的時候,不妨看看高考考什麼?學會從考點去知道如何學習。

二、高考語文考什麼?

高考語文的考點主要有一下方面


看見沒有這是根據每年高考內容總結出來的十大考點,高考語文試卷基本都是由這十大板塊組成,每年變動的就是裡面具體的內容。所以當你不知道語文學什麼的時候,不妨拿出我給的這十大點看看,這就是語文要學的內容,要考的內容。這是大點中最拉分的是第8點和第9點。隨著部編版教材的統一使用,閱讀的內容量將會繼續加大。有媒體報道教育部統編本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放言“以後高考語文就是要實現讓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雖然後面溫儒敏澄清這不是他的原話,但是改革會增加閱讀量這是確定了的。

三、我們語文在學什麼?

不是很迷茫不知道平時都在學習什麼嗎?平時上的語文課主要是上的這些方面:古詩詞、文言文、現代文。我們對照十大點,古詩詞高考一道題是考默寫的,有幾分。

1.文言文的學習我們從初中就開始在做積累了,說實話,文言文完全脫離了我們的世界,學起來是很困難的,我們學生自學那是不太現實的,除非個別對古文非常感興趣的才能自學學的進去。一般人就只有指望老師了,所以平時語文課上文言文的時候要注意聽,要認真學,這是高考要考的。這個古文,老師沒兩把刷子是講不好的,涉及太多了,特別是年輕教師不去備好課的話,說不定還沒有某些同學掌握的多,有些老師特別怕上文言文。

2.還有就是現代文了,平時上語文課,面對現代文老師是賞析課文為主,就是怎麼去分析一篇文章,這是在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相當於培養一中高能力素養吧。我當時的高一高二的老師我就很疑惑了,他們並沒有結合考試來講。我覺得反正是為了高考,應該把一些解題技巧融合進教學之中,不要乾癟癟的賞析課文,說什麼作者諷刺什麼社會現實呀。

四、語文如何備考

我覺得語文應該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光靠老師講的那點是遠遠不夠的,自己也得行動起來,為高考做準備。

1.做好基礎知識的積累

可以看見我給出的十大考點中,前面的1—7大點都是屬於基礎知識,這些平時貌似並不會涉及到,只是在高三複習的時候會提到。就去買一本語文基礎知識內容,或者找我要這十大點的文檔,我這份文檔共計350多頁,夠你記的。這些基礎知識平時老師也就是在考試,然後在高三複習的時候才會講,再說這些基礎知識也沒什麼講的,例如易錯字,易錯拼音這些都是考察的個人的積累,老師也只能給出一個建議:“同學們,愉快的背起來吧!”

2.文言文備考

預知將來先知過去,2018 高考語文學科高考試卷,一共7套考察的文言文知識,2019的沒有去整理。

(1).文言文考察方向


文言文閱讀不僅考“讀”的能力,更綜合考古漢語知識掌握情況、文言文閱讀能力、古代文化常識,甚至綜合思維能力等。

我們看2018年高考試卷發現,各地的題材不同,但是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都是根據當年的考試說明,對教材進行了拓展。

(2).如何備考

文言文我們是很陌生的,所以就必須去熟悉他,多讀,多記。在學習的時候我們要務必重視翻譯、重視古代文化常識的積累和理解。

積累古代文化常識過程中,要想方設法的將它體系化。許多同學不喜歡文化常識,其實是因為學習不得其法。

3.閱讀


好啦,我是小向老師,碼字不易,記得關注喲。


小向老師呀


我是高中語文老師,談談我的語文教學理念,語文不僅是一門學科,我把語文課分為語文和考試語文,平常課本上的稱為情懷語文,複習和考試時成為考試語文!語文課本我給學生只講我對文本的見解和讀書方法,意在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和閱讀能力,通過閱讀感受不同的情感,見識奇風異俗、知古論今,飽覽存在或非存在,語文包羅萬象!語文學好了,其他科目絕對不會差!二是考試語文,就是針對考試題型,通過分析文本,如何考好成績。(說實話這部分我自己都不愛聽)

我把學生學習的語文為劃分了三種境界,一是初窺門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規中矩;二是半瓶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自作聰明;三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才是語文該有的樣子!

至於你的感覺,老師講和不講沒差別,老師點你一句話:語文分數與你高考至關重要,老師講的內容一定有用,這一點要中規中矩,語文素養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終身受用,所以更要聽一聽老師的見解!在這一方面“魚”和“熊掌”是可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