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超人就在我們身邊,致敬物業人

早上天矇矇亮,穆懷軍便開始了一天忙碌而緊張的工作。測體溫、佩戴手套、口罩……是穆懷軍每天開工前的“規定動作”。

今年64歲的穆懷軍是首開集團房地首華物業國馨分公司北方車輛廠項目部的一名物業保潔人員。在北方車輛廠項目部,像她這樣每天奮戰在一線的物業人還有80餘人,他們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堅守不分晝夜,保證整個社區運轉正常,為居民築起堅實防疫線。

超人就在我們身邊,致敬物業人

逐個單元消殺 豎起安全內牆

2月21日早上7點,在家簡單收拾後,穆懷軍騎著自行車向項目部趕去。這已經是穆懷軍做物業保潔人員的第11個年頭。其實,2018年,她就已經退休。

“做了這麼多年的物業保潔工作,熟悉,再加上在家也沒什麼事。”穆懷軍說。

此前她是在北方車輛廠的物業單位,後來移交給首華物業後得知物業人員緊缺,作為老黨員,她便主動申請返崗。

疫情前,穆懷軍主要是做清掃垃圾的工作。疫情期間,穆懷軍加入該項目部女子消毒小分隊。臨危受命,穆懷軍感到自己責任不輕。

超人就在我們身邊,致敬物業人

北方車輛廠家屬樓共有99棟樓,341個單元及168處平房。在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公共場所的消殺工作尤為重要,為此,該項目部劃分區域,成立3支消毒小分隊,每日兩次會對每棟單元門、樓道、樓梯扶手等公共區域進行地毯式人工消毒。

每天到項目部集合領取消毒工具後,穆懷軍便和同事兵分多路進行消毒工作。穆懷軍揹著30斤消毒噴霧器,走到北方車輛廠朱家墳四里2單元六樓,她扶了下快要滑落的肩帶,打開噴霧開關,緊握噴嘴,從上往下,開始進行消毒。

“幹這個工作要細,不能漏噴、也不能多噴,否則,會造成隱患。”穆懷軍說。

長長的噴霧管噴灑出藥液,所到之處的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消毒液的氣味。30斤重的噴霧器,40分鐘左右就能噴完一箱消毒水,趁著加水的時間,穆懷軍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加完水後又要匆忙趕往下一個公共區域。從大年三十進行消殺工作到現在,穆懷軍所在的這支女子小分隊,每人平均要負責14-18棟樓,64個單元。一圈下來,需要3個小時的時間。

超人就在我們身邊,致敬物業人

聯防聯控守好第一道防線

當天早上10點,北方車輛廠公共區域所有消殺工作完成,樓道內均貼上了“今日已消毒”標籤。來不及喘口氣。穆懷軍又開始了新的工作——收取在家隔離人員的生活垃圾。

超人就在我們身邊,致敬物業人

在全員防“疫”的重要關口,和穆懷軍一樣堅守崗位的物業人還有很多,每日消殺、體溫監測、嚴防外來人員隨意進入等工作成了每個小區的“必修課”。

首華物業公司管理面積3000餘萬平方米,共計1300餘處項目,涉及近900個社區。自疫情發生以來,首華物業積極加強與屬地社區、街道溝通和協調,結合樓房和平房具體情況,發揮物業和屬地各自優勢,為對方管理部分區域,相互幫襯和補臺,為“群防群治”注入“首開做法”。

超人就在我們身邊,致敬物業人

從早上7點開始,首華物業國馨分公司北方車輛廠項目經理王振華騎著電動車,把出入社區各個路口的隔離設施又細細地檢查了一遍,物業、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一邊盤查零星外出買菜的居民手中的通行證,一邊對出入人員進行細緻的體溫檢測。

超人就在我們身邊,致敬物業人

在北方車輛廠朱家墳4裡,原本為開放式的小區,現已被藍色圍欄裹得嚴嚴實實,只有北門可進入人員和車輛。

王振華介紹,北方車輛廠屬於老舊小區,居民密度大,返京人群集中,讓本就困難重重的防疫工作更加艱鉅。為了做好返京人員疫情防疫工作,物業聯合社區實施“分色管理”模式,通過設置不同顏色的出入證對進出人員進行分類管理,在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的同時,幫助社區實時排查返京人員,織密防控網,搭建社區裡的一道健康防線。其次,自1月26日起,該社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原本三十多個出入口,現建立9個卡點,並由物業人員24小時執勤。

設立臨時集中隔離中心

為保證返京職工的隔離要求,國馨分公司還承擔了近百人次的後勤保障工作。在北方車輛廠朱家墳南里,國馨分公司將兩層樓的鍋爐房臨時改造為公寓,作為返京員工集中隔離中心,可提供84張床位。截至目前,隔離不滿14天的返京職工,全部集中到該隔離中心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隔離滿14天后,如無發熱等相關症狀,可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國馨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彭仕偉介紹,公司對集中隔離點內人員進行嚴格管理,隨時掌握隔離人員情況。除隔離人員外,物業工作人員也實行進出登記、測溫管理,加強疫情防護知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相關培訓,最大限度確保工作人員身體健康,滿足被隔離群眾需求,使集中隔離工作有力度、有溫度。

確保職工每天吃到熱乎健康餐

排查住戶人員信息,分析評估疫情防控形勢,做好防疫物資儲備保障,規範出入口登記監測,防止疫情蔓延.......首開物業工作人員所做的工作,也被居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超人就在我們身邊,致敬物業人

62歲的齊會英家住北方車輛廠張家墳東里4樓。

她說,作為居民,她很慶幸自己現在是該項目食堂的後勤人員,能夠為堅守在一線的人員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為了能讓近100名一線人員吃上一口熱乎飯,齊會英每天凌晨4點便準時來到該項目食堂,煮雞蛋、熬粥、騰饅頭、配菜....分包、打包不停歇,為每一位人員準備好一日三餐,確保職員每天能吃到熱乎的飯菜。

從春節到現今,齊會英還沒和家人一起吃過一次團圓飯,她說,在疫情前,這些都是小事,等疫情過了,一切美好時光都會及時趕到。

超人就在我們身邊,致敬物業人

超人就在我們身邊,致敬物業人


記者:郭 雨

企業供圖

執行主編:周宇傑

主編:陳麗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