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25年長跑的寶馬,終抱“美人”歸


25年長跑的寶馬,終抱“美人”歸


25年長跑的寶馬,終抱“美人”歸

寶馬與中國市場互相成就,雙方都難以拒絕彼此的魅力

25年長跑的寶馬,終抱“美人”歸

對中國汽車業來說,25年前的1994年是一個特殊年份。

這年年底,中國政府正式提出“家轎”概念,並首次正式對外宣佈“鼓勵私人汽車消費”,認可了在中國私人購買汽車的可行性。政策的放開像一聲春雷,中國的汽車市場開始萌動。

有著百年曆史的寶馬集團似乎嗅到了一絲春的氣息,在同年4月便設立北京代表處,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寶馬集團的行動並不算早,因為彼時,跨國車企帶著資本進入中國汽車業已有十年之久。


25年長跑的寶馬,終抱“美人”歸

而在引進跨國車企的同時,出於對國內汽車產業保護的考量,我國於1994年頒佈了汽車產業政策,該政策嚴格規定:“生產汽車、摩托車整車和發動機產品的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的中方所佔股份比例不得低於50%。”

2018年10月,合資股比限制政策實施二十多年後,外資終於得以“鬆綁”,合資車企股比限制正式在官方層面宣佈逐步放開。這一以未來為導向的舉措讓寶馬集團更有信心植根於這片沃土,並能在行業轉型過程中將中國變成全球創新和生產的基地。同年10月,寶馬集團宣佈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延長至2040年,並新增投資30億元用於現有及新增生產設施建設項目。雙方以信任為基礎的成功合作,是實現雙贏的根本所在。

寶馬像是在與中國談一場戀愛,二十多年長跑下來,終於等到好時候,而寶馬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沒有辜負“戀人”的期待。

核心業務逆勢增長

25年長跑的寶馬,終抱“美人”歸

當前車市整體面臨著下行的壓力,作為老牌跨國公司的寶馬卻穩健如常。

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8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93.9萬輛和1610.4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2.1%和11%,雖然產銷量降幅比前七個月有所收窄,整體上仍不容樂觀。

汽車商業評論(ABR)瞭解到,外部環境對寶馬集團的影響似乎並不大,2019年前八個月,其在中國市場累計交付超46.3萬輛BMW和MINI新車,同比增長15.7%,核心業務穩健增長;其中,8月單月銷量約5.9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以上。

可見,所謂的“車市寒冬”實際上是對部分車企而言。如新定位理論的創立者許戰海所說,中國車市當前這樣的環境下,產品的市場表現更凸顯品牌的力量。的確,品牌的修煉在困難時期也更加必要,而大多數企業則傾向於採取“週期短、見效快”的產品促銷策略。當然,寶馬也坦承,其亮眼的成績單得益於以客戶為導向的市場和產品策略。

寶馬集團制定了清晰的中國戰略,總結起來就是“2+4”,其中,“2”是指BMW和MINI兩個核心業務品牌;“4”是指汽車工業“新四化”四個技術領域。

在核心業務品牌方面,BMW主力車型繼續保持強勢地位,這對其整體業務的帶動也很明顯。新BMW 5系前八個月共交付近10.8萬輛新車,佔寶馬集團在中國同期交付量的四分之一。

2019年是BMW “X之年”,X系列產品正在陸續完成換代更新,X家族前八個月勢頭強勁,同比增長超過六成,其中新BMW X3成為主要增長驅動力,累計銷售超7.8萬輛;而新BMW X5也還不錯,同期銷量超過1.5萬輛;BMW X1累計銷售超過6.6萬輛,在細分市場繼續保持領先。

寶馬集團BMW新能源車型前八個月交付量同比增長超過45%,但寶馬集團並未透露具體數字。汽車商業評論(ABR)從中汽協的統計數據看到,8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榜中,華晨寶馬上榜寶馬530 Le和寶馬X1 PHEV兩款產品,合計銷量為3523輛,位列榜單前七,但與榜首的比亞迪1.75萬輛的銷量還存在一定差距。寶馬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表現不太突出,與其在汽車領域的地位相比,至少現在還沒有收穫太多果實。

今天來看,除了剛才提到的寶馬530 Le和寶馬X1 PHEV,寶馬集團還6月的NEXTGen未來峰會上推出了M品牌旗下的首款電動跑車BMW Vision M NEXT。寶馬將在2023年前實現25款新能源車型的佈局,比原計劃提前兩年實現;這25款新能源車型中超過一半將是純電動車。

寶馬始終致力於打造持續領先的新能源生態系統,為用戶提供最優質綠色體驗。在公共充電服務領域,寶馬已經建成了中國最大公共充電網絡——即時充電公共服務網絡,目前公共充電樁已超過10萬個。

在寶馬看來,豐富的產品線是隻是基礎,面對越來越開放的國內市場,寶馬正在打造一個開放性的新能源生態系統,涵蓋產品研發到產品的充電。此外,得益於能夠併線生產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內燃機傳動系統的靈活平臺,寶馬將能夠快速應對市場需求。

從47年前的1602e開始,寶馬算是正式踏進新能源汽車的行列,像是明白新能源汽車必將是汽車歷史中的重要一員一樣,從未懈怠過對新能源汽車研發,40多年後新能源汽車迎來發展,寶馬汽車因早先的佈局使得其在汽車產業轉型之際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從目前來看,在新能源車市場充滿機遇的前景下,寶馬集團已經從技術、產品和市場佈局方面做好了迎戰未來的充分規劃和準備。

如此看來,老牌車企寶馬正在新能源領域衝刺,似有先起個大早靜待新能源市場成熟,再後發制人的意味。

寶馬×中國市場

25年長跑的寶馬,終抱“美人”歸

中國在過去二三十年間發展迅速,相應寶馬也在過去取得了迅猛的發展。從1994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寶馬的在華業務就一直穩步增長。2003年合資品牌華晨寶馬的建立是寶馬在華髮展的突破點,此後寶馬與中國市場的關係越發緊密了。從2013年起,中國就成為了寶馬最大的單一市場。今年前八個月,寶馬在華銷量突破42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15.7%。此外,寶馬集團在華的員工數已超過22000人。其中,華晨寶馬已經連續13年成為瀋陽市納稅最多的企業。僅2018年,華晨寶馬就納稅超過310億元人民幣。可以說寶馬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寶馬在中國的發展與中國自身的經濟方面的發展是一致的,比如政府層面倡導的開放和工業4.0等概念,與寶馬很多策略是呼應的。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寶馬全球的創新中心和重要的新能源生產與研發基地。從“中國製造 ”到“中國創造”也是寶馬的目標。因為中國不僅是寶馬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全球創新的源泉之一。這也是為什麼寶馬在中國建立起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網絡,開發自動化、數字化技術和電動化解決方案,不僅為中國,也為了全世界。2020年起寶馬還將在中國瀋陽生產純電動的BMW iX3並出口全球,這又將是寶馬在中國創新的又一個里程碑。

中國是寶馬在全球最大的銷售市場,引領著寶馬全球戰略的落地,中國市場的魅力對寶馬來說,同樣也難以拒絕,二者互相成就。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融入中國智能製造發展大潮,這是寶馬的目標,意味著寶馬在中國正從過去單純的製造商,開始轉變為和當地企業、消費者共同創造新的技術與產品,將自身企業屬性由“為他們”向“為我們”發展,成為真正擁有中國創新基因的全球汽車領導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