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骨科大夫揭祕:防治退行性膝關節炎關鍵在“減負”

膝關節由軟骨、膝關節囊、關節液、韌帶所組成,上接大腿骨(股骨),下接小腿骨(脛骨)。軟骨和關節液等於是一層墊子,當我們走動時,就有助於減少膝關節摩擦,有緩衝的作用。

骨科大夫揭秘:防治退行性膝關節炎關鍵在“減負”

什麼是退行性膝關節炎?

在長期承受重力或外傷後、或某些疾病影響下,我們的膝關節表面的軟骨磨損、失去彈性,使得軟骨下方的骨頭受力增加,最後使得軟骨變薄、關節變窄、關節變形。這時候就會發生關節疼痛、腫脹、僵硬、變形及活動受限等情況。

罹患退行性膝關節炎者年齡以四十五歲以上居多,女性患者比男性又多一倍。若是經常跑跳、體重過重者或關節受傷的人,膝關節炎發生的幾率也較高。

如何預防退行性膝關節炎

原則上就是減少膝關節負荷,如適當的控制體重、避免長時間讓膝關節固定在同一姿勢、選擇合適的鞋子達到避震效果,減少膝關節損傷、並避免手提或揹負重物。

可用冷熱敷、深部熱療,如超聲波或短波照射、電療等方式來減輕疼痛。

1、肌力訓練

肌力訓練可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減輕關節負荷。基本上可以兩天做一次,但每人退行程度不同,確切頻率可與物理治療師討論,並應注意運動後不應引起疼痛。可按下面的說明,每天運動兩次:

(1)髕骨運動

椅坐位,或仰臥位或床上坐位(以坐位為佳)。膝保持伸直,用力收縮股四頭肌,使髕骨被牽拉向上(但膝關節保持不動),堅持5秒,然後放鬆,髕骨下回到原位。

骨科大夫揭秘:防治退行性膝關節炎關鍵在“減負”

(2)伸膝運動(坐位)

椅坐位或床邊坐位,屈膝(90°),小腿下垂。輪流伸展一膝至180°。並在此姿位下堅持5~10秒,然後復原(小腿放下),休息5秒。

骨科大夫揭秘:防治退行性膝關節炎關鍵在“減負”

(3)直膝舉腿運動(立位或仰臥位)

患腿在直膝姿位下舉起30°。膝保持伸直,堅持5秒,然後放下,休息5秒。如取立位,可以用手扶桌或床支持(兩腿膝關節均受患時不取立位)。

骨科大夫揭秘:防治退行性膝關節炎關鍵在“減負”

2、拉筋運動

拉筋運動可增加膝關節活動的靈活度,減少受傷的幾率。

骨科大夫揭秘:防治退行性膝關節炎關鍵在“減負”


三、輔具的使用

骨科大夫揭秘:防治退行性膝關節炎關鍵在“減負”

根據疼痛、關節活動度、肌力等狀況,使用適當的輔助器具,來減輕關節負擔、避免引發疼痛。如柺杖、助行器,可以幫助步態平穩,並避免施力不當造成關節變形。

骨科大夫揭秘:防治退行性膝關節炎關鍵在“減負”


服用止痛藥、非類固醇藥物或直接注射藥物到關節內,使疼痛減輕,症狀改善(須在醫生指示下)。

骨科大夫揭秘:防治退行性膝關節炎關鍵在“減負”

退行性關節炎的病人做什麼運動比較合適?

退行性關節炎的病人宜減輕膝蓋負荷,因此不適合太劇烈的運動;散步、快走、騎自行車、游泳、太極拳、瑜伽等運動較為合適;尤其水中運動,可藉由浮力減少關節負荷,最適合退行性關節炎的病人,可以達到增加體能的目的,卻不會加劇關節的破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