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现在孩子的补习班是不是该叫预习班了?补习班里学新课,那孩子正常上课时该干啥?

阿杰


现在的补习班是不是该叫预习班了?问的不错,现在的补习班,一定不是只补习上学期学完的内容,大都是一方面补习完旧内容,学习着假期后该学的新内容,补习班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招收更多的学员,赚到更多的利益的问题。

我们大家都知道,补习班之所以叫补习班,是因为最初的补习班就是把学习较差的学生招收过来,把他们学了但没学会没掌握的问题,通过补习班老师的讲解,能重新学会重新掌握的问题。但是,随着补习班补习效果的不断被认可和放大。不需要补习的那部分家长也想把孩子送到补习班里学习,这部分家长认为,你们差生学生补我们也补,不能叫别的孩子赶上了自己的孩子。这样,补习不在只是学困生学生的专利,学优生也能补习。补习班为了能把这些学优生也吸取过来,就不能光烫剩饭,还要学点新的,让这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也能得到应有的收获。

既然假期补习已学了新课,学生开学后,正常上课后学生干啥?

首先要清楚,假期补课时,虽然学生的部分学科的新课能开始预习,但不会把新学期要学的全部内容全都学完。开学后,同学们还面临着更多的新内容要学,对假期已学完的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精益求精并不为过。所以学生仍要认真的对待学习,对待作业,该干啥还干啥,艺不压身,温故而知新。

其次,假期补课的预习课,学生也不一定学会,假期补课的内容也不全面。补习班的老师大部分还是公立学校赚外快的老师,为了能吸引学生,补课并不一定补重点章节,而是要补自己最拿手的部分,自己最会讲解的部分。补课纪律一般也不够严厉。毕竟大都不是自己的学生,只有让学生高兴,学生下次还会再来补习的。这样,师生关系到是很融洽,但补习内容不全面,补习效果也不太理想的事实就出现了。不过话说回来,只要学生在补习班多多少少先学了一部分,开学后一定比一点没先学的同学会好一点,这时候,家长就会认为是补课起作用了就行。

所以补习班叫预习班也不错,但无论怎么叫它,都改变不了补习班既补习又预习的特点,只是无论是补习班还是预习班,都一样在改写着学生的假期,它似乎让学生的假期变得面目全非,让学生的假期,也因为补习班的缘故不在是原味的假期。


我用相声说教育


虽然上级部门禁止学校或者辅导机构超前预习,但是无论是暑假寒假班,或者是日常的晚托班,他们都会有预习这一方面的任务。

我们不能说学校里的老师教学水平能有多高,或者说辅导班的老师教学水平是不太好的,这样说法我们不太想说。但是至少学校里面的老师都是经过县或者市甚至省城里面的组织的一些正规的教师编制考试进入的,至少学历上面是有保证的。但是辅导机构的老师,城市里面不敢说,在我们农村这边,可能说初中高中毕业,就办一个辅导班,就去教学了。我觉得这样呢,复习或者预习其实是不太好的。尤其在预习的时候,有的时候他都可能会教学生把知识点都给教错了,学生一旦记住了错的知识点等到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再想更正就难了。

那么在辅导班学了新课,孩子在学校正常上课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呢?

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1种是比较谦虚的学生。他在辅导班上学的时候可能已经学会了,但是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他仍然会认认真真的听学校老师讲课,积极回答问题,慢慢的他的自信心会渐渐的增加。这个时候对孩子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他学过了敢于回答这个问题,越来越有自信,那学习也会越来越好。第2种是那些学的不怎么好,但是内心觉得我已经学会了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可能会认真听课,但是有一部分他会选择玩耍,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会觉得,我什么都已经学过了,我什么都学会了,这个时候不需要再听课了。而这样的孩子,他的学习会慢慢的退步,不能说是辅导班导致的,但是辅导班至少间接的导致了孩子的退步。

其实无论上不上辅导班,家长和老师都要引导孩注意学校课堂的效率。毕竟学校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i微观教育,专注教育领域的问答。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用,那我十分荣幸。还请评论、转发,关注我哦。谢谢!


i微观教育


我认为现在的补习班确实有一种倾向就是预习。

我前年上高中时,有很多人向我推荐补习班,我注意到这些补习班全都是预习的,我就没再接受,所以我认为现在的补习班确实有这种倾向。

我初三时吃过一回预习班的亏,在升初三的时候,我也感觉到初三的课程应该比较紧,于是我就报了一个补习班,就是预习高三的知识的。预习完了,开学后因为我提前补课了,所以我一下子就拔出尖了,老师都以为我挺聪明的,其实不然,别人都在努力学的时候,我一看那些知识,自己都会了,然后感觉和同学们的学习气氛格格不入了,后来等同学们学到了我预习到的地方,我才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其实后来想想预习没有什么用,我也只是在那段时间巩固巩固,本来就很熟了,再巩固也效果不大了,但也只能巩固巩固,否则和老师的进度就脱轨了,学生自己向前预习走在老师前段端很容易走错的。


晨阳小卒


首先,现在的辅导班确实存在假期讲新课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只有辅导班讲新课呢,当然不是,老师们假期开的班也是在讲新课,我们这边的老师一般是开15到20课,一节课90分钟,这样一节课能顶学校两节课,算一下基本可以知道学生相当于先上了三十到四十个课时。我们可以看一下学校的正常教学进度主课一周基本能排五节课,也就是五个课时,一个月也就是二十个课时那样,学生先上的课竟然相当于学校一个半月甚至两个月的课时。

如此说来,先学的学生就有很大优势,当别的同学在学新课的时候,先上的同学就是在复习,这样就是比别人记忆和理解更进一步。所以,完全不用为先学的这部分学生担心,他们在学校还是正常听课,会理解的更快更深,掌握的更扎实。

所以啊,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啊。因为暑假时间长,有时间有能力的同学完全可以把下学期的课程都学完。这样开学了,他就相当于复习。这跟高三打基础,高四985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同水平的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真的会有很大差距,事实胜于雄辩。




助力中高考


补习班,是一个叫人又爱又恨的存在。爱它,是因为它确实对某一类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恨它,是因为它的存在让很多家长,可以说是大部分家长增加了焦虑的情绪,让人产生莫名的焦虑,认为别的孩子都去参加补习班了,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参加,就好像会落后个十万八千里一样。

现在的孩子上补习班,确实有一些能够获得很大的提高,而另外的学生得到的帮助好像不是很大。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涉及到补习班是不是预习班的问题了。大部分的补习班,应该都可以叫做预习班。因为要从补习班经营者的一个销售特点来说明。

送到补习班的孩子,能够获得稳定提高的,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学习成绩本来恨好的,但有疑问一直没解开,或者有些细节没学透,打通了这个任督二脉,那他的成绩就稳定了,肯定名列前茅;第二种是基础一般,一直在中上游的学生,基础有一点,但是没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但自己又想提高。那进了补习班之后,通过小班老师的有针对性的知道,掌握学习方法之后,学习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但是,进补习班的学生中,以上两种不是大多数,而是成绩经常在中下游的学生,这些学生基础差,家长又上心,前面的补习已经来不及了,那补习班的老师就会给他们教新课了,就是预习了。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补习后,孩子到学校的新课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看到了效果,于是会更加相信补习班。于是。。。。。

但这样做无异于揠苗助长,时间长了就会误事,因为本来学生的基础就差,只是因为提前预习了,在这段时间出现了一个假象,时间长了还是会原形毕露。就像有一句话说的一样:要看游泳的里面谁穿了裤衩,谁在裸泳,等到退潮的时候就都知道了。

所以,只有基础打牢了,学生的成绩才能稳步提升。不要因为别人的孩子送到了补习班,于是就产生了焦虑,因为如果不具体分析,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小城光头哥


对于预科班,家长你想错了。很多孩子都在上,但是很多家长对于预科班又有几点疑惑,下面我们来一一看一下。

首先,预科班课本上的知识都学了,开学后孩子不认真听课了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家长虽然有疑惑,但是最后还是让孩子上预科班。主要是看大家都在上,自己的孩子不上感觉怕落下,这就是所谓的“剧场效应”。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们大可不用担心。孩子认真不认真听课取决于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孩子学没学这个知识没有多大关系。学习态度是长期形成的,不可能因为“我上了预科班知识会了”就不认真了。举个例子:一个长期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他会因为天气的好坏而去违反交通规则嘛。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上了预科班可能更会听课了,因为已经学习了一遍基础知识,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在学校老师讲这个知识的时候会听的更认真,更有针对性。





第二,预科班学过一遍了,孩子都会了,开学还学什么? 第一个疑惑和第二个疑惑的家长,都感觉孩子学过了,学会了。其实不然。如果照这样想,孩子不上预科班,在学校里学一遍也都会了,应该考高分啊,但是很多孩子却不理想。所以,针对很多孩子,一些知识并不是一遍就能掌握的,尤其是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另外,现在很多孩子成绩不好,尤其是那些学习还算努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里课程进度快,孩子接受能力又赶不上,还没学会呢,下一章就开始了。所以学过一遍并不是就都学会了,而且预科班大都是讲基础,后面还有很多要学习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预习准备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不做无准备之事,不打无准备之仗。不管是辅导班的预习,孩子孩子自主预习,每个孩子都应该认真对待,做到爱预习,会预习,做好预习总结。

以上属于个人浅显的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数学会说话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为什么送孩子上补习班?上补习班的学生有成绩差的,也有成绩好的,一部分是因为孩子成绩不理想,想再超越一下,这种想法无可厚非。另一个原因是家长人云亦云,即便孩子成绩名列前茅,也要去,这种心理源自于强烈的竞争心态,怕被别人超越。还有一种原因,便是为孩子找个管家,只要孩子乖乖的不乱跑便好,这是最不负责任的一类。



纵然孩子上补习班的原因千差万别,但老师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们越来越好,那么补习班到底学什么呢?

补习班分类很多,在我们这里,有下午放学后辅导写作业的。这类补习班一般是在孩子放学后,而且补习内容跟进度,学生在补习班内将当天的作业完成,不会的补习老师会进行讲解。时间一般为一个半小时。


第二类也比较常见,属于寒暑假补习班。补习内容为下一册课本半学期的内容,类别可分为语数外。学生提前学习了这些内容,优势很明显,这类学生在课堂表现积极,反应灵敏,比没有补习的学生有自信,而且能够认真完成作业,自我感觉良好,上课很轻松。这时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能算是学新课,应该是复习旧课知识了。但也有弊端,这类学生自我感觉好,觉得自己全都会了,所以上课就不会那么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很多时候是接老师的话说,提早就把答案说了出来,对于那些没有补习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个时候我一般是禁止学生提前发言的,会给学生留一点自我思考的空间。

在我的班里,至少有一半的学生上补习班,所以一到了开学,班内会形成两个极端,上补习班的学生沸沸扬扬地高谈阔论,没有上补习班的学生沉默寡言。虽然如此,上课还是按部就班,不会遗漏一点知识。虽然上不上补习班在此刻看起来略有不同,但孩子是否学习好不是以这个为标准的。学生的养成习惯,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等过了期中考试,会学习的还是学习好,不会学习的即使上了补习班也是不得要领。

所以奉劝各位家长不要盲目送孩子去补习班,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小李的普通平凡生活


现在的培训机构种类是很多的,有一对一提升,有课外拓展,有普通的就写写学校作业加预习的。这位家长说的预习班应该就是最普通的,就像有些朋友回答里面提到的,一些比较小的机构一般就是这么操作的,写写寒暑假作业,预习新课程。不过这个还得看年龄段,具体我可以分析一下。

小学生

我个人看法,小学生如果想上课外培训班,还是选择上一些课外拓展类的比较好。比如课外的英语、阅读写作文之类的,跟学校里学的不一样,孩子开学后也不会觉得无聊,反而可以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我是不会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让孩子去上那种预习班的。很多家长觉得暑假太长了,要报个班,就是为了关孩子,这种想法真的很落后。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不能指望补习班的老师来盯着孩子。


至于预习,小学内容比较简单,完全可以等开学慢慢学。我见过很多暑假学过一遍的学生开学后还是一塌糊涂。因为暑假时间其实说短也不短,说长也不长,很多补习班就是揠苗助长,反正把知识点过一遍,孩子顶多学个皮毛,然后开学后还嘚瑟,以为自己都学过了,反而不认真听讲。


初中生

初中生已经开始为考高中而奋斗了,我觉得寒暑假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预习,自己不预习肯定跟不上。


当然啦,我认识很多孩子都是自己预习的,没有说非要去外面报班的,也不一定要去老师家里补课。一般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现在的教辅用书非常全面,自己完全可以自学。


如果家长说成绩太差,没有办法自学,那也就不存在上什么补习班了,直接去一对一补课了。上个普通的补习班也没有什么意义,去老师家提前学也没有意义。


高中生

高中生普遍学校都会提前学的,家长不用担心。不需要出去上什么补习班。因为高三下学期基本上都是复习,准备高考。高中生出来上补习班的百分之九十都是为了提分的,大部分都是花重金上一对一,不存在什么预习。


总结一下:据我观察,一般选择这种形式的补习班的小学家长比较多,家长不想给孩子长期学一门提高课程,大部分属于想暑假的时候有人看管自己的孩子,能尽快把暑假作业写完,然后顺便复习一下下学期的课程,很多家长觉得性价比非常高。但是实际上效果堪忧。只是形式上完成学习,实际掌握多少无法考量。


汐汐妈说教育


从小学教育规律来分析预习班上新课。本人认为是拔苗助长!原因是教育部设计的课程,是经专家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反复论证适应年龄需求掌握知识的能力安排的,经几十年的实践反复证明具有科学性。社会上举办的预习班,捕导班设计的内容比起教育部专家论证的内容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距离!试想他们宣传的所谓提前学习的课程安排,一般预习是早一个年级的内容,十天半个月的辅导,缺乏系统性,基础知识短时间内肯定掌握不牢靠,等真正学生在学校班级正式上课时,可能影响或分散了学生学习的专注度,这是一个明显的缺陷,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不妨孩子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有些课程某些阶段有的内容,确实跟不上,在是懂非懂的情况下,可请师范大学优秀的在校生进行不定时的,一对一的有的放矢的专项辅导,效果会更好一些。可以试验一下,既经济又不浪费家长接送陪读的时间!


小学生理性教育研究


惭悔信真不真不重要,做为热点常仁晓激进做法不是英雄但是真真切切的时代献身者。持续的讨论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暴露更多的阴暗事件,常仁晓值了。张老师道歉不道歉很重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落幕、新时代的来临。凡是不能用心教书育人靠简单粗暴方式的都会受到全方位监督和纠正。那些高高在上想用胡萝卜和大棒教书育人的将进入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能者上弱者下,选贤留能,不可铁饭碗。课外辅导补习班不可取,任何行业不希望员工兼职本行业工作,影响正常工作,老师不应该例外。

附案例:那些认为对学生心灵没有影响的老师良心该痛了

2015年12月的一天,八岁的高欣因为书包里有小刀,同学发现后告诉老师:“蔡老师说过不能带小刀的!”班主任蔡钒知道后,就拽着年仅八岁的高欣的衣服抡他,用拳头打了后背几拳,还让其站着写字。

蔡钒对于打高欣这件事不置可否,表示:“我当时情绪比较激动,就把高欣从座位上拉到了讲台,用手推搡了几下,掐了几下脖子、腰、后背,踢了她的小腿,狠狠批评之后就开始上课了!”

高欣当天放学回家之后,就一直说疼,家长掀开衣服一看,高欣的背后是一块一块的红肿,触目惊心。

第二天家长和蔡钒沟通过,但是当天高欣在上课时因为没有正确回答她的问题,她再次用手掐了高欣的脖子、腰、后背,体踢了她的小腿一脚。

下午,因为高欣没有改对题,蔡钒进行了第三次殴打。但是,蔡钒说是为了学生好,怕她考试的时候遇见同样的题还是不会,打了她就能长记性了!

家长看着自家孩子遍体鳞伤,向公安局报了案。2016年1月,派出所对蔡钒做出了行政拘留15天,罚款1000元的处罚。

可是,这几次的殴打对高欣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

高欣自这件事之后变得性格内向,经常生气,一旦受到刺激,双腿就无法动弹,难以行动。高欣始终要用药物控制病情。

2017年8月,因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部分生活需要别人照料,高欣被医院评定为“精神残疾二级”。

2019年4月,法院进行一审判决蔡钒犯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附带民事被告人松岭区壮志学校一次性赔偿高欣医疗费等16余万元。

蔡钒受到了惩罚,可是高欣的一生谁来赔给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