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果农“白了头”,果商“痛心头”,水果销售难该如何解决?

中国是一个水果大国,中国每年的水果产品已经接近几亿吨。但是每到了收获季节,就是果农面临的一次大考,果农花上一年时间的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换来了丰收,但是却经常遭遇产品滞销的困境。

果农“白了头”,果商“痛心头”,水果销售难该如何解决?

大量荔枝无人问津

每年有那么多的水果滞销,其根本原因并不是产品的品质问题。中国果业发展至今,果品的品类已经非常丰富,通过经验丰富的果农和专家的培植,果品的品质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档次。即使水果的品质已经达到了国际进出口的标准,即使这些产品在其他地方还是热销果品,但是也难逃滞销的厄运。

真实的滞销状况是由气候异常状况引起的。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干扰,我国大多数省份的气候都出现异常状况,本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本该干旱的时候不干旱。异常气候的频频干扰导致许多水果卖相不好,没有收购商愿意购买,或是产量比往年高很多,因此,多地水果出现了滞销状况。滞销假象情况则是因为商家为了利用消费者的同情心理,而故意制造的假象,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果农“白了头”,果商“痛心头”,水果销售难该如何解决?

不过,如今很多消费者对水果滞销表示不买账,因为他们已经吃过一次亏了,再也不会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了。有些消费者出于好心想要帮助解决水果滞销,于是网购了一些水果。到货以后,消费者才发现自己网购回来的滞销水果有些是没熟的,不管自己放多久,它还是不熟。除此以外,有些收到货以后,才发现水果已经完全烂了,吃都吃不得,去投诉也没有任何结果。

果农“白了头”,果商“痛心头”,水果销售难该如何解决?

对于消费者的不买账,果农心里只能不断叫苦,甚至还说出商家制造滞销假象的销售手段是“狼来了”。有些不良商家为了抢占市场,提前采摘水果导致这些卖出去的水果根本不能吃,让消费者叫苦连连,还连累了水果招牌。此外,部分商家制造滞销假象导致消费者觉得被骗,吃亏后不会再次购买。所以,果农们表示这种做法只是饮鸩止渴。

要想更好的解决我国水果滞销现象,还是要从水果从业者所处的不同环节着手。

首先,从种植户着手。品质是决定水果销售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这个环节的关键因素还是种植户,所以要想打破滞销“魔咒”,就要不断能提高种植户的自身能力。具体可从果园管理能力(科学施肥、修剪、病虫防治等)、信息接受能力(加强培训灌输信息、农业平台普及信息、农村广播散播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减少依赖,加强自主创新,尤其是新技术的使用能力)等,以此提高种植户的自身综合素质,保证果园产出的果品品质好、味道美、天然无公害,如此便可不愁销售。

果农“白了头”,果商“痛心头”,水果销售难该如何解决?

其次,从销售者着手。变散户经营为合作社经营,提高果园管理的标准化程度,统一进行售卖,保证消费者权益。销售者要多加强自身的人脉联系,不要仅仅局限于鲜果销售环节,要充分发挥自己对地区果品情况掌握优势,打通水果深加工领域的需求渠道,全方位的去铺货,多渠道去销售。消费者还应加强自身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如当前比较火爆的农产品电商。

最后,从监管者着手。政府要发挥好市场调控作用,随时监测产业动态,并及时发布产业预警信息。在农残检测上,要继续加大高毒农药的禁绝进度,加大水果生产基地农药残留超标检验,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水果源头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全程化监管、品牌化建设”。做好全区域栽植品种监控,及时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调控农民种植品种结构。

水果市场本就是打的口碑仗、价格仗。

记得2018年7月,中国加征美国水果25%的关税,致使美国水果关税高达50%左右。以苹果为例,2017年,中国进口美国高、中端苹果2.9万吨,占到苹果总进口量的43%,位列进口额第一。中美贸易战打响后,关税的增加使美国苹果慢慢退出中国高端市场。给中国苹果产业迎来了曙光,2018年我国苹果一路高歌,价格也居高不下。随着今年高端苹果进口替代国的增加,又给我国苹果市场致命一击。

我国的水果种植,特别是高端水果种植本就刚刚起步,技术、设备、口碑没办法同进口水果相比,再加之大众对国产中、高端水果没有信任感,高端进口增长,无凝对国内中、高端市场是雪上加霜。低端市场,

受大批高端进口水果的挤压,原本在国内还有销路占有市场份额的低端水果,被迫自降身价另寻出路。

但是我国水果发展的前景,依旧潜力巨大。庞大的消费者基数,有着无法替代的强大优势。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果的需求会大大增加。目前,我国人均年销费水果80斤,发达国家达到年均水果销费150斤,刚刚过半,仍有巨大潜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