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二戰德軍自己對庫爾斯克會戰中投入的“費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殲擊車有怎樣的評價?

武器威嚴


庫爾斯克會戰中總共有2個營的“費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殲擊車投入了前線,共計89輛,它們被編入第656重裝甲殲擊團,作為德軍北路突擊集團(莫德爾第9集團軍)的突擊矛頭。除了參加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攻擊行動,“費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殲擊車還參加奧廖爾突出部的防禦作戰,可以說是征戰四方。戰役結束後仍舊有60輛“費迪南德”式倖存下來,而他們所在裝甲團的戰績是擊毀502輛蘇軍坦克和200門火炮。



戰役結束後德軍作戰部隊對“費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殲擊車進行了評價,首要的就是裝甲防護能力,實在是過於強大了,沒有一輛“費迪南德”式的前部、側面或者後部裝甲被擊穿,即便是蘇軍最強大的76.2毫米野戰炮直接命中在裝甲上的穿深也只有30-40毫米。德軍認為應該適當降低其裝甲厚度以提高坦克殲擊車的機動能力,前部裝甲應由200㎜降到120-150㎜,後部裝甲有50毫米便已經足夠(原來是80㎜),頂部裝甲應適當加厚10㎜(原來20㎜),以應付蘇軍重型榴彈炮的直接命中和強擊機的空中打擊。可以看出,德軍對該型殲擊車的防護能力非常滿意,之所以提出降低裝甲厚度的主要原因就是戰車的重量實在太大,機動性太低,使得殲擊車的使用條件非常苛刻,限制了戰鬥力的發揮。


“費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殲擊車在投入戰鬥前,德軍非常擔心其無法面對蘇軍步兵的近戰攻擊,因此在作戰條令中規定禁止與敵軍步兵作戰。實際作戰中,“費迪南德”式由於其巨大的發動機轟鳴聲(幾乎和重型轟炸機一般)給了蘇軍步兵以巨大的心裡壓力,實戰中幾乎沒有蘇軍步兵敢於靠近“費迪南德”式,不過為了防止蘇軍反坦克手雷的近距離攻擊,為戰車加裝鐵絲網仍舊很有必要。另外為“費迪南德”式加裝機槍也非常有必要,在壓制敵軍的步兵和反坦克陣地時起很大的作用,也可為進攻步兵提供寶貴的火力掩護。


“費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殲擊車在最初的步坦協同作戰中遭遇較大的困難,由於目標過於顯眼,經常會遭到蘇軍各種重火力的集中打擊,所以給伴隨作戰的德軍步兵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使得德軍無法對突破進行擴張。但是這不意味著“費迪南德”式並不適合進行協同作戰,而是方法不對,德軍在後來琢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協同戰術。即德軍步兵在坦克殲擊車附近500-1000米的距離伴隨推進,如此既沒有脫離和殲擊車的協同,也避免由於距離坦克太近而遭到蘇軍炮火的打擊,這樣“費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殲擊車可以步兵同時突破蘇軍的戰壕體系,形成真正的突破。總得來說,德軍步兵和裝甲單位還是非常喜歡這種重型坦克殲擊車的,它們也在戰役中體現出巨大的價值,大部分的“費迪南德”式都是由於機械問題和局部的受損而被迫放棄的,真正全毀的非常少,如果德軍一直處於進攻中的話,“費迪南德”式的損失還會大大降低,該型重型坦克殲擊車在突破蘇軍大大加強反坦克武器的陣地時體現出巨大的價值,是德軍非常信賴的武器!


戰略論


二戰德軍的費迪南德坦克殲擊車,通常也被誤譯成斐迪南,實際上可以算作是虎式坦克殲擊車,它的底盤是競標失敗的虎式坦克方案,因為設計師,也就是波爾舍(保時捷)的老闆費迪南德與希特勒的私人關係很好,搶先生產了90個底盤,安裝了71倍口徑的88毫米炮和更加厚重的裝甲。

所有90輛費迪南德編為2個營,計劃參加庫爾斯克戰役。戰役前夕,德軍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觀看了費迪南德的演習——通過雷場。演習很順利,古德里安起初還擔心演習是否作假了。當他的副官證實演習一切正常之後,古德里安很高興。這一時期,德軍上下都認為費迪南德火力強大,防禦出色,是很優秀的坦克殲擊車。

庫爾斯克戰役爆發之後,德軍發現實際戰鬥比演習要複雜得多。德軍第301裝甲營,也就是用無線電履帶爆破車配合費迪南德作戰的部隊報告說,蘇軍除了梯次配置且非常寬廣的雷場之外,還進行了猛烈的炮擊。費迪南德的機動性太差,不能及時通過工兵大費周章在雷場裡開闢的通道,也無法很好地與其它部隊協同。比起同時處境類似的虎式坦克差遠了。

裝備費迪南德的兩個裝甲殲擊營對費迪南德的主炮威力和裝甲防護都很滿意,他們報告說費迪南德的主炮表現符合設計要求,蘇軍當時最好的坦克也防不住費迪南德。儘管被蘇軍各種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多次命中,但是絕大部分未能從正面擊穿。

隨德軍進行技術保障的工程師也提交了關於費迪南德坦克殲擊車技術方面的評價報告,主要報告了這種重型坦克殲擊車的技術問題。絕大部分集中在動力和行走部分。還有一點,它的故障率太高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維修和保養。

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後,德軍對費迪南德坦克殲擊車的報告中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它的重量過於沉重,在泥濘的東線戰場舉步維艱。其它坦克、突擊炮和坦克殲擊車部隊能輕鬆通過的區域,費迪南德要麼難以通行,要麼通過之後會嚴重破壞道路,導致友鄰部隊無法通行。還有一些普通橋樑,即便經過工兵部隊的加固,費迪南德也無法通過,而且也無法泅渡。

至此,德軍高層對費迪南德坦克殲擊車似乎已經形成了定論。這些戰車按照前線部隊的意見進行了改進,改進之後改稱象式。沒有追加生產。兩個營之中的第654重裝甲殲擊營把費迪南德全部移交給第653重裝甲殲擊營,去換裝重量較輕的獵豹坦克殲擊車。

而第653重裝甲殲擊營中的費迪南德式後來也越來越少,逐步被獵虎坦克殲擊車替換。

總的來說,費迪南德式是一種優點和缺點都很突出的武器,它的主炮和裝甲防護都很出色,但是它的機動性和故障率都不盡如人意。顯然德軍實際上也贊同這一點,所以他們的三號突擊炮、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和貂(黃鼠狼)系列坦克殲擊車與四號坦克殲擊車的生產數量遠大於這種沉重的龐然大物。


閱讀更多軍事內容,請關注 近衛步兵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