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东方网·纵相新闻 周安娜 综合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党和人民对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褒奖。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你可能不熟悉他们的名字,但你应该知道他们的故事……


核潜艇"痴翁"黄旭华

1958年,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

1970年,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

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不到13年的时间,中国创造了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背后,是一个"赫赫无名"的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黄旭华资料图

黄旭华出生于1926年3月,他的父母都是医生,从医也是他的梦想。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面对敌机的肆意轰炸,黄旭华立志:"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将来造飞机保护祖国蓝天;制造军舰抵御海上侵略。"后来,黄旭华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

1958年,黄旭华被选中调往北京,参加核潜艇研究。

这个以他为代表的29人团队,在一个秘密的小岛上,拉开中国核潜艇建造的序幕。而当时,这支队伍中,甚至没有一个人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黄旭华和为中国核潜艇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们

因任务涉及机密,此后30年,黄旭华一直隐姓埋名,工作在核潜艇研制一线。

据报道,30年间,黄旭华与家人彻底断绝了联系,和父母的联系仅靠一个海军的信箱。父母甚至不知道他具体在什么单位工作,在做什么。

直到父亲去世,黄旭华也没有回家。对于这份遗憾,他表示:"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用算盘打出来的核潜艇

核潜艇是在深水中运动的武器库和战斗堡垒,一个数千吨重的钢铁圆筒必须集成航海、导弹、计算机、核反应堆等几十个专业学科才能将它制造出来。

面对西方严密的科技封锁,黄旭华和同事们大海捞针,从浩瀚的报纸杂志中搜寻所有和核潜艇相关的资料。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研发核潜艇时用的算盘

没有先进的计算手段,黄旭华和研究小组的成员们就用算盘来计算数据。"我们的核潜艇牵涉到大量管道、电缆、钢材,这么多的东西组合在了这个潜艇上,要保证它的重量、重心在最好的位置上,那是非常困难的。而我们没有计算手段,我们是用算盘打出来的,一点改变,整个情况又要重新算。"

纯国产、零进口的核潜艇

1988年,我国核潜艇研制迎来了第一次极限深潜试验。

为了能够及时地协助艇上研究并采取措施,黄旭华决定要参与到这次极限深潜试验中,他也成为了全世界第1位参与极限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深潜试验

这次深潜试验,黄旭华的眼底、耳朵和牙龈都因承受压力过大而渗出了血,但他充满自豪地说,"这条艇是我们从无到有,完全靠我们自己白手起家干出来,没有任何一个小的(零件)是进口的。"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 黄旭华(后排左一)同参与深潜试验的科研人员合影

"三面镜子"传"后人"

在完成第一代核潜艇的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接力棒传给了年轻核潜艇研制人员。

对于年轻人,黄旭华说,核潜艇技术在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属于最高机密,科研人员要想从浩如烟海的报道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必须随身带着"三面镜子":

一是"放大镜",扩大视野,跟踪追寻有效线索;二是"显微镜",放大信息,看清其内容和实质;三是"照妖镜",鉴别真假,吸取精华,为我所用。

1994年,黄旭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后,他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等。

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主席握住黄旭华老先生的手,一再邀请他坐到自己身旁。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2019年9月29日,黄旭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黄旭华在颁授仪式上发言

"若有人问我们如何评价这一生,我们会说,此生没有虚度,我们的这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给核潜艇事业,我们仅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毛主席'一万年也要造出核潜艇'的誓言,我们此生无悔!"黄老先生曾经这么说过。

誓言无声,国士无双。我们不禁想起闫肃为黄旭华写的词:"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


气象泰斗曾庆存

2019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的另一位获奖者,就是我国的气象泰斗曾庆存。

他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他从事的工作你一定非常熟悉——每天睡前,看一眼天气预报,明天穿薄还是穿厚,带不带伞,都要"问"曾老。

曾庆存院士是世界知名科学家,在大气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曾庆存资料图

世界上首个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方法

1957年, 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曾庆存被派到苏联留学,学习先进的气象技术,支持国家的建设发展。

初到苏联的曾庆存就被狠狠打击:"跟别人比起来,我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差远了。"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1959-1961年,曾庆存(右)留苏期间的照片

于是他开始恶补基础,坐地铁去莫斯科大学听数学课,去所有能去的研究所听讲座和学术报告。"真是难啊!一页书琢磨了很多天,硬着头皮'啃'下来。"他回忆道。

一年半后,他才以扎实的数学物理功底引起大牛导师基别尔的注意。

而这位导师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褒奖了优秀学生——给他出了一道世界难题:用原始方程作短期天气预报。

初出茅庐的曾庆存不知道,他即将做出成为世界数值天气预报史上里程碑式的成果。

数值天气预报,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大气中所有复杂的数据通过大型计算机,用研究出的可计算的方程模型,作数值计算,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而在这个预测方式中,最难的就是方程的算法。

彼时,国际气象研究还处在十分初级的阶段,误报、错报现象频发。各国的科学家都在求解数值天气预报的原始方程,但多年来毫无结果。

接到"烫手山芋"的曾庆存很是兴奋。周围的师兄弟都担心他如果做不出来毕不了业,拿不了学位怎么办?但曾庆存没有多考虑,一头就钻了进去。

经过不断的总结、没日没夜的计算和反复的试验,终于,曾庆存从分析大气运动规律的本质入手,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计算方式,一试成功,最后只用了很少的计算机机时把论文完成。

这个计算方式,正是著名的"半隐式差分法"。是世界上首个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的方法,随即用于实际天气预报业务,至今仍在沿用。应用原始方程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奠定了当今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的动力框架基础。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世界第一张应用原始方程的天气图

我国首颗气象卫星发射

1970年,曾庆存被急调参加我国气象卫星工程。彼时35岁的曾庆存又迎来了人生第二个未知的挑战——研究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

这又一次从零开始的研究。曾庆存提出求解遥感方程的反演算法,成为当前世界各主要卫星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的主要算法。

在曾庆存的理论基础上,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Ⅰ号"于1988年成功发射,第一时间发回了清晰的遥感图像。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庆功座谈会上,曾庆存当时作诗一首:"功成有志慰先贤,铁杵磨针二十年。神箭高飞千里外,红星遥测五洲天。东西南北观微细,晴雨风云在目前。寄语中华好儿女,要攻科技更精尖!"

是科学家,也是诗人

曾庆存可谓"文理兼修"。除了扎实的理科功底,曾在苏联留学的他还用英文做学术报告。学生调侃这位来自广东的科学家:曾先生的英文比普通话好。

不仅如此,在圈内,曾庆存还是有名的"诗人院士"。对这一称号他表示:"不敢称'诗人',我只是个诗歌爱好者。"

在他的诗集《华夏钟情》的序言中,他写道:"诗言志",诗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的记录。

在他看来,不管是科学还是艺术,都是人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科学可能更注重逻辑性,艺术可能更注重形象化。但注重逻辑的科学很多时候也离不开定量的形象化,注重形象化的艺术也离不开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诸多规律的认识。"

直到现在,曾庆存还保持着睡前抄一首古诗的习惯。

黄旭华与曾庆存不为人知的故事

△曾先生毛笔字扫描件

眼下,曾庆存最关心的是自主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制和国家重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落地建设。

目前的预报技术对于未来几天、十几天的天气已经能够做出预判,但对于未来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远的气候预测,就显得能力不足。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可以对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各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开展研究,帮助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位于怀柔科学城的这座大科学装置计划于2022年完成。

"等建成了,我一定要去现场看一看。"曾庆存说。

"我曾立志攀上大气科学的珠峰,但种种原因所限,没能登上顶峰,大概只在8600米处建立了一个营地,供后来者继续攀登。"曾老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成果的。

然而,即使攀登永无止尽,他也一定是国际数值天气预报方面登得最高的人。


附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1999年设立以来,2004年度、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两次空缺,29位科学家分别是:

2001年度——吴文俊,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度——黄昆,中国固体物理学、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之一;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2002年度——金怡濂,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003年度——刘东生,中国环境学专家、地质学家、"黄土之父";王永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2005年度——叶笃正,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006年度——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学家李振声;

2007年度——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著名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

2008年度——王忠诚,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徐光宪,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9年度——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谷超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

2010年度——被誉为"高温合金之父"的师昌绪;内科血液专家、血液研究的领军人物,王振义。

2011年度——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谢家麟;另一位是被誉为"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的吴良镛。

2012年度——郑哲敏,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以及"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

2013年度——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开拓者和奠基人;另一位是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程开甲。

2014年度——授予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于敏。

2016年度——授予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的赵忠贤,以及在青蒿素发现上做出科学贡献的屠呦呦。

2017年度——授予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王泽山,另一位是我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侯云德。

2018年度——授予中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刘永坦院士,中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著名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院士。


信息来源参考:

央视新闻

中国新闻网

新京报

环球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